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表解講要》0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乙七、邪婬果報
接著談到邪婬的果報。邪婬的話:
第一、會墮入三惡道。
第二、假若生到人道當中,自己的妻子就不貞節善良。
第三、眷屬不能夠獲得隨意。也就是不能獲得隨意眷屬。
第四、婬欲為因,生死為果。
既婬欲為因,將來離不開輪轉生死的苦果。生死是什麼呢?生死就是包括三苦、八苦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欲界的眾生三種苦都具足了。我們現在就是欲界的眾生,欲界的眾生苦惱是特別多。

色界的眾生,他沒有苦苦,但是他有後邊的壞苦跟行苦。這些名相如果要解說,時間比較長一點,我們就略過去就好。

無色界的眾生,他們沒有前面的兩種苦,只有行苦;行苦就是遷流變化這種苦。
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即自生至死一切諸苦。
這八種苦也就是我們這一生從生到死,一切的諸多苦惱這八苦都總攝了。我們這一生,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這八種苦,從剛出生就有出生的苦,就有生苦;老的時候就有老的苦;到病的時候就有病的苦;到死的時候還有死的苦。
你看!我們這一生你要面對八苦,每一個人都要面對,富、貴、貧、賤,男、女、老、幼,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能夠逃得開的。
但是我們雖然苦,我們要讓他從苦裡面進道,不要讓他從苦更苦,我們要從苦裡面進道──進向菩提道,進向西方菩提的大道,那這樣苦才有意義。
佛法裡面的苦,它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世間的苦它是無可奈何,世間的人也知道苦,但是他們沒有諦,不懂得苦的真諦,所以他們就一直沉淪──他們也知道苦,很苦很苦,但是他們不懂得苦諦的道理,所以他們一直沉淪。
佛法裡面,從苦裡面知道苦它是有苦的因,所以他進一步知道集諦,所以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我們要從苦裡面,生起出離、生起菩提、生起大悲心,那你這樣的苦,它就有意義,是不是?
以及死生、生死,輪迴之苦。除了這八苦之外,將來我們還有死生、生死,輪迴三界六道的這種痛苦。
以上這些都是由邪婬所招感不好的這些果報。
印祖在《文鈔》的正編裡面有講到說:
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至若依命而生,命盡而死者,不過一二分耳。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禍之烈,世無有二。亦有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樂,遺子孫以無窮之福蔭,俾來生得貞良之眷屬者,其唯戒婬乎。
你看,佛法的知見跟世間的知見,完全一百八十度不一樣。世間沒有正見,佛法才有正見,佛法才能夠引導眾生出離生死。世間都是讚歎這件事情對不對?你看!好像走在這個地方還看得比較少一點。
在台灣,眼見耳聞,看到的幾乎都是些花花綠綠,男女的這些事情,婬欲的這些事情。那我們這個地方還乾淨一點,在加拿大·溫哥華至少我所看到的還比較乾淨一點。所以佛法的知見,跟我們世間的知見完全不一樣。世間的知見都是顛倒,都是染污;佛法知見才能夠引導我們眾生出離。
世間人民有四分當中,是直接由色欲而死。有四分是間接而死,因為婬欲透支過度,不知道要節制,有四分因為由色欲的虧損,而受別種這些世間的風寒、或者是勞累、感觸而死。真正依命而死的,命盡而死的,這個世間只有一兩分而已。
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就知道,天底下多半都是枉死的人,這枉死的人都枉死在婬欲上面。這個禍害之烈,婬欲禍害之烈,世間沒有另外第二個。
也有不浪費一錢,不勞絲毫的力量,不用你勞累絲毫的力量,而能成全至高德行,享至大之安樂的,遺子孫以無窮之福德庇蔭的,且能夠使我們來生得貞良之眷屬的──只有一個,是什麼?是什麼?剛才都講了,你們都沒有在注意聽,就戒婬嘛!只有戒婬。邪婬,我們在家居士這個地方要把它斷除。
正婬,夫妻的正婬,我們也知道要節制。往菩提道、往西方的淨土,才是我們真正的安樂處。
再來,講到乙八、戒婬的果報
接著戒婬的果報。我們能夠戒婬的話:
第一、諸根調順,永離喧掉。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因為我們戒婬,六根不往外去攀動,六根就能夠調理得當,非常地順當,永遠離開這些喧鬧、喧嘩、掉亂,六根就不躁動,六根不躁動就容易修習禪定,獲得真實的般若妙慧。
