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音樂的台灣文化協會100年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一年裡的“台灣文化文化協會100年”活動裡,音樂的角色是很薄弱的。在展覽裡選出呂泉生阿公的手稿也是嘉義民謠六月水田的編曲,不是他的創作。"可見的"視覺藝術要能保存下來都是如此不容易了,更何況我們音樂,只是聽覺與時間上的狀態。台交兩場紀念音樂會霧峰台北我都去聽了。。的確真的是盡全力了!

(偏執問題:回家後趕緊多聽一些喬治酷藍寶的黑天使,一些真的現代弦樂的音響,結果酷藍寶他今天也過世了。)
去年在某個國際現代音樂研討會中,某位台灣現代音樂作曲家。忽然問說:「如果今天沒有人聽現代音樂會怎樣?」這個問題讓我覺得很訝異。我覺得吼,這個問題的確有人會去問,但阿是你問的話就讓我覺得大家手牽手一起去撞牆好額。現代音樂沒人聽的話,就是我們要更認真去做,爭取國際發表,努力一起去推廣啊!一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赤島會的精神,一百年後台灣音樂家如果還沒有的話,下一個一百年,台灣文化還是會沒有音樂的。

在藝術裡,音樂,或聲音藝術,面對的是更赤裸艱鉅的挑戰,因為沒有視覺。
至今,我每每進到科技藝術、跨域藝術的場合,音樂主題的說明結束後,大家的眼神似乎都比較茫然。因為在一大片presentation 中,我的主題是沒有視覺的。對許多藝術學者來說,沒有視覺就像盲了一樣,自身音樂素養也比較有限的話(這是一個教育系統的問題),大家就會無從比較,不知如何評論。連藝術界本身對音樂(或聲音藝術)都有這樣的冷點,所以若是沒有像當年台灣文化協會那些看藝術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藝術家的精神(黃土水的英年早逝,難道跟他在日本生活費拮据營養一定不良,又耗費體力日夜雕刻大理石沒關係嗎?),台灣的音樂,要啟蒙,要自覺,真的是我們大部分現代台灣音樂人做不到的,所以真的太難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ndra Taval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藝術中的神經 再一次買了康丁斯基《藝術中的精神》回家,應該是第三或第四本了。 總覺得他說的挺重要的,常常用這本書當作禮物送給朋友或學生。 再讀,我覺得這個『精神』,是一種信仰、相信。一種非做不可的相信。就像我們基督教說的『靈命』。有靈有命,水到渠成—只是整個過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或更久。
    東區的店是攏關了了 賰那ㄟ賣涼ㄟ  叫「不要對我尖叫」 三更半眠超跑未閣來奅姼仔 聽說怹兩個已經出國去打莫德納 妳若揹一個LV SOGO 姐就會對你笑微微 你若揹一個BV 美眉ㄟ把你當做是大明星 台北攏無車 台北攏無人 Ubereats 是黑青仔色 粉紅的ㄟ是 Foodpenda X2 東區
    00:57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有一位母親在廣場上失去孩子, 她決定沒有像其他母親一樣記憶悲傷, 她教自己放棄對孩子的記憶, 以便生存下去。 00:58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她的孩子做了自己的選擇, 也成全了自己。 接下來, 她要過自己的人生。 00:58
    我看了真鍋那篇了 我好像有悟道些許精闢   創意(Creativity) 跟藝術(Artistic) 是不同的,但不是二分法。這兩個東西有類似的本質,但是畢竟不太一樣。沒有絕對的判斷方式,多少是比較或是當下的衍生。甚至與發想或接受的對象有關。

我在廣告公司十多年,我們常常在受訓時看到真鍋或相真
    紀念孟浪,與在黑色月亮下消失的人 在沒有人的國度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在沒有人的世界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沒有出生的男孩子 五月初一是他的生日 沒有出生的女孩子 五月初一是她的生日 在天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握著一張圖畫紙 在地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有一句錯誤的詞
    將經典歌曲重新編曲,像是把熟悉的好故事重拍一部電影,既有原汁原味,又有當下這個時代藝術家不同的喜好與處理方式。而重新編曲台語老歌,映照出不同的感動,更在交會的時光隧道中與台灣歷史綿綿相連。
