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手心手背的溫度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久沒寫關於孩子的事。收養之路的專題剛開始時,是希望趁自己記憶猶新,記錄下流程和心情,畢竟經歷那麼繁複費時又忐忑的過程,也希望能給同樣在這條路上的人,一點分享和安慰。但果真這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不只是法律程序,也因為養育本身的困難。

先說說自己吧。作為全職照顧者六年的時間,剛離職的時候還蠻有鬆一口氣的感覺,終於可以好好陪小孩玩,一起午睡,不用再為了趕工作,對半夜哭鬧的孩子發脾氣,也不用為了怕孩子的快手來亂,一直站著看稿。
後來弟弟出生,兩年多後再收養妹妹。一天大半時間在孩子和家務上,時常過到不知道今天是幾月幾號。幾年下來,雖然盡量用零碎時間看書,看電影,學新的語言,也試著創作。但自我形象還是在下降,常常想二度就業的話自己還能做什麼。
家人朋友常搬出母親的價值,家庭的重要,和孩子共度的時光多麼美好,諸如此類的話來安慰。但在低落的時候,這些話都只能停留在理性認知中,感受上就是很難放得下。
一個朋友最近向我訴苦,訊息傳來多是感情問題,「要怎麼認識對象?」「我該跟這個男生見面嗎?怕被放鴿子。」「我不像以前年輕了,很沒自信。」
給了幾次建議之後,沒多久又會有類似的煩惱跳出來。我也暗想,沒有就沒有吧,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何必鑽這個牛角尖。
這樣想雖然不無道理,但於對方而言,應該完全是風涼話吧。畢竟在外人看來,我已經是有家庭有孩子,嚐到「開花結果」的人,如何能夠理解單身多年,可能會有的孤獨,甚至自我否定。又或者,就算我是個快樂的單身女子,從來不曾為沒有對象而苦惱,那也只能說明,自己在這方面有看得開的福氣,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過得了這個關。
看看現在,我不也一樣用工作否定自己的價值嗎?
我是基督徒,信仰多少也緩解了一些憂慮,相信「凡事都有定時」,急也求不得。但是那種隱隱的失落,還是會在心裡的一個角落,趕走一些喜樂,提醒你自己沒有那麼好。
當然負面情緒也不全然是壞事,好像恐懼會讓人警醒一樣,失落和否定的存在,也是為了能讓我們學習謙卑和更努力吧。如果事情真的盡如人意,也不一定就會滿足。
確實是難啊。一生的關卡何其多。
想想,還是把冠冕堂皇的風涼話吞回去了。

