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安寧陪你走人生最後一哩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家父在2021年底,在眾多親友的陪伴下離開我們。
我不知道多少人為了照顧家中的病人,多麼分身乏術。
那種疲憊卻又不能放任不管的心情,只有照顧者最清楚。
這一次或許是爸爸的貼心,沒麻煩在家照顧他的家人,
而這一切更感謝彰化基督教的居家安寧系統,給了我們很大的定心丸。
也藉由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們這次的居家安寧
如果有任何問題想問我,我也很樂意跟大家探討喔!
Derek Thomson on Unsplash
父親在離開的前幾個月,因為突然的不適住了兩次醫院。 第二次的時間,待得比較久,幾次覺得狀況不錯,想幫父親辦理出院,但他自己也擔心會不會回家幾天又要進來,所以有點兩難。 因為疫情的關係,身為女兒的我們,根本無法進院探視,總覺得有很多的不方便。而讓爸爸決定回家的,卻是醫生的一席話。
今天,你可以回家,就應該回家。
反正你不舒服,還是得回來。
你怎麼能確定你下次離開的時候是清醒的?
這一席話打醒我們,醫生說得沒錯,人生不是總照著我們的計劃走,或許住在醫院比較安心,但能夠待在家總是比較自在,家人也能隨時陪伴聊天,能把握相處的每一刻,都比在醫院孤零零的溫暖的多吧。所以當爸爸決定回家後,我們也開進行居家照護的申請。
原本我們只是申請長照2.0的居家服務,但回家一週後,爸爸的狀況就越來越不好。經由居家看護的小姐轉介後,聯繫到彰基的居家安寧的醫師。很幸運的當天醫師就到家中評估爸爸的狀況,跟醫院比較不同的,醫生跟護士就像一個關心您的好友一樣,跟你閒聊,問問你的感受,但其實他們從旁記錄並觀察病患。
護士小姐也開始教導我們,要如何減輕爸爸不舒服的感覺,從口腔清潔到身體的按摩,並且告訴我們,接下來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
在離開前,護士給了我們一隻24小時的專線電話,告訴我們不管什麼時間,有什麼狀況都可以播打這支電話,他們會給我們協助,不需要擔心。

以往對於病人的離開前,總是有很多痛苦的畫面,可能是急救、氣切、壓胸、電擊,後續的鼻胃管、導尿排便,這都是我們印象中最後會經歷的。但這次護士小姐有特別交代,如果病人有任何狀況,不要打救護車、不要報警,並請我們先聯絡好禮儀社,當病患離開時,唯一做的就是聯絡禮儀社。因為當你聯絡救護車或警察,不論你是否有簽訂放棄治療同意書的狀況都必須先急救,這是『程序規定』,所以在護士指導下,我們找到適合的禮儀公司,先瞭解後續的流程等。
最後幾天,父親開始無法進食,因為口腔難以吞嚥食物,我們為他準備各種冰涼的果凍、自製冰塊、各種口味的冰棒跟冰淇淋,這是他唯一能吃得下去的東西。

「為什麼不裝鼻胃管餵食呢?」
的確是可以的,但是對於無法吞嚥的病患來說,鼻胃管只是強行灌食。另一方面,或許也是我們照顧者對病患的期望,因為有吃飯才有體力這是我們的認知,所以當病患開始不能吃飯,我們會擔心,會害怕他沒有體力。但強行灌食的結果只會讓病患腸胃無法消化,有可能之後會造成腸胃堵塞,無法排泄。
當時我們問了父親的意思,他表示不想插鼻胃管,所以最後只吃冰沒有進食,身體開始會將多餘的水分排出、清空腸胃,人也會逐漸消瘦。而淨空身體這個部分反而對離開者是好的狀態,避免後續清理大體會遇到的問題。
對於父親即將要離開,我們都有心理準備,知道爸爸能陪伴我們的時間不多,我們唯一希望的是,在最後的過程,他可以舒舒服服,不要有任何痛苦,能在睡覺中離開,就是最大的福氣。

