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隔離狀態後,就會有每日定時的短信息問候。衛生當局透過短信系統發送身體健康的問候短信,由收件者收到後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符合詢問的狀況,再做回覆。信息的內文如下:
指揮中心關懷,請問您目前身體健康狀況,一切正常,請回1,有發燒、喉嚨痛、流鼻水、咳嗽、呼吸困難、嗅味覺異常、腹瀉,請回2,其他症狀請回3
回覆數字1-3代表自己的情況,如果幾次都不回覆,就會有機器語音電話撥到手機上繼續追蹤。
發送短信的時間設定在上午八點鐘左右,估計也是顧慮到多數人的習性,不過身邊有許多朋友原本就屬於晚睡晚起的生活型態,之前一位朋友返台隔離後跟大家聚餐就聊到這個議題,他說到他根本就三更半夜才睡覺,過中午才醒來。每次上午的信息與電話都錯過,也因此有一兩次都被當地的里長派員甚至親自上門「關切」,畢竟當時的防疫量能尚屬充沛,於是非常嚴肅仔細的「關懷」每一個案例以及入境者。
也正是這樣的「關懷」加上社會媒體環境那種「辦案式」的逐例追蹤蛛絲馬跡的習性,最終讓每位感染個案以及個案週邊的共同生活、工作者也都被用「懷疑」的態度應對。這在承平或是感染個案並未大量發生時,即使對當事人有些影響卻也可以嚇阻一些有心忽視規範者。但像近日台灣的疫情情勢之下,就開始出現更多負面的結果了。
首先是確診者會被投以不正常的眼光與關注。已經在身體上因為病毒感染需要用更多精力去應對,結果在心裡上還要面對外在環境的異樣眼光。但殊不知感染者也並非自己願意選擇成為被感染者,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忍受精神壓力的煎熬,很是不易。
確診者如此,身邊的接觸者同樣如此。因為跟確診者有接觸,在管理機關的規範下遵循辦法進行隔離,但對於身邊陌生人的異樣眼光也同樣少不了。最終會讓自己也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者?
接觸者的情況,就會又對確診者產生二次壓力,確診者可能會想說是不是自己導致其他人的麻煩,讓身邊的人遭受不必要的眼光。更甚者可能乾脆就隱瞞疫情調查的事實陳述,最後反而成為疫情調查的遺漏之處。
管理機關都會希望大家皆能誠實告知與配合揭露接觸史,但近日的新聞中會看到即使身為執法人員的警察也會在配合調查的情況下因為太多「不方便」有所隱瞞,最終影響造成更多的問題。在疫情情勢正在階段轉換的當下更是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