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亂世修仙,抱朴子葛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孔子孟子老子荀子,每個人都跟你說,子是尊稱,是先生的意思。
但是重陽子韓湘子純陽子廣成子,大家就告訴你,子是道號。

認真說起來,還是先生的意思,但很多人就說不出口了。
因為現在的先生跟古代的先生,還是頗有差異。

古先生直接翻成老師,現在人還比較容易懂。

讓「子」從哲學家的師,變成宗教界的師,還兼醫界之師……的辣個男人,就是江東伏波將軍,東晉司徒王導參軍,關內侯葛洪。
名著《抱朴子》,同時也是他的道號。

這麼長一串名字,大概只有「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可以打得贏了。

葛洪,江左人士,原為丹陽大族。
阿公當到東吳九卿,爸爸也在東吳被滅之後,接受了晉室的徵召,當了個邵陵太守。

到這裡都沒問題,可《晉書》接著說葛洪「少好學,家貧」。
哪招?不如我們來看看他自己怎麼說。

葛洪本人表示,他是家中的第三子,因為出生晚,父母很疼愛,沒有讓他從小就開始念書。
而葛洪十三歲時,父親過世了。

事情也很符合推想,他說他父親「秋毫之贈,不入於門;紙筆之用,皆出於私財」,是個大大的清官。
雖然自敘難免有吹捧之嫌,不過葛洪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資訊。

當時晉軍順流而下,消滅東吳政府後……
東吳世族其實有反抗的。

葛洪的父親,就率領五千兵,帶領五郡很是打了一陣。
可惜「天之所壞,人不能支,故主欽若,九有同賓,君以故官,赴除郎中。

天就是指朝廷。
朝廷投降了,我們也不能支持。
在故主之下,原本的吳國官員也得到了賓客的待遇,開始成為西晉的官員。

比較重要的是,葛洪的父親在地方抵抗,那可是分分毫毫都要自掏腰包的。
所以葛洪也說,雖然我家學淵源,但是經過長年戰火,我沒有父親的教誨可以聆聽,也沒有書籍可以在農閒時閱讀。

可是教練,我好想讀書啊。

於是,葛洪就在農閒時去砍柴賣錢,來買紙筆,開始學寫字。
筆就算了,一支可以寫很久。
但紙寫完就沒啦?賣柴很好賺逆?

所以葛洪常常在一小張紙上,反覆寫著不同的字疊在一起,除了他自己之外,是沒人看得懂的。

……有沒有覺得我們好像突然接觸到了「畫符」的秘密啊有沒有?

就這樣過了三年,葛洪才開始能弄到一些基本的《論語》、《詩》、《易》這些來讀。
可他沒老師,也沒朋友,看了這些書,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不過葛洪非常懂得讀書:一本看不懂,我就看兩本。一門學問不瞭解,我就讀兩門學問。
好孩子千萬不要學,這明顯是智力過人的讀書法。

事實上,葛洪表示,我也不是天才,我涉獵許多書籍後,其實也背不起來,無法解釋。
妙處就在這裡了。

背不起來,無法解釋,就等於看不懂:這就是儒學。
我們到今天基本上還是這樣的。

但不是所有學問皆如此。

繪畫你一定要能背誦美術史嗎?
要能解釋各個派系的精髓跟大師想法嗎?

正當葛洪苦於自己於儒學一無所成的同時,他卻沒有發現到……
河圖洛書,他一看就知道大概。
星相算術,他也完全沒有鑽研的心。

這些都太簡單了,求學的艱苦之道,就是應該像儒學啊。

我們曾提過,魏晉是戰國之後,又一次知識體系大爆炸的時代。
兩漢能寫二十篇著作都可以自稱文士,六十篇就大師。

竹林七賢已經開始以百為單位,到隋唐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魏晉的資訊爆炸,完全滿足了葛洪這種人的需求。
他很想知道,這個人的詩經解跟那個人有什麼不一樣。

