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聞】#01 影視改編素材筆記:這裡有詐騙

2022/02/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何寫:
寫文章的起心動念,來自於兩位知名好萊塢編劇主持的podcast“Scriptnotes”,他們有一個不定時的單元 “How Would This Be a Movie”,從新聞、專題報導中找有趣的題目討論,這些新聞是否適合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這單元很有趣,對從業者而言也很有啟發。
而自己平時是一枚影視社畜,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找適合影視化的各種題材。題材滿天飛,但公司能做、自己能消化的題材有限,因此覺得不妨把挑選題材的筆記寫下來,也許有天會對誰有用(?)
歡迎同行、對改編文本感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和打臉。
同時,寫文章也當作思考邏輯的自我檢驗。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某則新聞、某個小故事,總會嚷嚷「這簡直電影情節!」但如果深入拆解思考,它還真的是如此嗎?或者拍出來了,真的會有人看嗎?
我總會好奇,我很常沒有答案。
啟發本日筆記的新聞:
1. 報導者的「直擊社交網路時代下的沈浸式騙局」: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online-scams
2. 天下雜誌轉載的BBC報導「深度造假:『我如何上當受騙墜入愛河?』」: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0073
最近「詐騙」很紅,Netflix一連出了數個相關影片,例如講愛情騙局的紀錄片《Tinder大騙徒》(The Tinder Swindler)、講冒充人設/金融詐騙的影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都引起很多討論,這讓我想到上方列的,獨立媒體報導者去年底推出的專題報導。
該系列報導,詳細地從受害者(讀文章的感覺,應該有不同性取向)、加害者/業者、執法者等不同角度切入,詳盡地揭露詐騙流程和生態。
初看到這系列報導時,就覺得這系列「有戲」,有被影視化的可能性。其實詐騙故事不新鮮, 10多年前有講網路愛情騙局的《非識不可》(Catfish),更早的如妮可基嫚主演的《驚婚記》(Birthday Girl),還有李奧納多主演的《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等等。
一個人會捲入詐騙事件的原因,舉凡情感需求、虛榮、貪婪、利益等等,這些過往影視作品都已討論過;但是報導者這系列的內容,如同Netflix上的影片,讓人看到了詐騙在當下網路時代的面貌。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我認為這個專題報導有影視化改編的空間,原因在於:
1. 類型明確 :犯罪為基底的故事,搭配的「佐料」可以是更輕鬆的「喜劇」取向;
也可以是深入剖析詐騙過程,展現集團運作或警方查案方式的「職場劇」展現;
或是更令人頭皮發麻的驚悚劇情取向,比如《操控:追捕終極騙徒》(The Puppet Master: Hunting The Ultimate Conman)講述的內容。

2. 共鳴度高:不管從報導者、其他相關報導,或是這類題材的影片中,會發現詐騙案的事件雙方,有某些相似特質和模式,只是詐騙細節和手段,會隨時代、科技不同而推陳出新。
這類影片引起不少迴響,可見大眾代入感強,因為你我都可能是受害者。而且,關於情感的需求、關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財富權勢的渴望等等,對大部分人(包括我)是很普遍、很「樸素」的需欲求。「人的慾望亙古恆定,誘惑手法則是推陳出新。」是這題材有改編潛力的原因。
3. 故事元素多元:故事內容涵蓋愛、錢、權、色,甚至還有暴力和死亡,還有刑事偵查,還有行業揭秘。很多好看的故事,不外乎這些元素相加乘(純討論故事,沒有對受害者不敬的意思~~)
4. 如何改編:目前直覺做影集,敘事空間比較足夠。我看專題報導時,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影視作品,是前陣子在Disney+看完的Hulu影集《毒疫》(Dopesick),故事講述普渡製藥的止痛藥「奧施康定」,何以造成全美藥物濫用盛行的來龍去脈。
故事從檢察官、緝毒警察、醫生、用藥者/成癮者、藥廠、政府機關等多個面向來講故事,時間跨度長並且時序不斷跳躍,但是故事沈穩不雜亂;
多個視角多線敘事,故事仍清晰條理分明,並且讓觀眾從不同角度更全面地了解事情「何以至此」。
我想,在當下要講詐騙故事,必須要提供更新的觀點、要跟已在市場上的作品有區隔;畢竟心理、精神層面的東西都被討論過了,故事一開始,就能容易看到結局。
如果從詐騙業者、受害者、警方等不同角度來還原詐騙每個環節,而不只是單純講詐騙雙方你來我往的過程,會更有新意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5. 改編挑戰:當代的網路式騙局,不管是愛情還是金融詐騙,一個特點是「虛擬」。比如報導者文章中的當事人,與「情人」都素未謀面。那如何真人不出現、但又拍出「戀愛的過程、甜蜜的感覺」,會是寫這類故事的難點(之一)。a. 一個方式,可以參考影集《創造安娜》、《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的敘事結構,一集講一個角色的故事,從不同角色中,拼湊出故事的全貌。
b. 或者像影集《難,置信》(Unbelievable)一樣,當事人線VS.偵查線的平行敘事,《難》在第一集就把案發經過講完,第二集開始講述辦案過程,而在整個故事進行中,警方與第一集的個案(也是該起連續犯案的第一名受害者)毫無交集。
c. 又或者可以加入「奇想」的調性,將個案和「戀愛對象」的交往過程完整拍出來。待故事進行到一半才反轉,之前一切談戀愛的情節,都是當事人想像出來的;那些甜蜜的情感,只存在於她/他(上下班兩點一線通勤時)的腦內劇場中。當然,科技一直在汰舊換新,也不斷影響我們說故事的方式,有時候捏造的比真實的還令人信服。比如上述天下雜誌轉載的BBC報導, 講了一個網路交友卻被Deepfake技術所害的案例。Deepfake如果元素如果放到這類故事中,上述的「敘事難點」可能也不存在了。
總之,整體而言是值得感興趣的創作者深入了解的議題。
Cindy T
Cindy T
影視產業勞工,工作經驗橫跨中國和台灣。 不斷找故事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