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人妻》:我的感受是自由意志,還是「被設定」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依芙琳的丈夫奈森外遇了,外遇對象竟然是她的複製人。而這個複製人,則是奈森偷走依芙琳的研究成果,親手打造出來的。

很腦洞的題材,也令人好奇這個劇情會怎麼發展。故事每隔一個段落就安排一個高潮,且每次的推進都讓人耳目一新,相當特別。

看完最印象深刻的倒不是一般複製人題材都會衍生出來的道德議題,而是:「被創造」的生物,在什麼時候會感到快樂、在什麼情境下會想要什麼,究竟是被它的造物者「設定」出來的,或是它本身的自由意志導致?

「你那天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你的程序要你感覺快樂。」

依芙琳告訴複製人瑪蒂,她之所以會為了懷孕而快樂,只是因為奈森將她「設計」成這個模式。然而當依芙琳想起她的母親時,卻延伸出了另一個問題:

「她真的有想要寶寶嗎?還是想要孩子的是我父親,而她純粹不願為此抗爭?或者說這輩子她的朋友、父母、祖父母,個個都在說服她,說服她確實想要我?」

這似乎是個相當哲學的問題。人類究竟是依照自由意志在感受和行動,或者是一直受到社會或環境左右?

雖然是一本科幻懸疑小說,但女主角的小劇場佔了很大的篇幅(覺得稍微多了點),透過依芙琳不斷將自己與複製人相比較,也讓人反思親情、家庭、存在主義等諸多有趣的議題。

►Facebook:沐謙
►Instagram:@muchienz_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讓我想起了《藍,或是另一種藍》,也有談到身分交換的相關議題。雖然關注焦點不同,討論的思考方式都很有趣呢!
avatar-img
沐謙的小地方
76會員
112內容數
這裡書評最多,也很誠實。
沐謙的小地方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很大程度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這句話確實令人很有感觸,初翻開這本書也覺得對寫作不得志和出版業生態的描述好中肯、好一針見血,但看到後來,覺得真的tooooo much!整本書可能有七八成都在敘述主角出書後得到了那些批評、酸民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2025/03/19
「很大程度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這句話確實令人很有感觸,初翻開這本書也覺得對寫作不得志和出版業生態的描述好中肯、好一針見血,但看到後來,覺得真的tooooo much!整本書可能有七八成都在敘述主角出書後得到了那些批評、酸民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2024/10/30
這本書可能要讀到接近尾聲才覺得有意思。前面會有點困惑主軸到底是連續凶殺案的犯罪心理調查,還是主角的幻覺疾病?職場鬥爭?或童年創傷?看到超過一半了,後者這些元素還是佔了大半篇幅(尤其是幻覺的情境描述,比重有點太多),於是只好轉變心態,可能重點本來就在這些地方,應該是我期待方向錯誤。
Thumbnail
2024/10/30
這本書可能要讀到接近尾聲才覺得有意思。前面會有點困惑主軸到底是連續凶殺案的犯罪心理調查,還是主角的幻覺疾病?職場鬥爭?或童年創傷?看到超過一半了,後者這些元素還是佔了大半篇幅(尤其是幻覺的情境描述,比重有點太多),於是只好轉變心態,可能重點本來就在這些地方,應該是我期待方向錯誤。
Thumbnail
2024/10/09
封面聲稱是17個真實故事,我覺得不太OK。每個篇章、以及整本書的串聯,很明顯都是設計精巧的小說情節。只有後記輕描淡寫地提到這本書是真實故事改編,並沒有在書封或任何較醒目的地方強調它的虛構性。  主角以精神病院實習生的身分,敘述所見的個案故事。作者文筆很好、敘事流暢,每個案例都很好看且極具故事性...
Thumbnail
2024/10/09
封面聲稱是17個真實故事,我覺得不太OK。每個篇章、以及整本書的串聯,很明顯都是設計精巧的小說情節。只有後記輕描淡寫地提到這本書是真實故事改編,並沒有在書封或任何較醒目的地方強調它的虛構性。  主角以精神病院實習生的身分,敘述所見的個案故事。作者文筆很好、敘事流暢,每個案例都很好看且極具故事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坦白說我對窒友梅根(Megon)最後的結局處理是失望的,早在1989年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禁入墳場被改編為電影上映以來,人類對個人永生不老以及人形外觀永存的渴望就屢屢出現在關於喪屍、吸血鬼以及未來機器人等題材的電影裡,哪怕當街被車輾個稀巴爛還是遭遇爆炸導致軀幹四肢俱裂,若看上去還能有個人樣,那也不過就
Thumbnail
坦白說我對窒友梅根(Megon)最後的結局處理是失望的,早在1989年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禁入墳場被改編為電影上映以來,人類對個人永生不老以及人形外觀永存的渴望就屢屢出現在關於喪屍、吸血鬼以及未來機器人等題材的電影裡,哪怕當街被車輾個稀巴爛還是遭遇爆炸導致軀幹四肢俱裂,若看上去還能有個人樣,那也不過就
Thumbnail
對《86》中的「網戀」而言,浪漫愛和自我認同仍是對抗或超克社會秩序的英雄之舉,仍然是個體對抗社會張力中的創意源泉,並非如投資經營者般、個體間的性與親密多少需要決一死鬥的零和遊戲;而在譬如《戀上換裝娃娃》的「興趣」或《86》的「信念」支持底下的「心靈」共鳴,提供了關係實踐者這份老舊又教人安心的確定性。
