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想享]到府居家徒手行不行?|現實與夢想的潮間帶(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是的,

我還是依然在做徒手!

這次換我「主動出擊」,到病人家裡做徒手。


沒有店租成本、隨正職時間安排、親友介紹的病人比較願意嘗試......

種種的優點讓我在初期就覺得可以持續做下去,

每次除了評估、徒手,最重要的是衛教病人居家運動,

我發現,大部的病人都能在3次左右「畢業」,

甚至有只做一次就完全改善的case,

這完全跟我原本認知到的基本6次有段不小的差距啊......

至於「為什麼既使去治療所也需要這麼多次」其中牽涉到甚麼「內幕」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這樣的成就感讓我確定這個技術必須繼續使用,而非在健保底下自甘墮落。


然而這樣的做法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尤其是「場地限制」的問題:

一般而言,徒手治療是需要一張「治療床」的,

除了能讓病人完全放鬆,最重要的是要保護治療師的身體,

讓治療師能很輕易的運用體重、擺位來讓徒手力度更深、更有效果,

但如果在病人家裡就不可能有這麼好的環境,

很多時候我都是冒著會讓身體受傷的風險在做的,

或著寧可喪失部分療效,拉長治療時間,

當然,收費部分就不可能像正規治療所一樣,

幾乎所有病人都能理解這樣的狀況,

畢竟比起其他們做過的其他方法,這已經相當「有感」了!

這依然是個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作法。


雖然逼不得已,法律上還是明文規定:

物理治療師不可在無師醫囑、轉介情況在非醫療場所執行物理治療業務。

這個困境在之前開實體工作室時是一樣存在的,

但我卻還是要這樣做的原因也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這裡就不再贅述,

只是這經過「評估」下的「徒手及運動治療」,

既使遠不只如此,我依然只能說「舒緩」、「放鬆」,

相信病人們能確實感受到在這包裝下的內涵。

其中,我必須要說的是:

根據評估,如果有需要醫學影像輔助、確認的部分我依然會要求病人去醫療所檢查,

很多我不確定能否處理的狀況也都會請病人到大醫院其他科別處理,

畢竟徒手就只是徒手,不是神技也不是仙丹,

將適合的病人救治而引導其自己能力之外的病人去到該去的地方也是我們的責任。


這個計畫其實從2019年4月就開始了,

最早都是透過身邊親朋好友介紹,人數其實寥寥無幾,

一直到開始寫文章,每個月能有2個case就要偷笑了......

但不知道是不是徒手之神眷顧,

case量開始隨著我的文章越來越多,在我密集po文的時間裡,

每月人數逐漸成長,開始穩定每月能有4個左右,

也是後面開始準備婚禮、處理房子等等事情越來越多才漸漸意識到身體不堪負荷......


最近剛讓一個長期case畢業,

她是診所同事研究所研究助理的媽媽,透過同事介紹來的。

在接手半年前因為跌坐左手撐地導致左手腕處到整隻手掌有明顯腫脹,

去了國術館、診所(就是我工作的那間)等等地方,

拿藥、打針,要不就是狂推亂按,最後都是要她最好不要動,

於是半年了,整隻手只有越來越痛、越來越種,

甚至因此左手臂有些微肌肉萎縮的現象(她是真的沒有動啊!),

想當然,左手是完全舉不高的,肩關節也又硬又痛,

但我們診所的醫生居然做個簡單的測試也沒有就開「五十肩」的診斷!

當然評估之後完全不是!

也因為跌坐,腰部也跟著疼痛了許久,常常不能久坐;

此外,膝蓋以下的不明腫脹也是困擾她許久的老毛病......


哇!這真的是個棘手的case!

但同時也相當認真努力,除了明明怕痛得要死還是忍著每次徒手的痠痛,

居家運動也做的相當確實,

於是在各個擊破之後,終於迎來了畢業這天,

左手不痛,而且活動角度甚至比一般人還好;

肌力完全恢復,日常生活甚至一點重的東西都能自己抬;

既使久坐還是有點酸,但透過簡單的腰椎居家運動也能自己處理掉疼痛;

下肢腫脹的問題其實是「下肢靜脈血栓」,

這是個隱藏風險相當高的問題,

在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狀況時就叫他一定要到大醫院檢查一下心血管,

果不其然是我預料到的問題,

透過藥物治療就已經完全改善了。

整個過程大概有一年吧,

但其實在做徒手半年左右的時候我就有說其實可以畢業了,

只是她希望能在保養一段時間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

於是還是再幫了她一陣子。


這段日子裡,她的老公、女兒也偶爾有些狀況,

但就是幾次的處理也都恢復的很好,

於是就在前些日子迎來了全家人的畢業典禮!


