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托魯奇

含有「貝托魯奇」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們知道,一直以來,有太多的歧視、傷害、嘲諷都是在「戲劇效果」、「綜藝效果」的包裝下被進我們的眼前。有無數校園霸凌都源自於這種「電視上看到的」、「網路上看到的」玩笑。我們要如何教育孩子們「這是錯的」,當無數鎂光燈下的名人都這樣說話時?
大師執筆在白紙上書寫每顆音符,帶有過去工匠追求藝術的穩健,《配樂大師顏尼歐》同樣以此等技巧來敘事,每一筆都帶著強勁而柔美的力道,寫下深刻又細膩的樂曲,一揮手就是能與影迷共振的主旋律,我帶著迷影的敬仰之心走進戲院,沒有被電影的情懷牽著鼻子走,反倒看見了大師作為人的思考歷程。
Thumbnail
每每談到《末代皇帝》,就會想起香港學者周蕾的經典論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該書第一章〈看現代中國——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即從女性、族裔乃至東/西方「看(凝視)」的視角切入,精闢地討論了《末代皇帝》裡,各種影像符碼與攝影機呈述。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子穎
有時看些西方關於中國的歷史介紹時,總覺得有些彆扭,原來是西方人所認知的東方,跟我們自身認知的東方有所差異的結果。 感謝分享!
殘敗的紫禁城牆,邁向垂暮的皇權,義大利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鏡頭下的《末代皇帝》詩意又荒誕,交織奇幻與真實,譜出溥儀命途多舛的一生。
Thumbnail
這是貝托魯奇版本的看不見的城市:從絕美之(紫禁)城、到戲夢滿州……從前從前,遠得要命的王國裡,小國王坐擁華麗腐朽的馬戲團,有一天,才發覺舞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一個人耍整個王國看著的秀。
Thumbnail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對《末代皇帝》的記憶,如果不是多年後在電影台與它相遇,我大概不會想起這段童年往事。當年在坂本龍一大師的音樂中,看著大銀幕上的那個孩子,在大大的宮廷內嬉戲了不知多久後我就睡著了,醒來後看見一個戴著帽子的孩子手上拿著鐵罐。當時我還以為自己只睡了一下子而已,殊不知我竟睡去了溥儀的一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