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是用走的,不是騎的-- 霞喀羅古道能騎越野車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霞喀羅古道是近年非常夯的登山步道,2001年被林務局遴選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以最自然工法方式復建這條富含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示範型步道。

二十年來一直想去走,但卻沒有足夠機緣,今年清明連假剛好有空,全家一起完成心願。果然不負盛名,沿途絕佳景觀再加上徐如林老師所寫的書,帶來的歷史情懷,不愧為國家級的示範步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原本平整的步道,卻因為機車的輾壓,形成一道道積水的泥濘地,原本可以自在行走的舒適步道,就要不斷注意閃避腳下坑洞或者被迫走在斷崖邊。

為什麼自然舒適的泥土步道,容許這些機車來破壞?我很好奇,也不明白,難道沒有相關的法規來限制或設一些阻絕的設施嗎?

raw-image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站在合歡山上往清境地區看下去,沿著山壁,數十條塑膠取水管密密麻麻地綑住了青翠的山巒。

忽然想起美國西雅圖酋長的一段話:

當所有的野牛被屠殺殆盡,

所有的野馬被套上韁繩,

所有幽秘的林蔭,佈滿人的汗臭,

電話線如幽靈般,綑綁以往豐饒的山坡,

人生還剩下什麼?

人人都需要一座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荒野就會前來呼喚他。而且,在全球化競爭壓力下,絕大部份人口不得不在擁擠的都市裏討生活,人們開始渴望到清幽雅靜的地方舒解壓力,因此這幾年所謂生態旅遊的風潮盛行。年紀大一點的人退休想搬到山裏頭,經濟能力好一點的就想辦法買片山坡蓋別墅。

可是,我們愛一座山,卻不該出賣整座山的靈魂,當每個人都到山上找希望時,不經意中會不使山林失去了它的未來?

年輕時,我很喜歡到清境農場那一帶,因為合歡山、奇萊山、能高山、安東軍山等氣勢雄偉的山岳環繞,湛藍的天空,加上淺淺深深的各種綠,以及色彩鮮艷奪目的野花,這裏簡直是上帝的花園。

那時候,幾乎看不到房子,小小的農舍隱身在層層山巒中。1960年代,國防部退輔會為了安置來自滇緬地區退役軍人,將清境一帶的國有林地承租給他們,其中有些榮民的眷屬是滇緬地區的少數民族擺夷族。

從1993年起,政府開始釋出農地,將國有土地賣給承租戶,自此這些土地就變成私有,可以自由買賣。西元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通過,開放非農民也可以購買農地,並且可以在農地上蓋佔地不超過十分之一,高度不超過十公尺的「農舍」,自此,全台灣滿山遍野就開始出現了豪華大農舍,甚至有些以農舍民宿之名蓋成觀光飯店般大的建築,他們以人頭多人持分的方式來鑽法律漏洞。

假設農發條例當初的理想是為了因應加入WTO之後,希望讓台灣的小面積耕種方式可以集合成較大的生產規模與經營模式,才能和國外競爭,可是幾年下來,農民真的受惠了嗎?還是台灣農業徹底崩盤的開始?甚至造成農地惡化,生態環境遭破壞,將毀損了農業生產的根與土地的生命力?

清境農場一帶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因為農地私有加上國人一窩蜂的習慣,當然,還有所謂生態旅遊或媒體宣傳造勢的影響,幾年內,這個地區已成了高山的鬧市,在毫無整體規劃之下,每個人有地就蓋,先到的搶交通便利,後到的搶景觀,往山坡懸崖蓋房子,然後再私自舖設聯外道路。結果造成假日時往往有超過萬人以上的遊客擠在這小小的高山地區。

老實講,我覺得之所以如此,遊客.網紅與媒體記者都扮演了推波助瀾的共犯角色。每個人避開雜亂與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觀,專拍美美的建築,寫些宣傳的文章,從來沒去注意這每年近百萬人在山上的吃喝拉撒的污染物到那裏去了?拍美照的人也不關心那些清潔消毒的化學藥劑與除草劑就在我們高山地區隨意排放,當然更不會提到這民宿合不合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了!

是的,西雅圖酋長這麼提醒著我們:「人類並不擁有大地,人類屬於大地。人類試圖要去改變生命的所有行為,都會報應到自己身上。要在你心中常保對大地的記憶,在你心中常存大地原貌,並將大地的原貌保留下來給你的子孫。」