我想說的是:

他們這家真的是非常認真,

每次的徒手都能感受到明顯的進步,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更多的是願意面對自己病痛、願意為自己而奮鬥的她們所創造的。

「那我還可以多做甚麼?」這是每次居家運動教完一定會聽到的,

就是如此,遍體鱗傷的身體才會回應她們的呼喊,

最終回到健康的路上!


這是做徒手最開心的事了!不管是在工作室還是在病人家裡,

這樣的感動每每都會讓我相信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在台灣健保這個看似美好的烏托邦下,

是醫師專權統治的「暴政」,

而我們,這些能力甚至更甚醫師的物理治療師,

不能只是自甘墮落、自怨自艾。

然而,我們從根本的「法律」上就已經失去戰場,

現實中又沒有足夠的「財力」可以購買裝備,

於是我們帶著造夢的雙手逐漸退回現實邊界,

絕不允許妥協的心讓我留在這裡,

留在這「現實與夢想的潮間帶」......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 收藏🧐、訂閱💰、喜歡💓、5拍👏 》
並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喔!

📜點擊連結看更多:物治貝克首頁

📜追蹤、訂閱專題:貝克想享

📜尋找貝克分靈體:

Matters / Potato media / Liker social / 方格子 / 痞客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物治貝克的沙龍
87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物治貝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6
安慰失戀的人,比走出失戀還難! 我對著二弟說,這你應該最有經驗了吧!在大學,我曾有過一段得了分離焦慮的時期,那陣子幾乎天天以淚洗面,撕心裂肺的痛楚只能透過跟家人、女友視訊來緩解。他們也總會想盡辦法安慰我: 「沒事,時間會沖淡一切的。」 「我懂,我也有過思鄉情懷,辛苦你了。」 ⋯⋯
Thumbnail
2022/05/06
安慰失戀的人,比走出失戀還難! 我對著二弟說,這你應該最有經驗了吧!在大學,我曾有過一段得了分離焦慮的時期,那陣子幾乎天天以淚洗面,撕心裂肺的痛楚只能透過跟家人、女友視訊來緩解。他們也總會想盡辦法安慰我: 「沒事,時間會沖淡一切的。」 「我懂,我也有過思鄉情懷,辛苦你了。」 ⋯⋯
Thumbnail
2022/04/30
因你而存在, 伴著滿嘴英勇,濺起的水花烙通紅, 是青是黑還是紅? 我喜歡看你沈醉的笑容, 當我沒入水中,看不見有你的天空, 快窒息才肯放手。 渴求著唯一,
Thumbnail
2022/04/30
因你而存在, 伴著滿嘴英勇,濺起的水花烙通紅, 是青是黑還是紅? 我喜歡看你沈醉的笑容, 當我沒入水中,看不見有你的天空, 快窒息才肯放手。 渴求著唯一,
Thumbnail
2022/04/23
Ping Ping,是皮蛋的皮,被叫得像飄動的風鈴,那樣輕聲、那樣溫柔的聲音。 有天四下無人,我們來了場 Manˊs talk 。牠罕見地出現在我面前,背對著我坐下,我拿張椅子也坐下; 「你別那麼傲嬌,你要飼料、要跟媽媽住,也得來拜個碼頭嘛!」 牠沒理我,只是理著毛,回頭瞧了一眼; 「喵~」
Thumbnail
2022/04/23
Ping Ping,是皮蛋的皮,被叫得像飄動的風鈴,那樣輕聲、那樣溫柔的聲音。 有天四下無人,我們來了場 Manˊs talk 。牠罕見地出現在我面前,背對著我坐下,我拿張椅子也坐下; 「你別那麼傲嬌,你要飼料、要跟媽媽住,也得來拜個碼頭嘛!」 牠沒理我,只是理著毛,回頭瞧了一眼; 「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復健的路,不好走,因為你按時的復健,帶給你的卻非是立即性的效果,白話點,復健,並不是定會完全康復,但,不復健,情況只會加深。
Thumbnail
復健的路,不好走,因為你按時的復健,帶給你的卻非是立即性的效果,白話點,復健,並不是定會完全康復,但,不復健,情況只會加深。
Thumbnail
前兩篇對著復健師有所思考,寫了《師也》與《輕放》,我馬上著手這第三篇的反思。 在這裡,我特此補正,呵呵,謝謝
Thumbnail
前兩篇對著復健師有所思考,寫了《師也》與《輕放》,我馬上著手這第三篇的反思。 在這裡,我特此補正,呵呵,謝謝
Thumbnail
是的, 我還是依然在做徒手! 這次換我「主動出擊」,到病人家裡做徒手。 沒有店租成本、隨正職時間安排、親友介紹的病人比較願意嘗試...... 種種的優點讓我在初期就覺得可以持續做下去, 每次除了評估、徒手,最重要的是衛教病人居家運動, 我發現,大部的病人都能在3次左右「畢業」, 我想說的是:
