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台灣社群平台指南】社群行銷選平台,你該知道的重點數據!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We are social 與 KEPIOS 攜手合作,每年初皆會發布一份詳盡的數位報告,針對全球各國的數位使用情形,進行全面的數據調查。最新一期《Digital 2022: TAIWAN》報告,已在 2 月 15 日出爐,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就台灣數位使用概況,整理出 8 大重點;本篇文章,將更進一步,聚焦於社群使用的重點數據與洞察。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一、社群行銷,為什麼重要?品牌探索、評估都在這

數據指出,全台有 2172 萬的網路用者,約佔 91% 人口數;而活躍的社群平台用戶則高達 2135 萬,佔全台 89.4%,比例驚人;成長率方面,網路使用者較去年增長 1.3%,社群用戶則增長了 8.4%,幅度明顯超前;此外,國民每日平均聯網時間為 8 小時 7 分鐘,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時間(2 小時 4 分鐘)都用於社群媒體,可見台灣網路用戶社群活躍度之高。

raw-image

台灣人愛用社群媒體不稀奇,更重要的是,社群網路確實在消費者的購物旅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調查顯示,27% 用戶透過社群平台來探索品牌資訊;四分之一的社群用戶,在平台上尋找好玩、好買的事物。另一項調查指出,將近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透過社群平台廣告,接觸、認識到新的品牌;而當進一步評估品牌或產品、決定要不要購買時,更有 44.2% 的網路使用者,會透過社群來做功課。因此,無論品牌的主力販售通路放在線上或實體,都必須透過社群平台做好行銷佈局,提升品牌的能見度、深化品牌印象,不論是投遞廣告進行曝光、導流,或是導入網紅合作、累積口碑好評等,都是可行的方向。


二、社群霸主是誰?LINE 奪第一、TikTok 潛力高

社群行銷很重要,但⋯想佈局重點平台,該怎麼選?從平台使用人數來看,第一到四名分別為:LINE、Facebook、Instagram 以及 Facebook Messenger(註),其中,LINE 的使用率高達了 95.7%,排名第二的 Facebook,用戶數也覆蓋了全台 9 成網路使用人口,Instagram 則以 70.6% 覆蓋率位居第三。品牌主規劃社群行銷策略,若想追求曝光、觸及最大化,不可忽略上述的主流平台;又或是行銷預算有限,也可先從用戶基數最多的社群媒體開始投遞廣告。

註:本年度報告未列入 YouTube 排名數據,2021 年報告顯示 YouTube 以 89.6% 使用率位居第一。

raw-image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風靡全球的短影音平台 TikTok,使用率已從去年的 21.3% 增長至今年的 35.2%,相當於全台每三個網路使用者,就有一位 TikTok 用戶,超車 Twitter,順利成為 LINE 與 Meta 家族以外,在台使用率最高的社群媒體;去年未上榜的 Discord,也因為 NFT 等虛擬貨幣盛行,而首度入列,以 10.7% 使用率位居第 14 名;標榜加密、隱私而聞名的 Telegram,使用率則從去年的 9% 翻倍成長至 18%。建議品牌主若有餘裕,可針對受眾特性,撥出部分預算/心力投入新興媒體,搶佔平台紅利。

三、重點社群平台分析,用戶性別、廣告覆蓋率比一比

除了社群使用習慣、平台用戶佔比外,報告也進一步列出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 四大媒體的用戶性別、廣告覆蓋率等指標,以提供行銷人客觀的數據洞察:

Facebook

1.潛在廣告受眾人數與輪廓

根據 Meta 官方數據指出,可透過臉書廣告觸及的用戶人數約為 1635 萬人,佔全國 68.5% 人口,若聚焦於 13 歲以上人口,則有 77% 的覆蓋率。至於廣告受眾性別組成,表現相當平均、男女各半(50%)。

raw-image

2. 用戶裝置使用偏好

當今投放數位廣告,特別強調「手機體驗」,代理商多會建議品牌主,製作廣告素材時,將行動裝置的觀看情境納入考量,也必須完善官網的響應式設計。Facebook 提供的用戶裝置使用數據,也加強了上述建議的必要性:高達 98.5% 臉書用戶,透過手機造訪平台,且在所有用戶中,僅透過電腦使用 Facebook 的用戶比例只有 1.5%,然而,僅透過手機上臉書的用戶比例則高達 63.3%,剩下的 35.2% 用戶則是電腦與手機併用。

raw-image

3.用戶互動情形

「那麼用心做內容,為什麼都沒人按讚⋯⋯」先別氣餒,數據顯示,臉書用戶平均一個月僅會按讚 8 篇的貼文,相當於每 4 天才貢獻出一個寶貴的讚數;若將這個數字與兩年前相比,更下滑了 2 個單位。至於留言、分享,情況更為淒涼,分別僅有 3 次與 1 次。

