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26】不論喜歡或討厭,臺灣人都必須了解的國家-中國《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臺灣,一提到中國,總是充滿愛恨情仇的,只不過恨跟仇的成份居多。

作為距離臺灣這麼近,且說著共通語言的國家,本該是交流最密切,但卻因為歷史糾葛,三不五時的「武統」、「回歸祖國懷抱」,自然會不受臺灣人歡迎,甚至變成下意識厭惡。

中國人邏輯、中國的現況,是每個臺灣人的必修學分。

但在臺灣,有關中國的討論,都太過極端地往「反中」與「傾中」的光譜靠近,反中有流量密碼,傾中人人喊打,簡單又暴力的二分法,使得想要客觀理解與認識中國的人少了,而捫心自問,這其實是臺灣人所欠缺的。

《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作者,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臺灣人,而是韓國記者,更多了一份可信度。全書分為五章,62個主題,講述經濟、政治、外交社會與文化,西恩分別就這五個面向,整理重點,最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raw-image

一、經濟-成為世界經濟中心

這個篇章主要說明中國的經濟發展,從5G、北斗衛星的發展,乃至於中國數位貨幣的推廣,可以發現中國想要藉由這些經濟活動,打破現行由美國主導的世界。

無現金社會

在中國使用手機支付非常普遍,許多店家不收現金,搭配無人技術發展,因此無人餐廳、無人便利商店等無人服務快速擴散,還有無人飯店,櫃臺以機器人取代一般員工。但面臨到的問題是,每十位老人只有一位使用手機支付,甚至還有老人因為要用現金支付買葡萄遭拒後,非常生氣地搶了葡萄。

中國5G與數位貨幣

中國極力發展5G與數位貨幣,在5G方面使用低價攻勢與擴充基礎建設,大幅提升使用人口比例,希望在未來6G競爭上能夠打領先地位;另方面,發展數位貨幣,可以維持「一人民幣等於一數位貨幣」的價值,只要用手機觸碰,就可完成付款。就國家層級而言,也可在提供其他國家援助時,直接用數位貨幣支付,打破以美元為核心的現況。

二、政治-中國的大國歷史

中國因為集權領導,不論是西藏、新疆、香港或是臺灣,都有著不能失去的壓力,但緊抓在手就代表掌握嗎?從反送中等事件看來,可能不是如此,至少掌握不住人心。

西藏與新疆

書中提到,中國的歷史觀是中國的五十五個少數族群=中國歷史,雖然毛澤東跟國父孫中山都曾提及中國不應極權的概念,但因為共產黨擔心國家再次分裂,因此與其讓少數民族找回認同感,放任他們離開中國,還不如以統一一國家的型態治國。

主席的黑髮

習近平以前的國家主席都是黑頭髮,因而成為一種慣例,主要是希望給予外界健康、年輕的形象,但習近平上任後掌握大權,打破中國集體領導制度的傳統,流露出的白髮,顯示其自信。書中也預測因習近平持續掌權,因此未來可能會由1970年代的人接班,而因為1970年代出生的人,都受過良好教育且受西方影響較大,會使得未來的中國跟現在更不一樣。

三、外交-中國的外交戰

臺灣夾在中美強權間,不時要面對著中國的威脅,不過中國領土與許多國家接壤,與美國的關係也影響世界變動,跳脫臺灣的觀點看中國外交,可以更全面了解中國的思維。

中國與印度軍人用拳頭打架的原因

之前西恩看到這新聞,非常震驚,想說都什麼時代了,怎麼還會用狼牙棒、拳頭這麼原始的方式打仗。原來是中印在旺達峽谷國界畫分不清,為了降低衝突的影響,協議在國界區域避免開槍。但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中國把格鬥選手送往國界衝突區,印度也送了特種部隊過去一較高下。

一帶一路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但提供的借款利息高、還款期短,導致有國家因沒辦法還款而把國內的重要設施租交給中國,引發一帶一路只有中國獲利的批評;但也有人認為主要是中國金援的對象多是資金有困難的國家,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四、社會-中國的真實面貌

