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 命懸一線的滿清

2022/03/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年,一本名為「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的著作出版,提出並不新穎的觀點,面對人道危機,為了解救被困於北京的外交官員、傳教士及外國僑民而開戰,因此,八國聯軍是仁義之師。書名吸引了某些人的注意,其一是政客,為了宣示政治立場而大發議論,其二,批評作者觀點偏頗,忽略了列強對仇外行為的角色,又忽略聯軍在戰爭中的種種暴行。
義和團興起於山東,宣稱「刀槍不入」,以「扶清滅洋」為號召,其活動移向直隸,手段也趨於激烈及殘暴,日本使館書記及德國公使被殺,京師秩序失控。從這個角度,列強對滿清百姓的欺凌導致義和義興起,義和團在京師失控的排外威脅列強國民的安全,兩者同時是真實,誰是誰非,是個人立場的選擇。
慈禧在此社會環境下,主動向列強宣戰,導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慈禧真的如此無知,誤以為義和團有戰爭列強的能力嗎?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慈禧的仇外令她作出如此決定。戊戌政變後,列強不但保護康有為和梁啟超等離開中國,更反對廢除光緒而令易儲失敗,於是仇恨列強,以為義和團的民氣可恃,加上當時真的一再傳來「捷報」,增加了慈禧的信心,於是主動向列強宣戰。
慈禧在朝廷久經歷練,老謀深算,所以另一種說法,慈禧目睹義和團的崛起,於是對外宣戰,既借義和團打撃列強,也借列強鎮壓義和團。正因如此,慈禧向八國宣戰,列強各有盤算,為了勢力均衡,只能打敗滿清,不能滅亡滿清。當然慈禧未料如此不堪一撃,挾持光緒帝倉皇逃至西安,並下令對列強的要求「全行照允」,以取列強的「歡心」。
八國聯軍包括英、法、美、俄、德、日、意、奧等國,聯軍瓜分北京,發生了不少濫殺、姦淫、掠奪、破壞等行為,換言之,列強有堂堂正正的發兵原因,不等於可以把戰爭中的暴行合理化,同時,列強的暴行令人髮指,不等於合理的動機就變成單純的藉口。或許,這就是戰爭的醜惡。
八國聯軍之敗,簽訂「辛丑條約」,不但嚴重打撃滿清的國防和經濟,更蹂躪民族的自尊。
首先,國防門戶大開。條約允許在北京設立領事館區,由各國自行管理,並駐兵防守,華人不得居住。雖然駐軍人數有限,但形如國中有國。條約又要求拆毀大沽炮台,拆毀北京至山海關沿途的炮台,又允許列強於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紮軍隊。此舉使滿清長期受列強直接軍事威脅,嚴重打撃國防能力。
其次,經濟瀕臨崩潰。滿清向列強賠償軍費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歸還,以關稅、鹽稅抵還,本息共計九億八千萬餘兩。賠款數目之巨大,實為天文數目,為了應付外債,滿清唯有大舉外債,令國庫更形枯竭。
最後,民族自尊的踐踏。條約要求懲辦支持義和團的官員,禁止中國輸入軍火兩年,禁止民眾成立或加入仇外團體,排外地區被禁止舉行科舉考試五年。不但從條約的損害,也因誤信「神靈附體」的無知,「不自量力」的宣戰,國民頓感自身的無知落伍,民族自尊心大受打撃,對洋人的態度由輕外、仇外,一轉而為懼外、媚外。
補充一項。八國聯軍帶來嚴峻衝撃,最終卻沒有被列強瓜分,滿清得以苟延殘喘。究其原因,其一,戰爭初期,從山東至廣東的沿海各省督撫私下與上海各國領事簽訂「東南互保章程」,各省自行平定義和團,免於列國戰火,雖然有損中央威信,但保護了大部分經濟條件較佳的地區。
其二,列強瓜分北京,反而令列強之間關係緊張,為了維持勢力均衡,美國再次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提倡「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與列強在華「貿易均霑」,雖然是滿足列強的需要,但卻令滿清免於被瓜分。
19會員
85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