了解它、面對它:別等失智上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摘要

了解失智,它可能會因「記性變差、記憶有問題」之現象而產生,以及它的症狀不完全等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併發失智症(稱為PDD)。面對失智者,你可能必須走進失智者的時光隧道、了解藥物有限,親人陪伴愛無盡、考慮用藥或安置等。藥物的幫助有限,現在開始認真看待,從日常生活中預防疾病入侵。

keyword:失智症十大警訊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PDD、用「惱」過度、用「腦」過度

近年來,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臺灣也在攀升當中,無論家中是否有長者都應該瞭解失智症,更何況此病症也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

你也許有過這些疑問:父母得到失智症了?父母不記得我了,怎麼辦?我將來會不會像父母一樣得到失智症啊?我要如何做才能對病人有幫助?病人是否應該接受安寧照護?是否我做得不夠好,病人才會越來越嚴重?要告訴病人他罹患失智症嗎?該怎麼預防失智症?有什麼社會資源可以幫助病人和家屬?

了解它――當記性變差

當親友的記性變差。最近張老師注意到林爺爺有幾次較晚來接孫子去上學,差點遲到,並且有幾次忘了帶來已準備好的枸杞黃耆茶,因此有點擔心他是否有失智的前兆?

正常老化記憶稍差的現象不是常常發生,不會愈來愈壞,別人一提醒就會想起來,有時自己也會察覺,因而並不影響生活作息和工作。如果做客觀的記憶測試,會比年輕人差些,但與同年齡層的表現差不多。

有時焦慮、憂鬱等情緒,慢性疾病(如心臟衰竭)控制不好,或是服用了影響中樞神經的藥物,如安眠藥等,也會影響記憶力。所以這些因素也應考慮而加以排除。

懷疑記憶有問題應就教醫師。日常生活難免忘東忘西,不過有些人情況比一般人還要嚴重,許多字句總是找不到詞、東西老是想不起來放在哪,甚至漸漸開始記不起來某些朋友的名字、樣貌。小心可能是腦部開始出現退化,和失智症關係密切,應當留意。

失智症醫師表示,腦退化是一種人體老化的現象,易有記憶力、專注力、判斷力、行為能力等腦部功能退化的情況。例如,難以記住事情、常將物品放在不對的位置或容易遺失物品、忘了別人的長相或名字、常將人時地事物混淆、常表達困難或忘詞、對於社交或以往熱衷的事物失去熱忱、難以規劃或解決問題,難以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諸多影響使社交困難,開始焦慮、懷疑,容易心煩意亂等。如有以上四項,應儘快就醫。

腦退化的常見風險因子主要和遺傳、慢性病、生活、疾病有關。若家中有腦部退化、失智症家族史者,就有可能受到遺傳。許多民眾長期睡眠不足,容易使得腦部無法充分休息,又或是處於高壓生活、高壓工作、時常需要極度用腦的環境中,容易形成知名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將可能破壞、干擾海馬迴,海馬迴與記憶力有關,受到阻擾也就可能出現腦部退化甚至失智的情況,若有發現自己正處高壓生活,也要多加留心。

失智症十大警訊。例如,01、記憶減退影響到生活或工作;0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0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0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0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0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07、東西擺放錯亂;0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09、個性改變;10、對生活事務失去主動去做的興趣等。所以,越多項症狀出現,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越大。

所以,瞭解知能退化的過程,及早發現失智症早期的相關症狀和警訊,一旦懷疑有罹患失智症的可能,就盡早去看醫師,尋求相關單位的協助,便能多一分延緩失智症到來的機會。

失智症不等於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卻隨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在早期的病徵中,患者的記憶力會出現衰退,並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障礙,因為阿茲海默症初期,便是以掌管記憶的海馬迴,以及掌管人格特質的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發生病變退化。

正常的老化會使大腦萎縮,但並不會造成神經細胞大規模減少,然而阿茲海默症卻會導致大腦神經細胞的死亡及神經組織大量減少。長久以來,科學家觀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組織,發現異常斑塊(plaque)及神經纖維糾結(tangle)。其中,斑塊主要由具有粘性的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凝聚成為蛋白質小塊,而神經纖維糾結主要是神經細胞中微管上的tau蛋白糾結的現象。這兩者都會干擾突觸傳遞信號及造成神經細胞得不到應有的養分,通常最先影響內嗅皮質,造成短期記憶缺失。

當巴金森氏症出現失智症。巴金森氏症本來就是一種腦退化的疾病,因此約有三到四成的病患到了病程後期,可能會出現失智症的病狀。巴金森氏症是退化性的動作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肢體僵硬、動作困難、手腳不自主的震顫抖動、步態不穩等運動方面的障礙。

