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震驚到接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第一次帶孩子們分工製作podcast<誰在說故事?>的前置作業------潤飾故事講稿。過程中,我們吵得很兇,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我得提醒自己不可以利用媽媽的權威做事;妹妹要想辦法在媽媽的盛怒之下,把自己的「想要」和「做法」堅定地表達清楚;姊姊則是很快嗅到火藥味,早早退到一旁,緊急時刻再出手緩頰。然而,即使我們吵得如此的兇,但一部分的我,真心感謝這一切的發生。
人生上半場,雖然不是勝利組,但靠著「人定勝天」的信念,戰勝了不少難關,化險為夷的次數更是不在少數。就這樣靠著意志力、信念,我進入了婚姻、進入了家庭,順利迎接了第一個十分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共感能力極高,表達能力極好的大女兒。接著當懷上第二個孩子,簡直欣喜若狂,家裡所有的人都好期待這個小成員的加入!
直到妹妹出生後,所有美夢瞬間嘎然而止--妹妹聽力有狀況。
而,這,只是個開始。
妹妹聽力從一開始的極輕度一路下滑到極重度。這一路的過程十分不容易,光是每天覺察孩子的聽力變化、早療的過程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更別說長輩、親友因為不了解而提出的批評、指教或是做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好過的關心,甚至還會有不少人幻化成知道前世今生的神明佛祖耶和華,斷言這一切就是「懷孕的時候是有受到驚嚇造成的」「上輩子欠的,這輩子要還」、「你要洗清你的罪」......、外界因為誤解或是好奇卻不敢問的眼光......還來不及消化這堆點點滴滴的同時,看到身旁還有個孩子同樣需要我的照顧------我的大女兒。
剛開始面對聽損這件事,是非常辛苦的,甚至很多悲觀、負面的念頭。請不要自責,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請為這些情緒找個安全的環境宣洩出來。
帶著妹妹早療至今的階段,除了遇過上述那堆不敢相信竟然就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他X的鳥事。同樣的,也遇到好多感恩事:
孩子們也在過程中可以相互認識彼此的不同,更深入理解他人的困境和需求,以及覺察自己內在可以做到的調整程度,甚至吵完架還可以繼續珍惜彼此,當彼此人生中的重要夥伴。而我呢?我不是厲害的媽媽,也不是境界很高與世無爭的母親,大哭抱怨世界不公不爽為何老天要欺負善良人等等經歷我都有!當然也有在互相了解、磨合中交到真摯的好友們的美好經驗。回想過去,真的好感謝當初的我沒有放棄,家人彼此間互相支持,堅持到現在。

這裏,想分享我的一點經驗。
也謝謝你,讓我參與屬於你精彩人生中的一小段,過程。
最後,我們吵完也完成podcast<誰在說故事?>第一次的潤飾故事講稿。
我:(對小孩們)你們很厲害耶,媽媽這麼兇還挺得住,還想得出辦法兼容你們的想要和我的想要!
妹:我都快要被嚇死了~~
我:哈哈哈,抱歉抱歉。現在完全體會家族企業經營真的不容易啊!
姊:所以我早就退出討論啦,妳氣完再加入討論,以免掃到颱風尾。
臭小子,還不感謝我把妳生的冰雪聰明......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而在那天,她就知道她錯了。 錯不在於自己的定義,而是在於自己為什麼那時要不聽爸媽的話。 那時的她們什麼都不懂,也還不會反抗,甚至不知道她們的爸媽是怎樣的樣貌。而也因為這件事,她們知道了那些不會出現在童話故事裡,血淋淋的黑暗現實。
Thumbnail
妹妹M從小除了有我們的愛,還有姊姊S窒息式的愛。 相較S,她的愛就是活生生的多了一份。 S小時候,面對的是我們兩人完全的注意力,聽的是成人的對談。 而M現在面對的,是三人乒乓球般的混亂,外加偶爾的猴戲和崩潰。 不同的成長環境,自然養出不同的信念和個性。 出生順序影響性格,並非都市傳說。
幼兒園大班的女兒,我請她拿故事書一起來親子共讀,她回我『聽不到』, 我的怒火正在點燃......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而在那天,她就知道她錯了。 錯不在於自己的定義,而是在於自己為什麼那時要不聽爸媽的話。 那時的她們什麼都不懂,也還不會反抗,甚至不知道她們的爸媽是怎樣的樣貌。而也因為這件事,她們知道了那些不會出現在童話故事裡,血淋淋的黑暗現實。
Thumbnail
妹妹M從小除了有我們的愛,還有姊姊S窒息式的愛。 相較S,她的愛就是活生生的多了一份。 S小時候,面對的是我們兩人完全的注意力,聽的是成人的對談。 而M現在面對的,是三人乒乓球般的混亂,外加偶爾的猴戲和崩潰。 不同的成長環境,自然養出不同的信念和個性。 出生順序影響性格,並非都市傳說。
幼兒園大班的女兒,我請她拿故事書一起來親子共讀,她回我『聽不到』, 我的怒火正在點燃......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