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局勢】一封來自烏克蘭少女的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下內容翻譯自美國媒體《TIME》之文章《Putin Can Attack Ukraine But He Can't Take Away My Home》,由烏克蘭學院(Ukrainian Institute)的克里米亞媒體人Iryna Kyporenko撰寫。
注:文章為了加強閱讀性,刪除了少部分說明地點的文字。
「媽媽,炸彈襲擊開始了。」一聲巨響把我從星期四的清晨吵醒,我多希望這只是打雷。我披著毛毯衝去隔壁房間的媽媽,她一開始不相信我,但看到我哭到發抖就開始相信了。
我打開朓書,看到有朋友的PO文寫著「開戰了!烏克蘭被入侵!」無數枚飛彈就如狂風暴雨般攻擊整個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黑海海岸的奧德薩,以及其他烏克蘭的大城市。
我們必需趕緊逃難。我迅速決定不搭升降機逃家,而當我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已經跟我媽跑了15層樓梯,逃離住所。外面有一群人,看起來像喝了整晚的酒,我們問他們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他們說附近有爆炸,但我媽還是不相信,認定這都只是醉話。
不久之後,一顆炸彈就在我們附近炸開,大量玻璃碎片及以扭曲的金屬塊散落在草地上。俄羅斯宣稱只會攻擊烏克蘭的軍事基地,但這附近明明完全沒有這樣的建築物,這裡只是住宅區的一條街而已。
俄羅斯顯然正在全方位襲擊烏克蘭。朋友們的反應都不太一樣:有一個朋友馬上衝去捐血、而另一個做陸軍的朋友則被徵招抗俄,也有少部分人開車逃難,計劃離開烏克蘭。
其後,當我跟媽媽回家執拾細軟時,我站在客廳突然想到:「難道我一輩子都再也回不了這個家嗎?」俄羅斯的野心潛伏千年終於殺來了,就在我的家門外。面對這一系列的事情,我們這一代人到底會記得什麼呢?又會如何跟我們的後代說呢?此時此刻我們又能做什麼呢?這些問題只有一個答案:為自由而戰。
我在1989年生於位於在黑海邊緣的克里米亞,依稀記得這片小小的土地雖然在蘇聯解體以及烏克蘭獨立時窮困潦倒,但當時在克里米亞的生活卻無比幸福。大家都以為蘇聯解體會為我們帶來和平,但我們都錯了,我們並沒有得到自由。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持續透過滲透政府試圖控制我們的國家。記得2004年,我還是個青少年的時候,莫斯科就意圖左右烏克蘭大選,但我們選擇了抗爭,而這就是橙色革命。
作為一個32歲的烏克蘭女生,我這一生經歷過無數個國家級的劇變。蘇聯解體後的經濟危機,迫使我們全家必須離開克里米亞,移居到對岸的奧德薩。奧德薩是個充滿生機的美麗城市,緣海佈滿各式各樣的海鮮餐廳,整個城市在還沒入夜時就已經載歌載舞。奧德薩就像個文化萬花鏡,猶太人、保加利亞人、摩爾多瓦人、以及加告茲人在這幾個世紀,在這裡都可以和平共處。
移居到奧德薩後,我上了新的學校,住在新房子,生活開始慢慢好轉──這就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在奧德薩有一句名言:「你無法變成一個奧德薩人,除非你在這裡出生。」雖然我在奧德薩住了20年以上,從小就在那裡長大,在那裡經歷了無數個喜與悲,跟那裡出生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我從來不會說自己是個奧德薩人。奧德薩就是我第二個家。
我有時候會回去克里米亞爬山、踏青。在2013年,克里姆林宮對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施壓,不要跟歐洲經商。於是在2014年,烏克蘭人再一次走上街頭,這一場抗爭推翻了亞努科維奇,大家都以為終於可以爭取到自由,但結果並不是這樣。
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俄國總統普丁在背後煽動烏東戰爭,這8年來烏東的戰火死傷人數多達14000人,當中包括不少平民百姓。3年前,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大選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並站起來對抗俄羅斯。於是在2月24號,普丁正式向烏克蘭發動全方位的攻擊。
24號星期四晚上,我們躲在親戚的地下室,附近警報聲四起,現場差不多有100多個人蹲著,什麼年紀都有。有些還帶上他們的寵物。我親戚7歲的女兒害怕得顫抖,她無時無刻都緊抱著公仔,不斷的問我們說:「是我做錯了什麼,才發生這樣的事嗎?」
我反覆撿查隨行物品,當中有我的證件,還有我爸爸的照片。他4個月前因為感染新冠肺炎離世。爸爸離世真的讓我們很難過,但現在我卻會想如果他現在還活著可能會更難受,「至少他不用經歷現在就如地獄般的生活。」
25號星期五的早上7 點,警報聲把我們吵醒。我們離家時帶上了一些蘋果、麵包、茶以及巧克力,這些在目前已經算是很很奢侈的早餐了。伴隨著更多飛彈投落在首都基輔,烏克蘭政府向國民派發了11000支槍械去對抗俄羅斯人,界付18歲到60歲的烏克蘭男性都禁止離開國家。我們被重重包圍了──俄羅斯的坦克車任何時候都可以對基輔發動攻擊。
