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下子想做這個,一下子想要那個,我總是沒想好,太快下決定。」—《世界上最爛的人》,2022
如果說「追求夢想」是當今推崇的普世價值,茱莉確實是個稱職的實踐者,她在大學期間起先學醫,後來發現心理學更適合她,再後來又發現自己其實喜歡攝影,即便最後她從事的工作,與她先前所學的完全無關。但那樣也無妨,至少她有一位社會經驗豐富,且小有名氣的漫畫家男友,一切看起來都還算不錯。
直到男友開始和她討論起何時要生小孩,但那並沒有放在她現階段的人生規劃中、直到她發現男友事業有成,而她在宴會中連當一位體面的女伴也當不成,一切似乎開始不如她想像的那樣美好了。於是她逃離了宴會,逃離了關係,並和她在偶然亂入的舞會中認識的男子,展開了新戀情。不論求學還是戀愛,她總是有選擇的權利,怎麼卻成了世界上最爛的人?
「如果有人說『太幸福了,反倒不知該如何是好的難過』,需要很大的勇氣吧!反正片中的茱莉是不會講出來的,她如同活在一個維持得很好的水族箱裡,且又是一尾漂亮的魚,該有的生存條件一應俱全,她好像可以在其中如魚得水,也適應良好。但要命了,怎麼這樣還快樂不起來。」─馬欣,《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馬欣的新書《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裡面其中一篇有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當中這樣寫到。我喜歡最後一句話,那不像在問電影中的角色,比較像是在反問讀者。
「只要……,就能幸福快樂。」快樂是什麼時候變得像有標準答案似的,於是我們下意識為這個條件句進行填空,填完卻又覺得空虛。有人說電影裡的茱莉不知足,但又是誰說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追隨自己所愛?時間持續行進,有時只能選擇當下看起來最好的那個,但有些決定又不是像挑三明治那樣,如果選錯了怎麼辦?片中的茱莉代替了觀看的我們進行ㄧ次次的試錯,她也許不那麼完美,但從來沒人能真正教會我們怎樣活過一生,只聽從別人的建議等於把責任外部化,自己下決定又容易懊悔,我們不也和片中的茱莉一樣,只是跟著時間倉促的前進嗎?
2023年5月16日發布於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