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輕易說出,無法實踐的諾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Kristina Flour on Unsplash
最近,一個十幾年前說出口的空頭承諾,一直反覆的出現在腦海中,讓人倍感沈重。二十幾歲的年紀,不知道承諾的重量,以為隨口說說的「場面話」別人不會當真,然而對方的反應是「你可別騙我!」,較真的態度讓我心裡很有負擔。
就跟「下次再約」、「保持聯絡」這樣的社交承諾其實是用來「打破」用的,我總以為漂亮的「場面話」也可以輕鬆的過關。想當然耳,我不曾去實踐那個承諾、也沒有想過要去兌現。
然而,當時的行為卻讓自己始終有個疙瘩。也許有人覺得這太小題大作了,但是我知道「善意的哄騙」,對接收者而言更像是「變相的欺騙」,尤其是對上了年紀的長輩,是種為了達到某目的、在某場合說的特定話語,真心成分含量極低 。
回頭看著自己輕率的行為和言語,總帶著一種既視感,彷彿看著舞台上的演員詮釋著無知無懼的青春正盛。既希望當時的自己不要犯下這樣那樣的過錯,卻也知道「犯錯」是生命不可避免之課題。
年過而立之後,犯錯的成本便提高了,並且隨著年紀漸長,只會越來越高!曾經的空頭承諾,也許是在提醒「別再輕易說出,無法實踐的諾言」。因為罪惡感的反撲,會在多年後以意想不到方式出現,無論你願意與否!
avatar-img
64會員
128內容數
美國生活去,任何「第一次」都是印記,都很珍貴。 那些忐忑的、興奮的、不安的、新鮮的、大開眼界的, 還是需要留下那麼一筆紀錄的,是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伊太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也是這樣的,遇到比自己厲害、獨立、有能力的人,總是一邊羨慕讚嘆,又一邊嫉妒不服。知道那是自己到不了的高度,卻難以百分之百的為他人的成就喝采,因為那種相形見絀的感覺一點也不好。
「知心」這個詞,我覺得是極富稀缺性的代表,除了願意傾聽不指導、具備相同價值觀、還要能夠在對話中互相砥礪與成長,不覺得擁有知心比中樂透還要困難嗎? 所以我不買樂透,因為我的幸運,大抵都在遇到生命中的「知心」時用掉了!
最近聽到關於許多「溝通不良」的事件和抱怨,不禁感嘅,簡單的「溝通」二字,為何做起來總是那麼難?用字典查詢兩個字的定義:「溝」為「挖通、疏通」之意、「通」則表示「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溝通的基本定義,便是在對話的過程中,雙方的想法可以精準地傳達給對方。
以最近去看牙醫一事為例,因應變種病毒Omicron,在進入診所前需要先致電櫃檯、測量體溫後才可入內等候。當時執勤的是一位非裔美國人,我坐在等候區,看到了接待方式的明顯對比:白人病患沒打電話也沒測體溫直接入室入坐,卻被熱情的接待;另一位亞裔女士安靜在門口等候卻被粗聲詢問為何沒有按照告示的規定先打電話,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也是這樣的,遇到比自己厲害、獨立、有能力的人,總是一邊羨慕讚嘆,又一邊嫉妒不服。知道那是自己到不了的高度,卻難以百分之百的為他人的成就喝采,因為那種相形見絀的感覺一點也不好。
「知心」這個詞,我覺得是極富稀缺性的代表,除了願意傾聽不指導、具備相同價值觀、還要能夠在對話中互相砥礪與成長,不覺得擁有知心比中樂透還要困難嗎? 所以我不買樂透,因為我的幸運,大抵都在遇到生命中的「知心」時用掉了!
最近聽到關於許多「溝通不良」的事件和抱怨,不禁感嘅,簡單的「溝通」二字,為何做起來總是那麼難?用字典查詢兩個字的定義:「溝」為「挖通、疏通」之意、「通」則表示「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溝通的基本定義,便是在對話的過程中,雙方的想法可以精準地傳達給對方。
以最近去看牙醫一事為例,因應變種病毒Omicron,在進入診所前需要先致電櫃檯、測量體溫後才可入內等候。當時執勤的是一位非裔美國人,我坐在等候區,看到了接待方式的明顯對比:白人病患沒打電話也沒測體溫直接入室入坐,卻被熱情的接待;另一位亞裔女士安靜在門口等候卻被粗聲詢問為何沒有按照告示的規定先打電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我聽見從我口中說出的話時,那已然成為了實相。面對重要的事情時更是猶豫不決,很怕自己會後悔、很怕讓他人失望。夢裡的我說出了放下的話,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已經放下了!
