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荒野與心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或許我們必須如同本雅明一樣的覺悟:「人直接面對自然的時代,可能已永遠過去了。」所以我們也只有在現有的都市裏建構一個屬於我們的幸福城市。作家普魯斯特希望居住的地方是:「住在所愛的人附近,有迷人的自然景致,許多書和音樂,離劇院不遠。」詩人波赫士的要求比較簡單:「想像天堂是圖書館形狀。」
曾經應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之邀,在亞太地區心理健康城市論壇裏以「都市、荒野與心靈」做了一場專題演講,為了準備這場演講,特別找了一些有關城市發展的書來看,倒是有許多新的體會。
原本身邊所接觸到的朋友大多是討厭城市生活,並且對於鄉村或充滿綠意的田園景致懷抱浪漫想像的人,許多作家也以城市普遍心靈冷漠,枯寂的生活來調侃:「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寂寞生活的地方。」「生活在大都市裏的人有很多種痛苦,有時候希望不理人,有時候希望找個人說話,但兩者均極為困難。」
許多社會學研究者也以五十年前出版的「歷史中的城市」做為教科書,對於工業化後的大都市的看法總是負面居多,認為都市是疾病、貧窮與罪惡的來源,可是今年初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雷瑟所寫的「城市的勝利」,以豐富的資料與證據,研究範圍遍及全球並跨越歷史,包括了成熟的歐美都市與新興發展國家裏的城市,總體結論是,不管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城市相較於鄉村使得我們更富庶、更聰慧、更環保、更健康和更幸福。
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不管你喜不喜歡住在城市裏,我們都必須面對一個事實,聯合國宣佈,2008年城市人口超越鄉村人口,並且差距逐年拉大中,當地球上所有城市的面積加起來,佔不到百分之三,但卻聚集了過半數以上的人口,耗用了將近百分之八十的能源,面對全球化競爭,城市扮演的角色逐漸超越了國家時,我們勢必把心力放回城市,畢竟到深山裏建築一座香格里拉是不切實際的,不如想辦法在人間蓋一座大觀園,想像一座理想的城市。
城市是人類社會中發展出來最複雜的一個組織,而且還在加大中,日本有三千六百萬人生活在東京這個大都會,印度孟買與中國上海也聚集了一千二百萬人,美國有兩億四千三百萬人擁擠地住在占全美面積百分之三的城市裏….都市必須從問題的淵藪變成解決問題的契機,才能增進人類的幸福感。
「城市的勝利」的作者認為,以前都把都市視為貧窮、犯罪、污染、擁擠、疾病之源,但是據他的研究,以確實數據顯示,現代人在城市其實過得更好,不管是從健康情況,經濟收入或者壽命….等等指標來看,甚至他提醒,城市並不會讓人變窮,而是城市吸引窮人前來,當弱勢族群從鄉村湧入城市,這是城市優點的證明而非缺點。
作者也認為,城市越大,效率越高,人口密集力量大,而且當意見交流快,心智互動就多,創意也多,換句話說,城市眾多人口容易讓某個聰明人遇到另一個聰明人,從此就容易碰撞出火花,產生新的觀念。
的確,城市和都會代表了心智和金錢,也是權力與影響力的來源,因此有人說,世界歷史其實就是城市發展的歷史。
同時,若是以人均碳排放來論,住在高樓林立的都市,的確比住在郊區大房子開車上下班來得節省能源。因此,低碳城市是當前國際大都市致力追求的目標,除了是防止全球暖化,節約能源之外,也能降低環境污染,增進生活品質。低碳城市除了要提倡綠建築,最重要的是整個城市的規劃設計觀念的改變,比如將從車子為主的城市街道還給人,馬路應該除了交通,還可以用來逛街、遊戲、吃飯、喝咖啡,也就是營造出一個可以散步的城市。當然,鼓勵自行車當作通勤的交通工具,用大眾運輸系統取代每個人開著自己的小轎車,這些都是建立低碳城市最基本的條件,但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不只建築綠起來,整個城市也要綠起來,相信人與自然可以和諧相處,讓城市不只是適合人住的地方,也能夠成為其他小動物的棲息地。
當然,這些是許多人理想的城市,不過,歷史上不斷有許多政府想規劃一個美好的城市,有成功當然也有更多失敗的案例,畢竟人一廂情願的想像,常常跟不上時代變遷與社會自然而然的有機成長。
記得我讀小學時,台北市新生南北路的鎦公圳還沒封起來,在小學生眼中,簡直是條大河流,而且岸邊還有垂楊、柳絮隨風飄揚,不過當時已經有都市規劃概念,松山機場附近的井字型民生社區及眾多巷弄間的小公園也都成形。到了國中我坐公車到住中永和的同學家玩,公車高速奔馳,我卻在左右排椅子間被甩來甩去的,往窗外一看,四周都是稻田,但是大馬路卻是彎彎曲曲的,當時有點納悶,卻也沒有多想。直到前幾年,看到已退休的都市規劃專家的回憶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初想像中永和是台北市的衛星城市,希望像美國城市四周的郊區住宅一樣,屬於低密度的住宅區,主要幹道的大馬路蓋得彎彎曲曲是希望像西雅圖、舊金山一樣,在馬路上的每個轉彎就是一座小公園,路邊是一棟棟別墅型的住宅,路彎所以車子可以慢慢開,人們悠閒的在其間散步….