raw-image

從互動率來看,2020 年臉書整體貼文互動率平均為 4.82%;兩年過去,今年數據低至 0.11%——小編們艱困中求生存,哪種格式的貼文能見度較高呢?調查顯示,「照片」以 0.27% 大幅勝出,其他格式依序為:影片(0.09%)、純文字(0.08%)以及連結貼文(0.06%)。

raw-image

Instagram

Instagram 可透過廣告觸及的用戶人數較去年增長了 170 萬人(+18.5 %),來到 1055 萬人,佔全國 44.2% 人口;若聚焦於 13 歲以上人口,則有 49.7% 的覆蓋率。至於廣告受眾性別組成,則以女性(53.8%)為多數,比男性高出 7.6%。因此,若是美妝、時尚等產業,主打女性受眾,Instagram 是絕佳的選擇。

raw-image

YouTube

1.用戶人數與輪廓

YouTube 廣告可觸及的用戶人數約為 2010 萬人,較去年微幅成長 4.7%,佔全國 84.2% 人口;若聚焦於 18 歲以上人口,則有 87.3% 的覆蓋率。至於廣告受眾性別組成,女男占比為 50.7% vs. 49.3%,沒有顯著的差異。整體而言,YouTube 的廣告觸及人數高於 Facebook 與 Instagram,且可針對影片類型進行投遞、鎖定興趣受眾,對於具備影音素材的品牌而言,值得一試。

raw-image

2.影片搜尋關鍵字

除了上述基礎數據外,報告也針對 2021 年,台灣 YouTube 用戶熱搜的關鍵字進行調查,前 20 名分別有:「新聞」、「音樂」、「電影」、「卡通」「直播新聞」等;「抖音」排名第 10,顯見台灣 YouTube 觀眾十分熱衷於短影音類型的內容;另外,卡通「蠟筆小新」、八點檔「天之驕女」、洗腦神曲「105」和「少年」等,也榜上有名;排名第 16 的實況主「阿神」則是榜上唯一的 YouTuber。

TikTok

由於 TikTok 飛速成長,報告也首次將此媒體列入分析對象:目前,TikTok 廣告可觸及的用戶數約為 416 萬人,18 歲以上的可觸及用戶相當於全台 20.6% 的成年人口;性別組成部分,女性以 51.6% 略高於男性的 48.4%。

raw-image

閱讀完最新的《Digital 2022: Taiwan》報告,相信行銷人對於台灣的數位使用概況、電商購物習慣,以及本篇聚焦分析的社群平台偏好等數據,都具備了更完整的認識,未來在進行數位行銷規劃時,不妨將這些洞察納入考量!