若你愛山林,請不要傷害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條道路建於清朝光緒29年,當時它是連接金包里(今金山)和士林的交通要道。先民們必須背負著漁獲跨越陽明山的擎天崗,前往士林、大龍峒、大稻埕等地進行買賣,然後再原路返回家鄉,帶回一些日常用品。 這也是為什麼這條古道被稱為「魚路古道」的原因之一。雖然如今這條古道的經濟價值已經消失不見,但它仍然是陽明山區
Thumbnail
這條道路建於清朝光緒29年,當時它是連接金包里(今金山)和士林的交通要道。先民們必須背負著漁獲跨越陽明山的擎天崗,前往士林、大龍峒、大稻埕等地進行買賣,然後再原路返回家鄉,帶回一些日常用品。 這也是為什麼這條古道被稱為「魚路古道」的原因之一。雖然如今這條古道的經濟價值已經消失不見,但它仍然是陽明山區
Thumbnail
和平時上班一樣起了個早,只是今天不是上班,要出走,騎上我的重機,出發! 心裏一直在唸著要縱切台灣,趁著目前還有假期,決定來個三天兩夜的探索之旅。出發前夕,卻發現車子的前叉漏油,有點擔心,去了修車廠那裏一趟,目前沒零件可以修,但是修車廠說沒差,車還是可以騎,回來再修;懷著忐忑的心,一直到今天
Thumbnail
和平時上班一樣起了個早,只是今天不是上班,要出走,騎上我的重機,出發! 心裏一直在唸著要縱切台灣,趁著目前還有假期,決定來個三天兩夜的探索之旅。出發前夕,卻發現車子的前叉漏油,有點擔心,去了修車廠那裏一趟,目前沒零件可以修,但是修車廠說沒差,車還是可以騎,回來再修;懷著忐忑的心,一直到今天
Thumbnail
大疫橫行,走入山林似成了現代人足以說嘴的「品味」。 別來無恙的健走爬爬郊山、輕裝一日往返中級山、負重攀登百岳甚或三、五天的高山縱走也都成了現下的「流行」趨勢。 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美麗小島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68座之多,3000公尺以下的大小山更是不計其數。 我愛這個我生、我長的島
Thumbnail
大疫橫行,走入山林似成了現代人足以說嘴的「品味」。 別來無恙的健走爬爬郊山、輕裝一日往返中級山、負重攀登百岳甚或三、五天的高山縱走也都成了現下的「流行」趨勢。 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美麗小島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68座之多,3000公尺以下的大小山更是不計其數。 我愛這個我生、我長的島
Thumbnail
勇闖霞喀羅古道, 找尋日治時期所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深入體驗當時原民抗日的心酸血淚史, 這段古道可以走得很愜意,也可以走得很沈重,也可以走得很有意義, 好拉,我走的是體驗。 若對歷史很有興趣,這條路絕不可錯過
Thumbnail
勇闖霞喀羅古道, 找尋日治時期所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深入體驗當時原民抗日的心酸血淚史, 這段古道可以走得很愜意,也可以走得很沈重,也可以走得很有意義, 好拉,我走的是體驗。 若對歷史很有興趣,這條路絕不可錯過
Thumbnail
【憶】里美步道 近年來,國人的休閒似乎多了與大自然親近,除了登山、自由車、路跑,還有就是走步道,我也不免俗的跟著朋友們一起挑戰難度還算可以的步道─里美步道。 這個步道是在一個叫做【藍色部落】和【達娜依谷】之中的聯絡道路,過去,據說,這是一個兩個部落獵人們的獵場,根本沒有所謂的道路,只有獵人們走的獵徑
Thumbnail
【憶】里美步道 近年來,國人的休閒似乎多了與大自然親近,除了登山、自由車、路跑,還有就是走步道,我也不免俗的跟著朋友們一起挑戰難度還算可以的步道─里美步道。 這個步道是在一個叫做【藍色部落】和【達娜依谷】之中的聯絡道路,過去,據說,這是一個兩個部落獵人們的獵場,根本沒有所謂的道路,只有獵人們走的獵徑
Thumbnail
霞喀羅古道是近年非常夯的登山步道,2001年被林務局遴選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以最自然工法方式復建這條富含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示範型步道。 為什麼自然舒適的泥土步道,容許這些機車來破壞?我很好奇,也不明白,難道沒有相關的法規來限制或設一些阻絕的設施嗎?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當所有的野牛被屠殺殆盡,
Thumbnail
霞喀羅古道是近年非常夯的登山步道,2001年被林務局遴選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以最自然工法方式復建這條富含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示範型步道。 為什麼自然舒適的泥土步道,容許這些機車來破壞?我很好奇,也不明白,難道沒有相關的法規來限制或設一些阻絕的設施嗎?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當所有的野牛被屠殺殆盡,
Thumbnail
白毛山林道的入口就在台21線7K處,如果是中部車友,那麼就直接定位在羊奶頭茶葉蛋吧! 上次來白毛山林道是在去年的九月 但是其實嚴格來說,去年只有抵達了白毛山林道的入口而已。 因為太小看了山,也太自不量力。 我跟友人去年是直接從台中市開始騎,走中興嶺-新社,再接阿寸坑一帶的產業道路,在不斷的迷路、牽車
Thumbnail
白毛山林道的入口就在台21線7K處,如果是中部車友,那麼就直接定位在羊奶頭茶葉蛋吧! 上次來白毛山林道是在去年的九月 但是其實嚴格來說,去年只有抵達了白毛山林道的入口而已。 因為太小看了山,也太自不量力。 我跟友人去年是直接從台中市開始騎,走中興嶺-新社,再接阿寸坑一帶的產業道路,在不斷的迷路、牽車
Thumbnail
這一條號稱台灣最後的原始海岸線,是山林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朝聖之路。既是朝聖更當「慢步經心」,我在上下行步中發現心與山的對話:上坡雖然較費力,但是有登頂的喜悅可以期待,下坡較省力,而膝蓋卻得承受更大的壓力;如同人生之路,上坡要能撐,下坡也要能忍,調整步伐和姿態並適度休息,才能好好走過也許是更難的下坡路。
Thumbnail
這一條號稱台灣最後的原始海岸線,是山林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朝聖之路。既是朝聖更當「慢步經心」,我在上下行步中發現心與山的對話:上坡雖然較費力,但是有登頂的喜悅可以期待,下坡較省力,而膝蓋卻得承受更大的壓力;如同人生之路,上坡要能撐,下坡也要能忍,調整步伐和姿態並適度休息,才能好好走過也許是更難的下坡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