但我們並沒有恐慌,人們開始計劃如何逃難,但我跟我媽已經走到筋疲力竭了,目前只能留在基輔。我們可能會嘗試坐開往西部的火車離開基輔,但我們決對不會離開烏克蘭,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3內容數
從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監護權案發想的出版專題,旨在整理2008年起的「解放布蘭妮運動」(Free Britney Movement),並希望透過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由淺入深讓讀者反思自身與網絡媒體的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俄烏開戰引起全球關注,世界各地的網民們旋即響應美國總統拜登作出的呼籲,馬上祈禱為烏克蘭集氣,但這些禱告及留言加油打氣的力度,相信遠不及以下的方式來得實際,美國媒體《時代雜誌》記者Jasmine Aguiliera於25日就為大家整合了兩個支援烏克蘭的方法。 兩個烏克蘭的非牟利組織
39歲的美國天后布蘭妮(Britney Spears)在本月12號正式解除長達13年的監護令重獲自由,時隔6日後(18號)她在IG上載一條約兩分鐘的短片,首度開腔談美國監管權,以及更多在這些年間被爸爸傑米(Jamie Spears)禁止做的事。
39歲美國天后布蘭妮(Britney Spears)纏繞13年的監護權爭議於9月29號迎來突破性的發展,據BBC報導,在當天的聽證會上,美國法官佩妮(Brenda Penny)正式宣判暫時中止傑米(Jamie Spears)的監護人身份,並接受布蘭妮代表律師羅森加特(Mathew Rosengart
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多年以來的社交帳號如IG、FB等,都被經紀團隊交由美國數位行銷機構「Crowd Surf」經營,前造型師Tish Yaes在紀錄片《Controlling Britney Spears》也說:「我不知道是什麼人在操控布蘭妮的社交平台。」直到最近布蘭妮…
39歲美國天后布蘭妮(Britney Spears)將於9月29號就解決監護權案再次上庭,CNN昨日(26號)就事件製作專題報導《Toxic: Britney Spears' Battle For Freedom》,有更多布蘭妮的舊友和前合作夥伴爆料,本文將節錄該報導的四大重點,包括17歲未成年時為
《紐約時報》近日在紀錄片《控制布蘭妮》(Controlling Britney Spears)中揭開39歲美國天后布蘭妮監護權案背後的更多秘聞。原來早在解放布蘭妮運動受到關注前,饒舌女歌手Iggy Azalea就曾在2016年受訪時爆料,語帶諷刺的強調說:「布蘭妮來我家吃午餐『任何怪事都沒有發生喔』
俄烏開戰引起全球關注,世界各地的網民們旋即響應美國總統拜登作出的呼籲,馬上祈禱為烏克蘭集氣,但這些禱告及留言加油打氣的力度,相信遠不及以下的方式來得實際,美國媒體《時代雜誌》記者Jasmine Aguiliera於25日就為大家整合了兩個支援烏克蘭的方法。 兩個烏克蘭的非牟利組織
39歲的美國天后布蘭妮(Britney Spears)在本月12號正式解除長達13年的監護令重獲自由,時隔6日後(18號)她在IG上載一條約兩分鐘的短片,首度開腔談美國監管權,以及更多在這些年間被爸爸傑米(Jamie Spears)禁止做的事。
39歲美國天后布蘭妮(Britney Spears)纏繞13年的監護權爭議於9月29號迎來突破性的發展,據BBC報導,在當天的聽證會上,美國法官佩妮(Brenda Penny)正式宣判暫時中止傑米(Jamie Spears)的監護人身份,並接受布蘭妮代表律師羅森加特(Mathew Rosengart
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多年以來的社交帳號如IG、FB等,都被經紀團隊交由美國數位行銷機構「Crowd Surf」經營,前造型師Tish Yaes在紀錄片《Controlling Britney Spears》也說:「我不知道是什麼人在操控布蘭妮的社交平台。」直到最近布蘭妮…
39歲美國天后布蘭妮(Britney Spears)將於9月29號就解決監護權案再次上庭,CNN昨日(26號)就事件製作專題報導《Toxic: Britney Spears' Battle For Freedom》,有更多布蘭妮的舊友和前合作夥伴爆料,本文將節錄該報導的四大重點,包括17歲未成年時為