社會篇提及中國社會的許多樣貌,因一胎化改二胎化,導致許多家庭有小二十歲的弟弟;在教會唱國歌;上網得翻牆等,許多讓在民主國家的我們難以想像的事。

不任用河南出身的人

臺灣那麼小都會有「戰南北」的現象,在中國也有。中國特別歧視河南省的人,因之前河南人為了賺錢蓋了許多假貨工廠,導致中國人對於河南省有偏見;近期湖北省因背負新冠病毒發源地的罪名,也被歧視,且因中國採居住地登記制度,無法隨便變更戶口,導致這種偏見很難被根除。

在教會唱國歌

中國是限制宗教的國家,由政府判斷何為正常的宗教活動,中國政府在2012年提出基督教中國化的概念,拆除了河南、浙江等地的教會與教堂十字架,用習近平的肖像取代之,近來更用唱中國國歌取代讚美詩歌。

五、文化-中國如何操作文化?

中國的愛國主義電影

近來中國成功熱銷的電影,有著「愛國」的共同點,票房第一名是《戰狼2》,內容像是中國版的藍波,講述在內戰頻仍的非洲解救中國僑胞與當地人,另外還有在葉門營救僑胞的《紅海行動》。世界改由中國來救,就看大家買不買帳?但至少在中國是沒問題的。

社會主義饒舌歌手

聽到饒舌歌手,應該大家都會聯想到批評社會、政府,但中國的饒舌歌手,主要是在宣揚體制,除了批評美國的內容外XD。

我追的帳號是政府創的

2020年美國政府通過《台北法》後,微博帳號「俠客島」予以譴責,原來俠客島並非個人帳號,而是中國共產黨經營的媒體。在社群經營方面,共產黨會先創立一個搞笑的帳號,並發布獨家訊息,提升訂閱數,再動員炒熱氣氛,當社會氛圍不佳,就會用這些帳號降低民眾不滿。

西恩後見

上面列舉一些西恩個人覺得特別的內容,其實整本書每個主題都大概兩三頁,易讀且精彩,會讓人一不小心接著看完整本,非常直得一看。在政治主導下,可以看到中國在文化、社會方面,有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或許每個人的見解看法不同,也沒有標準答案,但都應該理性探討,並了解我們的「鄰居」,進而做出正確的決策,畢竟臺灣不是大國,更沒有什麼政策失誤的空間。

零零後vs天然獨

書中提到中國的八零後目睹國家的改革開放,因此抱著開放態度;九零後成長於經濟、網路、海外旅行活躍的時代,有強烈的個人主義;零零後在激烈的愛國主義教育下長大,對於中國擠身國際強國有極大的自負,對體制忠誠度高。而在臺灣,越後面的世代,有「天然獨」想法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讓我想到去年冬奧,觀看「麟洋配」在男雙羽球決賽對決中國李俊慧/劉雨辰組合直播時,很多留言寫「國家隊打省隊有什麼好看的?」在完全不同的教育影響下,未來中國的「零零後」vs臺灣「天然獨」,會激起怎樣的火花,得讓時間驗證。

隱私vs效率

中國臉部技術辨識技術高,可以辨識臉孔搭乘地鐵,甚至可以只憑照片,透過中國市民臉部資訊的人工智慧臉部辨識資料庫,找到失散32年的小孩。但如果這一切的便利與效率,是建立在犧牲的個人隱私,你願意嗎?

