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瞬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現在細細回想:似乎有印象以來他的身邊就是煙霧繚繞。
在懵懂的時候、徬徨的時候;都有祂存在的影子!
街道上的遶境遊行對孩子來說是新奇、熱鬧的。鑼鼓喧天的時刻;婆婆媽媽手持清香站在門口參拜。
香火的味道縈繞鼻尖。像是祂的水袖揮過;也像是祂承願而來的階梯。
遊行的隊伍漸漸走遠;在風中的線香帶著信眾的祈願繼續往遊行的隊伍飄去。
時隔多年,孩子漸漸長成。升學與生活的壓力紛至沓來。
胸前垂掛的護身符,是他要負笈前往外地讀書時;母親親自替他戴上的!
紅色塑膠外皮寫著天上聖母的字樣。或許是時光久遠,聖母二字顯得有些斑駁。
他幾乎可以想像腿腳不好母親在跪墊上閉著眼睛唸唸有詞;面前的媽祖隔著珠簾含笑看著她。
周圍參拜的香客絡繹不絕;母親擲筊杯的畫面像是特寫一樣慢動作播放。
一正一反的結果像是一劑強心針。
母親長吁一口氣。緩慢撐起身體,拿著平安符走向香爐過三圈。
他看著胸前的護身符;彷彿聞到了線香煙火氣。像是母親的溫柔。
他拿起手機,默默撥通了母親的電話。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aba L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鏡中世界總是出乎意料
世界就是一個胎盤。我們只是在胎盤上作威作福的小鬼。
鏡中世界總是出乎意料
世界就是一個胎盤。我們只是在胎盤上作威作福的小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我记忆里,那个护身符是在我小一回外婆家的时候拿到的,那时候我不知道外婆带我去哪,只知道是去一间公庙,到了那里之后,外婆只叫我用心去拜,于是我虔诚的跟着外婆,在一座座神像面前跪下,又起立,那是的我不懂这是在做什么,只知道这神桌上的神像非常的严肃,后来拜到文昌帝君时,她给我求了一支文昌笔和一个护身符,
Thumbnail
敬愛之心 唸在口中 站立在老街上,遙望著朝天宮,合掌稟告:「媽祖,我到了,準備和祢步上回鑾之路,請原諒弟子在此向祢遙拜。」擁擠的人潮,讓我卻步,停留在街上等待媽祖起駕,此時正進行殊勝的刈火儀式,也不禁莊敬自己,深怕自己怠慢了,拿起了師父敬獻白沙屯媽祖大愛所寫的《白沙屯媽祖的髮夾》,默默念誦著,恭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北港媽祖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同時描述了一位牧師對於照顧年邁父母的心境,以及她在廟裡為母親祈求庇佑的感人經歷。作者通過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探討了神的存在對照顧者的幫助。文章中也分享了對於慈悲與關愛的深刻領悟。
Thumbnail
每年三月的媽祖遶境活動總是能吸引十多萬民眾共襄盛舉,香燈腳報名人數一年高過一年,發心提供食物與飲品的善心人士也突破往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追隨媽祖慈悲的腳步,也揮發自己最大善的力量。 香燈腳的初發心百百種,有的人是為了還願,有的人是為了求願,有的人是為了感謝,有的人只是單純想體驗,有的人則是
“風驚塵起,散而不止。” ——題記   父親站在陽臺上,嘴裡叼著根煙,眼睛滿布血絲,他深深吸一口,吐出的煙霧籠罩了他的臉。冷冽的月光穿透欄縫,照在他淺藍的襯衫上,窗外的竹叢沙沙作響,搖曳的竹影與他的身影交融,一閃一滅,他自顧自享受嘴裡的煙。   記憶中在大陸的家,有著數不清的階梯,推開亮銀色豪
Thumbnail
這一天隨著白沙屯媽祖進香,我看到好多不同的香燈腳,年輕人、中年人為大宗,但也有為數不少的老人家,有全家出動的,也有同公司行號一起來走的,爸爸、媽媽推著坐娃娃車的小朋友,兒女推著坐輪椅的爸媽,也有負重背著獨立神轎的年輕人,比較特別的是學齡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我把他們想成是採取自學方式的學生,希望不是翹
Thumbnail
往年每年至少都會去一次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廟拜拜祈福,前年因大女兒要報考正式教師甄試,一度不知如何在兩個撞期的考區中抉擇,於是到白沙屯嬤擲筊請示,果然當年就如願考上,也依志願順序第6,成功填到了離家近的苑裡國小。 今年我先生任教的學校南山高中,以外卡之姿闖進8強後,一路過關斬將,以第三名擠進四強小巨蛋
Thumbnail
"白沙屯媽進香到北港朝天宮;大甲媽遶境到新港奉天宮" ​ 這也是最近我才知道的習俗,聽著北港人的淑芳姊姊說起,因為從未追隨媽祖進香或遶境活動,但能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那份純粹與真誠(雖說自己是信仰佛教),還記得2007年電影《練習曲》裡的一幕,彰化老家的阿公,在等待媽祖進香時,鑽轎腳,
