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5---一場大風雪和 Maramures的 七間修道院

2021/11/23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結果一早起來,發現昨天忘了問房東要怎麼生火。其實一根木柴大概一小時就燒得差不多了,結果老杯花了老半天才用報紙把火生了起來。
2019.11.30早上7:30
昨天晚上睡前,我們擔心今天早上整個房子會變得很冷很冷,所以李先生早早起床,去對付那個火爐。我在line上對妹妹寫說:
「早上6點50分起床,昨天晚上睡前,哥哥雖然多放了兩三根木頭,但是當然已經全部熄滅。我臨睡前和清晨半睡半醒間,都在想醒來之後,冷凍冰冰的客廳要怎麼辦。
爸爸一起床,就開始生火,一開始非常的不順利,整個房子都找不到紙,只好把房東放在牆邊的旅遊DM拿來用,不斷的撕下來引火。可是每當紙燃燒完畢,火就熄了,好幾次好幾次的重複,都是這樣失敗收場。可憐房東的旅遊DM,都快被我們燒光了……。
爸爸的嘴巴不斷的對著爐口吹氣,手不停的用紙片搧風,然後再放進更多的木頭……後來,爸爸發現爐口下方有一扇小門,往裡面搧風效果會好很多,爸爸這時很有學問的宣示:『這就叫做搧風點火!』,好像我們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呢!
而且,我們還發現,木頭如果擺好一些,讓木頭之間有空隙,火也比較容易燃起來,另外,燒過木頭的灰燼也要清掃出來,這樣才有空間讓空氣流動,來幫助燃燒……木頭終於切切實實的燃燒了,半小時也過去了,爸爸一早的生火工作完成,客廳恢復溫暖。
爸爸說這個火爐的正常生火程序,一定不是像我們這麼辛苦,我說應該像台灣烤肉要有火種那種東西來引火,才會快吧?」
辛苦的爸爸早餐匆匆吃吃完,又趕快利用今天住宿的是獨棟房子這個方便,把放在田地旁邊的車子洗一洗。
找不到水桶,只好用垃圾桶接水,因為天雨,還要撐著傘工作,李先生就這樣在寒風寒雨中,極度麻煩又辛苦的洗完了車子。
結果,車子在山間才開了三個小時,因為下雨又下雪,很快就髒了,我們下車時,衣服都會不小心沾到泥巴,非常麻煩。
離開以前,我們把房子整理好,看起來很恬靜吼?完全感覺不出來我們差點被凍死在這邊的低溫。
因為前一天是晚上抵達小木屋,早上才發覺原來這裡是這麼鄉村啊!
這天的旅程是在羅馬尼亞最長的一段,我們要從東北的Bucovina,越過一座山到西北的Maramures區域,預計要開車四個小時。
結果越往山上開,氣溫也越低,就開始飄起雪來了。
要到山頂前,雪越來越大,好險前方一直有台小黃車讓我們跟著……
這台開在前面的小黃車,對我們這幾個從異國來的旅客、那種雪地車駕的惶恐心情,有無比鎮定的重要貢獻,開小黃車的人一定不知道我們有多需要他、多感激他!
到達山頂Prislop Pass的時候,整個就大風雪了!
Prislop Pass是位於山脈之間、海拔1400公尺的通道,外面現在是零度,prislop pass開始下大雪。泉說,還好前面有這輛小黃車當我們的引導車,讓我們知道現在應該用什麼速度開車,而且開他壓過雪的車道,也比較不會打滑。
原本要在這裡看個風景,我想,這天氣應該是不用下車了……
10:30,總算脫離大風雪,看著鄉下人趕著牛隻走在馬路上,感覺世界很平安。
來到聖尼古拉斯木教堂Biserica de Lemn Sfântu Nicolae,建於1761年。
愛德山教堂Ieud Hill Church,這座小教堂在一座小山丘上,是獻給聖母誕生的教堂,旁邊環繞著墓園。
屋頂的木片顏色會不一樣,是因為比較淺的,是後來修復鋪上去的。
這隻貓大概沒看過亞洲人,一直黏著我們。
據說這教堂是在1610年所建造,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八座木製教堂建築之一。
這就是傳統的Maramures鄉村風光
這些木頭對一般家庭的重要性,比現在全世界都需要的口罩還更大。
約德修道院Mănăstirea Ieud
這間教堂一看顏色,就知道它是新建的,原本的建築在1889年被摧毀,直到1989年蘇聯垮台後才被重建。
剛好遇到一個修女,她幫我們打開教堂的門,讓我們可以進去欣賞一番。
修女在我們參觀完之後,把教堂的門關一關,然後離去。冬天的遊客很少,修女應該清閒許多。
離開
小餐廳的午餐
聖天使大教堂 Assembly Church Holy Archangels Michael and Gabriel Rozavlea ,就在餐廳對面,建於1750年。
全部的教堂幾乎都是鎖著的,不過大門上有神父的電話,如果你想進去禱告的話,就可以打電話給他,叫他幫你開門,但這對遊客來講,不就太麻煩了嗎?
