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朋友、伴侶、家人或同事向你訴說他們曾遭遇性侵的經歷,那一刻,你的反應可能會影響他們往後的心理狀態,甚至影響他們是否願意繼續相信人、相信這個世界。
許多人在面對這樣的傾訴時,會因為震驚、不知所措,甚至害怕說錯話,而無意間做出讓受害者感到受傷或被質疑的反應。
這篇文章希望從不同的關係角色出發,探討當對方向你傾訴這段經歷時,你可能會有的心境,以及如何以更溫暖與支持的方式回應,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
當朋友向你坦承他曾經遭受性侵,這通常代表他對你足夠信任,但這並不表示他已經準備好面對所有的後果。
作為朋友,你可能會:
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讓你的情緒壓過了受害者的需要。
🚫 「為什麼你現在才說?」(可能讓對方覺得自己很奇怪或錯誤)
🚫 「那你當時有反抗嗎?」(可能讓對方感覺自己有責)
🚫 「你還好嗎?」(雖然關心,但這種問題可能讓受害者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好」來讓你放心)
💬 「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我知道這一定很不容易。」
💬 「我會一直在這裡陪著你,讓我知道你需要什麼。」
💬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找資源,讓你得到專業的幫助。」
有時候,受害者並不是在尋求解決方案,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可以無條件接住他們的心的人。
當你的伴侶向你傾訴自己曾遭受性侵,這可能會讓你產生複雜的情緒:
這樣的情緒反應是可以理解的,但請記住,這不是關於你的故事,而是關於他們的創傷。
🚫 「我現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你……」(可能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個負擔)
🚫 「這會不會影響我們的感情?」(可能讓對方擔心自己「被嫌棄」)
🚫 「我擔心我們以後……」(你的擔憂應該放在「他」身上,而不是「你」身上)
💬 「你是我愛的人,這件事不會改變我對你的看法。」
💬 「如果你需要空間或時間,我會尊重你的步調。」
💬 「如果你有任何害怕或不安的時候,請告訴我,我會一直在。」
當伴侶遭受過性侵,他們可能會對身體接觸產生排斥或恐懼,這不代表他們不再愛你,而是這段創傷仍然影響著他們的身心。請用耐心與理解,給予他們需要的安全感。
當家人向你訴說自己曾遭受性侵時,這可能會讓你感到:
然而,請記住,**這段經歷是受害者的,而不是你的。**你的責任不是去「替他討公道」,而是「讓他覺得被接納與理解」。
🚫 「你為什麼不早點說?」(讓受害者感覺自己「晚了」就沒資格求助)
🚫 「是不是你當時太輕信別人?」(這樣的問題會讓對方覺得是自己的錯)
🚫 「我們家沒有這種事!」(否認現實,會讓受害者更加孤立)
💬 「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相信你,支持你。」
💬 「你不需要馬上決定要怎麼做,但我希望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
💬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尋找專業的協助。」
家人能夠提供的最大支持,就是讓受害者感受到:這個家,依然是他可以依靠的地方。
當你的同事或部屬向你傾訴自己曾經遭遇性侵,你可能會感到:
在職場環境中,最重要的是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權,而不是急著替他們做決定。
🚫 「你確定要講這些嗎?」(可能讓對方覺得自己做錯了)
🚫 「你希望我幫你報告HR嗎?」(避免施壓,應該讓對方自己決定)
💬 「謝謝你信任我,我不會隨意透露這件事。」
💬 「如果你有任何需要,我可以幫你尋找資源。」
💬 「你想讓我怎麼做?我會尊重你的決定。」
有時候,最好的幫助就是「聆聽」,並給予他們選擇的空間。
無論你是朋友、伴侶、家人或同事,當有人向你訴說性侵經歷時,請記住:
「謝謝你願意跟我說,我會一直在你身邊。」
這句話,勝過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