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末代皇帝】-無法逃出牢籠的皇帝,無法擺脫「皇帝」的中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末代皇帝】-無法逃出牢籠的皇帝,無法擺脫「皇帝」的中國
(The Last Emperor,1987)

raw-image

 故事的一開始,溥儀就被中共政權當作戰犯,打入大牢。而這段被要求「自我檢討」的日子,使溥儀這曾經的大清國皇帝,開始回顧自己多舛的一生。

 事實上,打從溥儀被召入宮中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一直被命運的風雨給擺弄著;從他成為皇帝的那一刻起,他就始終活在牢籠之中

raw-image

 電影裡的其中一場戲,年紀尚幼的溥儀,命令太監們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讓眾人們隔著布簾摸裡頭的人,而自己則趁機躲到布簾後,體會被許多雙手觸摸的感覺
 簡簡單單的一個畫面,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名小皇帝龐大的寂寞:

 由於他是皇帝,從小就被迫與家人、同儕分離;身邊不是臣屬就是奴才小溥儀與宮中其他人的交際往往隔著一層繁瑣的禮數與無法跨越的階級;沒人可以與他談心、有情感交流,也沒人真正關心他的感受

raw-image

 這是為何,小溥儀特別依賴他的奶媽,甚至即使到斷奶的年紀了還在吸奶。他不只缺乏母愛,他幾乎缺乏一切與人的真實交流;而他能觸碰得到奶媽,則是唯一能暫時消解寂寞的情感依靠。

 另外,宮中溥儀僅有的知交莊士敦彼得·奧圖 飾),則是試圖在人格思想上,將溥儀從中國五千年的負擔中解放
 我們可以說,在奶媽離開之後,只有莊士敦看出了溥儀寂寞不甘,更對小皇帝嚮往自由的心靈了然於胸。
 所以這名西方導師送給溥儀「腳踏車」,希望他有行動自由;也為溥儀爭取了一副「眼鏡」,希望他不要被紫禁城的富麗堂皇給迷惑、遮蔽了。

 我們發現,雖然小溥儀看似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實際上只是一個被關在深宮大院裡,生活的一舉一動都由不得自己的籠中鳥而已。

raw-image

 同樣「布簾/遮蔽」的意象,是出現在溥儀成年後。

 民國成立後,溥儀尊龍 飾)雖已不再是中國的皇帝,但年輕氣盛的他,看不過太監僕役們竊取宮內寶物中飽私囊的行為,於是大刀闊斧地在宮中展開改革
 整部電影看下來,這幾乎是溥儀最鼎盛、最風光的一刻。

 於是他的皇后婉容陳冲 飾)與皇妃文繡鄔君梅 飾),都被溥儀的雄姿英發給吸引,當晚先後跑來找溥儀三人就在被子底下纏綿悱惻

raw-image

 這場雲雨可以說代表了溥儀暫時的掌握權力、掌握自己

 可是這「被子」遮住的情慾,卻呈現了中國文化「禁慾」的傾向。
 即便是皇帝、即便掌權了,歡愛卻還是要在被子底下進行,「個人的情感」還是要「藏起來」。這不僅是制度與傳統的箝制,更已根植於我們的價值觀裡了。
 所以這第一次,同時是唯一的一次,溥儀的情感得以「隱隱約約」地在被子的遮蔽下流露、舒展,顯得如此地珍貴而淒美。

 你會發現,這幕「三人行」的戲碼,幾乎是整部電影中最唯美、最溫柔的一刻

raw-image

 等溥儀接受日本人的扶持,當上了「偽滿州國」的皇帝時,這個牢籠已不再是巨大牢籠般的紫禁城,而是他自己,是溥儀往日頤指氣使的富貴生活的緬懷,是溥儀對於「掌權」的渴望
 甚至,儘管眼前已非文武百官的浩大聲勢,面對蒼涼的曠野、人數寥寥無幾的登基典禮,他也堅持要當這皇帝

 這個「假皇帝」當得最可悲的時候,就是在會議上,所有的官員幾乎都不甩他,一個一個離席,溥儀發現自已無人可命令時;
 當他發現連皇后肚子裡的小孩也不是他的,而且還驚覺只有他一人被蒙在鼓裡時,他才意識到,自己這個「滿州國皇帝」的權力,根本是空的

 這對於一個從小當慣了皇帝的人來說,豈不既可笑,卻又有著濃濃的哀傷?

raw-image

 而且,這過去的風光與如今憋屈窩囊的強烈對比,我想除了是道出了溥儀強大的失落感之外;某種程度上,似乎也代表著歷史上已輝煌了五千年的中國,卻在短短的不到一百年內,政治的動盪與外來文化的衝擊,讓中國人一夕之間喪失了對自己民族的自豪與優越