神經科醫師告知,雖然目前的醫學無法預測哪些患者會併發失智,也無法預防患者得到失智,但是,可以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與惡化;延緩的時間甚至長達三、四年以上,讓患者與照顧者都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巴金森氏症併發失智症稱為「巴金森氏症失智症(PDD)」,患者併發失智症時常不容易發現。因為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動作障礙常會有反應慢、表情淡默的表現,同時病患因為病情的挫折也很容易合併輕度憂鬱;所以當患者出現記憶力減退及其他智能退化的情形時,很容易被忽略。文獻統計顯示,若巴金森氏症病患合併失智症,死亡率會增加2倍,因此需要格外重視並提早發現。我父親除了阿茲海默症,也有巴金森氏症併發失智症,死亡率比一般失智症高。

面對它――照顧無上限

走進失智長者的時光隧道。失智症,就是親人不知不覺慢慢離開你的過程,彷彿一場漫長的告別。父親症狀越嚴重時,也會喪失方向感。走出家門常迷路,甚至晚上起來上洗手間時,也會找不到廁所或無法回到自己的臥房。常伴隨妄想或幻想,覺得有人要害他。

父親被困在時間河流裡的長者。他深受失智症的困擾纏身,記憶中的歲月點滴,如今只留下泛黃照片上的陌生影像。活潑、充滿智慧、盡忠職守的他,身處於錯置的情感、替換的時空,他的記憶變得破碎,就像:「到不了,回不去,卻也忘不了。」

藥物有限,親人陪伴愛無盡。腦神經科醫生跟我們家屬說的第一句話是:「這種病目前無藥可醫。」我詢問醫生的第一句話是:「可以有多久時間?」醫生說,要看照顧的情況和身體的狀況,每一個人都不相同,平均是8年至13年。

以我父親的病情變化來區分,從2010年至2012年,算是初期;2013年至2015年,算是中期;2016年至2017年9月,算是晚期。

因為我們全家和父親都喜歡旅行,因此我問醫生,可以帶他出去旅行嗎?醫生說,旅行很好,可以幫助減緩腦部退化的速度。因此在2015年,我們全家帶他到環島兩次,也帶他去龍坑是墾丁國家公園規劃的生態保護區,由於其天候及地理條件的不同,造就了獨特的地形及植物相,是在別處都尋訪不著的超秘境。

順勢引導,絕不衝突。父親和我們之間有時難免會發生衝突,但往往他很快就忘記,家屬卻還憤憤不平,這時可以順著他的話和想法來應對、處理,盡量不糾正他或起爭執。也可以轉移他注意力,因為失智患者腦部退化、記憶力短暫,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轉眼就忘,我們可以搭配父親有興趣的事,轉移他對某些事情的執著。

考慮用藥或安置。如果父親對家庭的成員或生活造成嚴重干擾,也可以考慮藥物控制,雖然有些抗憂鬱或助眠的精神科藥物,確實可能讓父親的認知功能退化更快,必須在兩者矛盾間找一個平衡點。而安置機構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還有不同的活動與刺激,對父親和照顧者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因為失智症無法治癒,父親只會愈來愈退化,愈來愈依賴照顧者;長期承受照顧的身心壓力,照顧者其實也是隱形的病人,最後也可能走上憂鬱症。所以,民間團體都有開辦課程,可以從課程中多了解失智症,有助接受至親至愛生病的事實,並提早準備,包括心理上準備成為照顧者;而且最好全體家屬都上課,才能分工合作,不會過於苛責照顧者。

罹患失智症,要不要告訴他?謝祖武在TVBS 8點檔《初戀的情人》中,被醫生宣判罹患失智症,劇中他知道自己患病後,猶豫要不要告訴家人,他坦言如果現實生活中真的罹患失智症,「我應該不會在第一時間告訴家人,我會很害怕、緊張跟無助。」

因為瞞不住的,紙包不住火,與其一個人處於黑暗的恐懼中,還不如讓家人們一起面對,一起商量出最好的安排。與其擔心這種不可控制的改變,不如趁著我們現在還有記憶的時候就多去表白,清楚的告訴家人,「記憶會消退,但愛不會消逝!

建議大家,不妨把家中的失智長者想像成是家裡的「新生兒」,雖然有人認為這是痛苦的地獄,但對有的子女來說覺得是甜蜜的負擔,更是對一家人的考驗。

是用「惱」過度,非用「腦」過度。常會有人問:「最近記性很差,是不是頭殼用壞了?」身體其他器官如膝蓋使用過度,可能會磨損,造成退化性關節炎,但大腦有可塑性,會愈用愈靈光。

根據老年人腦部功能性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老年人在作記憶的工作時所動用的腦組織範圍遠比年輕人大。而記憶較差的正常老年人,則動用的腦組織範圍與年輕人相當,並沒有起動較多的細胞來補充不足之處。

近二、三十年的研究一再發現大腦不僅如同肌肉和四肢,愈練愈壯、熟能生巧,而且是具有可塑性的,能隨著身體功能的需求而重新組織、改變其構造或功能。

那麼為何老是記不住,或想不起來呢?那是因為心有牽絆、承受壓力,或是煩惱、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無法專心,是用「惱」過度而非用「腦」過度。

