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認知作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
陸離──文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的多元民主計畫(Varieties of Democracy project, 簡稱V-Dem 計畫),台灣是全球接收來自外國政府或其代理人假資訊攻擊最嚴重的國家,相信如你我一般的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曾親身體驗過虛假訊息的威力。台灣這個新型態混合威脅的實驗場在COVID-19 疫情爆發後更加引起世界關注,因而被許多國家視為民主體制保衛戰的最前線。無論使用的概念詞彙是北約的「資訊作戰」(infuence operation)或是台灣的「認知作戰」(cognitive warfare),其中有三個共同的本質性要素:這是一種具有軍事意涵的行動、經由統合性研究而得出的產物、並被國家行為者以政治作戰的方式所運用。
認知作戰是一種軍事行動
認知作戰的終極目的就是利用人類認知框架缺陷(loopholes in cognitive framework)或是認知行為特性,來達成過往需仰賴物理性武力才能企及的政治目的,可以說是帶有軍事色彩的行動,手段多元、具有跨領域特性。相較於美國軍方發展的「資訊戰」(information warfare)或是俄羅斯混合戰的「資訊戰」(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ая война),中國共產黨及其黨軍對於認知作戰的定義受到中國傳統戰略文化「全勝」思想所影響,涵蓋範圍更廣。
中共的認知作戰在各個戰略層次上、面對不同對象,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卻又環環相扣。在最高的國家戰略層次,泛指針對敵方高層政策決策過程中所涉及的資訊判斷認知進行干涉的所有行動;國防戰略層次則有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等所謂「三戰」者作為指引跨部門政經軍心資源的投入;在軍事戰略層次上則透過海、陸、空、網路、太空等領域的策略性資訊揭露,作為橇動目標國家軍民心理的槓桿,尤其是「能而示之不能、不能示之之能」的虛實用計。當然,以上這三層架構只是一套便於理解的淺析,實際上的運作更為複雜,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衍生出新的理論內涵與應用方式。
認知作戰之所以對中共來說十分重要,就是因為能在尚未產生巨大傷亡及外國干預的情況下,藉著內部分化、外部孤立來大幅限縮目標國家的防衛選項,再步步升高軍事壓力,最終迫使目標國家在談判桌上接受中共的政治條件,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換言之,順著中共的邏輯來看,認知作戰是人民戰爭在二十一世紀的延伸,是一場所有人對所有人的鬥爭。這點從三位一體的黨政軍結構可看出端倪,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三個指揮系統至少有23個專責單位涉及相關決策與執行。
認知作戰是一種用於政治作戰的統合研究
解放軍對於認知作戰的理論化與實用化過程有其建構脈絡,脫胎於過去傳統的統戰並吸收了部分美俄過去二十年間的戰爭科學;2003 年解放軍「三戰」學說始進入公眾視野;2014 年關於制腦權首次公開的理論化出版物《制腦權: 全球媒體時代的戰爭法則與國家安全戰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曾華鋒主編;2015 年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正式成軍,將資電、太空、心理等情報作戰體系進一步進行整合,解放軍國防科技體系朝自動化輿論控制的方向發展各類技術。當代解放軍對於認知作戰的研究結合了認知行為學、神經心理學、腦科學、AI 等領域,例如專攻腦科學與神經心理學的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朱雪玲,便寫了《認知神經科學及其軍事應用》,又或是《解放軍報》近年來頻頻討論,如何利用模擬人腦的「類腦」AI 技術來進行各種資訊與物理層次的「控腦」效果。
生長在民主國家的我們,能夠清楚理解人生而自由這種普世價值。相較之下,身在專制國家的民眾,則取決於在認知層面上是否能體認到民主自由的價值,因為這並非一個高掛在天邊的名詞,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相信以個人自由意志的天生權利所做出的選擇,能夠轉化成為改變社會的公共權力。民主社會的公民都應該思索專制國家的認知作戰正在對你個人所喜愛的生活方式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又可能讓正在閱讀本文的逐漸失去哪一些天生的權利?