Thumbnail
這禮拜來聊聊承諾好了。人生中當然遇過不少次對方言而無信的情況,大部分的影響都是短暫的。就算心裡有甚麼不愉快,也大多一段時間就釋懷了。但有一段記憶非常深刻的事情一直烙印在我腦海中,即使經過了二十年,我也沒有忘記。要說釋懷的話,當然是已經釋懷了啦!就是當作一個警惕,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Thumbnail
你上次和什麼人有過真正交流的對談是什麼時候? 人老了的一個標誌是步步為營的機巧,有人說那是「世故」。年少時很容易和人交心,星夜相談也無妨,兩肋插刀也很可以,那是全無戒備,不怕受傷把自己全盤交了出去。
之前和別人尋求協助,或是在真心對別人說出自己的內心話時,別人給的反應,剛好都是最不能出現的行為。 像是你是否有半夜可以打電話的人,你是否有需要說的內容,要我幫忙,或是為何你不肯信任我等等的, 在這些話語在對方出口,我的嘴巴就鬆了,但是說出話後,對方反而開始攻擊我所說的話語,以及所講的事情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口頭契約很容易說出口... 雙方的認知承諾也可能因理解有誤差... 沒有再三確認,誤解可能由此而生~ 生意場上~即使是甲方的要求,乙方也無需照單全收~ 畢竟許多的要求都來自於利益的堆疊! 當雙方並非站在對等的平台上協商,誤知誤解就隨之而生... 無論是哪一種狀況...都不要讓自己賠掉~
Thumbnail
年紀越來越大 心中對於許多事情的標準也跟著改變 一不小心就對他人產生過多的期待 甚至出現理所當然就該這樣的想法 如果最後結果不符何「期望值」 自己心中反而產生了失望、生氣的情緒 甚至把這樣的情緒,發洩在對方身上 慢慢的就產生了隔閡、嫌隙
Thumbnail
我會不會太得意忘形?說得太過了嗎?的確,自己有時也在反省,剛剛對長輩好像有些沒大沒小,就算他們不懂,就算我知道,也不代表我可以指教他們,我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適當,他們不一定要接納,而這種狀況對應年輕人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承諾是一項極具勇氣和價值的人格特質,無論在職場還是個人生活中都是如此。本文探討了承諾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並分享了個人做出的承諾經驗。
Thumbnail
當我聽見從我口中說出的話時,那已然成為了實相。面對重要的事情時更是猶豫不決,很怕自己會後悔、很怕讓他人失望。夢裡的我說出了放下的話,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已經放下了!
Thumbnail
這禮拜來聊聊承諾好了。人生中當然遇過不少次對方言而無信的情況,大部分的影響都是短暫的。就算心裡有甚麼不愉快,也大多一段時間就釋懷了。但有一段記憶非常深刻的事情一直烙印在我腦海中,即使經過了二十年,我也沒有忘記。要說釋懷的話,當然是已經釋懷了啦!就是當作一個警惕,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Thumbnail
你上次和什麼人有過真正交流的對談是什麼時候? 人老了的一個標誌是步步為營的機巧,有人說那是「世故」。年少時很容易和人交心,星夜相談也無妨,兩肋插刀也很可以,那是全無戒備,不怕受傷把自己全盤交了出去。
之前和別人尋求協助,或是在真心對別人說出自己的內心話時,別人給的反應,剛好都是最不能出現的行為。 像是你是否有半夜可以打電話的人,你是否有需要說的內容,要我幫忙,或是為何你不肯信任我等等的, 在這些話語在對方出口,我的嘴巴就鬆了,但是說出話後,對方反而開始攻擊我所說的話語,以及所講的事情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口頭契約很容易說出口... 雙方的認知承諾也可能因理解有誤差... 沒有再三確認,誤解可能由此而生~ 生意場上~即使是甲方的要求,乙方也無需照單全收~ 畢竟許多的要求都來自於利益的堆疊! 當雙方並非站在對等的平台上協商,誤知誤解就隨之而生... 無論是哪一種狀況...都不要讓自己賠掉~
Thumbnail
年紀越來越大 心中對於許多事情的標準也跟著改變 一不小心就對他人產生過多的期待 甚至出現理所當然就該這樣的想法 如果最後結果不符何「期望值」 自己心中反而產生了失望、生氣的情緒 甚至把這樣的情緒,發洩在對方身上 慢慢的就產生了隔閡、嫌隙
Thumbnail
我會不會太得意忘形?說得太過了嗎?的確,自己有時也在反省,剛剛對長輩好像有些沒大沒小,就算他們不懂,就算我知道,也不代表我可以指教他們,我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適當,他們不一定要接納,而這種狀況對應年輕人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承諾是一項極具勇氣和價值的人格特質,無論在職場還是個人生活中都是如此。本文探討了承諾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並分享了個人做出的承諾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