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謎題#15|請對孩子保持好奇心,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完整地了解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前陣子,幼兒園的老師傳來一張女兒受傷的照片,她的右眼下方顴骨位置,全都是瘀青,由於她走樓梯的時候,不慎跌倒,臉部撞到了扶手。

後來,老師特別來電說明受傷之後的過程。老師提及,平時她若有遇到什麼問題或需求時,都會主動尋求老師的協助,但她在受傷之後,不僅沒有任何的哭泣,也沒有主動向老師表示,就只是靜靜地一直看著老師。後來,老師察覺到她的眼神不太對勁,把她叫來詢問狀況,這才發現口罩下的紅腫與瘀青。

女兒受傷後的反應,讓我十分心疼,因為她在家裡只要一受傷,無論是大傷、小傷,無論疼痛的程度如何,她一定是會大哭,並跑來找我「討秀秀」。但是在學校裡,她完全沒有這些反應,而是堅強地接住這些疼痛與難過的情緒。

我想那是因為,她知道在家裡是可以表達負面情緒的地方,她知道有人會接住她的情緒,並給予安撫。然而在學校裡,由於她第一次發生這樣的情況,她不確定老師是否能夠接住她的情緒,也不確定其他同學會如何看待她哭泣的行為。但同時她又期待老師能夠注意到她,所以一直靜靜地看著老師,希望老師能夠發現她的求救訊號。

孩子都會觀察父母是否允許自己表達負面情緒

有些身經百戰的父母,由於離孩提時代太遠了,早已忘記自己童年時的情緒困擾。這也可能促使他們容易忽略孩子的情緒感受,並認為只不過是小事而已,有什麼好心情不好的。

父母的忽視就像是在告訴孩子:「你有情緒是錯的,你不應該有情緒。」長期下來,孩子只能把負面情緒吞進肚裡,讓自己變得麻木,或者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拒絕接觸所有的負面情緒。

如果一直允許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有些父母會下意識地擔心,孩子過於情緒化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與判斷。

我認為這擔心只對一半,當我們有過多的情緒時,確實會干擾我們的思考與做決定的過程。然而,父母若是長期忽略與否認孩子的情緒感受,這可能會釀成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而且,我們的感受也是做決定的重要考量之一,若忽略了這點,恐怕很難活出自己滿意的人生。


麗莎‧達摩爾博士是被美國心理學會公認的思想領袖,她發表眾多有關教育與兒童發展的學術論文,並經常為《紐約時報》撰寫有關青少年的文章。她在《情緒化是種成長力》書中介紹,父母對青少年的情緒會有這三個常見的迷思。

迷思一:情感是理性的敵人。

事實上,他們的情緒會提供寶貴的訊息,當情緒在決策制定的過程中能佔有一席之地,反而更能提高決定的品質。

迷思二:困難的情緒對青少年有害。

事實上,除了可怕的創傷事件,如嚴重虐待、強暴、頻臨死亡、戰爭的經歷……等等之外,一般生活上的情緒不適,它會促進青少年的成長,因此父母無須保護青少年完全免受不良情緒的影響。

迷思三:由於青少年的情緒激動,他們的心理上很脆弱。

青少年在外面的表現往往與家裡的表現不同。在外面的表現通常是比較能振作起來,平靜而優雅地吸收挫折、受傷的感情和失望。尤其是當青少年知道自己在家裡可以表現出沒有安全感與脆弱的一面,通常可以在外面表現得更加承受、更有信心行事。

因此,父母要記住的是,我們很少能看到青少年整體心理健康狀況的全貌,切勿用自己的想像直接認定孩子的情況。

raw-image

請父母永遠對孩子的感受保持好奇心

麗莎‧達摩爾博士認為,與其把情緒視為破壞性的勢力,不如將它們視為源源不斷的信差,幫助我們了解事情的進展情況。她更進一步解釋,當父母對青少年的感受感到好奇時,便是在邀請他們將「情緒」視為資訊的傳遞者,而且認定他們情緒值得信賴,尤其當我們特別圍繞在他們所開啟的話題。

孩子想的,通常與我們想的不同;孩子的全貌,通常也與我們看見的不同。因此,在陪伴孩子經歷青春期的情緒風暴時,「好奇心」就是父母與孩子的內在產生連結的重要橋梁,而這樣的好奇心也是孩子接觸內在情緒的重要橋梁!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有同感,請你留言讓我知道,我會感謝你的鼓勵與認同。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分享與愛心哦!

當然也歡迎您用贊助,鼓勵我繼續分享閱讀重點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跟著孩子成長,會發現很多「大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從「孩子」的角度與永遠都有不同的感受跟解讀。
胡瑋婷-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1
肥龍的生活札記 這段話我超有共鳴的!!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6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4/08/28
在育兒的過程中,不同的育兒理念是常見的挑戰。夫妻間的理念可能因傳統家庭背景而有所不同,這樣的分歧需要透過理解與驗證來解決。本文引用《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內容,分享達成共識的三個心法。
Thumbnail
2024/08/28
在育兒的過程中,不同的育兒理念是常見的挑戰。夫妻間的理念可能因傳統家庭背景而有所不同,這樣的分歧需要透過理解與驗證來解決。本文引用《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內容,分享達成共識的三個心法。
Thumbnail
2024/05/13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2024/05/13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2023/09/14
我和先生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對我的育兒行為,最常給的評價就是:「媽媽,你奸詐哦!」 什麼奸詐?拜託,是「機智」好嗎!大家來評評理~
Thumbnail
2023/09/14
我和先生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對我的育兒行為,最常給的評價就是:「媽媽,你奸詐哦!」 什麼奸詐?拜託,是「機智」好嗎!大家來評評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Thumbnail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Thumbnail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