或許我們不能以後見之明來批評這些浪漫的都市規劃專家,但是我們都知道隨著台北大都會的發展與成長,大量人口往小小的台北盆地集中,原本預想是低密度獨棟別墅宅的中永和,變成超高密度的公寓大廈,那琬延的大馬路變成交通的死結恐怕不是那些專家當初所能預想得到的。
其實不只是專家,包括我們普通人,都會把自己的審美觀投射在我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許我們認為住在不同房子,住在不同地區就會變成不同的人,認為建築裝潢必須呈現出我們獨特或理想中的自我。
我們選擇居住的空間不只代表我們的審美觀,其實還隱含了我們對於某種生活方式的偏好,也傳遞我們心目中對於美好人生的想像,而且更弔詭的是,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甚至整個時代所追求的審美觀,往往是這個社會所欠缺的價值,因為我們總是會尋找外在東西來彌補精神或心靈所欠缺的部份。
這也或許是許多人崇憬鄉野自然的居住環境的緣故吧?因為自然生命已從我們居住空間消失,而且我們周圍擠滿了人,可是卻與這些人毫無關係,所以我們想回到古老那種與左鄰右舍都熟悉的生活。
或許我們必須如同本雅明一樣的覺悟:「人直接面對自然的時代,可能已永遠過去了。」所以我們也只有在現有的都市裏建構一個屬於我們的幸福城市。
作家普魯斯特希望居住的地方是:「住在所愛的人附近,有迷人的自然景致,許多書和音樂,離劇院不遠。」詩人波赫士的要求比較簡單:「想像天堂是圖書館形狀。」至於我所想像的幸福都市是一個人與人比較友善,文化多元,生活步調較慢的地方,因此這個城市要留下許多富含人情味的公共空間,比如說街角的小公園、騎樓、人行道與咖啡館,讓人可以隨時駐足、停留。
當然,這個城市也應該是個文化空間,能夠留下過去的歷史,讓我們的記憶得以延續。
最重要的,一個能夠讓人覺得美好的城市,一定要是活生生的,充滿生命力的,因此若能在人工的建築中保留一些植物與生物生存的空間,才是符合人性的空間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古以來有「走春」的習俗,在春天萬物甦醒時到郊外踏青旅行。 對於大多數父母都必須工作的雙薪家庭,都會在此時帶孩子出外玩,彌補平日忙於工作沒有空陪伴孩子的愧疚心情。因此,只要是稍微有點名氣的風景名勝或遊樂區,在假日往往擠得人山人海。
今天看了這一期的文訊雜誌,看到吳鳴老師批評滿天飛的弱智化文字,他厭惡的字詞包括:療癒、小確幸、大師、歲月靜好……等等。 他的批評犀利痛快,忍不住要抄錄下來,提醒自己不要犯了這些弱智的表現。 另外,他對「放空」兩個字也很有意見,「人人都在放空,腦袋瓜子本來就已經空空,還需要放空嗎?」
我住在山裏頭,星期假日的時候也都是在野外帶活動或作自然觀察。可是,與親戚朋友聊天,只要他們說到:「我們是熱愛大自然的人」時,我都坐立難安。因為我實在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我想,那些提著音響到溪谷裏去烤肉,然後留下滿地垃圾的人,一定會在個人資料興趣欄裏勾選:「愛好大自然,喜歡戶外活動」。
最近大學時代的老同學李元瑞在台北近郊買了一片荒廢的山坡地,號召朋友們一起種樹救大地,帶著家人親手栽下一棵樹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或者變老。 想起十多年前在暢銷的周刊雜誌裡,有長達近二年的專欄,專門介紹荒野保護協會裡面,許多有趣、感人,或特立獨行的志工,其中就有一篇寫到李元瑞。 小鎮醫生的心願
今天是童軍節,或許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我的學生時代,也就是1970到1980年代前後,台灣的童軍運動可說是非常興盛的,當時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幾乎每個學校都有童軍團,而每隔二年或四年,各級童軍的大露營乃至全世界共聚一堂的世界大露營,都是萬眾矚目的大事。 我的童軍之旅....寫於1996年
大約十年前,來自比利時的朋友巴特在家裡用電腦秀出他花了數十天徒步行走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旅,這段旅程就成了我等待中的夢幻之旅。 這位台灣女婿巴特,是在他退休之後的某一天,趁老婆上街買菜時,留下手機與一張紙條,說他出發去朝聖了,就這樣輕裝上路。(當然老婆又氣又擔心)。
自古以來有「走春」的習俗,在春天萬物甦醒時到郊外踏青旅行。 對於大多數父母都必須工作的雙薪家庭,都會在此時帶孩子出外玩,彌補平日忙於工作沒有空陪伴孩子的愧疚心情。因此,只要是稍微有點名氣的風景名勝或遊樂區,在假日往往擠得人山人海。
今天看了這一期的文訊雜誌,看到吳鳴老師批評滿天飛的弱智化文字,他厭惡的字詞包括:療癒、小確幸、大師、歲月靜好……等等。 他的批評犀利痛快,忍不住要抄錄下來,提醒自己不要犯了這些弱智的表現。 另外,他對「放空」兩個字也很有意見,「人人都在放空,腦袋瓜子本來就已經空空,還需要放空嗎?」