    藝術中的神經 再一次買了康丁斯基《藝術中的精神》回家,應該是第三或第四本了。 總覺得他說的挺重要的,常常用這本書當作禮物送給朋友或學生。 再讀,我覺得這個『精神』,是一種信仰、相信。一種非做不可的相信。就像我們基督教說的『靈命』。有靈有命,水到渠成—只是整個過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或更久。
    東區的店是攏關了了 賰那ㄟ賣涼ㄟ  叫「不要對我尖叫」 三更半眠超跑未閣來奅姼仔 聽說怹兩個已經出國去打莫德納 妳若揹一個LV SOGO 姐就會對你笑微微 你若揹一個BV 美眉ㄟ把你當做是大明星 台北攏無車 台北攏無人 Ubereats 是黑青仔色 粉紅的ㄟ是 Foodpenda X2 東區
    00:57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有一位母親在廣場上失去孩子, 她決定沒有像其他母親一樣記憶悲傷, 她教自己放棄對孩子的記憶, 以便生存下去。 00:58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她的孩子做了自己的選擇, 也成全了自己。 接下來, 她要過自己的人生。 00:58
    我看了真鍋那篇了 我好像有悟道些許精闢   創意(Creativity) 跟藝術(Artistic) 是不同的,但不是二分法。這兩個東西有類似的本質,但是畢竟不太一樣。沒有絕對的判斷方式,多少是比較或是當下的衍生。甚至與發想或接受的對象有關。

我在廣告公司十多年,我們常常在受訓時看到真鍋或相真
    紀念孟浪,與在黑色月亮下消失的人 在沒有人的國度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在沒有人的世界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沒有出生的男孩子 五月初一是他的生日 沒有出生的女孩子 五月初一是她的生日 在天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握著一張圖畫紙 在地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有一句錯誤的詞
    將經典歌曲重新編曲,像是把熟悉的好故事重拍一部電影,既有原汁原味,又有當下這個時代藝術家不同的喜好與處理方式。而重新編曲台語老歌,映照出不同的感動,更在交會的時光隧道中與台灣歷史綿綿相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沒有實現夢想的人們,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 韓國授權音樂劇《Let Me Fly》中,主角南原收到服裝學院的入學通知書,距離成為服裝設計師的夢想更近一步,然而卻在一覺醒來,穿越到未來,變成一位裁縫師,身旁的愛人靜芬不見了,出現名叫善喜的老奶奶。 南原的滿腔熱血在未來時空依舊沸騰,當他在善喜
    到了30歲,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這種轉變能幫助你更專注、 更放鬆, 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體驗到的3個主要原因。 ▋理由1 - 音樂幫助我們進入不同的狀態 以前我聽過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
    Thumbnail
    昨晚在附近的小學門口邊,高高堆起待淘汰待丟棄的體育用具與樂器,一台外型尚可有點破音的手風琴,愛人見著可愛就決定撿回家自娛娛人。  
    Thumbnail
    要說音樂於我而言有多麼重要,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 在黑膠、卡帶、CD到現在的數位發行都用不同的形式陪在我們身邊,雖然沒有歷經黑膠時代的高光,但每當看見唱片行裡頭擺在角落的黑膠盤仍悸動著。 不一樣的歌曲,有不一樣的故事,這大概是音樂的迷人之處。
    Thumbnail
    🌿「如果我不努力好起來,你們還會愛我嗎?」 取材自真人真事,以罕見疾病「莫畢斯症候群Moebius」為主角樣貌 來賓介紹👏👏👏 -- 四喜坊藝術總監+編劇詞曲:王悅甄  -- 分飾兩個罕見疾病的爸爸 aka.演員:宮能安
    Thumbnail
    「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內注視直上雲際的高大樹木,心境有著舒暢放鬆感。棧木步道黃綠落葉,針林邊的松果,感受到生態之輪迴。
    Thumbnail
    多數人除了認為台灣文化就等於『沒有文化』之外,還會覺得台灣就是因為被過度殖民,所以文化沒有累積性;詭異的是,同一篇文章還會鬼打牆地認定台灣有不知所云的文化融合(野心大國)。以下筆者就粗淺地解釋這兩個似是而非的論點,究竟哪裡誤會了台灣文化?
