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托爾斯泰《復活》小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第一次閱讀托爾斯泰的著作,有他獨特的書寫特色,一種近乎鉅細彌遺地描繪主角的思考,表現出人反反覆覆、飄忽不定的情感所帶來的作為。


這種重於思考的描寫,與一般小說著重客觀場景及對話的描繪很不一樣,有如在看觀看某個人腦中的思辨過程,而這思辨關乎道德、正義、愛,作者顯然有意將自己的看法顯化在文學上。如同譯者說的,一種近乎說教似的,非常「精神形式」的小說。


最後以英文傳教士的聖經內容來作結,宛如大天使加百列吹起號角,喚起死者復活,只有那些精神上如同孩童般的人,你們才能進入天國。


男主角的救贖道路,在女主角終獲皇帝赦免後(遭到誤會的審判、遭到輕怠的愛情)已經來到一個終結。男主角問自己,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精神上到底需要什麼才能滿足?


想要跟女主角在一起?有家庭有孩子?這一切又在女主角拒絕他的犧牲後告終。


他從始至終的救贖道路,本質上是在當一個“盡善”者,是對神的追尋,想要重新打開精神面的自己,實踐精神上的追尋。而一切故事中作為,湊巧發生的愛情、友情、親情、救助都是一種點綴,作者藉種種的事件與故事,去書寫男主角對所見所聞究極意義性的思考,並一路探照他精神上的變化。


我自己也是個常思考意義的人,對於托爾斯泰將思考攤開書寫,感到新鮮有趣。因為多數小說的故事,不常做過多的動機解釋,這似乎被認為是說故事的大忌,不要說教,而是描繪,用劇情發展故事就好。


而《復活》卻不一樣,它沒有太多故事情節的轉戾點,單純看著男主角一步步完成目標與價值追尋,這些轉戾點都只發生在男主角對意義與人生、生活的感受與認知上。


這本書托爾斯泰花了十年寫成,或許這也是他在人生晚年自問自答,追尋人生最終意義的一本意識流,它體現出一種美好的、近似神的精神。一種未完的,永遠只有開始,沒有結束的追尋與奉獻,以此作為故事的結尾,莫過是對「復活」這題名最好的呼應。



後記:

「審判」是本書故事主軸,是藏於「復活」書名下的重要前戲。男主角是因機緣參與到女主角的「審判」,作為仕紳陪審團一員,發現女主角是自己年輕時有愧的情人,在陪審女主角的過程裡,也經歷了自我審判,決定洗心革面與女主角共同體驗審判後的「罪罰」,在這有如「復活」道路上,書寫出一連串的價值反思。我在讀完之後其實還想再找時間重讀,因裡面涉及律法、神的探討,是我想再多對話的地方。


