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超級大繪本 故事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超級大繪本 故事的力量
佛陀紀念館所打造的沉浸式的豐富,常使遊客有置身在一部大書之中的感覺。徜徉其間,「佛陀行化圖」、「禪畫禪話」、「豐子愷護生畫」三大系列的浮雕,就像超級大繪本一般,環場舖陳在長廊內外側,讓民眾在輕鬆遊館的同時,自然地了然會心、有所啟悟。
曾有一位爸爸帶著孩子走在佛館菩提廣場內側的廊道上,壁面的圖畫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希望爸爸讀上面的故事給他聽。父子倆一幅一幅邊讀、邊聽、邊走,綿延長廊成了他們的故事大繪本。原以為孩子聽個三、五幅就會失去興致,沒想到孩子看得很投入,竟然把全部二十二幅的「佛陀行化圖」都聽完了。
這位爸爸是台灣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我們博物館界的好朋友,本是帶孩子要到本館看展覽,未料路經「佛陀行化圖」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插曲。研究員打電話給我,他好開心這段美好的親子共讀時光,而且覺得太神奇了,博物館的壁畫竟能讓孩子靜下心閱讀,他好感動,因為這將在小小心靈中留下影響生命的力量。
22幅浮雕 述說佛陀行化故事
透過佛陀一生的行誼教化眾生,是大師規劃〈佛陀行化圖〉的用意。在這二十二幅半浮雕當中,大師認為小朋友的教育很重要,所以有佛陀化導羅睺羅不可說謊的故事;大師知道世間婆媳常有相處問題,因此有玉耶女的故事;大師看到佛陀即使已經成佛,還是會面對惡人的辱罵、攻擊、毀謗,所以藉由佛陀降伏提婆達多的故事,告訴大眾人生不可能沒有困難,佛陀為世人示現了看待逆境的角度與面對的態度。
在〈佛陀行化圖〉裡,大師融攝了從小到老的所有對象,挑選故事繪製圖像,並且考量到人們眼睛的適讀性,指示以一圖一字作為穿插排列。因此我們以二十二幅「佛陀行化本事」,搭配二十二幅大師「古德偈語」的墨寶,讓民眾透過文圖相應交輝,領略佛陀弘法的慈悲與智慧。
以圓破方 化解護生畫難題
大繪本的舖陳不只在南北長廊的內側,外側更有一系列多達七十幅的彩色護生畫。
其實這個位置一開始規劃的是〈禪畫禪話〉彩繪浮雕。記得二○○九年,我們輸出禪畫、用帆布放樣貼上牆面時,發現了一個大問題。由於禪畫是四方形,而佛館地勢略呈緩升斜度,因此當人往上走,每一幅畫看起來都是斜的。我跟著大師來來回回尋思解決之道,後來大師決定,方形的禪畫,必須放在平直的菩提廣場長廊外側,而原本這南北長廊外側,就展呈佛教文化中最早的漫畫──《豐子愷護生畫》。
大師認為大人小孩都喜愛漫畫,尤其護生畫將愛護生命的故事,表達得淺顯易懂又充滿人性的溫暖光輝,不論校外教學或家長帶孩子來欣賞,都有增長慈悲心的正向影響。
然而護生畫也是方形,傾斜問題仍待解決。
有一天大師給我一個提點:「你要不要試試把畫幅做成圓形?」
我立刻用帆布輸出試樣,果然,透過圓型邊框在視覺上做了平衡,護生畫看起來變成正的了!問題迎刃而解,大師十分開心地說:「佛教講圓滿,以圓破方、以圓破斜,圓,可以化解很多的難題。」
在大師的指導下,我們邀請書法名家如李奇茂先生、李轂摩老師、洪根深教授、張炳煌先生等,為佛館提筆揮毫,書寫〈佛光菜根譚〉。每四至五幅畫搭配一幅書法,篆書、楷書、隸書、行書、草書與〈護生畫〉相映成趣,既豐富了視覺感受,也深化了佛館的文化氛圍。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人間福報專欄每周日刊登,敬請關注並期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星雲大師為佛教藝術開創AR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電影化是大師從年輕以來的弘法願心,他知道人們愛看電影,所以十五年前就要我拍電影。
  淨房,是洗手間的佛教用語,一般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或觀光名勝,極少進門就看到淨房,但是佛陀紀念館很特別,一到山門口,就有兩座造型可愛的淨房映入眼簾。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地標,設計源自印度阿育王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基座的磚紅色建築就是「問道堂」。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在早年的日記裡,曾經談到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心願,想建造一座媲美故宮博物院的佛教文化藝術館,當時許多人覺得大師異想天開,這是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夢。 【國寶大展,架構千年藝術】 【多元連結 拓展議題能量】
在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將人類具有知識性、歷史性、當代性及紀念性的各種物件,珍藏、定格在地宮的時空膠囊中。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當時開天闢地的首場,是在二○○五年。 回想最初動念,是二○○三年我接任佛光緣美術館館長時,強烈感受到很多藝術名家不願來館辦展,我必須突破這個困境。但我要用什麼把展覽帶動起來呢?靈光一閃,我想到佛光山有一位名人,他叫星雲大師。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星雲大師為佛教藝術開創AR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電影化是大師從年輕以來的弘法願心,他知道人們愛看電影,所以十五年前就要我拍電影。