 正如前文所說,「皇帝」這身分,幾千年來一直是壓在某些人身上的重擔;可是轉念一想,「皇帝」也不只是個身分、職務,它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國族的圖騰,是一個「王朝/國家」的精神領袖

 電影中不管是溥儀也好,那些極力維持「皇帝的幻象」、甚至想復辟的老臣們也是,乃至於這一兩百年來所有因「中國不如西方國家」而困惑、迷茫的任何人,與其說他們思想上無法擺脫「皇帝」威權的統治與庇佑,不如說是不斷想尋回「大中華民族」的認同吧

「中國人要自立自強」的自卑心理,一直從清末,到五四,甚至到國民政府毛澤東成立新中國,乃至於今天,一直若有似無的壟罩著所有的華人

raw-image

 最後,電影有趣的地方在於,經過了十年的牢獄與歲月風霜,溥儀經過反省、沉澱之後,逐漸地能夠面對自己的身分與命運,不再被一個「皇帝夢」給綁住,而認清自己,開始安分地生活,當個小老百姓之後,一走到街上,卻發現這個社會又開始有「皇帝」出現了!

 文革時期小紅兵們毛主席的歌頌與崇拜,其荒謬而愚蠢的程度,幾乎不亞於帝制時期下人對「天子」之權威的信仰。
 這樣歌舞昇平的景象,在一個年華老去的末代皇帝眼中看來,應該是格外地諷刺吧?
(我個人覺得奇怪,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明明就是一個左翼份子馬克思主義者;但【末代皇帝】的文本中,所呈現的「文革」景象,卻充滿了嘲諷的意味)

raw-image

 如果要問我覺得【末代皇帝】厲害在哪裡,首先,本片與我看過的其他「史詩片」也不太一樣。

 大部分史詩級的歷史電影,諸如【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滾滾紅塵】(1990)或【活著】(1994)等,往往都是以主角的個人視角與經驗,帶觀眾去看到某個「大時代」中,人的普遍處境。
 可是像這次的【末代皇帝】,或是甚至【霸王別姬】(1993),卻是以歷史、時代為背景,道出了特定情境之下,某些人的特殊心理歷程

 關於這點,我非常敬佩的是,柏納多·貝托魯奇以及其創作團隊對於中國的文化民族心理近代歷史之考究,這個「西方人看中國的眼光」,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精確,而且重點是它講得非常動人
 以我的立場而言,其中當然也有有待商榷的細節,可是我想就算讓中國人華人自己來講,可能都不見得可以這麼切重要點地,把一個皇上的心理與經歷說得那麼深刻。

