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物館學運動:博物館的功能轉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1970 與80 年代之間,博物館學發生了一場關鍵性的運動;學界和博物館從業人員開始反思博物館的功能以及這些機構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這一場被稱為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的運動,質疑博物館在決定社會與文化價值及意義上所佔據的地位及權威。新博物館學主張博物館需要改變,因為它們只為社會中少數特定分子的利益提供服務,而並未有效地使用公共資金或謀求整體社會之福祉。新博物館學認為,博物館應該放寬眼界,不再只是埋首於館藏維護與策展的功能性角色,而是需要在社會中承擔並發揮更多的社會性與政治性功能;變得更加以人為本;為更多元化的公眾提供服務與代言;並且採用全新形式與觀眾交流及互動,透過對話創造並交換知識。
1971 年,鄧肯.卡麥隆(Duncan Cameron)主張博物館應該同時作為「神殿」(temple)也是「論壇」(Forum):既是為官式文化(official culture)服務的機構與權威性場域,同時也是促進討論與對話的大眾空間。在數年後,肯尼斯.哈德森(Kenneth Hudson)建議博物館需要質疑其工作的性質,並且不應止步於作為單純提供知性探索的場所,而是要朝向提供帶有情感與感官感知的體驗方向發展。1983 年,史蒂芬.威爾也提出主張,認為博物館需要在以物件為本或以人為本,以研究為導向或以提供公共教育為主等不同的機構角色之間取得平衡。
由於這些想法的提出,加諸以過去 50 年間重大政治和經濟壓力,博物館已經不再盲目地埋首於物件的研究與展示,而是轉將參訪者體驗和互動也納入考量,並提供更多以參訪者為導向的服務。雖然博物館一開始創建時的某些重要原則與核心活動,如研究、探索及公眾教育等仍然存在,但這些組織毫無疑問地已經進化。博物館在淡化菁英小眾組織的形象上取得了某些進展,同時也有許多博物館開始轉向:
  • 提供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性的體驗。
  • 為更廣泛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更多近用的機會。
  • 在博物館的展示、內容與活動中呈現更多元的歷史、
    文化與生活方式。
  • 鼓勵公眾更多地參與並投入博物館的內容與服務。
  • 從事有助於應對社會問題的活動。
雖然我們所理解的博物館功能在現代社會發生了變化,但新博物館學運動的完整理念其實並未完全落實在所有的博物館與館內所有的部門之中。許多作者認為這項運動的主張只獲得不同國家、組織與博物館人員零星的採用,並呼籲各方應更加努力落實更多工作,以打造開放而兼容的組織,積極地為全體社會提供服務。
上述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博物館人力的性質以及許多博物館人員的功能。由於在歷史上,策展人曾作為富有收藏家或學術團體所擁有之藏品的專業學術看管者,博物館策展人傳統上被視為館藏的專業看守人,僅容許少數獲選的訪客近用這些物件。也因此,博物館的工作團隊大多由學術研究界出身的策展人所組成,負責執行博物館的核心功能。一直到20 世紀中葉,學術研究仍是許多策展人最主要的活動與工作內容,營運、行政管理與公眾教育工作則是次要職責。

(本文節錄自《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認識、管理與展示物件》一書第九章〈當前策展人的角色及結論〉引言)

新書上市

《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認識、管理與展示物件》
The Museum Curator’s Guide – Understanding, Managing and Presenting Objects
作者:妮可拉.皮克寧(Nicola Pickering)
譯者:高文萱
如何在博物館創造一場完美的展覽?
作品該如何蒐藏、如何保存、如何管理、如何維護?
建構博物館學與策展技能的必備工具書!
「策展」是一種具備高度技能與特定學科專業的職業。博物館策展人的職責包括蒐藏物件、確保物件受到妥善的長期保存、理解與鑑賞,同時能向社會大眾展示並詮釋。策展人的角色兼具多重功能,除了必須對藏品具有專業知識外,還要有務實、靈活、社交能力,並在公共傳播、行銷方面擁有多面向的技能,同時也需負責館藏的發展,並主導新品的蒐藏,以因應博物館角色的變遷。本書將帶領讀者一窺博物館策展人的多元角色及工作內容。
書中探討了包括博物館為何存在、博物館該如何對待並展示物件,策展人所扮演的角色、他們與物件之間的互動以及物件的保存維護、編目、展示、搬移、陳設、儲放、詮釋與解說等工作,提供了詳盡的說明,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當前物質文化研究與博物館學的理論,並在書中展示如何將這些理論實際應用於博物館館藏。
無論是主修藏品管理與策展的學生,還是藝廊與博物館從業人員以及私人收藏家,《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為所有從事和蒐藏、物件的保存維護與展示工作相關的人員,提供了重要且實用的專業資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腐海而言真理為何? 娜烏西卡鍥而不捨、以科學的方式持續不斷地探究腐海(自然)的真理。這樣的娜烏西卡,對眼前的小植物、常見的蟲子們的生命,都想徹底觀察,在自己屋子的地下室裡反覆做著實驗。重點在於,娜烏西卡直覺地認為,「眼前的這個生命不管多麼小、多麼普通,都可能藏有整個世界的秘密」。
《紅豬》是宮崎駿第一次用漫畫電影來描述「自己」的故事。 只不過,那個「自己」,是個醜陋的俗人,不正經的大人,甚至還只是隻「豬」。
對腐海而言真理為何? 娜烏西卡鍥而不捨、以科學的方式持續不斷地探究腐海(自然)的真理。這樣的娜烏西卡,對眼前的小植物、常見的蟲子們的生命,都想徹底觀察,在自己屋子的地下室裡反覆做著實驗。重點在於,娜烏西卡直覺地認為,「眼前的這個生命不管多麼小、多麼普通,都可能藏有整個世界的秘密」。
《紅豬》是宮崎駿第一次用漫畫電影來描述「自己」的故事。 只不過,那個「自己」,是個醜陋的俗人,不正經的大人,甚至還只是隻「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博物館,離我們很近卻又好像很遙遠的地方。可它其實不只是展出什麼高大上的名貴品,也記錄著歷史與生活。如何從博物館連結世界,也回觀自我與家庭,這場講座帶給我許多省思!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每一間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風格~丹麥的進化博物館有特別的燈光和展場設計....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
Thumbnail
博物館行銷不僅僅是花錢,還需考量成本回收和效益。 本文介紹了倫敦V&A博物館的特展行銷策略和祕訣,包括製作海報、保持吸引力和增加潛在受眾。透過V&A現任高階行銷經理Emma Zeitlyn的分享,瞭解博物館行銷的關鍵步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博物館,離我們很近卻又好像很遙遠的地方。可它其實不只是展出什麼高大上的名貴品,也記錄著歷史與生活。如何從博物館連結世界,也回觀自我與家庭,這場講座帶給我許多省思!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每一間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風格~丹麥的進化博物館有特別的燈光和展場設計....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
Thumbnail
博物館行銷不僅僅是花錢,還需考量成本回收和效益。 本文介紹了倫敦V&A博物館的特展行銷策略和祕訣,包括製作海報、保持吸引力和增加潛在受眾。透過V&A現任高階行銷經理Emma Zeitlyn的分享,瞭解博物館行銷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