那就像是你在網路上看到一個三國文章就要點進去看一樣。
明明三國志你都看了,卻還是對於層出不窮的解讀興趣盎然。

並且告訴自己:唉,我永遠只能當個讀者。

不過我們只是動動手指,葛洪想要一覽各家解讀,可是費力得多。
尤其,他好想去京城了解一下,首善之都的學術啊。

根據推斷,葛洪十八歲的時候,晉惠帝就當上了太上皇。
隔年,西晉的群雄割據時代,也隨之展開。

上京求學,成了江表土著的一個夢。
葛洪就像網路被切掉的阿宅,只能回頭去讀家學。

他的叔祖葛玄有個學生,名叫鄭隱,聽說深得真傳。
葛洪就想,不然去鄭隱那裡,把家傳的學問繼承回來。

一去,我的媽,原來叔祖不是學儒的,而是煉丹高手。
葛洪不是那麼感興趣,但又拙於言辭,怕得罪人,那就學吧。

可煉丹要有材料啊,葛洪跟老師說,我哪有錢買材料?
老師說,那不然你先背起來吧,這個祕法只能口傳,不能筆述,切記切記,我還以為是獨孤九劍訣咧。

讀儒書不行的葛洪,竟然也是背起來了。
呃,其實說到這裡大概就知道,葛洪為什麼要一直自謙記性不好……煉丹術這種化學實驗,錯一個步驟就掰啦。

而葛洪這也才發現,老師完全沒有把這一套教給其他同學。
莫非我是孫悟空?你是菩提老祖?

但得了金丹之術的葛洪……還是沒錢啊。
不過不管如何,葛洪總是踏進了方士的領域。

天啊,上一次提到方士,就是秦始皇。
傳說中的「焚書坑儒」,其實打擊的主要對象就是方士。

儒家只是拉幫結夥來證明秦始皇迫害學術界。
其實也反襯出,當時方士的學術力量,是比儒士大的。

那漢初儒士也從方士這邊借了很多學問,發展出一支新的儒派。
包括慫恿漢武帝征伐四夷,顛覆東漢朝的太平道,都是這支我戲稱「陰陽儒」的派系。

在三國簡單一點,張角于吉南華老仙,都是陰陽儒。
只有左慈是方士。

好的,葛洪需要金主,但方士究竟是個沒落派系。
還好瞌睡碰上了枕頭。

當時的南海太守,鮑靚也是此道中人,但畢竟未得方術真傳,醫術倒是略懂略懂。
老鮑跟小葛一拍即合。

名義上,老鮑是小葛的老師,也是岳父。
實際上,小葛傳老鮑金丹之術,老鮑以醫術交錯印證,也讓小葛得益不少。

不過,正所謂讓公主一夜長大的靈藥,要十八年才能練成。金丹自然也不是一蹴可幾。
當年淮南子貴為親王,連個金都煉不出來,金丹當然也沒那麼簡單。

就在這對師徒認真幹活,還來不及飛昇的時刻,天下大亂了。

張昌引爆的荊州之亂,往揚州延燒。
周處的兒子與江東顧家以地頭蛇老大之姿,號召江東世族抵禦。

不要看葛洪一天到晚哭窮,此貧為陳平之貧,非韓信之窮。
就算你葛家不能出個一百五十兵一千五百糧的,派個有名的來壯壯聲勢,也算是為鄉土出力嘛。

葛洪雖然說自己什麼都學不好,但儒書讀得多,忠義還是刺得很深。
面對號召令,葛洪還是想辦法帶了幾百人前往。

就不知道泰山大人幫著出多少就是。

葛洪到底世族出身,小時候也是學過一點射術(他小時候只是沒讀書)。
上場打仗,倒也自保有餘,薄有功勳。

打跑揚州賊帥石冰,朝廷封了葛洪伏波將軍,葛洪卻表示:其他賞賜我都不要,請讓我去洛陽吧。
多年前的北上求學之夢,再次熊熊燃燒起來啊。

這是少數比較沒有大局觀的歷史人物……事實上,石冰轉投徐州賊帥封雲,正打算起程的葛洪,就碰上北道不通。
接著鐵拳小子陳敏又下江東來亂,葛洪只好跟著老朋友一起去廣州。

朋友名叫嵇含,當時要去當廣州刺史。
這麼稀奇的姓,自然是竹林七賢嵇康的親戚沒錯。

可一行人還沒上任,嵇含就遇害了。

天下大亂,最好廣州太平。
根據葛洪自述,當時很多人想要招募他,可是他都不敢去,也回不了江東。

在山林中躲藏修道的葛洪,就展開了成名作《抱朴子》的撰寫。

後來,他回到江東,接受司馬睿的徵召成為顧問,封爵。
這個考試可以考,跟司馬睿的江東世族收買政策有關。

而等到司馬睿稱帝,王導正式徵用葛洪時,葛洪就不出來了。

葛洪跟東晉朝廷說,我聽聞交阯可以煉成金丹,讓我去那邊當個縣令就好。
金丹喔,煉出來阿睿你也有分的。

阿睿同意了,可葛洪經過廣州,又被新廣州刺史攔住了。
老葛洪這次熟門熟路了,直接上山一藏,再也不問世情。
修道寫書,把他一生所接觸的各種學問,碑誄詩賦章表,儒家方家醫術百家之言,統統都寫出來。
姪兒則下山給刺史打工,大家相安無事。

最終,葛洪寫信告訴刺史:「我要去找我老師了,馬上就要出發啦。」

刺史當然很緊張,讓葛洪住在山上,那是等他煉金丹啊。
葛洪跑了,金丹不就沒著落了嗎?