    Thumbnail
    「針對下個月的銷售方案請大家各提出一點想法。」 「請各位同仁規劃一下手上的客戶名單,擬定銷售的推廣方法。」 「請各位同事用自身專業看一下這個專案怎麼樣?或是哪裡可以調整。」  誰的職場生涯上沒聽過這些台詞超過數百次,再想想,後來這些討論的結果後續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Thumbnail
    ​ 台灣的流行音樂曾經是亞洲流行音樂的指標,尤其是西元一九八零至二零零零年之間,當時候欣欣向榮一片榮景的流行音樂的歌手,如宇宙中浩瀚繁星那麼多。對比現在鬼比人多慘澹的情況;一對比如十萬八千里之遠。流行音樂長久以來缺乏大型演出場地困擾的專業場地,歷經十七年規劃與施工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即將於九月五日落成
    Thumbnail
    聽說挪威和台灣簡直是兩種不一樣的世界,這是真的嗎? 于婷,曾經去挪威交換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她體驗了各種文化衝擊,而且在不同價值觀的洗禮下,重新擁抱不完美的自己,甚至勇敢做出挑戰台灣社會價值觀的生涯決定。 在了解于婷的生涯選擇之前,先來聊聊社會文化的差異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沒有實現夢想的人們,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 韓國授權音樂劇《Let Me Fly》中,主角南原收到服裝學院的入學通知書,距離成為服裝設計師的夢想更近一步,然而卻在一覺醒來,穿越到未來,變成一位裁縫師,身旁的愛人靜芬不見了,出現名叫善喜的老奶奶。 南原的滿腔熱血在未來時空依舊沸騰,當他在善喜
    到了30歲,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這種轉變能幫助你更專注、 更放鬆, 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體驗到的3個主要原因。 ▋理由1 - 音樂幫助我們進入不同的狀態 以前我聽過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
    Thumbnail
    昨晚在附近的小學門口邊,高高堆起待淘汰待丟棄的體育用具與樂器,一台外型尚可有點破音的手風琴,愛人見著可愛就決定撿回家自娛娛人。  
    Thumbnail
    要說音樂於我而言有多麼重要,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 在黑膠、卡帶、CD到現在的數位發行都用不同的形式陪在我們身邊,雖然沒有歷經黑膠時代的高光,但每當看見唱片行裡頭擺在角落的黑膠盤仍悸動著。 不一樣的歌曲,有不一樣的故事,這大概是音樂的迷人之處。
    Thumbnail
    🌿「如果我不努力好起來,你們還會愛我嗎?」 取材自真人真事,以罕見疾病「莫畢斯症候群Moebius」為主角樣貌 來賓介紹👏👏👏 -- 四喜坊藝術總監+編劇詞曲:王悅甄  -- 分飾兩個罕見疾病的爸爸 aka.演員:宮能安
    Thumbnail
    「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內注視直上雲際的高大樹木,心境有著舒暢放鬆感。棧木步道黃綠落葉,針林邊的松果,感受到生態之輪迴。
    Thumbnail
    多數人除了認為台灣文化就等於『沒有文化』之外,還會覺得台灣就是因為被過度殖民,所以文化沒有累積性;詭異的是,同一篇文章還會鬼打牆地認定台灣有不知所云的文化融合(野心大國)。以下筆者就粗淺地解釋這兩個似是而非的論點,究竟哪裡誤會了台灣文化?
    Thumbnail
    「針對下個月的銷售方案請大家各提出一點想法。」 「請各位同仁規劃一下手上的客戶名單,擬定銷售的推廣方法。」 「請各位同事用自身專業看一下這個專案怎麼樣?或是哪裡可以調整。」  誰的職場生涯上沒聽過這些台詞超過數百次,再想想,後來這些討論的結果後續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Thumbnail
    ​ 台灣的流行音樂曾經是亞洲流行音樂的指標,尤其是西元一九八零至二零零零年之間,當時候欣欣向榮一片榮景的流行音樂的歌手,如宇宙中浩瀚繁星那麼多。對比現在鬼比人多慘澹的情況;一對比如十萬八千里之遠。流行音樂長久以來缺乏大型演出場地困擾的專業場地,歷經十七年規劃與施工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即將於九月五日落成
    Thumbnail
    聽說挪威和台灣簡直是兩種不一樣的世界,這是真的嗎? 于婷,曾經去挪威交換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她體驗了各種文化衝擊,而且在不同價值觀的洗禮下,重新擁抱不完美的自己,甚至勇敢做出挑戰台灣社會價值觀的生涯決定。 在了解于婷的生涯選擇之前,先來聊聊社會文化的差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