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這一堂課,沒有終點。

人生這一堂課,沒有終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帶著孩子在自學,也關注著對於教育的評價。自學圈的大家總是說現行教育是傳統,就像黃昏產業。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剛剛,我突然發現自己也是迫害者,對一個用心工作的老師來說。

老師就在現場創造,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懂,從無到有的開創,會經歷什麼樣的磨難。我們只是後者,收著前人種下的果。因為這個果來評斷前人。這樣評斷的行為,彷彿自己就像神一樣,自以為是…

教育是什麼狀態,是環境所造成,每個人都是當事者。老師趕著進度也是為了要應付上級命令,上級長官也是接收到各界壓力,來自各界的就是每一個人。我們把錯誤全都推向老師、基層人員,這就是迫害。

我在沒有發現這件事的期間,我是不是也做了很多壞事?…傷害別人。就如同,我不理解你的立場而評斷你。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

自從將焦點放在自我探索的路途上時,
我開始將『朋友』當成是鏡子。

現在的你,
會反應出什麼樣的人在你身旁,
從朋友的感覺就能看出自己是誰。
我正在學習這句話的道理。

---

最近我刪除了朋友。

因為自學而認識的人,她們讓我體驗到很多事,值得思考。她們也是協助我走進自學的人,那是一種陪伴的力量吧。其實是沒有給予實質上的幫助。朋友而讓自己荷包變多?不是這類的實質幫助,而是感受到有人一起往那個方向,一種不孤單、有陪伴的方式。

但是在相處之中,我也漸漸發現,即使走向同一個地方,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看法及感受。我是,她們也是。

很感謝這一切。
而我也能更『冷靜地』看待與自己不同的事物。

她們始終是個獨立的人,我想要體驗的個人實相,她們也是,她們有權利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只是我也明白,自己還沒有堅強到,所有事情都能應付自如。不理解的,還是很多。如果太多干擾,我很容易分心,甚至懶散。

我想專注的完成目標

每個人都有自主權。
而我也要為了自己,做出選擇。

朋友對我傳了好多訊息,看了她的訊息,我相信她對我的『消失』是一頭霧水。但是,我不想解釋。一切的答案都在生活細節中,如果有心會看見,如果沒有看見也不用掙扎,因為在日常中『選擇』已經非常清楚了。

就是透過這些選擇,而成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我現在也做出了選擇。

不過這些體驗,讓我更能深入思考。終究必須要回到人群裡,經歷並體驗,才能在生命中有值得這一趟的成長。

我知道『選擇』離開朋友,用消失的方式,這方式會造成的可能結果。我不想說,因為理解了某些事,朋友的個性、過去的經驗,以及自己新的『看見』。

以前的我,不想說選擇消失,是為了避開危險,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危險。

現在的我,不想說選擇消失,是為了保有自己,如果說出來能改變,能讓事情對我更有益處,我會做。就算弄得一塌糊塗而也是一種嘗試對話、創造的掙扎。

但是,我發現了一件事,每個人都有自主的選擇權。他們正在體驗自己創造的生活經驗。我看見了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存在於現在這個集團圈中。碰撞、推擠在所難免,即使一塌糊塗,也是為了存在於這個集體圈之中。

如果我說了,希望改變?這就暗示了我只在乎自己自己。
為了自己扭轉他人的自主體驗。我不希望別人干預我,我不喜歡被干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在我選擇消失,是一種帶著理解的消失。即使別人可能會因為不理解而說出重傷我的話,我能明白,因為我也曾經這樣對別人做過。我也曾經是那位迫害者。

很抱歉,我的消失造成你們的身心壓力。基於理解而做出的選擇,是為了尊重。為了尊重自己的選擇,也為了尊重你的選擇。

沒有說明白,也因為我還在學習。

事情總是複雜到讓我難以言喻,
我只能相信,未來的某天,事情會有所解答。

raw-image


avatar-img
黃蝦米的沙龍
4會員
69內容數
對書中內文有所感受並紀錄,為了幫助自己加深對於文字印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蝦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是自然地創造性和探索性的,你想要創造性的『探索』被愛者的各面。 愛本身要求一種了解,而在你們的活動層面上,它是建立於親密的經驗,你『不能』愛你不認識的人。被愛者獲得超過其他人的重要性。
那天,在天母,我看著在沙坑專注玩耍的孩子。
記得以前的小事件,那時候朋友們說要一起看電影,來到了戲院門口。他們看著電影時刻表,異口同聲說要看陣頭。我覺得不想看,但也想看電影,所以選了同一時間的鐵娘子。 總而言之,如果在有選擇之下,我會希望自己的付出有收穫。而且是我想要的。 ---- 我之所以不喜歡這部電影,內心的深層想法我終於明白了。
突然之間自己好像沒事了!
如果是你,你一定也會喜歡吧?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
愛是自然地創造性和探索性的,你想要創造性的『探索』被愛者的各面。 愛本身要求一種了解,而在你們的活動層面上,它是建立於親密的經驗,你『不能』愛你不認識的人。被愛者獲得超過其他人的重要性。
那天,在天母,我看著在沙坑專注玩耍的孩子。
記得以前的小事件,那時候朋友們說要一起看電影,來到了戲院門口。他們看著電影時刻表,異口同聲說要看陣頭。我覺得不想看,但也想看電影,所以選了同一時間的鐵娘子。 總而言之,如果在有選擇之下,我會希望自己的付出有收穫。而且是我想要的。 ---- 我之所以不喜歡這部電影,內心的深層想法我終於明白了。
突然之間自己好像沒事了!
如果是你,你一定也會喜歡吧?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