我住在山裏頭,星期假日的時候也都是在野外帶活動或作自然觀察。可是,與親戚朋友聊天,只要他們說到:「我們是熱愛大自然的人」時,我都坐立難安。因為我實在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我想,那些提著音響到溪谷裏去烤肉,然後留下滿地垃圾的人,一定會在個人資料興趣欄裏勾選:「愛好大自然,喜歡戶外活動」。
最近大學時代的老同學李元瑞在台北近郊買了一片荒廢的山坡地,號召朋友們一起種樹救大地,帶著家人親手栽下一棵樹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或者變老。 想起十多年前在暢銷的周刊雜誌裡,有長達近二年的專欄,專門介紹荒野保護協會裡面,許多有趣、感人,或特立獨行的志工,其中就有一篇寫到李元瑞。 小鎮醫生的心願
今天是童軍節,或許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我的學生時代,也就是1970到1980年代前後,台灣的童軍運動可說是非常興盛的,當時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幾乎每個學校都有童軍團,而每隔二年或四年,各級童軍的大露營乃至全世界共聚一堂的世界大露營,都是萬眾矚目的大事。 我的童軍之旅....寫於1996年
大約十年前,來自比利時的朋友巴特在家裡用電腦秀出他花了數十天徒步行走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旅,這段旅程就成了我等待中的夢幻之旅。 這位台灣女婿巴特,是在他退休之後的某一天,趁老婆上街買菜時,留下手機與一張紙條,說他出發去朝聖了,就這樣輕裝上路。(當然老婆又氣又擔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台灣在繁忙的城市沙漠也有一席的綠洲,就跟著直覺走就會走到屬於這裡的秘境,這是城市浪人曾說過的 在城市迷茫過客 台北的霓虹閃爍、城市的高聳、人群的壅擠、商店的喧囂,讓我這個鄉巴佬踩在十字街頭頭暈傳向,要不是上課的緣故,我也不太會馬路間穿梭,老姜倒是習慣快步調生活, 0km山物所 療
Thumbnail
「城市」在我們當今社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大約只佔地球面積的 3%,然而全世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裡(台灣為 79.8%)。世界各國慢慢發現,「城市」是許多永續指標落實的關鍵地域,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打造讓全齡都能健康生活的友善城市!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都市綠地不僅提升都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更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樹木和植被能改善空氣品質、調節氣溫,並有助於水資源涵養和生態保育。永續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需要規劃和管理,期待更多人才和創意的導入,讓都市綠地更能發揮其價值,帶給人們更永續的生活方式。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台灣在繁忙的城市沙漠也有一席的綠洲,就跟著直覺走就會走到屬於這裡的秘境,這是城市浪人曾說過的 在城市迷茫過客 台北的霓虹閃爍、城市的高聳、人群的壅擠、商店的喧囂,讓我這個鄉巴佬踩在十字街頭頭暈傳向,要不是上課的緣故,我也不太會馬路間穿梭,老姜倒是習慣快步調生活, 0km山物所 療
Thumbnail
「城市」在我們當今社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大約只佔地球面積的 3%,然而全世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裡(台灣為 79.8%)。世界各國慢慢發現,「城市」是許多永續指標落實的關鍵地域,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打造讓全齡都能健康生活的友善城市!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都市綠地不僅提升都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更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樹木和植被能改善空氣品質、調節氣溫,並有助於水資源涵養和生態保育。永續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需要規劃和管理,期待更多人才和創意的導入,讓都市綠地更能發揮其價值,帶給人們更永續的生活方式。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