妹妹

妹妹三個月大的時候就來家裡。我們很幸運,從她翻身開始,每個成長階段都沒有錯過。現在快三歲,已經是個話講不停的小孩。
她很有自己的個性,許多方面和哥哥們不一樣,比如說特別勇敢,打針從來不哭,不怕高也不怕速度快。性子也獨立好強,什麼都堅持自己做,去公園一溜煙就不見人影,玩半天也不找爸媽在哪。有時我會笑著搓搓她的小臉說「你是女漢子啊!」
一體兩面的是,她也倔降,小小的人執拗起來卻像個青少年,有時會弄不懂她的小腦袋,怎麼這個也能生氣。
三個小孩,三個個體,三種脾氣,再加上腦袋已經瀕臨固化的爸爸和我,家裡總是不免要吵吵鬧鬧。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哥哥小時候也不好帶,個性有很多稜稜角角,但那時只有一個孩子,花在他身上的時間相較之下比弟弟妹妹更多,不懂的就找書,知道體罰不好,威脅不好,就盡可能避免。也因為哥哥的個性像我,爸爸束手無策的時候,我會想到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在意著什麼,想著什麼,就比較能同理他的感受。
但收養的關係,讓父母有更大機會,遇見和雙方性格都截然不同的孩子。無關優劣,只是不一樣。就像我不懂得她的好強,不明白脾氣何以來得如此快又強烈。要試著在自己的生命經驗之外去懂得,孩子的不同,且不去連結到生父母的言行,始終對孩子有信心,我想是很大的考驗。
前陣子看台劇《茶金》,有一幕製茶師傅為了控制溫度,把手在茶葉上方反覆翻轉,因為師傅說,手心和手背感受到的溫度是不一樣的。
現在慢慢體會到,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受到的教養也很難完全相同。對男孩對女孩,對老大對老么,真的能完全一樣嗎?即或父母覺得自己不偏心,很公平,但同樣的教養方式,不同孩子感受到的,又會一樣嗎?
父母都盡力在做好,但似乎貼心的孩子還是比較招人疼,頑皮的孩子還是會挨較多的罵。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我有時會覺得自己變了。變得溫柔愈來愈少,煩躁愈來愈多。特別是當小孩們吵鬧,不停互相告狀,真的會想把被子往頭上一矇,不聽不看,當作自己不在這個時空。
有時不禁想,如果妹妹是在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長大,是不是會得到父母更多的心力和愛?她的情緒是不是可以更好的被引導?如果我沒有這麼多關於自我和理想的想像,是不是就能更享受在和他們相處的每個時刻,不會想要逃走?
想到這裡,就覺得對每個孩子都有虧欠。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5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童年起,我就一直與別人 不一樣,我看待世間的事情 與眾不同,我從來就不能 從一個尋常的春天獲得激情 也不曾從同一個源泉 得到憂傷 ——〈孤獨〉愛倫‧坡
知道陽光的祕密嗎?那光亮到不可觸及的豔陽,是自然界最炙熱的力量,也像是宗教裡那一位至高的神,你只能仰望,只能瞇著眼窺探,卻從來無法測度。就像我們摸不透時而溫暖,時而嚴肅,時而憐憫,又時而殘酷的這個世界。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看不透。所謂命運是什麼?
拎著行李下樓的時候天空都是黑的。爸爸的摩托車,停在巷子裡的路燈下,發出低沉而老練的轟鳴。也算是一台老爺車了,在擁塞的路上,載著我們倆,像一隻駝著兩個殼的烏龜。身旁的車輛,無論兩輪還是四輪,都像嘲笑一般,呼嘯一聲即一閃而過。我心裡急,在後座用膝蓋內側使力敲爸爸的屁股,好像老闆用指節叩著辦公桌。
這是一個從90年代新住民家庭開展的故事。飄洋過海嫁來台灣的越南女孩文慧,隔著話筒向遠方的家人報平安,「媽媽啊,我很好,他們也對我很好。」話像是對親人說的,也像是對自己說的。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章12節。英國導演艾力克斯.嘉蘭(Alex Garland)的新作《們》(Men),講述女主角哈珀遭遇丈夫疑似自殺,而後又經歷了一連串的怪人怪事…
公車駕駛撥動開關,車門立即匡啷匡啷的向兩邊彈開,這一站是信義路杭州南路口,斜對面一片白體藍頂的建築映照著藍白色的天空,是台北重要的地標之一,也是我中學生活的起點。時間會撫釋傷痛,也會改變許多東西。
從童年起,我就一直與別人 不一樣,我看待世間的事情 與眾不同,我從來就不能 從一個尋常的春天獲得激情 也不曾從同一個源泉 得到憂傷 ——〈孤獨〉愛倫‧坡
知道陽光的祕密嗎?那光亮到不可觸及的豔陽,是自然界最炙熱的力量,也像是宗教裡那一位至高的神,你只能仰望,只能瞇著眼窺探,卻從來無法測度。就像我們摸不透時而溫暖,時而嚴肅,時而憐憫,又時而殘酷的這個世界。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看不透。所謂命運是什麼?
拎著行李下樓的時候天空都是黑的。爸爸的摩托車,停在巷子裡的路燈下,發出低沉而老練的轟鳴。也算是一台老爺車了,在擁塞的路上,載著我們倆,像一隻駝著兩個殼的烏龜。身旁的車輛,無論兩輪還是四輪,都像嘲笑一般,呼嘯一聲即一閃而過。我心裡急,在後座用膝蓋內側使力敲爸爸的屁股,好像老闆用指節叩著辦公桌。
這是一個從90年代新住民家庭開展的故事。飄洋過海嫁來台灣的越南女孩文慧,隔著話筒向遠方的家人報平安,「媽媽啊,我很好,他們也對我很好。」話像是對親人說的,也像是對自己說的。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章12節。英國導演艾力克斯.嘉蘭(Alex Garland)的新作《們》(Men),講述女主角哈珀遭遇丈夫疑似自殺,而後又經歷了一連串的怪人怪事…
公車駕駛撥動開關,車門立即匡啷匡啷的向兩邊彈開,這一站是信義路杭州南路口,斜對面一片白體藍頂的建築映照著藍白色的天空,是台北重要的地標之一,也是我中學生活的起點。時間會撫釋傷痛,也會改變許多東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