Thumbnail
是的, 我還是依然在做徒手! 這次換我「主動出擊」,到病人家裡做徒手。 沒有店租成本、隨正職時間安排、親友介紹的病人比較願意嘗試...... 種種的優點讓我在初期就覺得可以持續做下去, 每次除了評估、徒手,最重要的是衛教病人居家運動, 我發現,大部的病人都能在3次左右「畢業」, 我想說的是:
Thumbnail
有看過貝克之前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骨科、復健科診所、醫院,或許該說「健保」下的醫療, 絕對有存在的必要; 只是在「商業氣息」的扭曲下, 被「物美價廉」過濾的醫療, 剩下的只有渺小卻龐大「服務品質」;以及逐漸透明並漸漸退去的「醫療品質」...... 看你兩眼就叫你去做復健的醫師要有能力治好你。
Thumbnail
有看過貝克之前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骨科、復健科診所、醫院,或許該說「健保」下的醫療, 絕對有存在的必要; 只是在「商業氣息」的扭曲下, 被「物美價廉」過濾的醫療, 剩下的只有渺小卻龐大「服務品質」;以及逐漸透明並漸漸退去的「醫療品質」...... 看你兩眼就叫你去做復健的醫師要有能力治好你。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有時也會對現實妥協 自己開立或者加入國術館、整復推拿、工作室......等等「非醫療」場所 雖然遊走法律邊緣,但卻也是展現理想的無可奈何之地 不知道各位對於其中的「工作室」有沒有疑問呢? 其實會開立工作室的物理治療師大概是因為 沒有資金可以開設物理治療所, 也有人會問: 但都還好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有時也會對現實妥協 自己開立或者加入國術館、整復推拿、工作室......等等「非醫療」場所 雖然遊走法律邊緣,但卻也是展現理想的無可奈何之地 不知道各位對於其中的「工作室」有沒有疑問呢? 其實會開立工作室的物理治療師大概是因為 沒有資金可以開設物理治療所, 也有人會問: 但都還好
Thumbnail
物理至ㄌㄧㄠ有持續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就知道貝克常常講的一句話 「記得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 但是到底要去哪裡找呢? 要如何確定他就是我可以信任的? 又怎麼知道他的專業度就夠呢? 這些問題底下的文章中就會有解答囉! 物理治療師的科別有四種 這裡就以貝克最熟,也是病人數最多的「骨科」來做
Thumbnail
物理至ㄌㄧㄠ有持續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就知道貝克常常講的一句話 「記得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 但是到底要去哪裡找呢? 要如何確定他就是我可以信任的? 又怎麼知道他的專業度就夠呢? 這些問題底下的文章中就會有解答囉! 物理治療師的科別有四種 這裡就以貝克最熟,也是病人數最多的「骨科」來做
Thumbnail
各位對於「興趣」的定義是甚麼呢? 做了會忘記時間、沒事就想做、沒做就會覺得怪怪的、做了心情就會很好....... 以前在填一些類似簡介、履歷的個人基本資料表格 看著「興趣」跟「專長」兩個格子 總是覺得這兩個到底要怎麼填啊!我填起來都一樣啊! 長大了,出了社會,工作了一段時間 卻怎麼也沒辦法
Thumbnail
各位對於「興趣」的定義是甚麼呢? 做了會忘記時間、沒事就想做、沒做就會覺得怪怪的、做了心情就會很好....... 以前在填一些類似簡介、履歷的個人基本資料表格 看著「興趣」跟「專長」兩個格子 總是覺得這兩個到底要怎麼填啊!我填起來都一樣啊! 長大了,出了社會,工作了一段時間 卻怎麼也沒辦法
Thumbnail
相信有在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台灣現行的醫療法規之下 物理治療師是被歸屬在醫師底下的醫療人員 他們所做的治療都要經過醫師的診斷、轉介 雖然物理治療師會的專業及技術不只跑電療、拿熱敷、綁拉腰拉脖子等等請個工讀生就會做的事 但是在醫師的專權下,物理治療師只能會這些 就算有能力開設物理治療所
Thumbnail
相信有在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台灣現行的醫療法規之下 物理治療師是被歸屬在醫師底下的醫療人員 他們所做的治療都要經過醫師的診斷、轉介 雖然物理治療師會的專業及技術不只跑電療、拿熱敷、綁拉腰拉脖子等等請個工讀生就會做的事 但是在醫師的專權下,物理治療師只能會這些 就算有能力開設物理治療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