第二、人天尊敬。
人天的眾生都會尊重恭敬我們,諸方讚歎,十方的眾生也都稱揚讚歎我們是一個貞節的人。
第三、戒邪婬者,我們能夠好好戒邪婬的話,未來生中,父母、宗親、妻子、眷屬、孝友貞順,純潔無雜。
在未來生當中,我們所感得的父母、宗親、妻子、眷屬,都能夠孝順友愛,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貞節和順,能夠純潔沒有雜亂。又離於女人所有過失──我們能夠戒邪婬,就能夠離開女人的所有過失。
女人的所有過失,在《大愛道比丘尼經》裡面,它就說得非常明白,女人有八十四態,這八十四態其實講開來,就是婬欲所熏的婬態,妳把邪婬戒掉了,女人的八十四態的婬態,這些婬態它就離開妳了,妳就能夠離開這些過失。
令諸眾生,無復染愛。戒邪婬的人,能夠使令很多的眾生對你沒有這些染污貪愛的這種心理。
第四、戒正婬者。
假若我們進一步,不但戒邪婬,進一步能夠戒到正婬,將來我們當來成佛,我們將來成佛的時候,得馬王陰藏相
馬王陰藏相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我們可以證得如同馬王的陰藏相,馬王陰藏相就是牠的陰相是藏匿起來的,牠的馬陰是不可見的,不像我們一般人,他的陰部是現出來的。
第五、解脫生死,早證菩提。
我們能夠很快地解脫生死的輪轉,早日證得無上菩提。能戒正婬、邪婬,現世的利益、來世的利益、究竟的利益都有了。
這個地方就講一個戒婬的公案,這個公案也是出自廣化律師的《五戒相經箋要集註》,他舉出一位古代的賢相·狄仁傑
唐朝狄仁傑,他是唐朝山西·太原人,少年的時候,他風神俊朗面貌極美,他的面貌、神采都非常的美妙。有一年他因為上京參加考試,途中居住在一家旅舍。那天晚上夜闌人靜,他正在埋首讀書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美麗的少婦,偷偷地進來會見他,一問之下,才知道她是旅舍主人的媳婦,因為丈夫剛死了不久,難耐孤寂,日間見他英俊逼人入迷,所以晚間特來相會。
狄仁傑聽完她的訴說,又見她想以美色來挑逗媚惑他,心裡不覺愣了一下,遂即又心如止水絲毫不被所動,並且以憐憫的語氣,極溫和地對她說:看見妳這妖嬌的媚態,使我更加想起一位老和尚對我開示的話。
這位艷麗的少婦一聽狄仁傑的話,很感訝異!這個時候還能夠保持這樣的一個正念,相當不容易。所以她感覺很訝異!於是嬌聲噘氣地盤問他: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狄仁傑見她動問,就順機開導她說:「我以前借住在一間寺院裡面讀書,曾經有一位老和尚,為我看相說:『依你的相貌,將來必定能夠大貴,但一生中要特別謹慎,不要因為貪愛美色而犯了婬戒。』我當時就請教這位老和尚說:『美色是人見人愛,極難控制,不知有什麼方法,才能夠息滅貪婬的欲念?』」
世間到這個地方完全使不上力,縱然你是博士、專家,或者是幾個博士的地位,或者是你的權位、富貴多麼厲害,到這個地方完全都敗退,一點都使不上力。
佛法就有辦法!「老和尚就很慈祥地開示我說:『我教你一個很好的方法,大凡人之所以會興起男女婬欲的念頭,就是因為貪愛著對方的美貌,如果能夠試著把那美艷的軀體,運想成忽然生了一場大病,然後纏綿床笫──纏綿在這個床笫上面,骨瘦如柴、頭髮蓬散、眼睛深陷而無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這個時候你還會愛她嗎?或者運想那個美麗的軀體因臥病太久了,即將死亡,一陣青一陣白,全身抽搐(ㄔㄨˋ),變得很醜惡,令人不敢看。
更進一步運想,觀想她死後,時間一久,遍體腐敗臭穢,口、鼻、眼、耳都有蛆蟲,身體的屍蟲鑽入鑽出的,來嚙食她的骨肉。本來嬌豔美麗的軀體,一下子變作骨是骨,肉是肉,被蟲嚙得骨肉凌亂不成形。到此地步,相信你必定會把那炎熾、熾盛的婬欲念頭,潑得冷如寒冰,再也提不起興趣了。』
我敬佩並遵守這位老和尚的教誨,不敢稍有違背遺忘。現在看到妳來,對妳那嬌媚的身態,動人的儀態,起初我也非常地喜愛,差點難以控制。於是即刻憶起老和尚的教誨:把妳當做生病想、將死想、已死想,頓時就把那個貪婬的念頭就息滅掉了,心有如死灰不再復燃了。」
真的!佛法真的不可思議!如果沒有佛法,我們眾生怎麼能夠出離這個魔障呢?真的只有佛法,才能夠看到這個層面,才有這個方便的智慧引導眾生出離。他因為這樣,所有貪婬的念頭都息滅掉了,心有如死灰不再復燃。
「狄仁傑又對著那位女眾說:『我聽妳的意思本來是想為丈夫守節終身,可是因為看了我的英俊,所以一時控制不住,才偷偷地來看我,想滿足那婬欲的愛念,如果妳也能把我像老和尚所教的方法想一遍,那麼我又有什麼值得妳興起愛欲的呢?』
這時候那位少婦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於是默默的就站著,照著他那個方法想了一下,忽然感激得流下眼淚,向狄仁傑跪拜,跪拜著說:『很感謝您的大恩大德,您不但保全我的名節,還指示我息滅婬欲的極好方法,使我從此以後能夠做到古井無波,為丈夫守節終身,此後決不會再有婬欲染欲難以抑止的困難。』說著一再的向狄仁傑拜謝,懷著感佩的心就離去了。