《紐約時報》近日在紀錄片《控制布蘭妮》(Controlling Britney Spears)中揭開39歲美國天后布蘭妮監護權案背後的更多秘聞。原來早在解放布蘭妮運動受到關注前,饒舌女歌手Iggy Azalea就曾在2016年受訪時爆料,語帶諷刺的強調說:「布蘭妮來我家吃午餐『任何怪事都沒有發生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人皆知,戰爭一爆發,受害最大的就是平民,不單要承當遭武器殺死的風險,更面臨因破壞、封鎖導致的生存與生活上的困頓。遠者歷史記載斑斑可考,近者且看目前尚未結束的烏-俄戰爭和以-哈戰爭:俄羅斯三不五時射無人機、飛彈炸烏克蘭的住宅、醫院、市場、學校等平民設施,聯合國報告已有超過10700平民喪命;而以色列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現在的網路媒體充斥著超派、科目三(討論熱潮已經開始退了)、荷包蛋三五七分熟、自己去柬埔寨找死的晚安小雞。但是兩年前的今天,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那天是全球沸騰的一天,也是烏克蘭人民忘不了的苦難的第一天。 我不是個多反戰的人,或許還是有點反社會和好戰的激進派。對於那些鮮活的生命死去,我同
Thumbnail
这是我们与过去的人们不同的地方,他们如果自己不是受害者、肇事者或目击者的话,就只能听到些流言、或黑或白的传说,而今天,战争像连续剧一样在我们眼前上演。
Thumbnail
歡迎回到午夜飛行。你是否曾對世界感到失望?無止盡的烽火,一幢幢倒塌的房舍和碎裂的夢,每天都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無聲的心碎。烏俄戰爭敲響粉碎人們和平幻夢的第一記警鐘,接著加薩走廊戰火又起,加上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組織,世界好像一團亂,失去了秩序。辛波絲卡的一首詩,替你分享這份失望,化為希望的火光。
Thumbnail
愛使人充滿希望……但危險也在於,正是這份希望使我們盲目,給予我們近乎生物本能的樂觀情緒。不知怎麼地,你覺得一切都會好起來,我自己就是這樣覺得。然後,俄羅斯開始全面入侵烏克蘭。 文字能帶來改變嗎?文字能拯救世界嗎?
Thumbnail
作者— 安德烈.克考夫| 「記者找我談戰爭的事。他們常問我:我們還能為烏克蘭做甚麼? 我回答:你們可以多讀介紹烏克蘭的書,多讀烏克蘭作家的書。從書裡你們就會明白烏克蘭與俄國哪裡不同,就會知道烏克蘭人希望甚麼、寫些甚麼。」 初次讀烏克蘭文學,雖然這本書寫於1995年,正值後蘇聯時代, 但現在仍
Thumbnail
烏克蘭當局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以來,已確認有超過19,000名烏克蘭兒童被遣送至俄羅斯。據烏克蘭國家數據庫《戰爭兒童》顯示,目前僅有387名兒童被帶回烏克蘭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人皆知,戰爭一爆發,受害最大的就是平民,不單要承當遭武器殺死的風險,更面臨因破壞、封鎖導致的生存與生活上的困頓。遠者歷史記載斑斑可考,近者且看目前尚未結束的烏-俄戰爭和以-哈戰爭:俄羅斯三不五時射無人機、飛彈炸烏克蘭的住宅、醫院、市場、學校等平民設施,聯合國報告已有超過10700平民喪命;而以色列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現在的網路媒體充斥著超派、科目三(討論熱潮已經開始退了)、荷包蛋三五七分熟、自己去柬埔寨找死的晚安小雞。但是兩年前的今天,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那天是全球沸騰的一天,也是烏克蘭人民忘不了的苦難的第一天。 我不是個多反戰的人,或許還是有點反社會和好戰的激進派。對於那些鮮活的生命死去,我同
Thumbnail
这是我们与过去的人们不同的地方,他们如果自己不是受害者、肇事者或目击者的话,就只能听到些流言、或黑或白的传说,而今天,战争像连续剧一样在我们眼前上演。
Thumbnail
歡迎回到午夜飛行。你是否曾對世界感到失望?無止盡的烽火,一幢幢倒塌的房舍和碎裂的夢,每天都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無聲的心碎。烏俄戰爭敲響粉碎人們和平幻夢的第一記警鐘,接著加薩走廊戰火又起,加上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組織,世界好像一團亂,失去了秩序。辛波絲卡的一首詩,替你分享這份失望,化為希望的火光。
Thumbnail
愛使人充滿希望……但危險也在於,正是這份希望使我們盲目,給予我們近乎生物本能的樂觀情緒。不知怎麼地,你覺得一切都會好起來,我自己就是這樣覺得。然後,俄羅斯開始全面入侵烏克蘭。 文字能帶來改變嗎?文字能拯救世界嗎?
Thumbnail
作者— 安德烈.克考夫| 「記者找我談戰爭的事。他們常問我:我們還能為烏克蘭做甚麼? 我回答:你們可以多讀介紹烏克蘭的書,多讀烏克蘭作家的書。從書裡你們就會明白烏克蘭與俄國哪裡不同,就會知道烏克蘭人希望甚麼、寫些甚麼。」 初次讀烏克蘭文學,雖然這本書寫於1995年,正值後蘇聯時代, 但現在仍
Thumbnail
烏克蘭當局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以來,已確認有超過19,000名烏克蘭兒童被遣送至俄羅斯。據烏克蘭國家數據庫《戰爭兒童》顯示,目前僅有387名兒童被帶回烏克蘭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