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幸福是種病│小魔花Little Joe (201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所謂的普世價值其實是奇怪的概念,為何多數人有權力決定價值所在?人們習以為常將自己交付給集體作主,那麼時「常」而成為正「常」,個人就算已開始學會抗拒集體的桎梏,卻很少懷疑那些「正常」事物,正如劇中配角育種師貝拉所言:「人只會找到想尋找的東西」,「正常」已被既定沒有問題,我們便不可能提出質疑。

充滿自然與人工意象的<小魔花>,企圖用十分形象化的方式去談形而上的問題。極其繽紛的視覺帶來直觀的愉悅,那樣的色彩搭配並不自然,我們的感官已太習慣接受人工化的刺激,接連也擴充了對於滿足的定義:那樣更讓人驚艷、那樣更直覺美好……吸毒式地使得感官反而變得更為遲鈍。小小喬的誕生正代表與此有關的問題:為什麼人們會需要透過人工的方式才能感到或需要加強幸福的感覺?

劇情中因著對幸福的渴求而跨越了基因育種的禁忌,不論基於消費者洞察、市場機會分析有多麼合情合理,卻使得我們離問題的本質更加遙遠。當然,這是一個刻意凸顯人工基因爭議的寓言,但在真實生活中,人們已多半能接受以基因改造的物種去解決當前的危機;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向來是很自然的邏輯,使我們願意合理化一切不自然的手段,直至習以為常,人工取而代之成為了「新自然」,集體遺忘問題的根源實則是人類自己。

在人工化的自然裡,道德也將不是問題。一如主角艾莉絲母親身分的矛盾,我們總認為母性是種天性,但對照其他生物,人類的母性更加無限上綱,孩子同時也成為母親最重要的資產,對小小喬的灌溉、施肥、修剪、愛和關懷,體現親職對下一代的控制慾,既背負眾人認定何謂好媽媽的枷鎖,又熟練地行使被擴大的親權,其中的衝突彷彿一旦成為母親便不再具備「個人」的自主性;艾莉絲的心理診斷:「因工作狂疏於好好陪伴孩子而興起內疚感,或者,是壓抑自己想要擺脫孩子的慾望」,在集體之中,人必須壓抑真正的自我去扮演多數人期待的我,在育種室裡具有掌控慾的艾莉絲私下的對話最常出現的台詞卻是「if you say so」,搖擺地將話語權拱手讓人,卻對涉及喬、小小喬的事物表現得相當絕對,潛藏的可怕意識是:被剝奪個人自主性的母親角色,是否也連帶剝奪下一代的自主性?

但就像是<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最有名的那句台詞「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Life will fine its way out」,無法繁殖的小小喬靠花粉控制人類達到生命延續的目的,使人除了在乎小小喬勝於一切之外,其他舉止並無異常。察覺不出的病能算是病嗎?弔詭的是這考驗了「在乎」的意義,中立的科學並不存在「在乎」的情感變因,我們相信這樣的判斷作為正常/無病的標準,卻只有牽涉深層情感而在乎的人能察覺不同,就像是貝拉拒絕她變異的狗狗貝洛甚至將其安樂死,集體反而必定認為是貝拉又犯了精神病。

受到花粉控制的人表面假裝一切如常,甚至感到「更幸福」,即使內在不再是自己又很重要嗎?誰能證明感情的真假,又或者誰真正在乎?如果真實痛苦、虛假幸福完全無從分辨,人工與自然不再有界線,我們又該如何選擇,更可能我們不曾知道我們可以選擇。到了最後,<小魔花>竟蔓生出<駭客任務>(The Matrix)般的母體,「恐懼會扭曲我們對現實的認知,除非你真正認清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或者說真正的願望是什麼」。沒了紅色藥丸的加持,我們能否看破:否認真實的自己才是大錯特錯?