此處通往博客來~《復活》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擊下方拍手讓我知道,我會受到很大的鼓勵,並持續書寫。另外,每篇文章能拍手5次,無需任何支出,但卻可以幫助開放創作的書寫者,將流量回饋給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牛的沙龍
134會員
59內容數
--
夢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2
我在臨終病房,先後與兩位長年依持佛法修行的病人相遇,但兩人表現出的面容與心境,卻很不一樣,一位因執著而痛苦,另一位安處身體的衰敗,依然能清明慈善的對待一切。我不禁在心中探問自己:修行的真諦是什麼?我們容易陷入的修行或身心靈誤區是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11/02
我在臨終病房,先後與兩位長年依持佛法修行的病人相遇,但兩人表現出的面容與心境,卻很不一樣,一位因執著而痛苦,另一位安處身體的衰敗,依然能清明慈善的對待一切。我不禁在心中探問自己:修行的真諦是什麼?我們容易陷入的修行或身心靈誤區是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2/21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2024/02/21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2024/01/06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2024/01/06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想像有一天,你掛了,死了,葛屁了,壽終正寢。 死神來接你時,你發現祂其實是一個文藝青年(或者文藝少女)。你興奮跟祂說,你有一個值得一讀的一生代表作。 「喔?是怎麼樣的作品呢?」死神也有點好奇。
Thumbnail
想像有一天,你掛了,死了,葛屁了,壽終正寢。 死神來接你時,你發現祂其實是一個文藝青年(或者文藝少女)。你興奮跟祂說,你有一個值得一讀的一生代表作。 「喔?是怎麼樣的作品呢?」死神也有點好奇。
Thumbnail
透過小說與影集的角色讓我們投入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面對文字又比影集多了一些想像,透過導讀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經典的小說。 唐諾推理小說導讀I 作者:唐諾 INK印刻出版 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真的不認識馬修史卡德這個系列的小說,不過透由導讀之後,或許是一套值得找時間來嗑一下的推理小說。雖然不曾看過一
Thumbnail
透過小說與影集的角色讓我們投入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面對文字又比影集多了一些想像,透過導讀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經典的小說。 唐諾推理小說導讀I 作者:唐諾 INK印刻出版 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真的不認識馬修史卡德這個系列的小說,不過透由導讀之後,或許是一套值得找時間來嗑一下的推理小說。雖然不曾看過一
Thumbnail
據說這本書托爾斯泰花了十年寫成。「審判」是本書故事主軸,是藏於「復活」書名下的重要前戲。男主角是因機緣參與到女主角的「審判」,作為仕紳陪審團一員,發現女主角是自己年輕時有愧的情人,在陪審女主角的過程裡,也經歷了自我審判...
Thumbnail
據說這本書托爾斯泰花了十年寫成。「審判」是本書故事主軸,是藏於「復活」書名下的重要前戲。男主角是因機緣參與到女主角的「審判」,作為仕紳陪審團一員,發現女主角是自己年輕時有愧的情人,在陪審女主角的過程裡,也經歷了自我審判...
Thumbnail
這是本上次參加試讀得到的小說,歸類在推理或奇幻可能都合適。好久沒有看臺灣作家的作品,翻譯書的市場果然還是書市的大宗,讀完的翻譯小說,確實比臺灣的作品多出不少。但必須說,這本作品還耐讀。 從死神的夢開始,懸疑的氣氛來自一宗懸案,而這懸案就埋在少女心中。大家都有說不出口的故事、過去,就埋進去那個稱之為夢
Thumbnail
這是本上次參加試讀得到的小說,歸類在推理或奇幻可能都合適。好久沒有看臺灣作家的作品,翻譯書的市場果然還是書市的大宗,讀完的翻譯小說,確實比臺灣的作品多出不少。但必須說,這本作品還耐讀。 從死神的夢開始,懸疑的氣氛來自一宗懸案,而這懸案就埋在少女心中。大家都有說不出口的故事、過去,就埋進去那個稱之為夢
Thumbnail
Juliet: 苦讀托馬斯‧曼的《魔山》,我認為,小說或藝術品的創作目的,首在給人樂趣,若能引起共鳴、帶來感動,更是創作者所求之不得的。然綜觀《魔山》一書,動作語碼貧弱,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最被詬病的則是「百科全書」式的內容,充斥長篇累牘的神學、醫學、病理學、生物學、天文學、氣象學、超心理學(顯
Thumbnail
Juliet: 苦讀托馬斯‧曼的《魔山》,我認為,小說或藝術品的創作目的,首在給人樂趣,若能引起共鳴、帶來感動,更是創作者所求之不得的。然綜觀《魔山》一書,動作語碼貧弱,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最被詬病的則是「百科全書」式的內容,充斥長篇累牘的神學、醫學、病理學、生物學、天文學、氣象學、超心理學(顯
Thumbnail
請別為那些未竟之事抱憾。有太多變因,事情的發展總是始料未及,愛你所擇,放手未擇。
Thumbnail
請別為那些未竟之事抱憾。有太多變因,事情的發展總是始料未及,愛你所擇,放手未擇。
Thumbnail
一本小說,讓讀者劃線連連;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哲學思維的好句子。
Thumbnail
一本小說,讓讀者劃線連連;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哲學思維的好句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