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水,訴說歷史是為了映照當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連假去看了北師美術館的展覽「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非常豐富而且細膩,入口阿岡本的引言不但解釋了展名「光」的用意,阿岡本文章的標題「何謂同時代?」也道出展覽策劃的核心意識,同時也是對觀眾的提問。

在持續擴張的宇宙中,最遠的星系以如此的高速遠離,以至於它們發出的光永遠也無法觸及我們。由於發出光的星系以超過光的速度遠離我們,我們從天體中所感知的黑暗,實為那些朝向我們而來,卻無法企及我們的光。

成為同時代人,首先以及最重要的,是勇氣問題,因為它意味著不但有能力保持對時代黑暗的凝視,還要有能力在黑暗中感知那朝向我們、卻又無限地與我們拉開距離的光。
      —引自 阿岡本,〈何謂同時代〉(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在這篇文章中,阿岡本思考著「我們與時代的關係」,他所說的「同時代的人」,不僅是處在同時代的一群人,更是和他自身所處時代共在的人。這樣子的人不但能夠劃分與插值時間(dividing and interpolating time),也有能力轉化(transforming)時間,並且把某段時間置於跟其他時間的關係之中。

因此「同時代的人」能夠出於自己的主體性與意向,站在自己所處的時間點,以自己的眼光穿透歷史,並再從不同時代回望自己的站立之處。而這正是這個展覽在做的事情,它將一件件作品放回歷史的脈絡、置於時代的漣漪中,建立作品們彼此的關聯以及與觀者的關係。那在中心引起一圈圈漣漪的,就是1921年黃土水所創作的《甘露水》。對阿岡本來說,黑暗與光線照明處同樣有必須注視之物。時代的黑暗不只是殖民或戒嚴的壓迫,更意味著像甘露水這樣從黑暗中重新回到眾人視野的作品,正是因為有一群人持續凝視著那黑暗我們才能看見它。

伴隨著這件百年前藝術品的是新的眼光。這樣的眼光不只讓我們看見美,同時也看見這個美是誕生於許多我們不熟悉的歷史中。我們看見20世紀初台灣人的生活與想望,同時知識分子、藝術家、仕紳與政治人物彼此間錯縱複雜的關係也沒有被忽略。作品蘊含著藝術家對社會的思索,這些思索互相衝撞、交織成百年前台灣的人文景觀,那不是整齊劃一的口號,而是充滿異質性的喧嘩與激辯。

我覺得這是這個展覽難能可貴的地方,這些作品並沒有被塑造成一種大家都愛台灣的淺薄號召,對民族共同體的想像讓當時的藝文人士團結,但也是想像的差異使其分裂。藝術從來就不外於政治,也沒有什麼「現在太亂了以前比較好」這種事,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赤島社…,百年前就跟現在一樣有各種立場,看見並反思這種複雜性才能知道我們所處的當下從何而來。

那麼當下是什麼情況呢,台灣人一邊放「228和平紀念日」連假,一邊追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新聞,同時在香港不能播的電影「時代革命」也上映了。展場中,陳澄波那幅在藝術課本上的畫作《我的家庭》就在3樓與甘露水互相凝望,還展出了1935年他搖著扇子與琳瑯山閣主人的優雅合照。然後,在長長的年表記事板上,觀眾會讀到這行字「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槍決,時年五十三歲」。

做一個同時代的人,也意味著去理解美的重量。
然後或許以這樣的理解,我們才能夠在這個搖搖晃晃的時代,一同生活。

raw-image
raw-image


展覽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時間 2021.12.18 - 2022.04.24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官網 https://montue.ntue.edu.tw/exhibitions/
※看展需要預約
※B1的紀錄片有40分鐘,務必預留時間觀看