raw-image

#宥影評 #末代皇帝 #TheLastEmperor
導演 #BernardoBertolucci
編劇 #MarkPeploe
原作 #Puyi #溥儀
主演 #JohnLone #尊龍 #JoanChen #陳沖 #PeterOToole #WuJunmei #鄔君梅
配樂 #坂本龍一 #RyuichiSakamoto #蘇聰
攝影 #VittorioStoraro
剪輯 #GabriellaCristiani
#露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宥影評的沙龍
91會員
155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宥影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社會批判的力道與層次,都弱得令人失望。
Thumbnail
2025/04/25
社會批判的力道與層次,都弱得令人失望。
Thumbnail
2025/04/18
哪怕是此刻台灣拍出這麼一部作品,我都還是會嫌它「過時」。
Thumbnail
2025/04/18
哪怕是此刻台灣拍出這麼一部作品,我都還是會嫌它「過時」。
Thumbnail
2025/04/18
在這場注定失敗的抗爭中,他們拼命也要保存下來的,就是音樂。
Thumbnail
2025/04/18
在這場注定失敗的抗爭中,他們拼命也要保存下來的,就是音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淑妃文繡在雨中出走,並且拒絕了隨從給的傘,從今以後,她寧願淋雨,也不再想要溥儀與舊皇室給她撐的傘;離開溥儀後,她自力更生,晚年與再婚的夫婿雖過著清貧的生活,然而,主動決定自己的人生,或是被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面對的都是未知,文繡在那個保守的時代下,勇敢承擔風險,為自己做出選擇,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Thumbnail
淑妃文繡在雨中出走,並且拒絕了隨從給的傘,從今以後,她寧願淋雨,也不再想要溥儀與舊皇室給她撐的傘;離開溥儀後,她自力更生,晚年與再婚的夫婿雖過著清貧的生活,然而,主動決定自己的人生,或是被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面對的都是未知,文繡在那個保守的時代下,勇敢承擔風險,為自己做出選擇,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Thumbnail
雖然小溥儀看似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實際上只是一個被關在深宮大院裡,生活的一舉一動都由不得自己的籠中鳥而已。
Thumbnail
雖然小溥儀看似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實際上只是一個被關在深宮大院裡,生活的一舉一動都由不得自己的籠中鳥而已。
Thumbnail
每每談到《末代皇帝》,就會想起香港學者周蕾的經典論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該書第一章〈看現代中國——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即從女性、族裔乃至東/西方「看(凝視)」的視角切入,精闢地討論了《末代皇帝》裡,各種影像符碼與攝影機呈述。
Thumbnail
每每談到《末代皇帝》,就會想起香港學者周蕾的經典論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該書第一章〈看現代中國——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即從女性、族裔乃至東/西方「看(凝視)」的視角切入,精闢地討論了《末代皇帝》裡,各種影像符碼與攝影機呈述。
Thumbnail
    假如要給這部電影一個標題,那木偶人生可能是最好的註解。一個人的人生當了三次皇帝,卻都無法掌控。他永遠都是別人眼中的棋子,我想不到還有誰比他的人生更加的悲哀。     
Thumbnail
    假如要給這部電影一個標題,那木偶人生可能是最好的註解。一個人的人生當了三次皇帝,卻都無法掌控。他永遠都是別人眼中的棋子,我想不到還有誰比他的人生更加的悲哀。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末代皇帝溥儀經歷的歷史,然而三十三年前的電影《末代皇帝》講述的不僅是歷史,更是一則關於自由與歸屬的故事。正因如此聚焦在溥儀身上,《末代皇帝》不僅是一部難以超越的歷史鉅作,更是情感既內斂又豐沛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末代皇帝溥儀經歷的歷史,然而三十三年前的電影《末代皇帝》講述的不僅是歷史,更是一則關於自由與歸屬的故事。正因如此聚焦在溥儀身上,《末代皇帝》不僅是一部難以超越的歷史鉅作,更是情感既內斂又豐沛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上次我提到:溥儀就是個死小孩。其實這不能全怪溥儀,而要怪詭異的宮廷教育及生活制度......
Thumbnail
上次我提到:溥儀就是個死小孩。其實這不能全怪溥儀,而要怪詭異的宮廷教育及生活制度......
Thumbnail
如果說貝托魯奇《末代皇帝》有什麼讓人一看再看的魅力,我想那就是它超越了獵奇,直指人生的悲劇,皇帝離我們這麼遠,溥儀卻離我們那麼近,要從人生這場大戲下來,從來就不是知道這是戲就可以了,現實蒼白的令人不忍直視,但回憶飽滿的令人不斷回顧,你知道它是假的,卻渴望某天它會成真,你知道它是虛的,卻感到它是實的。
Thumbnail
如果說貝托魯奇《末代皇帝》有什麼讓人一看再看的魅力,我想那就是它超越了獵奇,直指人生的悲劇,皇帝離我們這麼遠,溥儀卻離我們那麼近,要從人生這場大戲下來,從來就不是知道這是戲就可以了,現實蒼白的令人不忍直視,但回憶飽滿的令人不斷回顧,你知道它是假的,卻渴望某天它會成真,你知道它是虛的,卻感到它是實的。
Thumbnail
殘敗的紫禁城牆,邁向垂暮的皇權,義大利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鏡頭下的《末代皇帝》詩意又荒誕,交織奇幻與真實,譜出溥儀命途多舛的一生。
Thumbnail
殘敗的紫禁城牆,邁向垂暮的皇權,義大利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鏡頭下的《末代皇帝》詩意又荒誕,交織奇幻與真實,譜出溥儀命途多舛的一生。
Thumbnail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對《末代皇帝》的記憶,如果不是多年後在電影台與它相遇,我大概不會想起這段童年往事。當年在坂本龍一大師的音樂中,看著大銀幕上的那個孩子,在大大的宮廷內嬉戲了不知多久後我就睡著了,醒來後看見一個戴著帽子的孩子手上拿著鐵罐。當時我還以為自己只睡了一下子而已,殊不知我竟睡去了溥儀的一生。
Thumbnail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對《末代皇帝》的記憶,如果不是多年後在電影台與它相遇,我大概不會想起這段童年往事。當年在坂本龍一大師的音樂中,看著大銀幕上的那個孩子,在大大的宮廷內嬉戲了不知多久後我就睡著了,醒來後看見一個戴著帽子的孩子手上拿著鐵罐。當時我還以為自己只睡了一下子而已,殊不知我竟睡去了溥儀的一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