教堂座落在14世紀用作公墓的地面上,這個地點發現了將近五十個古老的基督教墳墓。
老人們悠閒的在路邊曬太陽。
時間在這裡,流動得特別緩慢,還灑上夕陽的金黃色澤。
鄉間的老先生和老太太都很靦腆,面對我們這些外國遊客,總是繃著一張好奇又拘謹的臉,一旦我主動跟他們打招呼,那張臉會瞬間放鬆,換上非常欣喜的笑容、卻還是很害羞的表情,非常戲劇化,很純樸又很可愛。
Paraschiva Wooden Church
應該是在1604年建成的木教堂,現在已經成為眾多聯合國文化遺產之一。
又是一間鎖著的教堂,老母在思考要不要打電話給修女來開門……
參觀教堂還要打電話請人來開門,真的是很滑稽,而且,以羅馬尼亞人的節奏,不知道要拖多久才會出現,而且喔,以這個教堂陳舊破爛的程度,我們進去看可能看不到5分鐘就結束了,阿這樣不是太好笑了嗎?
一個小女孩從馬路的另一頭跑過來,看到我把相機拿起來的同時,就立定站好,擺出標準甜美的笑容,這邊的人們就是這麼天真可愛。
小女孩身後的籬笆很好看,維說這是<民族編織風>。
這張照片的重點是這三個婦女的穿著,在聽到教堂傳出噹噹噹的鐘聲後,整個村莊的女人都會到教堂集合禱告。這就是Maramures婦女的傳統穿著,奇妙的是,大家的身高似乎也都差不多!
這幾個阿嬤手拉著手,緊密地走向教堂,穿著打扮居然像制服一樣,非常的誇張。想像這個民族對禮教的態度,一定非常的服從和虔誠,想想,有些令人不安。
博蒂薩的木教堂Mănăstirea Botiza,建於1699年。
位在山丘上的Botiza修道院,我們到的時候,一個人也沒有,很寧靜。
這一棟建築有無數的房間,我想,都是住在這裡的神父的宿舍吧!
這棟也許的神父宿舍,建築物的格局和顏色都很突出,畫面很有故事。
這裡也是我很喜歡的地方,從山頂看下去的風景,美得像一幅畫。如果冬天都這麼美了,春天跟秋天不就美到無法形容了?
這個畫面很有羅馬尼亞味,這個像鐘樓的建築物造型很有趣,像個穿鎧甲的武士。
家家戶戶隨時要準備好充足的木柴來取暖做飯,這些木材堆變成羅馬尼亞鄉間最民生的畫面。那一晚,我們住在需要自己生火、才能在天寒地凍的冬夜裡取暖的民宿之後,才深刻知道這些木頭有多麼、多麼的重要,對此刻正在搶衛生紙的現代國家的人們,永遠無法理解的重要。
又一間鎖著的教堂,現在看著這扇安靜、圖案斑駁陳舊的木門,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想念。
在山坡上一顆顆的,是Maramures區域特有的稻草堆,與大家熟悉的稻草圈長得不一樣。
多鄉野又很有溫度的畫面,婦女的穿著和眼神讓人印象深刻。
巴薩納修道院Bârsana Monastery,是馬拉穆列(Maramures)的地標之一,最有名的修道院,遊客忽然變得很多。
是羅馬尼亞最高的木教堂之一,擁有57米的高度。
雖然這個露天博物館裡的木教堂可能是新建的,但是卻修復得很漂亮。
這裡是整個Maramures區最大的木教堂區,還有專屬的停車場!來自羅馬尼亞其他地區的遊客也很多。
這些建築群建於90年代,呈現出中世紀Maramures當時的光景。右下這座好像穿裙子的修女喔!
