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寫作神救援》:兼顧「學科本質」與「學習策略」的讀寫素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陳淑玲,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師)

自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公告以來,「素養」或是「核心素養」就成了教育界討論的熱門話題,不少近年出版的教學、教養類新書也紛紛在書名上掛上「素養」二字,彷彿有此二字的加持,便是暢銷的保證。

不僅僅是「生活情境導入」

遺憾的是,有些作者或教材設計者對「素養」或「核心素養」的認識,僅止於最基礎、最表象的「生活情境導入」,而沒有掌握到對學生學習上更為重要、影響更為深遠的教學設計精髓。

蔡清田在《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一書中,提出「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四原則」(改自洪詠善、范信賢,二○一五;林永豐,二○一七;Wiggins & McTighe,二○一一):

一、強調知識、能力與態度的統整;

二、強調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三、強調學習歷程、學習方法及學會學習的策略;

四、強調實踐力行的學習表現。

而許育健在《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中也指出「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的四項原則:

一、生活情境;

二、語文知識;

三、問題解決;

四、學習策略。

由以上可知,「核心素養」或「素養導向」的國語文教學設計,不該只是「生活情境」的導入而已,更重要的是「語文知識(此即學科本質)」的習得、「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學習策略」的教學。

以「加法」搭建寫作鷹架

詩佳老師在《閱讀寫作神救援!》一書二十五堂課的設計,堂堂都能符合上述原則,尤其是以下三項:

一、「語文知識」的習得:在「一、閱讀篇」中,包含了文本閱讀、作者介紹、注釋、鑑賞解析等。這部分是先讓學習者在寫作前先透過經典文本的閱讀,習得相關語文知識。此部分最值得稱道的是【閱讀素養(文本閱讀)】有些採「節錄」的方式處理,詩佳老師以其專業及獨到慧眼,針對該堂教學目標,精心節錄重點段落,讓學習者觀摩上能更聚焦。

二、「問題解決」的能力:在「二、寫作觀摩篇」中,解析寫作之法,並親身試寫示範;繼而在「三、寫作練習室」中,透過數個提問或提示,引領學習者逐步構思,以完成寫作任務,此即問題解決。

三、「學習策略」的教學:在「三、寫作練習室」中,先請學習者逐一回答出「數個問題」,最後再將「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全部串接、組織起來,以完成一篇短文,此即「加一加」的寫作學習策略──以「加法」作為逐步搭建寫作鷹架之法。

此外,本書二十五堂課體例一致,內容詳實,維持其一貫的國語文教學設計著作基調,以「學科本質」為主,不標新立異、不譁眾取寵,能讓學習者沉浸於國語文學習的單純與美好,本人誠摯推薦。