see more:http://hashtalkmovies.mystrikingly.com/blog/little-joe-20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39會員
263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們把你們的人生搞反了,你們唯一需要的就是開心和想象美好。但是就這麽簡單的事情你們都做不好。然後你們都不去相信。你們不相信。你們會覺得,就是相信那些恐懼的,相信那些艱難的。這就是為什麽你們的人生版本,就是在地球上創造的就是這種體驗給你們。這是你們的集體意識觀念,明白嗎?
Thumbnail
你們把你們的人生搞反了,你們唯一需要的就是開心和想象美好。但是就這麽簡單的事情你們都做不好。然後你們都不去相信。你們不相信。你們會覺得,就是相信那些恐懼的,相信那些艱難的。這就是為什麽你們的人生版本,就是在地球上創造的就是這種體驗給你們。這是你們的集體意識觀念,明白嗎?
Thumbnail
恭喜媽多得獎,有幸可以看到
Thumbnail
恭喜媽多得獎,有幸可以看到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的自己,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思考的嗎? 作者 法蘭西絲·愛麗莎·霍森·柏納特(Frances Eliza Hodgson Burnett)以成長在缺乏關愛環境中成長的小女孩-瑪莉的角度,帶領我們重回純真時光。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的自己,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思考的嗎? 作者 法蘭西絲·愛麗莎·霍森·柏納特(Frances Eliza Hodgson Burnett)以成長在缺乏關愛環境中成長的小女孩-瑪莉的角度,帶領我們重回純真時光。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眼淚沒有流下來,但內心有種暖暖的、被撫慰的感覺,好像在窮盡一切奔跑的人生路上,突然有種被理解了的感動。常常覺得皮克斯的動畫是畫給大人看的,那些藏在故事背後的意涵,都像在提醒著逐漸遠離天真無邪的我們,回歸初心,不忘來時路。 幸福,其實就在你身邊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眼淚沒有流下來,但內心有種暖暖的、被撫慰的感覺,好像在窮盡一切奔跑的人生路上,突然有種被理解了的感動。常常覺得皮克斯的動畫是畫給大人看的,那些藏在故事背後的意涵,都像在提醒著逐漸遠離天真無邪的我們,回歸初心,不忘來時路。 幸福,其實就在你身邊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一個躁動的靈魂、總是不安於現狀、試圖尋找人生最完美的”moment“。那麼, 2020 年由皮克斯獻映的「靈魂急轉彎」(Soul),會是開啟下一段旅程之前的最佳行前指南。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一個躁動的靈魂、總是不安於現狀、試圖尋找人生最完美的”moment“。那麼, 2020 年由皮克斯獻映的「靈魂急轉彎」(Soul),會是開啟下一段旅程之前的最佳行前指南。
Thumbnail
恰如日劇《四重奏》所點明的:許多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顆甜甜圈,在《媽的多重宇宙》中則是貝果,少了那一個洞,就不算是完整。為此,與其追求他人眼中的完美,倒不如潛入內心,學習跟頑強的執著達成和解──沒有意義也好,缺少足夠的成就也罷,只要心安理得,說服得了自己,幸福兩字隨人寫。
Thumbnail
恰如日劇《四重奏》所點明的:許多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顆甜甜圈,在《媽的多重宇宙》中則是貝果,少了那一個洞,就不算是完整。為此,與其追求他人眼中的完美,倒不如潛入內心,學習跟頑強的執著達成和解──沒有意義也好,缺少足夠的成就也罷,只要心安理得,說服得了自己,幸福兩字隨人寫。
Thumbnail
關於愛,不能不提哈洛愛的本質(The Nature of Love)實驗。哈洛囚禁初生恆河猴,並設計兩個假媽媽,一個全身鐵絲,卻綁有奶瓶的鐵絲媽媽,代表生存需求;另一端則是絨布包裹的假媽媽。研究顯示幼猴只會在飢餓時靠近鐵絲媽媽,大多數選擇依偎在布媽媽身側,打破有奶便是娘的說法;就算刻意驚嚇幼猴,幼猴
Thumbnail
關於愛,不能不提哈洛愛的本質(The Nature of Love)實驗。哈洛囚禁初生恆河猴,並設計兩個假媽媽,一個全身鐵絲,卻綁有奶瓶的鐵絲媽媽,代表生存需求;另一端則是絨布包裹的假媽媽。研究顯示幼猴只會在飢餓時靠近鐵絲媽媽,大多數選擇依偎在布媽媽身側,打破有奶便是娘的說法;就算刻意驚嚇幼猴,幼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