Thumbnail
對《86》中的「網戀」而言,浪漫愛和自我認同仍是對抗或超克社會秩序的英雄之舉,仍然是個體對抗社會張力中的創意源泉,並非如投資經營者般、個體間的性與親密多少需要決一死鬥的零和遊戲;而在譬如《戀上換裝娃娃》的「興趣」或《86》的「信念」支持底下的「心靈」共鳴,提供了關係實踐者這份老舊又教人安心的確定性。
Thumbnail
若未來,複製人技術成真,這是個禮物還是無盡的噩夢。 啟動備份=本尊已死 康思坦絲(康兒),她以為自己是自己,本尊。 以為自己這段時間的意志消沈是因為經歷一場車禍中受了嚴重的傷、人生摯愛成為植物人,最愛的樂團也解散。當她稍微振作的去醫院探視男友時,卻發現自己竟然已經隔了十八個月沒來看他,允許的探訪名單
Thumbnail
若未來,複製人技術成真,這是個禮物還是無盡的噩夢。 啟動備份=本尊已死 康思坦絲(康兒),她以為自己是自己,本尊。 以為自己這段時間的意志消沈是因為經歷一場車禍中受了嚴重的傷、人生摯愛成為植物人,最愛的樂團也解散。當她稍微振作的去醫院探視男友時,卻發現自己竟然已經隔了十八個月沒來看他,允許的探訪名單
Thumbnail
如果你明天即將死去,最放不下的會是什麼? 還沒完成為人生訂下的目標? 無法接受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 不能忍受錯過孩子往後的成長? 捨不得摯愛的伴侶心碎的模樣? 哪一種執念,能讓你願意以複製人的樣態繼續存活? 「人類非常善於發明解決之道,卻非常、非常不善於預期後果。」
Thumbnail
如果你明天即將死去,最放不下的會是什麼? 還沒完成為人生訂下的目標? 無法接受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 不能忍受錯過孩子往後的成長? 捨不得摯愛的伴侶心碎的模樣? 哪一種執念,能讓你願意以複製人的樣態繼續存活? 「人類非常善於發明解決之道,卻非常、非常不善於預期後果。」
Thumbnail
在這個思想自由的年代 每一個女性,不,應該說每一個人 都奮力的想要活的更像自己
Thumbnail
在這個思想自由的年代 每一個女性,不,應該說每一個人 都奮力的想要活的更像自己
Thumbnail
你幸福嗎?⠀片中這句話打了我好重一下 我才發現許多時候的…… 自欺欺人
Thumbnail
你幸福嗎?⠀片中這句話打了我好重一下 我才發現許多時候的…… 自欺欺人
Thumbnail
依芙琳的丈夫奈森外遇了,外遇對象竟然是她的複製人。而這個複製人,則是奈森偷走依芙琳的研究成果,親手打造出來的。 很腦洞的題材,也令人好奇這個劇情會怎麼發展。故事每隔一個段落就安排一個高潮,且每次的推進都讓人耳目一新,相當特別。 「你那天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你的程序要你感覺快樂。」
Thumbnail
依芙琳的丈夫奈森外遇了,外遇對象竟然是她的複製人。而這個複製人,則是奈森偷走依芙琳的研究成果,親手打造出來的。 很腦洞的題材,也令人好奇這個劇情會怎麼發展。故事每隔一個段落就安排一個高潮,且每次的推進都讓人耳目一新,相當特別。 「你那天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你的程序要你感覺快樂。」
Thumbnail
「女性不是孵蛋器」,隨著近幾年女性權益受到重視,將女性與單純的生育能力脫鉤,也成為越來越多人能夠接受、支持的論點。然而,身為需要繁殖才能延續的生物,人類又該如何在女權與種族繁衍的矛盾中解套?雨果獎得主莎拉・蓋利提出了一個大膽且令人驚愕的想法—「複製人」。
Thumbnail
「女性不是孵蛋器」,隨著近幾年女性權益受到重視,將女性與單純的生育能力脫鉤,也成為越來越多人能夠接受、支持的論點。然而,身為需要繁殖才能延續的生物,人類又該如何在女權與種族繁衍的矛盾中解套?雨果獎得主莎拉・蓋利提出了一個大膽且令人驚愕的想法—「複製人」。
Thumbnail
這部戲拍得非常之寫實 三立週五以女人出發的戲都拍得蠻好的👏 三個不同個性的女人為主軸 帶出不只三種故事 幾乎各種想法在戲中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角色! 婚不婚 生不生 工作VS家庭 婆媳問題... 而且討論到的議題超級多 從家妃的職業就是之前不曾聽過的 取精室也是第一次看到XD 還有諸如凍卵.不孕的原
Thumbnail
這部戲拍得非常之寫實 三立週五以女人出發的戲都拍得蠻好的👏 三個不同個性的女人為主軸 帶出不只三種故事 幾乎各種想法在戲中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角色! 婚不婚 生不生 工作VS家庭 婆媳問題... 而且討論到的議題超級多 從家妃的職業就是之前不曾聽過的 取精室也是第一次看到XD 還有諸如凍卵.不孕的原
Thumbnail
充滿自然與人工意象的,企圖用十分形象化的方式去談形而上的問題。極其繽紛的視覺帶來直觀的愉悅,那樣的色彩搭配並不自然,我們的感官已太習慣接受人工化的刺激,接連也擴充了對於滿足的定義:那樣更讓人驚艷、那樣更直覺美好……吸毒式地使得感官反而變得更為遲鈍。小小喬的誕生正代表與此有關的問題:為什麼人.....
Thumbnail
充滿自然與人工意象的,企圖用十分形象化的方式去談形而上的問題。極其繽紛的視覺帶來直觀的愉悅,那樣的色彩搭配並不自然,我們的感官已太習慣接受人工化的刺激,接連也擴充了對於滿足的定義:那樣更讓人驚艷、那樣更直覺美好……吸毒式地使得感官反而變得更為遲鈍。小小喬的誕生正代表與此有關的問題:為什麼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