raw-image

《閱讀寫作神救援!從新古文觀止打造寫作實力的25堂課》

作者:高詩佳

出版社:小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2/01/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麥田出版的沙龍
42會員
67內容數
麥田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文 / 張金堅 本人行醫近半個世紀,診治超過萬名乳癌病友,在這漫長歲月,見證許多癌友的重生或不幸往生。對外科醫師的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常要在「穩定」與「挑戰」間取捨,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也有挫敗的時候。有幸拜讀本書作者陳女士的新作,最深刻的印象是,她非常另類,兼具理性、感性與知性。流露特
Thumbnail
2022/10/19
文 / 張金堅 本人行醫近半個世紀,診治超過萬名乳癌病友,在這漫長歲月,見證許多癌友的重生或不幸往生。對外科醫師的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常要在「穩定」與「挑戰」間取捨,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也有挫敗的時候。有幸拜讀本書作者陳女士的新作,最深刻的印象是,她非常另類,兼具理性、感性與知性。流露特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白邦瑞,揭露美國過去從政府高官至一般民眾如何被中共欺騙的過程,並逐步分析中共對美國「霸權」不懷好意;如何無中生有「顛覆政權的境外勢力」箭靶,對外國仇恨的政治工程是怎麼煉成的;以及中共在過去四十年間的外交戰略中,針對不同時機的「勢」而發展出韜光養晦、無為借力等策略,並強調「儒家文明圈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白邦瑞,揭露美國過去從政府高官至一般民眾如何被中共欺騙的過程,並逐步分析中共對美國「霸權」不懷好意;如何無中生有「顛覆政權的境外勢力」箭靶,對外國仇恨的政治工程是怎麼煉成的;以及中共在過去四十年間的外交戰略中,針對不同時機的「勢」而發展出韜光養晦、無為借力等策略,並強調「儒家文明圈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親身懺悔美國過去對於中國的「五大誤判」:美中交往能帶來完全的合作、中國會走向民主之路、中國是脆弱的小花、中國希望和美國一樣、中國的鷹派力量薄弱。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親身懺悔美國過去對於中國的「五大誤判」:美中交往能帶來完全的合作、中國會走向民主之路、中國是脆弱的小花、中國希望和美國一樣、中國的鷹派力量薄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國文考題看似無邊無際,但是如何準備與學習,其實有跡可循, 前一篇文章〈高中國文這樣準備那樣學習 (上)〉我們討論了知識的記憶與閱讀策略與方法,這些偏向「輸入」的準備。 而這一篇我們將以前面輸入的內容為基礎,再向上進行寫作表達與歷程省思的「輸出」了!
Thumbnail
國文考題看似無邊無際,但是如何準備與學習,其實有跡可循, 前一篇文章〈高中國文這樣準備那樣學習 (上)〉我們討論了知識的記憶與閱讀策略與方法,這些偏向「輸入」的準備。 而這一篇我們將以前面輸入的內容為基礎,再向上進行寫作表達與歷程省思的「輸出」了!
Thumbnail
由於平常沒什麼時間看書,每次逛書店都是直接從暢銷書或新書下手。這是少數從書店常設櫃中發現的愛書,第一次翻開就看了三分之二,第二天就決定每回家。
Thumbnail
由於平常沒什麼時間看書,每次逛書店都是直接從暢銷書或新書下手。這是少數從書店常設櫃中發現的愛書,第一次翻開就看了三分之二,第二天就決定每回家。
Thumbnail
今年九月開學是111學年度的開始,在108課綱之下長大的第一屆高中生如今儼然是小大一了,正是盡情揮灑青春的時刻;身為一位現代社會的公民,對於培育國家人才的教育政策,你知道多少呢?不論你是否在教育圈努力著,亦或是在社會中打滾著,相信你一定在報章媒體中看過「素養教育」這個名詞,這正是108課綱發展的主軸
Thumbnail
今年九月開學是111學年度的開始,在108課綱之下長大的第一屆高中生如今儼然是小大一了,正是盡情揮灑青春的時刻;身為一位現代社會的公民,對於培育國家人才的教育政策,你知道多少呢?不論你是否在教育圈努力著,亦或是在社會中打滾著,相信你一定在報章媒體中看過「素養教育」這個名詞,這正是108課綱發展的主軸
Thumbnail
表達: 若「表達框架」是產出者的表達工具,那麼「思考框架」就是閱聽人去拆解文章內在邏輯的思考工具 思辨: 房慧真《草莓與灰燼:加害者的日常》,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閱讀/參觀過程絕對不會愉快,但若閱讀悲劇是為了讓我們對生命產生敬畏,參觀沈重空間敘事,是否也是為了避免讓人類再次陷入狂妄自大中?
Thumbnail
表達: 若「表達框架」是產出者的表達工具,那麼「思考框架」就是閱聽人去拆解文章內在邏輯的思考工具 思辨: 房慧真《草莓與灰燼:加害者的日常》,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閱讀/參觀過程絕對不會愉快,但若閱讀悲劇是為了讓我們對生命產生敬畏,參觀沈重空間敘事,是否也是為了避免讓人類再次陷入狂妄自大中?
Thumbnail
一開始在規劃這本書時,我就不打算只是高談闊論;而是希望寫出能反應技職學生生活,又可以兼具「實用性」與「即戰力」的代表作。因此在設計上,便以一學期十八週為要,透過校園、愛情、職場、人生等課題的描繪,加之以閱讀、寫作議題的探討和實作演練,完成「生命教育」、「文學教育」雙軌並進的十八堂國文課。
Thumbnail
一開始在規劃這本書時,我就不打算只是高談闊論;而是希望寫出能反應技職學生生活,又可以兼具「實用性」與「即戰力」的代表作。因此在設計上,便以一學期十八週為要,透過校園、愛情、職場、人生等課題的描繪,加之以閱讀、寫作議題的探討和實作演練,完成「生命教育」、「文學教育」雙軌並進的十八堂國文課。
Thumbnail
不少近年出版的教學、教養類新書也紛紛在書名上掛上「素養」二字,彷彿有此二字的加持,便是暢銷的保證。遺憾的是,有些作者或教材設計者對「素養」或「核心素養」的認識,僅止於最基礎、最表象的「生活情境導入」,而沒有掌握到對學生學習上更為重要、影響更為深遠的教學設計精髓。
Thumbnail
不少近年出版的教學、教養類新書也紛紛在書名上掛上「素養」二字,彷彿有此二字的加持,便是暢銷的保證。遺憾的是,有些作者或教材設計者對「素養」或「核心素養」的認識,僅止於最基礎、最表象的「生活情境導入」,而沒有掌握到對學生學習上更為重要、影響更為深遠的教學設計精髓。
Thumbnail
聽到新課綱最夯的教育詞彙「素養」,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為什麼在大家心裡,素養跟能力會是相反的?它並非不教,而是對「能力」的定義與過去不同,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思維......
Thumbnail
聽到新課綱最夯的教育詞彙「素養」,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為什麼在大家心裡,素養跟能力會是相反的?它並非不教,而是對「能力」的定義與過去不同,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思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