經歷了一整天的長途跋涉,我們這天晚上住在一間布置得很「現代」的民宿,至少,以羅馬尼亞鄉村的標準來說,設備算是很完善了。
整理得很乾淨整潔,地板還發亮!在遊客不多的冬天,我們享有整棟的建築。
維的單人床在進門的角落
「妹妹,今晚這間民宿的質感很好,大部分的結構是木頭,我們的房間很寬敞,乾淨又舒適。
和房東約好6:00吃晚餐,5:20左右,我在上廁所的時候,忽然停電了!
不只本棟民宿沒電,而是整個附近的村落都沒電,四下一片黑漆漆。這下可慘了,我擔心,以這邊的工作效率,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復電。
我躺上床,想說什麼事都不能做,那就來好好的休息一下吧!
爸爸這個過動兒到處張望,在台電工作過的他,想知道這停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爸對哥說:『我們下去看看吧,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哥哥當然很懶,他說『啊喲,不必啦,人家很有處理經驗啦!』我建議幾個關鍵的英文句子給爸爸去發揮,爸爸意見很多,糾正我的說法這裡不對、那裡也不對,然後下樓去……。
爸爸去沒多久就回來,他說『到處不見人影,大家都不知道去哪裡了!』
『蛤?!難道房東他們都逃掉了,然後把客人丟在這裡,要讓我們自生自滅嗎?』哥哥聽了哈哈大笑。
爸爸在房間走來走去,過一下子又說,『咦,這裡有陽台捏,有陽台捏!咦,阿怎麼出不去?』整個房間黑漆漆的,我和哥哥兩個人把握時間躺在床上休息,懶洋洋的回應『阿那又怎樣?』對照爸爸此刻的勤奮積極,我和哥哥這兩隻懶豬真是懶到不行。
爸爸躺了一會兒,又開始蠢蠢欲動,他急急忙忙的說『六點了捏,六點了捏,我們該下去了啊,我們跟人家約好六點吃晚餐的啊!』『阿現在烏漆嘛黑,人家怎麼會有晚餐給我們吃啦?』『可是我們跟人家約好六點的啊,總不能都不出現啊!』
爸爸一邊說,一邊已經準備推門出去,我說『你先去看看,再回來跟我們說,你不是說你外國影集看很多,英文現在已經很好了嗎?』『對啊,是很好了啊!』爸爸一邊說,一邊就出去了。
爸爸馬上回來了,說『我問房東我們是要waiting嗎?房東說對,叫我們等一下,等準備好會來敲門。』『我也覺得會是這樣,你看,你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了,以後需要說英文的時候,都派你去說就好了。』
就在這時,屋內忽然大放光明,電來了,真是謝天謝地!沒幾分鐘,就有人來敲門了,我和哥哥還賴在床上,爸爸趕緊去開門,積極又客氣的對來人說『Thank you!』
『好了,好了,起來了,他說cooking time了!』『蛤?什麼cooking time?才剛開始要煮給我們吃嗎?哈哈哈!』
於是,我們起床,一起下去吃這頓得來不易的晚餐。」
晚餐,我請房東和他媽媽幫我們準備當地的傳統料理,這就是當地人的主食「Polenta」,是一種半固體狀的玉米糊,老實說,比想像中的好吃!
玉米糊是玉米泥拌起司,鋪上很有意思的細條肥油鹹豬肉,那根飯匙的造型也很有趣。
這碗「麵疙瘩」是以濃雞湯當湯底,每家人做的麵疙瘩尺寸都不一樣,很有趣,都比我在台灣吃過的麵疙瘩好吃。
桌上還有別的麵包,都是房東媽媽自己做的喔!
當地人會吃這種香腸和高麗菜捲搭配玉米糊,這樣就解決了一餐,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從三點順時鐘方向:肥油鹹豬肉、酸乳酪醬、酸黃瓜、酸辣椒花。
你看那肥油鹹豬肉切得有多可愛?真的是很有特色、又很好吃的一餐,尤其這是當地阿嬤做出來的傳統日常餐點,顯得這次的美食經驗更加珍貴。寫作的此刻,正好是晚餐前的5:40,看著看著,都餓了起來。
飯後當然一定要喝杯房東自己釀的Palinka烈酒和葡萄酒!
那瓶烈酒裡面裝著有造型的細條桃木,是為了要增加風味和香氣嗎?還是為了增加趣味?怎麼裝進去的?
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阿芳
阿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