結語

心有窒礙、煩惱、焦慮、憂鬱等會讓人無法專心、注意力差,使得記憶根本沒在海馬回登錄,當然記不住。壓力也是個重要因素,急性壓力會讓身體產生腎上腺糖皮質素,此皮質素與記憶的關係呈現一個倒字型,即太少或太多都對記性不好,適度的上升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警覺性,有益記憶。如果長期處於慢性壓力狀態,可能造成海馬回萎縮而影響記憶。

既然腦有可塑性,就讓我們放心的用吧。心境放空,學習效果會更佳。有些事如果一時想不起來,先放一旁,放鬆一下,常常它自己就會從腦海中冒出來啊。

勇敢面對失智症。有許多負責照顧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者,時間及精力都被綁在失智者身上,導致心裡壓力過大,身心俱疲。我覺得面對失智症絕對不能逃避,一定要正面迎擊,才不會延誤治療時機,遇到困難也不要因為愛面子就自己忍著,能尋求別人幫助就盡量說出來,而政府也有提供許多照護措施,讓照顧者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如同有些失智者或家屬用自己的經歷,當生命教材,告訴大家,就算失智也能活出精彩人生!像是生活中,他們獨創自己的方法,補強漸漸失去的記憶。勇於走進人群,結交一群朋友。

在人生的這個旅途中,餘生之年,就要過很精彩,一天比一天更好,就是忘記那些痛苦的部分,記得的就是快樂,有一天你在路上走,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忘記是你,沒關係你告訴我,我們曾經年輕的故事,朋友真的很重要,就是要有,就是有一群談得來的朋友很好。

藥物的幫助有限,現在開始認真看待,從日常生活中預防疾病入侵。所以,我們務必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疾病入侵:第一,多用腦:增加知能存款;第二,多運動:提升認知功能;清淡飲食;第三,地中海式飲食;第四,良好人際互動等;第五,睡眠充足;第六,避免腦部外傷。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adre的沙龍
3會員
46內容數
類神經網路模型是運用數學、程式設計、心理學等知識的工具結構,它模仿神經元的節點,在功能上滿足了心理學研究泛用型神經網路(例如大腦)的彈性需求。要達到「使用者為中心的系統設計」目標,再以「認知工程」為手法,應用認知心理學的原理、原則於系統設計,使得機器人的功能和結構能夠與使用者的認知能力和心智模型相匹配,才能有用、能用。
Jeadr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03
重大事件可能對人造成重大的影響,可能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它不只是扼殺和阻礙一個人的內在小孩(真實自我或失落的自我),當事人本身也時常因為反覆的壓力、極度的創傷,結果嚴重生病。
Thumbnail
2022/03/03
重大事件可能對人造成重大的影響,可能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它不只是扼殺和阻礙一個人的內在小孩(真實自我或失落的自我),當事人本身也時常因為反覆的壓力、極度的創傷,結果嚴重生病。
Thumbnail
2022/03/01
當懷抱的希望一再落空,讓人頻頻陷入谷底。但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敗,冥冥中又是一股推動自己找到新方向的助力。人生是一趟體驗之旅,春夏秋冬的景致變化、好與不好,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心,以及學會「順其自然,是活在當下」。
Thumbnail
2022/03/01
當懷抱的希望一再落空,讓人頻頻陷入谷底。但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敗,冥冥中又是一股推動自己找到新方向的助力。人生是一趟體驗之旅,春夏秋冬的景致變化、好與不好,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心,以及學會「順其自然,是活在當下」。
Thumbnail
2022/03/01
從偶像劇中,我們可以見到日常生活中關於性別議題的縮影,這也是我們應該更為謹慎面對與思考的問題。例如,愛情等於屈服,你/妳認同嗎?
Thumbnail
2022/03/01
從偶像劇中,我們可以見到日常生活中關於性別議題的縮影,這也是我們應該更為謹慎面對與思考的問題。例如,愛情等於屈服,你/妳認同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USDT(Tether)是一种加密货币,具有五大功能,包括价值储备和稳定性、价格稳定、支付结算、避险投资和流动性提供。它以1:1比例与美元挂钩,提供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体系的对接,解决价格波动性问题。 🚀 币安 -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 独家优惠 💥 💰 注册即享 20% 手续费返佣
Thumbnail
USDT(Tether)是一种加密货币,具有五大功能,包括价值储备和稳定性、价格稳定、支付结算、避险投资和流动性提供。它以1:1比例与美元挂钩,提供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体系的对接,解决价格波动性问题。 🚀 币安 -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 独家优惠 💥 💰 注册即享 20% 手续费返佣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苦瓜胜肽是一種從苦瓜中提取的小分子蛋白質,對促進新陳代謝和調節各種生理機能有幫助。本文將深入探討苦瓜胜肽的功效、適合人群以及食用時機,為您提供專業而易懂的解答。
Thumbnail
苦瓜胜肽是一種從苦瓜中提取的小分子蛋白質,對促進新陳代謝和調節各種生理機能有幫助。本文將深入探討苦瓜胜肽的功效、適合人群以及食用時機,為您提供專業而易懂的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