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魚醬油之一 香川玉筋魚醬油(いかなご醤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魚醬油,也稱作魚露,使用魚貝類為原料進行發酵形成的醬油。在日本有三大魚醬油之稱的「秋田的塩魚汁 しょっつる」、「石川能登的いしる」、「香川的玉筋魚醬油(いかなご醤油)」

圖片來源: 日本料理 菊水「いかなご醤油」

raw-image


香川縣的一部分海域是玉筋魚的最佳魚場,為了將大量捕獲的玉筋魚做長期保存而製作了鹽辛、魚醬油等。玉筋魚醬油的歷史起源悠久,在景行天皇時代(西元71-130年),天皇的第10皇子被任命為讚岐國造時,玉筋魚製成魚醬獻給朝廷的紀錄。在1894年的「日本水產製品誌」也提到玉筋魚醬油相關資訊。在戰後時期,大豆的昂貴及取得困難,造成いかなご醤油一時盛行。但在1955年解除統制經濟後,因醬油取得容易及便宜(香川本身是醬油的名產地)、玉筋魚醬油特有的臭味令人遠之等、加上與塩魚汁、いしる相比無特定料理必須要使用到,玉筋魚醬油醤油在此時消失了。在復興者努力之下,在1998年復活。

玉筋魚醬油的製作方式。玉筋魚在香川的產季是1月到5月,將玉筋魚洗淨後,加入香筋魚重量比3:1的食鹽混合醃製,移到30oC室內進行發酵。一周後,將底部的魚體與醃製液體混和。最初的兩個月每5-7天攪拌一次,之後每一個月一次的頻率進行攪拌。經過六個月以上的發酵熟成後,去除骨頭及魚皮等雜質,並用濾布過濾玉筋魚醬油。之後靜置數天後,下層會產生沉澱取上層澄清液體。然後在90oC煮2小時,此時作用是殺菌並產生蛋白質變性。經過數天靜置後,去除產生的蛋白質沉澱,最後經由珪藻土過濾得到澄清液即是玉筋魚醬油。

魚醬油的乳酸等有機酸比醬油少,由於梅納反應不容易進行,因此色澤較醬油淺。雖然在胺基酸組成爭的麩胺酸較多,但含量較於一般的醬油而言遜色。此外,在組胺酸、離胺酸、精胺酸等胺基酸比醬油比例較高。