後來這位少婦她竟然能夠以堅守婦節受到朝廷的表揚,為天下人所稱讚,而狄仁傑就因為輔助唐朝安邦定國,處處毀婬辭,勸勵百姓以修德,成為一代名臣,然後以賢宰相而終。後來唐睿宗的時候,就追封他為梁國公。」狄仁傑他有一首拒美色詩說:「美色人間至樂春,我婬人妻妻婬人,若將美色思殘軀,遍體蛆鑽滅色心。」這首詩脫胎於不淨觀。
在佛法裡面,有所謂的四種不淨、六種不淨、九種不淨。四種不淨它是屬於日常生活以及生命的一種不淨觀六種不淨是從人投胎那一剎那到出胎那一個過程裡面的一種不淨觀九種不淨它是屬於人死後的一種不淨觀。在佛法裡面談到不淨觀的很多很多,這類文散落在藏經裡面,散落在藏經各部,這類文很多。如果有心的話,諸位不妨從這地方下手,你念佛、持戒會更得力。
第三條戒婬戒,我們就講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乙三、次第 就著菩薩的自利修行,他是以戒婬為先。假若我們要自利,我們如果真的要自利,依靠戒定慧三無漏學好好地修行,他是以戒婬作為首先的第一要務,為什麼呢?因為婬念它染污淨心,障生定慧。婬欲的念頭染污我們自性的清淨心,障礙生起禪定,以及般若的妙慧的緣故。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
殺生的果報有八種,犯殺戒的果報是如何呢? 殺生第一個、它會讓我們墮三惡道。 將來會讓我們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當中裡面去受苦。 第二個、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假若我們轉生,生到人道當中,那他經常會有許多的病痛,而且短命就死去了,所以我們想要長壽的話,就不要殺生,能夠持不殺生戒,那將來就能夠得長壽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乙三、次第 就著菩薩的自利修行,他是以戒婬為先。假若我們要自利,我們如果真的要自利,依靠戒定慧三無漏學好好地修行,他是以戒婬作為首先的第一要務,為什麼呢?因為婬念它染污淨心,障生定慧。婬欲的念頭染污我們自性的清淨心,障礙生起禪定,以及般若的妙慧的緣故。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
殺生的果報有八種,犯殺戒的果報是如何呢? 殺生第一個、它會讓我們墮三惡道。 將來會讓我們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當中裡面去受苦。 第二個、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假若我們轉生,生到人道當中,那他經常會有許多的病痛,而且短命就死去了,所以我們想要長壽的話,就不要殺生,能夠持不殺生戒,那將來就能夠得長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分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加: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
由於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而造了業──身口意的業,而感得三界業報身,再來三界輪迴,就在三界裡面一個牢籠換另外一個牢籠,不斷地在三界輪轉。 所以我們必須斷除貪瞋癡等煩惱,去除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不再造有漏業,才不會感得業報身來三界輪迴;唯有這樣,那才是真正的解脫。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人往生之後,將來要再輪迴到哪一道,全憑生前所造作的善惡業決定,如果有家親眷屬懂得用佛法的方式來建立功德迴向給亡者,那麼就可以改變亡者的境界。觀音山舉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超渡法會,歡迎線上參與法會恭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宗教,各有各的信仰,能延續千年以上,且能跨國傳播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沒有必要去論好壞或者誰對誰錯! 佛教的八苦,就算不是佛教徒,也得承認那是世間存在的情緒。分別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疾甚!而我追根究底,就是情字在苦! 因為有了情,才會捨不得,因為有了情,才會被勒索!如果真
