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汪精衛常常給我們留下「大漢奸」的印象,不過如果有看過我們前幾集影片的朋友們就會知道,其實這所謂的「漢奸」形象可不是一天造成的,汪精衛原先可是位救國與革命的奮鬥先鋒啊。讓我們來看看人見人愛的愛國青年,是如何變成眾人唾棄的大漢奸吧。
重慶國民政府明令通緝汪精衛。(資料出處: 〈國府明令通緝汪兆銘〉,《政治情報》,第23期(1939),頁7)
1905年,汪精衛在日本接觸同盟會,吸收許多有關革命知識,尤其是受孫中山的革命理想感召,而變成一位積極熱血的革命青年,很不得馬上回到中國推翻清帝國的統治。
不過當時得汪精衛不僅熱血過頭了,除了衝動地去暗殺攝政王載灃,但因為他沒有縝密的暗殺計畫,導致消息走漏而被抓去關。所幸局勢變化與知音相救,汪精衛才幸免於難。
此外,中華民國政府與清廷南北對峙時,儘管當時孫中山千百個不願意,希望以武力北伐清廷。但這個不理智的想法,卻被汪精衛給阻止,而能促成南北議和,國家真正統一。儘管這對愛面子的孫中山而言是種冒犯,但孫是個惜才之人,所以繼續重用汪精衛。
此後,袁世凱如同孫中山擔憂的那樣預謀稱帝,汪精衛率先加入護法救國運動,並先後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與中國國民黨,並協助孫中山晚年的種種革命行動,最終孫中山因肝病所擾棄世前,囑咐自己的遺囑須由汪精衛潤飾,並親自簽屬。
就當時的汪精衛而言,是新生的廣州國民政府主席與軍委主席擁有崇高地位,對國民黨內部而言,汪精衛無疑地是孫中山的精神繼承人,而汪本人也是這麼自許著,因此規劃北伐與就國不在人後。
然而,先前孫中山與蘇聯共同創辦的黃埔軍校是利在兩廣逐漸鞏固,於是在校長蔣介石的帶領下討伐各路軍閥,這讓作為總司令的蔣介石聲勢日益提升。
國內紛紛傳出孫中山繼承人有文武二眾,文有汪精衛,武有蔣介石。
然而在北伐到一半,蔣介石意識到共產黨暗中拓張勢力,於是發動「清黨」。這讓汪精衛很傻眼,這完全背離了孫中山「聯俄容共」的旨意,於是雙方鬧翻了,汪精衛等人在武漢重組國民政府,與共產黨人繼續救國,史稱「寧漢分裂」。
不過汪精衛後來發現,共產黨人確實暗中發展勢力,甚至要背叛孫中山的建國路線,於是武漢國民政府也宣布「清黨」,並與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和好。1928年東北易幟,儘管國民政府統一了天下,但汪、蔣兩人的明爭暗鬥一天都沒停止。最後汪精衛逐漸無法服眾,仍被充滿軍功的蔣介石逼走了。
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還都宣言。(資料出處: 南京國民政府(汪),〈國民政府還都宣言〉,《國民政府還都紀念刊》(南京: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1940),頁29。(全國報刊檢索網站/ https://www.cnbksy.com/))
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後,日本軍隊先後佔領華北與華中,最後攻佔中國首都南京,還先後各自扶植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與「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南京)。
[1] 不過這兩個傀儡政府對群眾影響力不大,還屢屢造成中國人反抗暴動,可以說
治安相當不穩定,於是日本人想說把汪精衛請了回來主持大局。
面對日本軍隊對同胞的踐踏與殘殺,汪精衛再三思考後,寧可犧牲自己名節,先到越南宣布與日本合作,之後回去南京坐鎮。
但他也很清楚地告訴日本人:「你們聽好,我主張日華親善的理由,在於日軍占領區下的中國國民都過著痛苦的日子,我若坐鎮南京,深知中國軍隊不及日本,所以會與日本共同合作。因為孫總理說過,日華兩國應當是兄弟一般發展,不能敵對,否則兩敗俱傷。不過,我要求日本退兵,歸還佔領的領土。」
汪精衛義正嚴辭地跟日本人談判,日本方面也是左耳進右耳出的答應,同時跟汪精衛強調:「目前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共產黨與蔣介石。」於是在1940年,日本人改組「維新政府」為「南京國民政府」,並撤銷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為「華北自治政府」,名義上隸屬南京管轄,彼此簽屬《中日基本關係條約》(又稱「日華(汪)基本關係條約」)作為國體與兩國和平關係之確立。
[2]
中日共同防共宣傳。(資料出處: 《婦女雜誌》(北京,1941),頁21(全國報刊檢索網站/ https://www.cnbksy.com/))
汪精衛的統治下,除了華北地區是屬於日本人直接管轄外,其他地方因無戰事波及的情形下經濟水平逐漸恢復,百姓生活逐漸穩定。但是汪精衛愈來愈後悔自己與日本合作的決定,因為他發現日本人不僅無視過去提出的承諾,自己越來越無力與日本對抗。每逢日本國會通過新的對華行政命令,汪精衛沒有談判的權力,僅能簽名覆議。
1943年初,隨著戰事擴大化的前提下,汪精衛代表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我中華民國與英美列強宣戰!」並加入軸星國行列與同盟國對抗。
同時,汪精衛也秉持孫中山遺願,主張「大亞洲主義」,並自己再詮釋為「泛亞主義」,有意驅逐中國境內的歐美勢力,並聯合亞洲國家組成龐大政治同盟,汪精衛也以此作為加入「大東亞共榮圈」的理由,說服自己並沒有賣國,而是繼承總理(孫中山)遺願。
汪精衛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真心當日本傀儡,許多行政命令均為受日本同意而頒布,讓日本人對這枚棋子相當頭疼。於是讓日本徹底架空汪精衛的影響力,幾乎直接主導政府。汪精衛身邊的朋友們都發現,每當汪精衛談到國家前途與國際情勢,都會大哭,甚至脾氣暴躁。最終在1943年底,汪精衛因舊傷復發而亡,畫上人生的據點。送葬隊伍以元首級別國葬,奉安儀式全程演奏聯繫他與孫中山之間的〈三民主義歌〉,感慨著自己未盡的救國理念均被他帶入棺槨,留在人世的只剩下一片「漢奸」罵名。
來這邊看我們公眾化的結果吧!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自治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言〉,《政府公報(北平)》第22期(1938),頁2-3。原田少將,〈維新政府成立週年紀念文字:維新政府成立當時之回顧〉,《和平月刊》第1期(1939),頁1。
[2] 南京國民政府(汪),〈國民政府還都宣言〉,《國民政府還都紀念刊》(南京: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1940),頁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