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影評|世界上最爛的人:我們以為知道自己是誰,但是我們卻不知道

海安影評|世界上最爛的人:我們以為知道自己是誰,但是我們卻不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世界上最爛的人》劇照

《世界上最爛的人》劇照

「我以前常花時間擔憂很多事,但真正出問題的,從來不是我擔心的事。」——《世界上最爛的人》


離職後和幾位朋友聊對「工作」的想法,許多朋友跟我說「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們都想體會找到某份工作完全投入的感受,但是尋覓換了幾份工作卻始終迷惘。

反成功哲學的書越來越多,似乎過去那套對於金錢、地位的說法越來越被稀釋,這個現象在每一個國家都相同,究竟這個世代的我們,到底要追逐什麼?

網路上有一個梗圖,一位金髮男子比著讚,文字寫著「我就爛」。

現實的是,現在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應有的報酬,有時候光是要生存下去都很困難,以至於大家不想好好努力「反正努力也沒有用」


「我覺得我像是自己生活的旁觀者,像是我自己人生的配角。」——《世界上最爛的人》


台灣的教育制度,不斷強調功利主義,灌輸「成為有用的人」的思維,導致外在條件的評估更加尖銳,只要沒有達到,整個人的價值都被否定了,努力與成功所拉扯的裂縫,產生許多焦慮、憂鬱、憤怒,這個世代的我們情緒漸漸地飽和,在社群裡更加明顯。

而社群必須保持光鮮亮麗的模樣,反而又將自己拉回成功主義裡,面對真實與虛擬所衍伸的空虛感,以及無法彌平的落差與矛盾,使我們變得無所適從。不斷興起的「愛自己」像是揮動虛晃的大旗,又是另一種滿足大眾的形象。

其實我很羨慕上一代的人,對於人生的目標非常明確「有車、有房、有小孩」,就是最「正確」的生活狀態,但是在這個世代,雖然普遍擁有的物質比起過去充足許多,但是卻感到更加的空虛。

當我們對「好」、「爛」的定義模糊,反而不知道追逐的終點是什麼,好像一直處於不安定、無法認同自己的狀態裡。

《世界上最爛的人》裡,和茱莉年紀相差二十歲的前男友艾克索感嘆地說,以前他喜歡搭車去唱片行聽歌,或是去書店看書,所有事物實際可觸,但是現在都是由網路取得,他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我記得小時候回新竹,我們會在車上放周杰倫、陶喆、孫燕姿的CD,等我和姊姊睡著時,媽媽會放自己喜歡的比吉斯 Bee Gees、木匠兄妹樂團 Carpenters。將一張唱片聽過兩、三次後再換下一張。至今我仍舊記得〈范特西〉歌曲的順序。

但是現在我們開啟Spotify、KKBOX,有時候反而不知道聽什麼,隨機播放跳了好幾首,才終於有一首歌能符合自己的心境。

「我們看似擁有很多選擇,但是卻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我們看似自由,但是我們卻都不自由;我們以為知道自己是誰,但是我們卻不知道。」

「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想清楚,我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往前走。」——《世界上最爛的人》


也許不會有想清楚的那一天,但是我們必須面對生命裡那些呼喚著自己的選項,努力實踐每一個選擇,得到屬於自己人生的解答。

在自我探索中,以及與他人的互動裡,讓「我是誰」更加立體與真切,並回歸面對自我的孤獨,而孤獨延伸出來的存在和意義,才能逐漸明白在這個世界上的定位。

最後,茱莉朝向喜愛的方向前進,最後一幕的她看起來很快樂。

「很遺憾,沒有讓妳知道妳是很好的人。」——《世界上最爛的人》

願這個世代的我們,享受著迷惘,不要忘記我們都擁有實踐勇氣。
對啊!我們很爛,但我們也很好。

「失蹤了很久的鑰匙 原來一直在妳口袋
金屬撞擊的時候 某些部份的我醒過來
地下道裡安靜的箭頭 終於我再也不會迷路了
錯綜複雜的開始 勇往直前的出口」
——〈方向感〉1976

avatar-img
海安 Szuan的沙龍
18會員
20內容數
從13歲罹患免疫性血小板缺少症(ITP,俗稱紫斑症)後的旅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海安 Szu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儘管過了多年,當我抱著有黎耀輝氣味的被子哭泣的何寶榮,卻還是無法停止自己的眼淚,也許我只是在感嘆著過去。 我與你誰是黎耀輝,誰是何寶榮? 也許我們都只是害怕失去,只能互相牽引卻互相傷害的戀人。 但是這次看完《春光乍洩》,我沒有哭了。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創造」這場謊言的不只有安娜,而是整個社會,當我們按下一集時,也正在「創造安娜」之中。 人都是互相達成慾望的依附。每一個靠近安娜的人都懷抱著不同的利益,安娜像是一面鏡子,反射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一個人所傳遞的價值與真誠,還是能在細節和時間中被檢視和顯露。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儘管過了多年,當我抱著有黎耀輝氣味的被子哭泣的何寶榮,卻還是無法停止自己的眼淚,也許我只是在感嘆著過去。 我與你誰是黎耀輝,誰是何寶榮? 也許我們都只是害怕失去,只能互相牽引卻互相傷害的戀人。 但是這次看完《春光乍洩》,我沒有哭了。 「寂寞的人都是一樣的。」
「創造」這場謊言的不只有安娜,而是整個社會,當我們按下一集時,也正在「創造安娜」之中。 人都是互相達成慾望的依附。每一個靠近安娜的人都懷抱著不同的利益,安娜像是一面鏡子,反射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一個人所傳遞的價值與真誠,還是能在細節和時間中被檢視和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