(本文為《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第六部第一篇)
avatar-img
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左岸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蒐藏全世界: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今天上市! 「採集」(Collecting)一直是一個迷人的詞,它有對外尋找,也有擺在身邊累積為收藏的意思。對外,可以展現自我的品味和能耐,對內,可以思索自我角色的定位。我是誰?我從何處、與何人接洽而有所得?我打算展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觀? 「採集」如果涉及的
#F編 #大科學 #兩種心靈 拿到熱騰騰的《兩種心靈》,就翻到了一處責編、譯者、推薦者,甚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不會太關注的一個小段落,但是,如果你是《大科學》的責編或讀者,你一定一眼就會看到這個段落,而這個段落,讓我們在閱讀《大科學》時那種不自在,感到怪異的心情,稍稍有點理解。
我是全民健保實施那一年開始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因此對書中美國精神醫學主流如何從精神分析轉向生物精神醫學,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式照護如何影響醫病關係,感同身受。魯爾曼的作品,不僅令我有深深的「鄉愁」,更是關心精神醫學者不可錯過的傑作。——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魯爾曼教授的研究一向掌握了民族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從原子彈到核能發電,從太空設備到網際網路, 「大科學」的追尋成就了科學?還是毀壞了科學? 普立茲獎記者揭露一段政治與科學交織的歷史。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原子彈到登月計劃,從探測太陽系外的宇宙,到深入微觀尺度的原子,這些都是「大科學」的產物,至今引導著產官學
進入21世紀網路時代,世界處於劇變之中。「資訊焦慮」這新的名辭一出現,便引起巨大共鳴。不只虛擬與真實,混淆不清;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甚至黑與白、天與地,都錯亂成一團。人們陷於資訊焦慮,看不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蒐藏全世界: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今天上市! 「採集」(Collecting)一直是一個迷人的詞,它有對外尋找,也有擺在身邊累積為收藏的意思。對外,可以展現自我的品味和能耐,對內,可以思索自我角色的定位。我是誰?我從何處、與何人接洽而有所得?我打算展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觀? 「採集」如果涉及的
#F編 #大科學 #兩種心靈 拿到熱騰騰的《兩種心靈》,就翻到了一處責編、譯者、推薦者,甚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不會太關注的一個小段落,但是,如果你是《大科學》的責編或讀者,你一定一眼就會看到這個段落,而這個段落,讓我們在閱讀《大科學》時那種不自在,感到怪異的心情,稍稍有點理解。
我是全民健保實施那一年開始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因此對書中美國精神醫學主流如何從精神分析轉向生物精神醫學,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式照護如何影響醫病關係,感同身受。魯爾曼的作品,不僅令我有深深的「鄉愁」,更是關心精神醫學者不可錯過的傑作。——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魯爾曼教授的研究一向掌握了民族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從原子彈到核能發電,從太空設備到網際網路, 「大科學」的追尋成就了科學?還是毀壞了科學? 普立茲獎記者揭露一段政治與科學交織的歷史。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原子彈到登月計劃,從探測太陽系外的宇宙,到深入微觀尺度的原子,這些都是「大科學」的產物,至今引導著產官學
進入21世紀網路時代,世界處於劇變之中。「資訊焦慮」這新的名辭一出現,便引起巨大共鳴。不只虛擬與真實,混淆不清;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甚至黑與白、天與地,都錯亂成一團。人們陷於資訊焦慮,看不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政府對人民的「認知作戰」包含了定期與不定期的「愛國表態日」、「假新聞」聯播、言論審查、針對指標異議份子的仿冒帳號、抹黑某些議題……等。網路上的「認知作戰」混合現實世界的抓捕、打壓、媒體操作,壓熄可能的反抗之火。 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共對外的大外宣和認知作戰是一種對民主國家敵意的表現。
Thumbnail
認知戰認知作戰: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中的認知戰策略分析 認知戰認知作戰: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中的認知戰策略分析 關鍵字:認知作戰,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認知戰戰略,認知域作戰研究,認知作戰,認知控制,戰略思想,Cognitive W
Thumbnail
認知戰認知作戰:以北約增兵為背景的認知戰策略分析 關鍵字:北約增兵,認知戰,攻擊方,防禦方,心理戰,資訊操控,虛假資訊,網路戰,中立國,友軍,烏克蘭,俄羅斯,ISIS,芬蘭,瑞士,北約盟國,阿富汗戰爭,敘利亞內戰,輿論戰,資訊共用,媒體操控,公民教育,網路安全,恐怖主義,心理防禦,國際合作,軍