刺史連忙上山,卻只看見老葛洪像是睡著一般,辭世了。

然而,葛洪下葬時,大家都說他的屍體非常輕。
一定是飛昇成仙了。

……在歷史的長河中,修煉成仙的結局,真的比一統天下還要療癒人心。
特別是魏晉南北朝這種今天成王封侯,明天被人取而代之的時代。

亂世多精怪。
亂世多神話。

亂世,才剛剛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2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呂祖謙在《東萊博議》裡罵莊公「雄猜陰狠」,設局引自己的弟弟上鉤,以便一舉剷除。授課的先生也抱持相同的看法,認為莊公用心不單純,證據是《左傳》裡頭的「公聞其期」四字。
Thumbnail
呂祖謙在《東萊博議》裡罵莊公「雄猜陰狠」,設局引自己的弟弟上鉤,以便一舉剷除。授課的先生也抱持相同的看法,認為莊公用心不單純,證據是《左傳》裡頭的「公聞其期」四字。
Thumbnail
上完高三國文的第一堂課,林宏蔭就在前座回過頭來對我說:「這位老師絕對是我們山東棲霞縣人。」 葛老師永遠有一幅笑咪咪的表情,言談風趣。他身材矮胖,經常不理髮,稀疏的幾根頭髮就掛在額頭前。某日葛老師剃了一個大光頭,精神煥發的進了教室,見到同學們在紛紛議論,他大聲的說: 「這叫做寧缺勿濫。」
Thumbnail
上完高三國文的第一堂課,林宏蔭就在前座回過頭來對我說:「這位老師絕對是我們山東棲霞縣人。」 葛老師永遠有一幅笑咪咪的表情,言談風趣。他身材矮胖,經常不理髮,稀疏的幾根頭髮就掛在額頭前。某日葛老師剃了一個大光頭,精神煥發的進了教室,見到同學們在紛紛議論,他大聲的說: 「這叫做寧缺勿濫。」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蜀漢有四相,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 東吳其實也有四相傳,是為吳書七。 張昭、顧雍、諸葛瑾、步隲。 步隲可以讀做「不知」。 嚴格說起來,只有顧雍跟步隲當過丞相。 顧雍是江東四大姓之首,張昭是淮泗派士人領頭羊。 諸葛瑾出身也不算弱了。 步隲,卻只是一個北方來的難民,種瓜的老王。 因何得瓜?
Thumbnail
蜀漢有四相,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 東吳其實也有四相傳,是為吳書七。 張昭、顧雍、諸葛瑾、步隲。 步隲可以讀做「不知」。 嚴格說起來,只有顧雍跟步隲當過丞相。 顧雍是江東四大姓之首,張昭是淮泗派士人領頭羊。 諸葛瑾出身也不算弱了。 步隲,卻只是一個北方來的難民,種瓜的老王。 因何得瓜?
Thumbnail
戰國時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家,稱為「諸子百家」。 有好多好多的聰明人。 建立了好多好多不同的學術派系。 到了漢武帝的年代,選擇了「獨尊儒術」,令儒家成為了之後兩千年最重要的主流思想。 這並不是一個事實……
Thumbnail
戰國時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家,稱為「諸子百家」。 有好多好多的聰明人。 建立了好多好多不同的學術派系。 到了漢武帝的年代,選擇了「獨尊儒術」,令儒家成為了之後兩千年最重要的主流思想。 這並不是一個事實……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不知道是在高中還是國中求學時期,老師指定了幾篇古文觀止內的文章要我們閱讀,因為覺得考試會考以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才跟這篇文章有了第一次接觸,當然嘛,當時的閱讀都是為了升學,根本沒心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不知道是在高中還是國中求學時期,老師指定了幾篇古文觀止內的文章要我們閱讀,因為覺得考試會考以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才跟這篇文章有了第一次接觸,當然嘛,當時的閱讀都是為了升學,根本沒心
Thumbnail
     孔夫子生活在春秋的末期,春秋這會兒,社會還是比較講身份。孔子雖然是私生子,但他爹也算是宋國有名的大夫。只有貴族或者貴族出身的人,才配對那個社會指指點點。所以在春秋這個末班車裡,孔夫子的神傷
Thumbnail
     孔夫子生活在春秋的末期,春秋這會兒,社會還是比較講身份。孔子雖然是私生子,但他爹也算是宋國有名的大夫。只有貴族或者貴族出身的人,才配對那個社會指指點點。所以在春秋這個末班車裡,孔夫子的神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