  淨房,是洗手間的佛教用語,一般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或觀光名勝,極少進門就看到淨房,但是佛陀紀念館很特別,一到山門口,就有兩座造型可愛的淨房映入眼簾。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地標,設計源自印度阿育王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基座的磚紅色建築就是「問道堂」。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在早年的日記裡,曾經談到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心願,想建造一座媲美故宮博物院的佛教文化藝術館,當時許多人覺得大師異想天開,這是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夢。 【國寶大展,架構千年藝術】 【多元連結 拓展議題能量】
在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將人類具有知識性、歷史性、當代性及紀念性的各種物件,珍藏、定格在地宮的時空膠囊中。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當時開天闢地的首場,是在二○○五年。 回想最初動念,是二○○三年我接任佛光緣美術館館長時,強烈感受到很多藝術名家不願來館辦展,我必須突破這個困境。但我要用什麼把展覽帶動起來呢?靈光一閃,我想到佛光山有一位名人,他叫星雲大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眾人浩浩蕩蕩去了玄妙愛情,阿彌陀佛一看,這所大房子掛滿的大大幅的畫,我們就是從新果瓜成佛記畫中走出來。大家暗暗稱奇,只有阿彌陀佛心若如定,沒有絲毫被影響。大家在看這些畫,有辣仔良的故事,辣辣的兩極思考和詩遊記。果瓜問:阿彌陀佛,我們都能進入這些故事?阿彌陀佛說:是的!阿彌陀佛示意建平師兄,建平師兄
Thumbnail
相傳當年佛陀坐在菩提樹下,手持經卷,大風吹走了佛陀手中的經書。碎成千萬片,被風帶到世界各地,落入苦難的芸芸眾生中,凡得到佛陀經書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轉運除障祿位,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轉運除障祿位」。
Thumbnail
老伯伯講古 這個雕像場景像是一幅寫意的油畫,老阿伯坐在大榕樹下的石頭上,悠然地品茶,而兩個小朋友則在他身旁靜靜聆聽。這雕像的製作者真是神奇,能夠捕捉到人物的情感和神態,讓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凝固的生活片段。或許,這個老阿伯代表了歲月的沉淀和智慧的積累,他坐在那裡,像是在述說著一生的故事,而那兩個小朋友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寶生百法佛畫展是佛教唐卡藝術展覽,由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精心策劃。這篇文章介紹了唐卡的展覽內容、策展理念以及唐卡繪畫的特色。文章還分享了參觀展覽的心得以及展覽中的互動體驗活動。
Thumbnail
在遠眺了佛陀紀念館的大型光雕投影藝術後,便步下了藏經樓,繼續向佛陀紀念館前進。 在去年底,佛光山各地分別院都有舉辦燈籠彩繪比賽,其中有許多參賽作品,都送到佛陀紀念館展示,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繪燈籠組成了燈籠牆,也是喜慶非常。 在藏經樓到佛陀紀念館之間的山路上,布置了上百攤的素食市集。
Thumbnail
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其中法寶指三藏十二部經,即佛陀一生法教。倡印佛經,護持佛法推廣弘揚,讓更多有緣人能受持,是與眾生廣結善緣的一種方式。觀音山長期推動助印佛經善書,贈送至各大圖書館、監獄看守所、偏遠學校、離島地區,甚至遠至泰北、緬甸、內地等山村聚落學校,並在每一場活動中免費與大眾結緣。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眾人浩浩蕩蕩去了玄妙愛情,阿彌陀佛一看,這所大房子掛滿的大大幅的畫,我們就是從新果瓜成佛記畫中走出來。大家暗暗稱奇,只有阿彌陀佛心若如定,沒有絲毫被影響。大家在看這些畫,有辣仔良的故事,辣辣的兩極思考和詩遊記。果瓜問:阿彌陀佛,我們都能進入這些故事?阿彌陀佛說:是的!阿彌陀佛示意建平師兄,建平師兄
Thumbnail
相傳當年佛陀坐在菩提樹下,手持經卷,大風吹走了佛陀手中的經書。碎成千萬片,被風帶到世界各地,落入苦難的芸芸眾生中,凡得到佛陀經書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轉運除障祿位,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轉運除障祿位」。
Thumbnail
老伯伯講古 這個雕像場景像是一幅寫意的油畫,老阿伯坐在大榕樹下的石頭上,悠然地品茶,而兩個小朋友則在他身旁靜靜聆聽。這雕像的製作者真是神奇,能夠捕捉到人物的情感和神態,讓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凝固的生活片段。或許,這個老阿伯代表了歲月的沉淀和智慧的積累,他坐在那裡,像是在述說著一生的故事,而那兩個小朋友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寶生百法佛畫展是佛教唐卡藝術展覽,由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精心策劃。這篇文章介紹了唐卡的展覽內容、策展理念以及唐卡繪畫的特色。文章還分享了參觀展覽的心得以及展覽中的互動體驗活動。
Thumbnail
在遠眺了佛陀紀念館的大型光雕投影藝術後,便步下了藏經樓,繼續向佛陀紀念館前進。 在去年底,佛光山各地分別院都有舉辦燈籠彩繪比賽,其中有許多參賽作品,都送到佛陀紀念館展示,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繪燈籠組成了燈籠牆,也是喜慶非常。 在藏經樓到佛陀紀念館之間的山路上,布置了上百攤的素食市集。
Thumbnail
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其中法寶指三藏十二部經,即佛陀一生法教。倡印佛經,護持佛法推廣弘揚,讓更多有緣人能受持,是與眾生廣結善緣的一種方式。觀音山長期推動助印佛經善書,贈送至各大圖書館、監獄看守所、偏遠學校、離島地區,甚至遠至泰北、緬甸、內地等山村聚落學校,並在每一場活動中免費與大眾結緣。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