Thumbnail
認知戰認知作戰:認知戰與安全挑戰中方企業在海外的應對策略分析 關鍵字:認知戰, 中方企業, 恐怖襲擊, 安全挑戰, 資訊傳播, 社會責任, 風險管理, 國際合作,認知作戰,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認知戰戰略,認知域作戰研究,認知作戰,認知控
Thumbnail
“真假難辨的謠言,其目的是撕裂台灣社會,使我們對政府產生懷疑,對政治立場不同者充滿怨恨。”   楊醫師九月選書:打台灣不如騙台灣 作者:沈柏洋、吳銘軒、台灣民主實驗室 大塊文化出版   認知作戰,不論哪個黨派都很愛提的一個詞,不過因為牽扯到作戰,某個程度就是對於國與國之間的角度,加上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高科技加持的認知作戰-現代戰爭的新戰局 關鍵字:網路空間戰,駭客攻擊,網路滲透,高科技手段,資訊媒體操縱,人工智慧,深度偽造,輿論戰,網路防禦,全智慧化,斬首攻心戰,資訊集成,精確制導,虛假資訊,政治輿論,心理戰,認知作戰,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全案包含哪些部分?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全案包含哪些部分 關鍵字:認知作戰, 戰略全案, 戰場態勢感知, 全球與國內分析, 核心優勢, 戰略價值體系, 文化重塑, 視覺表達體系, 數位化與傳播系統, 戰略管理與賦能,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建設大揭秘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建設大揭秘 關鍵字:認知作戰, 態勢感知, 戰場機會, 戰略診斷, 戰略優勢, 認知系統, 價值創建, 四維定位模型, 戰略視覺, 視覺設計, IP設計, 空間設計, 戰術與執行, 新媒體形象,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
Thumbnail
所謂「認知戰」是一種結合多元領域技術,旨在影響個人、團體或國家對於某一問題、事件或局勢的思考方式。其目的是透過釋放資訊去影響,進而破壞敵方社會既有的、互信的基礎,並加深其對立,降低其士氣,打擊對手的計畫及其開展活動的能力。認知戰常常聚焦在被攻擊方的思惟運作能力、心理意識和邏輯習慣。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政府對人民的「認知作戰」包含了定期與不定期的「愛國表態日」、「假新聞」聯播、言論審查、針對指標異議份子的仿冒帳號、抹黑某些議題……等。網路上的「認知作戰」混合現實世界的抓捕、打壓、媒體操作,壓熄可能的反抗之火。 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共對外的大外宣和認知作戰是一種對民主國家敵意的表現。
Thumbnail
認知戰認知作戰: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中的認知戰策略分析 認知戰認知作戰: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中的認知戰策略分析 關鍵字:認知作戰,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認知戰戰略,認知域作戰研究,認知作戰,認知控制,戰略思想,Cognitive W
Thumbnail
認知戰認知作戰:以北約增兵為背景的認知戰策略分析 關鍵字:北約增兵,認知戰,攻擊方,防禦方,心理戰,資訊操控,虛假資訊,網路戰,中立國,友軍,烏克蘭,俄羅斯,ISIS,芬蘭,瑞士,北約盟國,阿富汗戰爭,敘利亞內戰,輿論戰,資訊共用,媒體操控,公民教育,網路安全,恐怖主義,心理防禦,國際合作,軍
Thumbnail
認知戰認知作戰:認知戰與安全挑戰中方企業在海外的應對策略分析 關鍵字:認知戰, 中方企業, 恐怖襲擊, 安全挑戰, 資訊傳播, 社會責任, 風險管理, 國際合作,認知作戰,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認知戰戰略,認知域作戰研究,認知作戰,認知控
Thumbnail
“真假難辨的謠言,其目的是撕裂台灣社會,使我們對政府產生懷疑,對政治立場不同者充滿怨恨。”   楊醫師九月選書:打台灣不如騙台灣 作者:沈柏洋、吳銘軒、台灣民主實驗室 大塊文化出版   認知作戰,不論哪個黨派都很愛提的一個詞,不過因為牽扯到作戰,某個程度就是對於國與國之間的角度,加上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高科技加持的認知作戰-現代戰爭的新戰局 關鍵字:網路空間戰,駭客攻擊,網路滲透,高科技手段,資訊媒體操縱,人工智慧,深度偽造,輿論戰,網路防禦,全智慧化,斬首攻心戰,資訊集成,精確制導,虛假資訊,政治輿論,心理戰,認知作戰,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全案包含哪些部分?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全案包含哪些部分 關鍵字:認知作戰, 戰略全案, 戰場態勢感知, 全球與國內分析, 核心優勢, 戰略價值體系, 文化重塑, 視覺表達體系, 數位化與傳播系統, 戰略管理與賦能,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建設大揭秘 認知作戰殼吉桔:認知戰戰略建設大揭秘 關鍵字:認知作戰, 態勢感知, 戰場機會, 戰略診斷, 戰略優勢, 認知系統, 價值創建, 四維定位模型, 戰略視覺, 視覺設計, IP設計, 空間設計, 戰術與執行, 新媒體形象,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
Thumbnail
所謂「認知戰」是一種結合多元領域技術,旨在影響個人、團體或國家對於某一問題、事件或局勢的思考方式。其目的是透過釋放資訊去影響,進而破壞敵方社會既有的、互信的基礎,並加深其對立,降低其士氣,打擊對手的計畫及其開展活動的能力。認知戰常常聚焦在被攻擊方的思惟運作能力、心理意識和邏輯習慣。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