參考資料

  1. 佐藤 正美「魚醤 瀬戸の魚醤油, いかなご醤油について」日本醸造協会誌(1993),88 巻2 号,135-139
  2. 印南敏秀「香川のイカナゴ醤油」、『瀬戸内海』(2016),72号,71-7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ng dixson的沙龍
42會員
106內容數
塩辛是日本的傳統的發酵食物,將魚類加上食鹽醃漬而成。在魚類使用河裡的香魚,也運用到海洋中的青花魚、魷魚等,此外也運用到魚類的內臟等。由於使用食鹽醃漬關係,因此在口感上偏鹹。
wang dixs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0
「いしる」是石川縣能登地區傳統的魚醬油,與秋田的鹹魚汁「しょっつる」、香川的いかなご醤油」並稱作日本三大魚醬油。
Thumbnail
2022/11/20
「いしる」是石川縣能登地區傳統的魚醬油,與秋田的鹹魚汁「しょっつる」、香川的いかなご醤油」並稱作日本三大魚醬油。
Thumbnail
2022/11/06
鹽魚汁(しょっつる)是秋田傳統的魚醬油,是日本的三大魚醬油之一,用日本叉牙魚(鰰,ハタハタ)等魚類發酵熟成的醬油。
Thumbnail
2022/11/06
鹽魚汁(しょっつる)是秋田傳統的魚醬油,是日本的三大魚醬油之一,用日本叉牙魚(鰰,ハタハタ)等魚類發酵熟成的醬油。
Thumbnail
2022/03/15
日本的醬油可分成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仕込醬油、白醬油。其中濃口醬油的使用主要分布在關東地區,淡口醬油為關西地區,而溜醬油分布在東海地區(愛知、岐阜、三重),溜醬油在全日本的生產量僅佔2%。
Thumbnail
2022/03/15
日本的醬油可分成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仕込醬油、白醬油。其中濃口醬油的使用主要分布在關東地區,淡口醬油為關西地區,而溜醬油分布在東海地區(愛知、岐阜、三重),溜醬油在全日本的生產量僅佔2%。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いしる」是石川縣能登地區傳統的魚醬油,與秋田的鹹魚汁「しょっつる」、香川的いかなご醤油」並稱作日本三大魚醬油。
Thumbnail
「いしる」是石川縣能登地區傳統的魚醬油,與秋田的鹹魚汁「しょっつる」、香川的いかなご醤油」並稱作日本三大魚醬油。
Thumbnail
鹽魚汁(しょっつる)是秋田傳統的魚醬油,是日本的三大魚醬油之一,用日本叉牙魚(鰰,ハタハタ)等魚類發酵熟成的醬油。
Thumbnail
鹽魚汁(しょっつる)是秋田傳統的魚醬油,是日本的三大魚醬油之一,用日本叉牙魚(鰰,ハタハタ)等魚類發酵熟成的醬油。
Thumbnail
魚醬油,也稱作魚露,使用魚貝類為原料進行發酵形成的醬油。在日本有三大魚醬油之稱的「秋田的塩魚汁 しょっつる」、「石川能登的いしる」、「香川的玉筋魚醬油(いかなご醤油)」
Thumbnail
魚醬油,也稱作魚露,使用魚貝類為原料進行發酵形成的醬油。在日本有三大魚醬油之稱的「秋田的塩魚汁 しょっつる」、「石川能登的いしる」、「香川的玉筋魚醬油(いかなご醤油)」
Thumbnail
鹽辛是將魚貝類經食鹽醃漬的傳統保存食品,現在多為下酒菜或是嗜好品。山形縣酒田市的離島-飛島,有著特別的鹽辛-使用魚醬油醃漬的鹽辛。
Thumbnail
鹽辛是將魚貝類經食鹽醃漬的傳統保存食品,現在多為下酒菜或是嗜好品。山形縣酒田市的離島-飛島,有著特別的鹽辛-使用魚醬油醃漬的鹽辛。
Thumbnail
日本的醬油可分成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仕込醬油、白醬油。其中濃口醬油的使用主要分布在關東地區,淡口醬油為關西地區,而溜醬油分布在東海地區(愛知、岐阜、三重),溜醬油在全日本的生產量僅佔2%。
Thumbnail
日本的醬油可分成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仕込醬油、白醬油。其中濃口醬油的使用主要分布在關東地區,淡口醬油為關西地區,而溜醬油分布在東海地區(愛知、岐阜、三重),溜醬油在全日本的生產量僅佔2%。
Thumbnail
油菜花黃金漬(菜の花黄金漬け)是滋賀縣大津市東南方的田上地區的傳統醃漬食物。在京都的漬物中也有類似的油菜花漬物(菜の花漬け),經醃漬一周而成的新漬。而滋賀的油菜花黃金漬與之不同,是經過半年以上醃漬而成的。油菜花黃金漬也被稱作「田裡的鮒魚壽司(畑の鮒ずし)」,形容有著與發酵壽司特有的強烈乳酸臭。 圖片
Thumbnail
油菜花黃金漬(菜の花黄金漬け)是滋賀縣大津市東南方的田上地區的傳統醃漬食物。在京都的漬物中也有類似的油菜花漬物(菜の花漬け),經醃漬一周而成的新漬。而滋賀的油菜花黃金漬與之不同,是經過半年以上醃漬而成的。油菜花黃金漬也被稱作「田裡的鮒魚壽司(畑の鮒ずし)」,形容有著與發酵壽司特有的強烈乳酸臭。 圖片
Thumbnail
伊豆群島位於相模灣外海,離伊豆半島很近,但在管轄上卻是東京都。而伊豆群島因為與本島隔著海洋,因此在江戶時代作為流放地,如豐臣時代的五大老-宇喜多秀家也被流放到八丈島。因此伊豆群島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有著世界上臭氣聞名的醃漬食品-臭魚乾(クサヤ)。 圖片來源: 伊豆大島ナビ ​ 在江戶時期,伊豆群島屬
Thumbnail
伊豆群島位於相模灣外海,離伊豆半島很近,但在管轄上卻是東京都。而伊豆群島因為與本島隔著海洋,因此在江戶時代作為流放地,如豐臣時代的五大老-宇喜多秀家也被流放到八丈島。因此伊豆群島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有著世界上臭氣聞名的醃漬食品-臭魚乾(クサヤ)。 圖片來源: 伊豆大島ナビ ​ 在江戶時期,伊豆群島屬
Thumbnail
提到海膽(ウニ),是許多人到日本必吃的食物。海膽的新鮮度對美味非常重要,現代的冷藏技術發達在台灣仍可吃到空運來台的日本海膽。然而,在早期缺乏冷藏技術的時候,使用著各種方式加工海膽,以提高保存性。 在日本的海膽加工物分成粒うに、練りうに、混合うに、うにあえも。粒うに指的是海膽的生殖腺加入食鹽(鹽海膽)
Thumbnail
提到海膽(ウニ),是許多人到日本必吃的食物。海膽的新鮮度對美味非常重要,現代的冷藏技術發達在台灣仍可吃到空運來台的日本海膽。然而,在早期缺乏冷藏技術的時候,使用著各種方式加工海膽,以提高保存性。 在日本的海膽加工物分成粒うに、練りうに、混合うに、うにあえも。粒うに指的是海膽的生殖腺加入食鹽(鹽海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