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經那樣活過——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久久翻開過去相簿時,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當時笑得這麼開心啊!原來當時流行這種款式的衣服啊!天啊當時自己怎麼敢染這個顏色的頭髮呢?」諸如此類意想不到又不可思議的感想。明明對於照片裡的人事物很熟悉,但因為時間的流逝,「照片」似乎成為了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並且與過去產生連結的媒介。同樣的,一個以國家名義來典藏與展示「照片」的博物館,也是我們重新認識曾經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的媒介。

raw-image

為了透過「照片」重新認識臺灣,前陣子我參觀了位於臺北車站附近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這個2021年4月才正式開館的館舍,過去曾經是日治時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的台北支店,是棟和洋混合風格的氣派歷史建築。走進館舍,爬上迴旋樓梯,來到二、三樓的展場。目前這裡正展示著兩檔展覽,分別是位於二樓的「凝光:2022臺灣攝影家百歲紀念展」,以及位於三樓的「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

其中,我對聚焦於日治時期到民國五、六零年代現代女性身影的「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特別印象深刻。在觀展的過程中,除了能夠觀察臺灣女性的穿著、妝容、髮型與當時流行的時尚風格之外,還能欣賞臺灣女性在鏡頭前大方擺弄的各種姿勢。僅管我並不熟悉專業攝影的技術、構圖、光線,也不熟悉台灣攝影史的發展,但我還是從這檔展覽中獲得許多驚喜與感動,並且在這些以女性為主角的照片中發現了幾個有趣的地方。

raw-image

首先,在日治時期女性的沙龍照或生活照中,時常能看到她們充滿混搭時尚感的服裝搭配,例如:將漢服的大襟衫與西式皮鞋搭配,將漢服的旗袍與日本的木屐搭配,或是將西裝外套與百褶裙搭配等等,反映出20世紀初臺灣現代化之後,常民穿搭如何受到不同文化與服飾風格的影響。

raw-image

另外,我也注意到日治時期有些女生喜歡拍「女扮男裝」的照片,照片中的女生會穿上「屬於男生」的襯衫、西裝外套及褲裝,並一臉正經地看著鏡頭拍照。

看到他們這種「反串」的打扮,才讓我發現在那個時代,大部分「屬於女生」的正式服裝(非勞動服裝)好像都是裙子,不管是旗袍、和服、連衣裙,還是百褶裙,全部都是裙子,彷彿女生就應該穿裙子一般,而不穿裙子就是「女扮男裝」。這也讓我想起學生時代有些學校會要求女生夏天制服必須穿裙子這件事,不知道現在各校的學生,是否都能自由選擇要穿褲子或裙子呢?


除此之外,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光・韵之間」展區,那裡展示了五位當代文學家在觀看照片後所書寫的文字。觀眾可以在每位文學家的展示牆上,看到幾張不同女性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黑白照),接著,可以閱讀文學家針對這幾張照片所描繪的文字,可能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一段充滿情感的散文,幾句天馬行空的詩句等等。閱讀完這些作家視角的文字後,觀眾可以再重新凝視那些照片,或許就會獲得不同於第一次觀賞照片時的感受!

raw-image


像在作家楊索的展示牆區,有一位眺望著遠方的年輕女性。楊索根據他細緻的觀察力與腦洞大開的想像力,為這位年輕女性編織了一段背景故事,描述這位女性自從小時候看到父親書房的世界地圖之後,就渴望認識廣大的世界,於是最後決定勇敢離開家鄉。當閱讀完這段文字,並將視線放回到那位眺望遠方的年輕女性臉上後,我彷彿也能感受到她神情裡的意志堅定。


這樣的觀展經驗,讓我意識到看似習以為常的照片,其實不只是我們認識過去人事物的媒介而已。在那些照片之外沒被拍出來的地方,也有值得我們從照片資訊來推測,以及揮灑創意來想像的故事情節。因為照片裡的人物不只是記錄著歷史的載體,也不只是日治時期女性穿著打扮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的證據,他們都是有自己故事、想法與感受的有血有肉的人,也都曾經和我們一樣,認真地活在這塊土地上。