補充
如果想了解文協當時內部的衝突可以看這支影片
「文協左右分裂」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A-xYTAkj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IDAI的沙龍
2會員
16內容數
DAID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整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從教宗過世到選出新教宗的過程,而負責主持這場選舉的人就是樞機團團長Thomas。面對各種難題,他經常都不確定應該怎麼做,他對於信仰的看法意味著所謂正確的事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懷疑雖然令他痛苦,但也讓他有了接納的能力。也是從懷疑、思考到相信的過程,賦予行動更大的力量,去撼動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4/03
整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從教宗過世到選出新教宗的過程,而負責主持這場選舉的人就是樞機團團長Thomas。面對各種難題,他經常都不確定應該怎麼做,他對於信仰的看法意味著所謂正確的事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懷疑雖然令他痛苦,但也讓他有了接納的能力。也是從懷疑、思考到相信的過程,賦予行動更大的力量,去撼動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3/11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不會告訴你現在演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或哪個時期。雖然播放了NO Comment這個節目的片段,以及朗誦「20世紀極簡歐洲史」的段落,但這些內容和舞台上的舞蹈、動作及音樂沒有必然的關聯。大幅降低指涉性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好懂,卻可以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不論是這種或那種詮釋都是來自自己。
Thumbnail
2025/03/11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不會告訴你現在演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或哪個時期。雖然播放了NO Comment這個節目的片段,以及朗誦「20世紀極簡歐洲史」的段落,但這些內容和舞台上的舞蹈、動作及音樂沒有必然的關聯。大幅降低指涉性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好懂,卻可以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不論是這種或那種詮釋都是來自自己。
Thumbnail
2024/11/18
韓炳哲,一行出版,2013/2020 我們可能正處在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的開端
2024/11/18
韓炳哲,一行出版,2013/2020 我們可能正處在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的開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黃光男是臺灣水墨藝術界中創作光譜最廣的水墨畫家。」
Thumbnail
「黃光男是臺灣水墨藝術界中創作光譜最廣的水墨畫家。」
Thumbnail
「台灣光復,天地草木,普天同慶,可欣可賀,吾人生於前清,而死於漢室,實終身之所願也。」——陳澄波 陳澄波之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臺灣美術的化身,是繼黃土水之後,第二位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人,帶給臺灣人昂首挺胸的自信,勇於在藝術上與日本人一爭高下,不再只是次等國民。 但陳澄
Thumbnail
「台灣光復,天地草木,普天同慶,可欣可賀,吾人生於前清,而死於漢室,實終身之所願也。」——陳澄波 陳澄波之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臺灣美術的化身,是繼黃土水之後,第二位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人,帶給臺灣人昂首挺胸的自信,勇於在藝術上與日本人一爭高下,不再只是次等國民。 但陳澄
Thumbnail
【微精神・在潮流之內逆流而上】 10位五年級藝術家在新舊世代交界逆流而上。 此次特展覽共邀10位藝術家參展,藝術家為方偉文、林偉民、張惠蘭、莊連東、陳昱儒、黃文勇、楊上峰、蔡文汀、蔡獻友、謝其昌,分別以平面、立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等創作形式,呈現1960世代的藝術獨立觀點與自主思維。
Thumbnail
【微精神・在潮流之內逆流而上】 10位五年級藝術家在新舊世代交界逆流而上。 此次特展覽共邀10位藝術家參展,藝術家為方偉文、林偉民、張惠蘭、莊連東、陳昱儒、黃文勇、楊上峰、蔡文汀、蔡獻友、謝其昌,分別以平面、立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等創作形式,呈現1960世代的藝術獨立觀點與自主思維。
Thumbnail
連假去看了北師美術館的展覽「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非常豐富而且細膩,入口阿岡本的引言不但解釋了展名「光」的用意,阿岡本文章的標題「何謂同時代?」也道出展覽策劃的核心意識,同時也是對觀眾的提問。
Thumbnail
連假去看了北師美術館的展覽「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非常豐富而且細膩,入口阿岡本的引言不但解釋了展名「光」的用意,阿岡本文章的標題「何謂同時代?」也道出展覽策劃的核心意識,同時也是對觀眾的提問。
Thumbnail
【有耳無嘴的一代--但光搖搖晃晃地,從百年前被刻意掩蓋的黑暗中朝我們而來】 【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Lumière : The Enlightenment and Self-Awakening of Taiwanese Culture】 --阿岡本 《何謂同時代》 1.臺灣美術史:
Thumbnail
【有耳無嘴的一代--但光搖搖晃晃地,從百年前被刻意掩蓋的黑暗中朝我們而來】 【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Lumière : The Enlightenment and Self-Awakening of Taiwanese Culture】 --阿岡本 《何謂同時代》 1.臺灣美術史:
Thumbnail
因故沒能回鄉公投,恰逢《光》要在公投日開展,於是預約了早上十點的第一梯次,想說這樣人應該會比較少(實際上並沒有),不過有預約限額的情況下,觀展體感比之前好非常多,希望即便是疫情警戒降級後也可以繼續保持。(……)
Thumbnail
因故沒能回鄉公投,恰逢《光》要在公投日開展,於是預約了早上十點的第一梯次,想說這樣人應該會比較少(實際上並沒有),不過有預約限額的情況下,觀展體感比之前好非常多,希望即便是疫情警戒降級後也可以繼續保持。(……)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看的展(……),因為懶惰現在才來寫。(´・ω・`) 當期的《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羅智信個展》、《十年 -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吳燦政個展》和《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也有一起看。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看的展(……),因為懶惰現在才來寫。(´・ω・`) 當期的《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羅智信個展》、《十年 -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吳燦政個展》和《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也有一起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