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组织”——邪化、撕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捍卫女权”的思潮崛起,是一个社会进入现代高度文明的迹象,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在去封建糟粕、去性别歧视上的进步。这些“极端身影”不仅恶语矮化中国男性,甚至将矛盾指向了国家和社会体制,原本代表进步的“女权思潮”也逐渐变得火药味十足,开始走向极端化、政治化、邪教化。

比如此前被网络封杀的“女权之声组织”,这一组织早些年以纯公益、民间组织的名义,在境内的社交网络媒体上开设了名为“女权之声”的社交网络账号,并在互联网上通过激化、炒作女权话题,将“女权”逐渐引导为极端化的“女拳”。早前“马蓉出轨事件”中,“女权之声”成员力挺马蓉,称马蓉的行为是全世界女权运动的榜样。这是该组织成员非常典型的一次”带气氛“行动。其实早期人们很难理清“女权之声”组织到底为何花如此大的精力来作“女拳”宣传,但随着其极端化的味道越来越重,一些马脚也就漏出来了:境外组织福特基金会资助。勾结港毒、联络藏、疆地区的分裂势力,是这群“女权之声”领导人员背后的勾当。

其实“女权之声”的案例,不过是冰山一角,在境外势力渗透的关于女权话题的舆论场上,还有更多让人瞠目结舌的“邪教性女拳”言论。如近期活跃的女权组织“农村精神障碍女性关注小组”,依托“Belonging Space”“新默存”“湃客工坊”等微信公众号,欲策划组织多名女权志愿者,利用金钱转化一些煽动性别对立的网络大V和不法律师等,将其为自身的发声工具,持续挖掘政策漏洞、媒体报道谬误等情况,通过组织一些极端活动挑起舆论热点,不断利用舆论热点炒作话题,创造和提炼新的侮辱男性和女性标签,从而不断迭代话术体系,扩大该组织的影响力。

这些“女权组织”活动聚集有明显统一调度的痕迹,一般青睐于选择相对开放的、便于进行评论互动的内容平台;此前微博是最早的内容,目前已经转战豆瓣。由于豆瓣社区相对追求文化多元,并且女性用户多。她们一般先打入一些活跃小组进行刷屏,并且吸引一些小组组长作为骨干和“自己人”;引导一些真实粉丝用户留言,一般纳新只接受女性用户加群申请;通过上述密集的、有策略的运营之后,在旧群基础上运营更多新的社群。