下次,如果你有機會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參觀,或是造訪與影像有關的展覽時,不妨試著探索那些隱藏在照片裡的故事痕跡吧!或許也會讓你回想起自己曾努力生活過的回憶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y! Fang 莫思安迷
20會員
40內容數
莫思安迷=Museum+ing,也就是參觀博物館中的意思。 你好,我是方(FANG)。 因為喜歡博物館同時作為休閒娛樂和自主學習新知的地方,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參觀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體驗心得,以及分析這些文化景點的教育推廣和行銷策略等等。 Let the world be your museum!
Hey! Fang 莫思安迷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以前不像現在有周休二日,禮拜六還要上半天課,最期待的就是中午在電視前看『金剛戰士』了!」小宇充當旁白似的,說著以前的回憶。 大寶聽到關鍵字「金剛戰士」自顧自的高歌起來:「狗狗睪丸被割!狗狗睪丸被割!登!登登!登登!狗狗!睪丸被割!」 唱的有點大聲,咖啡店的人都回頭注視著寶宇兩人。
Thumbnail
「以前不像現在有周休二日,禮拜六還要上半天課,最期待的就是中午在電視前看『金剛戰士』了!」小宇充當旁白似的,說著以前的回憶。 大寶聽到關鍵字「金剛戰士」自顧自的高歌起來:「狗狗睪丸被割!狗狗睪丸被割!登!登登!登登!狗狗!睪丸被割!」 唱的有點大聲,咖啡店的人都回頭注視著寶宇兩人。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把自己打扮得美美 一直是我熱衷的一件事 而我也相信,不論年紀,選對服裝 可以大大提升一個人的質感💕 大學時曾經有個模特夢 當時常常翻著少女雜誌  從台灣的choc女生到日本的non-non 因為喜歡穿搭 會非常認真的研究雜誌裡的每一種搭配 當上空服員之
Thumbnail
把自己打扮得美美 一直是我熱衷的一件事 而我也相信,不論年紀,選對服裝 可以大大提升一個人的質感💕 大學時曾經有個模特夢 當時常常翻著少女雜誌  從台灣的choc女生到日本的non-non 因為喜歡穿搭 會非常認真的研究雜誌裡的每一種搭配 當上空服員之
Thumbnail
透過Joy介紹的新城照相館,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如何因為Joy的熱情而從生活中的不愉快中活回當下。Joy透過她對於這裡歷史的熱愛與對於照相術的熱情,逐漸改變了作者的心情,讓這間百年歷史的房屋充滿了愛與溫暖。
Thumbnail
透過Joy介紹的新城照相館,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如何因為Joy的熱情而從生活中的不愉快中活回當下。Joy透過她對於這裡歷史的熱愛與對於照相術的熱情,逐漸改變了作者的心情,讓這間百年歷史的房屋充滿了愛與溫暖。
Thumbnail
日前讀陳柔縉《臺灣囍事》,對於臺灣日治時代的生活史,增進不少了解。 不少如今習以為常者,當年卻是「突破」性的大事,像現在的婚紗,幾乎都是純白,實則以前祖母輩的人卻覺得白紗禮服很不吉利,認為非得「大紅色」不可。 由於日本明治維新起追求西化,結婚時,新人開始學西方人穿白紗禮服,因為西方人認為,穿白紗
Thumbnail
日前讀陳柔縉《臺灣囍事》,對於臺灣日治時代的生活史,增進不少了解。 不少如今習以為常者,當年卻是「突破」性的大事,像現在的婚紗,幾乎都是純白,實則以前祖母輩的人卻覺得白紗禮服很不吉利,認為非得「大紅色」不可。 由於日本明治維新起追求西化,結婚時,新人開始學西方人穿白紗禮服,因為西方人認為,穿白紗
Thumbnail
【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日起至2024年8月18日,展出「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 除了可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臺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臺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之外,還有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
Thumbnail
【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日起至2024年8月18日,展出「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 除了可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臺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臺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之外,還有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