Thumbnail
這幾週小孩開始參加敬拜團,就是要邊唱詩歌邊跳舞,小男生樂在其中。從前我沒想過原來有自己的信仰是這麼不容易的事。我的孩子一直到去年暑假開口說:「我是基督徒」後我才正式帶他參加教會活動。這一切源自我有一位對佛教熱衷到不行的婆婆、錢捐很多很多的婆婆。
Thumbnail
今天到廟宇參拜,新年期間人潮特別多。 拈著手中的香柱,隨著香煙裊裊升起,面對眼前的神像,每個人都喃喃自語了起來……。 參拜時,你都對神明說什麼呢? 我祈求親友們平安健康,也希望神明眷顧在天上的老闆(雖然他應該是基督教哈) 我能成為像他這麼好的人嗎? 思緒至此,我的眼角餘光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我记忆里,那个护身符是在我小一回外婆家的时候拿到的,那时候我不知道外婆带我去哪,只知道是去一间公庙,到了那里之后,外婆只叫我用心去拜,于是我虔诚的跟着外婆,在一座座神像面前跪下,又起立,那是的我不懂这是在做什么,只知道这神桌上的神像非常的严肃,后来拜到文昌帝君时,她给我求了一支文昌笔和一个护身符,
Thumbnail
敬愛之心 唸在口中 站立在老街上,遙望著朝天宮,合掌稟告:「媽祖,我到了,準備和祢步上回鑾之路,請原諒弟子在此向祢遙拜。」擁擠的人潮,讓我卻步,停留在街上等待媽祖起駕,此時正進行殊勝的刈火儀式,也不禁莊敬自己,深怕自己怠慢了,拿起了師父敬獻白沙屯媽祖大愛所寫的《白沙屯媽祖的髮夾》,默默念誦著,恭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北港媽祖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同時描述了一位牧師對於照顧年邁父母的心境,以及她在廟裡為母親祈求庇佑的感人經歷。作者通過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探討了神的存在對照顧者的幫助。文章中也分享了對於慈悲與關愛的深刻領悟。
Thumbnail
每年三月的媽祖遶境活動總是能吸引十多萬民眾共襄盛舉,香燈腳報名人數一年高過一年,發心提供食物與飲品的善心人士也突破往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追隨媽祖慈悲的腳步,也揮發自己最大善的力量。 香燈腳的初發心百百種,有的人是為了還願,有的人是為了求願,有的人是為了感謝,有的人只是單純想體驗,有的人則是
“風驚塵起,散而不止。” ——題記   父親站在陽臺上,嘴裡叼著根煙,眼睛滿布血絲,他深深吸一口,吐出的煙霧籠罩了他的臉。冷冽的月光穿透欄縫,照在他淺藍的襯衫上,窗外的竹叢沙沙作響,搖曳的竹影與他的身影交融,一閃一滅,他自顧自享受嘴裡的煙。   記憶中在大陸的家,有著數不清的階梯,推開亮銀色豪
Thumbnail
這一天隨著白沙屯媽祖進香,我看到好多不同的香燈腳,年輕人、中年人為大宗,但也有為數不少的老人家,有全家出動的,也有同公司行號一起來走的,爸爸、媽媽推著坐娃娃車的小朋友,兒女推著坐輪椅的爸媽,也有負重背著獨立神轎的年輕人,比較特別的是學齡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我把他們想成是採取自學方式的學生,希望不是翹
Thumbnail
往年每年至少都會去一次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廟拜拜祈福,前年因大女兒要報考正式教師甄試,一度不知如何在兩個撞期的考區中抉擇,於是到白沙屯嬤擲筊請示,果然當年就如願考上,也依志願順序第6,成功填到了離家近的苑裡國小。 今年我先生任教的學校南山高中,以外卡之姿闖進8強後,一路過關斬將,以第三名擠進四強小巨蛋
Thumbnail
"白沙屯媽進香到北港朝天宮;大甲媽遶境到新港奉天宮" ​ 這也是最近我才知道的習俗,聽著北港人的淑芳姊姊說起,因為從未追隨媽祖進香或遶境活動,但能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那份純粹與真誠(雖說自己是信仰佛教),還記得2007年電影《練習曲》裡的一幕,彰化老家的阿公,在等待媽祖進香時,鑽轎腳,
Thumbnail
這幾週小孩開始參加敬拜團,就是要邊唱詩歌邊跳舞,小男生樂在其中。從前我沒想過原來有自己的信仰是這麼不容易的事。我的孩子一直到去年暑假開口說:「我是基督徒」後我才正式帶他參加教會活動。這一切源自我有一位對佛教熱衷到不行的婆婆、錢捐很多很多的婆婆。
Thumbnail
今天到廟宇參拜,新年期間人潮特別多。 拈著手中的香柱,隨著香煙裊裊升起,面對眼前的神像,每個人都喃喃自語了起來……。 參拜時,你都對神明說什麼呢? 我祈求親友們平安健康,也希望神明眷顧在天上的老闆(雖然他應該是基督教哈) 我能成為像他這麼好的人嗎? 思緒至此,我的眼角餘光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