中國有沒有辦法更討喜

書中提到,中國歷經清末外國勢力侵略,到毛澤東激烈社會主義,到改革開放,中國統治階層亟欲「找回過往榮耀」,那個接受鄰國朝貢,處於世界文化、資源與經濟中心的中國。

從上面思維,可以理解,中國絕不可能讓新疆、西藏、臺灣獨立,而「回歸祖國懷抱」這詞,對臺灣人更顯侵略性。即便在文化、經濟上有所交流,但我們都知道其最後的政治目的在於統一,因此當然無法真誠以對。兩岸統一既然是無解的課題,在政治教育的影響下,兩岸只能持續落入誤解的輪迴,最後受害的,恐怕還是人民。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1會員
166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好說,難說,好難說。臺灣主權,好笑,難笑,好難笑。 美國官員訪問臺灣,美國白宮國務院卻很明白的說一個中國,國際上說捍衛臺灣的主權,私地下卻又說一個中國,臺灣政府又不敢反駁美國在國際上的聲明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好說,難說,好難說。臺灣主權,好笑,難笑,好難笑。 美國官員訪問臺灣,美國白宮國務院卻很明白的說一個中國,國際上說捍衛臺灣的主權,私地下卻又說一個中國,臺灣政府又不敢反駁美國在國際上的聲明
Thumbnail
每次看到台灣外交相關的新聞都心癢癢,好像怎麼解釋都有矛盾的點可以戰。 我們還是回到問題源頭吧: 為何台灣到今天都是這種官方不行、民間可以,不然就是要取個怪名字或跟中國交換什麼才能上台的獵奇狀態?我們ㄉ存在有夠像小三,只能在正宮中國的陰影下度日。 近期相關資訊標題⬇️⬇️⬇️
Thumbnail
每次看到台灣外交相關的新聞都心癢癢,好像怎麼解釋都有矛盾的點可以戰。 我們還是回到問題源頭吧: 為何台灣到今天都是這種官方不行、民間可以,不然就是要取個怪名字或跟中國交換什麼才能上台的獵奇狀態?我們ㄉ存在有夠像小三,只能在正宮中國的陰影下度日。 近期相關資訊標題⬇️⬇️⬇️
Thumbnail
在臺灣,一提到中國,總是充滿愛恨情仇的,只不過恨跟仇的成份居多。 作為距離臺灣這麼近,且說著共通語言的國家,本該是交流最密切,但卻因為歷史糾葛,三不五時的「武統」、「回歸祖國懷抱」,自然會不受臺灣人歡迎,甚至變成下意識厭惡。 中國人邏輯、中國的現況,是每個臺灣人的必修學分。
Thumbnail
在臺灣,一提到中國,總是充滿愛恨情仇的,只不過恨跟仇的成份居多。 作為距離臺灣這麼近,且說著共通語言的國家,本該是交流最密切,但卻因為歷史糾葛,三不五時的「武統」、「回歸祖國懷抱」,自然會不受臺灣人歡迎,甚至變成下意識厭惡。 中國人邏輯、中國的現況,是每個臺灣人的必修學分。
Thumbnail
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 「中國為什麼沒有像西方預期的,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成為民主國家?」「中國對外的行為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國際新聞裡,越來越常出現印象中的民主國家、西方強國明明與中國關係緊張,但政治人物卻在讚美中國、支持中國做法?」這些問題在「黑手」這本書裡,得到了一些回應。
Thumbnail
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 「中國為什麼沒有像西方預期的,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成為民主國家?」「中國對外的行為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國際新聞裡,越來越常出現印象中的民主國家、西方強國明明與中國關係緊張,但政治人物卻在讚美中國、支持中國做法?」這些問題在「黑手」這本書裡,得到了一些回應。
Thumbnail
現況:探討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以及對中國觀感辨識 每逢選舉將至,統獨議題討論的激烈程度,時常高過於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台灣身為地緣政治關鍵的核心角色,要說出我們是「獨立國家」,需要多少厚實的國際經貿地位及軍事實力,才能勇敢說出來? 再者,想成為獨立國家,如果鄰國掐著經濟命脈會產生什麼後果?
Thumbnail
現況:探討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以及對中國觀感辨識 每逢選舉將至,統獨議題討論的激烈程度,時常高過於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台灣身為地緣政治關鍵的核心角色,要說出我們是「獨立國家」,需要多少厚實的國際經貿地位及軍事實力,才能勇敢說出來? 再者,想成為獨立國家,如果鄰國掐著經濟命脈會產生什麼後果?
Thumbnail
富裕後的中國選擇了一條孤立的道路   是什麼導致近年中國與各國衝突不斷?越南Vingroup首席經濟顧問川島博之先生從近代中國歷史切入,探討背後的中國心態。
Thumbnail
富裕後的中國選擇了一條孤立的道路   是什麼導致近年中國與各國衝突不斷?越南Vingroup首席經濟顧問川島博之先生從近代中國歷史切入,探討背後的中國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