Thumbnail
在人的一生當中這是必經之路,何時到來何時結束,都是未知數,時時感恩每一天的到來⋯ 人生八苦 佛經說「人身是一大苦聚」。生而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外,我與境、我與事、我與心,甚至我與人的不協調,都會產生身心的各種苦。 1.生苦:胎兒在母腹時,處溷穢中,頭下
Thumbnail
金剛乘特有──觀世音菩薩超渡法,迅速蠲除自身所造諸業,亡者或鬼道眾生還能蒙受法益,脫離苦痛境界,得度至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或超薦至三善道。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公司行號、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祈願仰承諸佛菩薩的殊勝願力,使現世者長壽安樂,亡者離苦得樂、往生善趣。
Thumbnail
○你可有觀察到自己時常生病頭疼,久治不好? 原因是什麼? 若是認真反省,原因可能會使人驚嚇,因為跟地府鬼神有關!! 就是觀看色情影音、影片;自身有混亂的男女關係等等造成的。 你相信真有地府閻王嗎? 相信有天堂地獄存在嗎? 不管人類信不信,判官說: 不是看不到的事物就不存在。不是看不見的東西都是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分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加: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
由於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而造了業──身口意的業,而感得三界業報身,再來三界輪迴,就在三界裡面一個牢籠換另外一個牢籠,不斷地在三界輪轉。 所以我們必須斷除貪瞋癡等煩惱,去除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不再造有漏業,才不會感得業報身來三界輪迴;唯有這樣,那才是真正的解脫。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人往生之後,將來要再輪迴到哪一道,全憑生前所造作的善惡業決定,如果有家親眷屬懂得用佛法的方式來建立功德迴向給亡者,那麼就可以改變亡者的境界。觀音山舉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超渡法會,歡迎線上參與法會恭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宗教,各有各的信仰,能延續千年以上,且能跨國傳播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沒有必要去論好壞或者誰對誰錯! 佛教的八苦,就算不是佛教徒,也得承認那是世間存在的情緒。分別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疾甚!而我追根究底,就是情字在苦! 因為有了情,才會捨不得,因為有了情,才會被勒索!如果真
Thumbnail
在人的一生當中這是必經之路,何時到來何時結束,都是未知數,時時感恩每一天的到來⋯ 人生八苦 佛經說「人身是一大苦聚」。生而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外,我與境、我與事、我與心,甚至我與人的不協調,都會產生身心的各種苦。 1.生苦:胎兒在母腹時,處溷穢中,頭下
Thumbnail
金剛乘特有──觀世音菩薩超渡法,迅速蠲除自身所造諸業,亡者或鬼道眾生還能蒙受法益,脫離苦痛境界,得度至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或超薦至三善道。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公司行號、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祈願仰承諸佛菩薩的殊勝願力,使現世者長壽安樂,亡者離苦得樂、往生善趣。
Thumbnail
○你可有觀察到自己時常生病頭疼,久治不好? 原因是什麼? 若是認真反省,原因可能會使人驚嚇,因為跟地府鬼神有關!! 就是觀看色情影音、影片;自身有混亂的男女關係等等造成的。 你相信真有地府閻王嗎? 相信有天堂地獄存在嗎? 不管人類信不信,判官說: 不是看不到的事物就不存在。不是看不見的東西都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