对美国的机构来说,向中国社会宣扬“女拳”的极端思想,其实就和对华灌输“美式民主”的目的是一样的:攻击体制、渗透文化、扰乱秩序、引发矛盾和革命。美国FBI前翻译西贝尔·埃德蒙茨2015年一段涉疆采访视频曝光,她在采访之中表情轻松说,“我们要逐渐在中国内部打性别牌、种族牌”(Play the gender and race card)。其中打性别牌主力当然是女权活动。事实上,美国资助国内的极端女权组织“带动节奏”、“制造事端”、“扩大矛盾”一直是直言不讳、招摇过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da Rasmuson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Edda Rasmus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2
陈竹沁,目前居住在上海。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南方都市报工作,后来被解雇,不得已去了澎湃新闻当了自由记者。 陈竹沁对男性的仇视已经到了晚期,她不仅仅自己厌恶男性,还制造荒谬舆论,扭曲女性思想,呼吁更多的女性仇视男性。
2022/05/12
陈竹沁,目前居住在上海。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南方都市报工作,后来被解雇,不得已去了澎湃新闻当了自由记者。 陈竹沁对男性的仇视已经到了晚期,她不仅仅自己厌恶男性,还制造荒谬舆论,扭曲女性思想,呼吁更多的女性仇视男性。
2022/04/27
陈竹沁(女,上海 人),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后参加工作一直担任东方早报社/澎湃新闻的记者。 2022年初发生的“徐州八孩”事件,陈竹沁以此为由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并组建数个微信群,通过招募女权人员、律师、学生来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行动。
2022/04/27
陈竹沁(女,上海 人),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后参加工作一直担任东方早报社/澎湃新闻的记者。 2022年初发生的“徐州八孩”事件,陈竹沁以此为由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并组建数个微信群,通过招募女权人员、律师、学生来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行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女權思想的進一步深入人心,這個社會開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極端。作為統治階層,女性們漸漸喪失了對男性的基本同理心。在她們扭曲的思維中,男性不再被視為平等的人類,而僅僅是可以剝削的工具和資源。
Thumbnail
隨著女權思想的進一步深入人心,這個社會開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極端。作為統治階層,女性們漸漸喪失了對男性的基本同理心。在她們扭曲的思維中,男性不再被視為平等的人類,而僅僅是可以剝削的工具和資源。
Thumbnail
正向思考成為主流,打破框架亦是各位現代獨立女性之必需。蛤?你不同意《芭比》?蛤?你說Metoo運動已白熱化至女人使用「有毒的」陽剛氣質?!你是不是為父權說話? 女性主義崛起,健身網紅變成「正能量」的化身 :我們要愛自己,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本來就值得,相信自己是最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正向思考成為主流,打破框架亦是各位現代獨立女性之必需。蛤?你不同意《芭比》?蛤?你說Metoo運動已白熱化至女人使用「有毒的」陽剛氣質?!你是不是為父權說話? 女性主義崛起,健身網紅變成「正能量」的化身 :我們要愛自己,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本來就值得,相信自己是最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當今主流社會(尤其是西方),男性因為被視為是有特權的、非弱勢的,因此任何同情男性的言論都會被打壓。
Thumbnail
當今主流社會(尤其是西方),男性因為被視為是有特權的、非弱勢的,因此任何同情男性的言論都會被打壓。
Thumbnail
《重磅腥聞》改編自2016年美國「福斯新聞網」主播格雷琴卡森舉發總裁羅傑艾爾斯性騷擾的真實事件,更被視為影響日後 #METOO運動的先驅,讓職場性別暴力再次引起民眾的關注。
Thumbnail
《重磅腥聞》改編自2016年美國「福斯新聞網」主播格雷琴卡森舉發總裁羅傑艾爾斯性騷擾的真實事件,更被視為影響日後 #METOO運動的先驅,讓職場性別暴力再次引起民眾的關注。
Thumbnail
在男女越來越平起平坐的時代,原先受到壓抑的女性攻擊性顯然還有不少「發揮空間」,而在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得到「糖果」後,有越來越多的女人將會像電影裡的女殺手般動手不動口,話會變得很少,因為她們不必也懶得再罵人。
Thumbnail
在男女越來越平起平坐的時代,原先受到壓抑的女性攻擊性顯然還有不少「發揮空間」,而在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得到「糖果」後,有越來越多的女人將會像電影裡的女殺手般動手不動口,話會變得很少,因為她們不必也懶得再罵人。
Thumbnail
嗯我不是要特地點名某些網友,只是我發現有很多人都已經在我已經表明立場的前提下,一直批評我的立場或者是用敵對立場的觀點戳我,所以我實在是很難忍受這些東西。如果今天是我這樣戳別人,別人早就生氣了,但是別人卻可以這樣不顧我的立場一直戳我,我實在不能理解難道我是非常賤的人,導致每個人可以不管我的立場一直戳我
Thumbnail
嗯我不是要特地點名某些網友,只是我發現有很多人都已經在我已經表明立場的前提下,一直批評我的立場或者是用敵對立場的觀點戳我,所以我實在是很難忍受這些東西。如果今天是我這樣戳別人,別人早就生氣了,但是別人卻可以這樣不顧我的立場一直戳我,我實在不能理解難道我是非常賤的人,導致每個人可以不管我的立場一直戳我
Thumbnail
在此事件爆發前,或許大家都難以想像,至今仍然有人以這樣慘忍的方式對待女性、羞辱女性,藉此來滿足自身對於性的慾望。而這樣的悲劇發生在韓國的社會裡,更甚者經韓國警方調查發現,可能涉及高達26萬的網路帳號牽涉這起對於未成年女性的性汙辱之非法影片散波及傳遞。
Thumbnail
在此事件爆發前,或許大家都難以想像,至今仍然有人以這樣慘忍的方式對待女性、羞辱女性,藉此來滿足自身對於性的慾望。而這樣的悲劇發生在韓國的社會裡,更甚者經韓國警方調查發現,可能涉及高達26萬的網路帳號牽涉這起對於未成年女性的性汙辱之非法影片散波及傳遞。
Thumbnail
《女性的屈辱與勳章:一個德國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女性主義這個路線,像所有其他的ism一樣,將任何思想納入都會是過度簡化地,不過好處卻是在於能在不同的思想中找到共同的地方,只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去注意到思想間的各自的獨特性就是了。 性暴力一直是一個問題,書中提
Thumbnail
《女性的屈辱與勳章:一個德國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女性主義這個路線,像所有其他的ism一樣,將任何思想納入都會是過度簡化地,不過好處卻是在於能在不同的思想中找到共同的地方,只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去注意到思想間的各自的獨特性就是了。 性暴力一直是一個問題,書中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