「要病患完全不痛,是不可能的。」
所以後期護士會開始增加紅藥水的劑量,也就是“口服嗎啡”。嗎啡的劑量從原先六小時2cc,慢慢的三四小時一次,劑量也增至4cc,只要病患不舒服,我們就提供給他,喝完之後他們就可以好好睡覺,不至於痛苦難受。
父親離開的當天晚上,正逢週末假期,他的兄弟姐妹剛好都在場,我們就在他旁邊像往常一樣閒話家常,他最後的遺願是希望能跟大家一起過年,或許那天對他來說就有如過年一樣,就瀟灑地離開了吧!
安寧,並不是等死,而是善終。
之前曾閱讀過小笠原文雄【可喜可賀的臨終】一書,從書中閱讀到不是只有醫院才會是我們離開人生的最後場所,在人生最後過程其實也能有不同的選擇。其實居家安寧在台灣推廣已經十年以上,但身邊很少人有使用這樣方式。
這一次自己全程參與爸爸人生的畢業典禮,也從他身上看到,或許以後的我也會選擇相同的方式,好好跟我的人生道別。
以前大家對於安寧兩個字,就是躺在那邊等死,但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更是好好善待生命的本體,每個人的人生都必須經歷過生老病死,跟隨身體的原意,不使用任何機器,這才是自然社會原本的樣貌吧!

我們都應該勇敢的跟這個世界道別 :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婚詞離曲飾演三對夫妻外遇過程,這部劇看起來有點太灑狗血,但的確真實的反應正在婚姻中的我們有可能遇到的劇情吧!要說推不推,要看你有沒有辦法接收到編劇想傳達誇張劇情背後的含義! 第二季的結尾,一定會讓你摸不著頭緒,會想說到底怎麼了! 目前第三季確定開拍,就等著看劇情會如何走下去吧!
2020年東金奧運延遲至2021年舉辦 以前對於奧運活動的舉辦,就是一場每四年舉辦的全球運動會,不會特別關注或積極看選手比賽,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對於讓全球可以看見台灣Taiwan的運動會突然燃起滿腔熱血。
從雙北升為三級警戒,全台開始停課不停學,身為媽媽的我,也近乎崩潰狀態。 這週,教育部繼續宣布停課至六月十四日,全台的父母又是一陣哀號。但想到前線的長官與醫護人員們,又默默把自己小小的崩潰收起來。
缺水的根本,應該不是用了多少水,而是雨下不來。 為什麼雨總是下不來?我想你們應該知道答案!
狂放時尚圈The Bold Type 說的不只是時尚 近期在Netflix推薦了一部美國喜劇《狂放時尚圈The Bold Type》,打開清單落落長的四季,幾乎快40集的集數,看片名,似乎與時尚相關吧!女孩子誰不愛時尚?但我更想跟大家談談從《狂放時尚圈The Bold Type》所獲得的反思。
婚詞離曲飾演三對夫妻外遇過程,這部劇看起來有點太灑狗血,但的確真實的反應正在婚姻中的我們有可能遇到的劇情吧!要說推不推,要看你有沒有辦法接收到編劇想傳達誇張劇情背後的含義! 第二季的結尾,一定會讓你摸不著頭緒,會想說到底怎麼了! 目前第三季確定開拍,就等著看劇情會如何走下去吧!
2020年東金奧運延遲至2021年舉辦 以前對於奧運活動的舉辦,就是一場每四年舉辦的全球運動會,不會特別關注或積極看選手比賽,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對於讓全球可以看見台灣Taiwan的運動會突然燃起滿腔熱血。
從雙北升為三級警戒,全台開始停課不停學,身為媽媽的我,也近乎崩潰狀態。 這週,教育部繼續宣布停課至六月十四日,全台的父母又是一陣哀號。但想到前線的長官與醫護人員們,又默默把自己小小的崩潰收起來。
缺水的根本,應該不是用了多少水,而是雨下不來。 為什麼雨總是下不來?我想你們應該知道答案!
狂放時尚圈The Bold Type 說的不只是時尚 近期在Netflix推薦了一部美國喜劇《狂放時尚圈The Bold Type》,打開清單落落長的四季,幾乎快40集的集數,看片名,似乎與時尚相關吧!女孩子誰不愛時尚?但我更想跟大家談談從《狂放時尚圈The Bold Type》所獲得的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轉折與終結,如何以盡孝的方式求安?生死間,人生空寂、愛與苦難難以磨滅。若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轉折與終結,如何以盡孝的方式求安?生死間,人生空寂、愛與苦難難以磨滅。若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