【延伸閱讀】2022 台灣最新網路使用報告出爐!8 大數據亮點一次看
Reference:Digital 2022: TAIW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nMax ADTech Lab的沙龍
11會員
107內容數
TenMax 騰學廣告科技致力於發展台灣的數位廣告技術自主研發,每週定期分享數位行銷的國際趨勢與最新觀點。
2024/05/20
每逢開齋節,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都將迎來一段熱鬧且歡樂的時光,這不僅代表著穆斯林一個月的節制來到了尾聲,更象徵著人們的團聚和分享。作為穆斯林的宗教慶典之一,猶如華人新年一樣開齋節也有著獨特且無法取代的文化意義,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各種社交聚會、家庭聚會和公眾活動都將接踵而至以
Thumbnail
2024/05/20
每逢開齋節,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都將迎來一段熱鬧且歡樂的時光,這不僅代表著穆斯林一個月的節制來到了尾聲,更象徵著人們的團聚和分享。作為穆斯林的宗教慶典之一,猶如華人新年一樣開齋節也有著獨特且無法取代的文化意義,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各種社交聚會、家庭聚會和公眾活動都將接踵而至以
Thumbnail
2024/03/26
近期大家點入 GA3 帳戶時,一定注意到了那個巨大的倒數計時器,不斷提醒著你即將清除的資料,急著要你下載 GA3 的資料。這時候,一定會浮現兩個問題:這是什麼意思?我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4/03/26
近期大家點入 GA3 帳戶時,一定注意到了那個巨大的倒數計時器,不斷提醒著你即將清除的資料,急著要你下載 GA3 的資料。這時候,一定會浮現兩個問題:這是什麼意思?我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4/03/26
DOOH (Digital Out of Home),是指利用數位技術在戶外環境中播放的廣告形式。這種新興的廣告模式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目光,還實現了精確的廣告投放,大大提升廣告效果進而增加商業價值。信義區作為台北市的商業樞紐,也是台灣最繁華的區域之一。近年來,信義區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以科技創新提升
Thumbnail
2024/03/26
DOOH (Digital Out of Home),是指利用數位技術在戶外環境中播放的廣告形式。這種新興的廣告模式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目光,還實現了精確的廣告投放,大大提升廣告效果進而增加商業價值。信義區作為台北市的商業樞紐,也是台灣最繁華的區域之一。近年來,信義區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以科技創新提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2年三月《數位時代》報導指出,LINE奪下台灣社群媒體霸主,TikTok強勢緊追!LINE 用戶一周使用率達93%,最常用這項功能依續是通訊、累積 LINE POINTS、閱讀新聞與社群討論等。更是手機上一天開啟次數最多的APP,這麼黏滴滴的社群工具,您甩的開嗎?
Thumbnail
2022年三月《數位時代》報導指出,LINE奪下台灣社群媒體霸主,TikTok強勢緊追!LINE 用戶一周使用率達93%,最常用這項功能依續是通訊、累積 LINE POINTS、閱讀新聞與社群討論等。更是手機上一天開啟次數最多的APP,這麼黏滴滴的社群工具,您甩的開嗎?
Thumbnail
Facebook都是老人在用?年輕人是不是已經都在用Tiktok,從2022年最新的社群媒體使用調查,看出現在的社群媒體戰局變化。
Thumbnail
Facebook都是老人在用?年輕人是不是已經都在用Tiktok,從2022年最新的社群媒體使用調查,看出現在的社群媒體戰局變化。
Thumbnail
各大品牌紛紛加強社群媒體投資,積極與具有影響力、可以策動消費者購物的網紅們建立合作關係。尤其在東南亞,TikTok 紅人帶來的行銷效益,正以驚人速度擴散中!如果你抱有困惑:究竟什麼是網紅?品牌該如何下手、選擇哪個平台?千萬別錯過 TenMax 為你精華整理的文章。
Thumbnail
各大品牌紛紛加強社群媒體投資,積極與具有影響力、可以策動消費者購物的網紅們建立合作關係。尤其在東南亞,TikTok 紅人帶來的行銷效益,正以驚人速度擴散中!如果你抱有困惑:究竟什麼是網紅?品牌該如何下手、選擇哪個平台?千萬別錯過 TenMax 為你精華整理的文章。
Thumbnail
2022 報告指出,TikTok 已挾 35.2% 使用率,躍升台灣網友愛用社交平台前五名,相當每三人就有一人熱衷使用 TikTok——想進軍年輕人市場,利用 TikTok 做行銷?TenMax 本篇文章,為你解析 TikTok 熱潮與行銷建議。
Thumbnail
2022 報告指出,TikTok 已挾 35.2% 使用率,躍升台灣網友愛用社交平台前五名,相當每三人就有一人熱衷使用 TikTok——想進軍年輕人市場,利用 TikTok 做行銷?TenMax 本篇文章,為你解析 TikTok 熱潮與行銷建議。
Thumbnail
疫情後的數位化有了很顯著的成長,數位化顯然成為了各企業公司追求的目標,究竟未來的數位世界發展趨勢會如何呢?希望能透過ARK的數位時代消費者篇的研究讓讀者可以一窺未來的樣貌。
Thumbnail
疫情後的數位化有了很顯著的成長,數位化顯然成為了各企業公司追求的目標,究竟未來的數位世界發展趨勢會如何呢?希望能透過ARK的數位時代消費者篇的研究讓讀者可以一窺未來的樣貌。
Thumbnail
面對自媒體用戶人數多、社群擴散效果佳等優勢,電商與網路直播平台,則以跨平台經營、導流等方式,來增強網友的使用意願,其中電商與網路直播平台又各自以 momo 購物網、 17LIVE 的聲量較多,兩者則是透過留言抽獎等活動策略,吸引網路社群共襄盛舉,也成功獲得不錯的關注迴響。 潮樂官方粉專—–點擊觀看
Thumbnail
面對自媒體用戶人數多、社群擴散效果佳等優勢,電商與網路直播平台,則以跨平台經營、導流等方式,來增強網友的使用意願,其中電商與網路直播平台又各自以 momo 購物網、 17LIVE 的聲量較多,兩者則是透過留言抽獎等活動策略,吸引網路社群共襄盛舉,也成功獲得不錯的關注迴響。 潮樂官方粉專—–點擊觀看
Thumbnail
經過了去年在選舉輿論風口上的社群巨頭,受惠疫情大部分時間待在家中,美國人的交流更需倚靠不同的Social Media,如今第一季成績繳出,我們可以順勢來看各大美國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們各自營運的狀況,影響力幾何、特色與針對的受眾是誰、獲利與營運模式的差異,以及成長性多高。
Thumbnail
經過了去年在選舉輿論風口上的社群巨頭,受惠疫情大部分時間待在家中,美國人的交流更需倚靠不同的Social Media,如今第一季成績繳出,我們可以順勢來看各大美國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們各自營運的狀況,影響力幾何、特色與針對的受眾是誰、獲利與營運模式的差異,以及成長性多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