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到底是什麼?怎樣找出創作的乾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乾貨到底是什麼?怎樣找出創作的乾貨?

乾貨到底是什麼?怎樣找出創作的乾貨?

乾貨到底是什麼

「乾貨」一詞來自電商,當初電商業者在網路分享一些方法與心得,因為實用性超強,沒有一絲吹噓與造假,猶如不摻水的醇酒,於是被業內人士稱之為「乾貨」。

怎樣找出創作的乾貨

重點來了,身為創作者,我們該如何找出自己的乾貨呢?找出自己的乾貨後便能給別人乾貨,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能攢到 5 個粉絲、10 篇能攢到 100 個、100 篇能攢到 3000 個,那麼流量與名氣將與日俱增,現金將源源不絕流淌出來。

找乾貨可以先確認乾貨的特徵,也就是類型,這樣比較好找,同時也能判斷自己適合哪種類型的產出。

實用型乾貨

這是乾貨的典型。具體表現是分享專業與技術,告訴人家「是什麼」以及「如何運用」,特別著重在運用,例如如何自架網站、防疫守則、十個在家上網就能賺錢的方法,像承熙我就是這種類型。

假如你是裝潢工,可以分享居家簡易裝潢,我相信有市場;又假如你是業務員或仲介,可以分享行銷與待人處世的職場經,我相信有市場;又譬如你是廚師,可以分享做菜 DIY,好比半小時做出 3 菜 1 湯、居家省錢料理,有那麼多的家庭主婦或煮夫,更有市場。

知識型乾貨

提供新知、給人內涵。跟上一個相比最大不同是,實用型專門指「運用面」、「操作面」,就是別人看完你文章可以直接拿去實際運用與操作 (行不行是另一回事 ),換句話說實用型乾貨可以說是「SOP」。

而知識型乾貨比較像是單純給人知識、特別是新知識,目的是「啟發」人的認知與心智,就是大開眼界啦。例如學院裏頭的知識,學會了懂了不代表能實際運用到現實生活,但是學生受到啟發智力大開。

好比你多年前就在網路分享虛擬貨幣或 NFT,那時候這兩樣東西在台灣還很少見,但你為讀者帶來別開生面的知識。

情感型乾貨

讓人感動的作品,例如讓人哭、激動、恨得牙癢癢、看得心花怒放小鹿亂撞;又或者內心寧靜、踏實、深感振奮。

情感型乾貨既然以情感為訴求,除了筆鋒要有溫度與感情,站在讀者的角度通常是朝「痛點」與「亮點」兩方面下手。

娛樂型乾貨

這最好理解也很有「市場」。娛樂就是好笑好玩有趣的有梗在,讓人開心讓人爽就對了。不論是文章、圖片、照片或影音,娛樂型乾貨極度強調「梗在哪裡?」尤其是時事梗,因為讀者喜歡嘗鮮。

娛樂型乾貨為何很有市場?因為它是立基在「大部分人生活苦悶所以必須被娛樂」的事實。因此娛樂型的普遍任務是「想梗」,想的時候要思考怎樣會讓人發笑,會心一笑或捧腹大笑都行,就是讓人開心。

結語

有市場就有競爭

很多人從事娛樂型乾貨的內容創作,因為它市場最大;只是,越有市場競爭就越大,要脫穎而出的難度相對較高。我們今天看到很多網紅與達人的作品一天數萬一個月百萬點閱,那是成功後浮在檯面上的,更多的是沉在底下的云云創作者,簡單講就是「倖存者偏誤」。

我的意思不是說不能朝娛樂型發展,就是要先知道市場越大競爭越大這個事實,以免到時花了整整一個月做出影片、圖畫或文章,結果只有一兩百人點閱想不開。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後,創作過程就能戰戰兢兢,越努力、就越有機會給出好乾貨。

競爭小的類型更要安於創作

相反的,競爭比較小的類型市場也相對小,對我們創作者而言關鍵在能否「安於創作」。從事創作變現這條路,不管是產出哪種類型乾貨,統統需要時間發酵。假如從素人變大神是三年小有名氣,五、六年達人等級、十年大神等級,在每個等級要跨越時都有道「坎」,如果中途放棄很可能錯過跨過坎的機會。

坎的後面風景更美,這是跨坎升級的好處。至於怎樣知道自己是否升級了?沒有標準的衡量方式,但例如:「咦!我的文章怎麼突然每一篇都流量暴衝!」或是「最近一直有網媒或廠商洽談合作事宜。」恭喜你,升級了。


  • 愛心就是按讚,這會讓我開心。
  • 拍拍手被你點 5 下是給我錢,雖然少我會更有分享動力。
  • 留言是你跟承熙最好的互動,期待你留言。
  • 【收藏】是你還想要細細品味文章,我的榮幸。
  • 贊助追蹤訂閱是給我的最大鼓勵,我將持續分享寫作的簡單與美好 + 行有餘力作公益。
訂閱【承熙的文字創作|實戰指引承熙的個股觀察SOP承熙的享樂人生
承熙其他地盤【POTATOFacebookMatters股市爆料同學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承熙的安心投資世界
1.5K會員
1.0K內容數
這裡是個集「股票投資」、「文字創作」和「享樂人生」的天地,希望承熙我自己的心得能帶給你幸福,當然包括有收入的幸福。2021/8 轉為全職投資寫作後的我,可望把相關心得統統給你知道~
2024/05/05
我方格子第二份電子書(數位商品)為何還是選根基?
Thumbnail
2024/05/05
我方格子第二份電子書(數位商品)為何還是選根基?
Thumbnail
2024/05/05
公益捐款徵信_12,244 元
Thumbnail
2024/05/05
公益捐款徵信_12,244 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有談到,知識型商品最重要的就是目標客戶,這個目標客戶都是潛在的,你幾乎沒辦法預測。 目標客戶你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把他釣出來,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我常講的:你不要就鎖定一個你覺得會中的主題,你需要在類似的主題之中來回切換,看看市場的的反應,但最近我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你在不同主題之間來回切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有談到,知識型商品最重要的就是目標客戶,這個目標客戶都是潛在的,你幾乎沒辦法預測。 目標客戶你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把他釣出來,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我常講的:你不要就鎖定一個你覺得會中的主題,你需要在類似的主題之中來回切換,看看市場的的反應,但最近我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你在不同主題之間來回切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聽到用「乾貨」形容一篇文章的知識精華。 大概持續3年,一直不懂為什麼要叫做乾貨 後來才知道,乾貨是要用自己的經驗當水分,充分浸泡後,才會變成對自己有用的智慧 那麼反過來說,我們要怎麼從日常遇到的令人心動的資訊,醃製自己的知識乾貨呢? 在我16年的閱讀經驗裡,向專家學習醃製知識乾貨,這3個秘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聽到用「乾貨」形容一篇文章的知識精華。 大概持續3年,一直不懂為什麼要叫做乾貨 後來才知道,乾貨是要用自己的經驗當水分,充分浸泡後,才會變成對自己有用的智慧 那麼反過來說,我們要怎麼從日常遇到的令人心動的資訊,醃製自己的知識乾貨呢? 在我16年的閱讀經驗裡,向專家學習醃製知識乾貨,這3個秘
Thumbnail
因為我都是在寫職場文章,而且主要寫的方向是歸納職場的現象,然後再提出解法。再加上我還有寫土木工程的專業文章,所以覺得自己應該歸類為知識型創作者。所以寫這篇文章來聊聊知識型創作者的誤區,並提醒自己有不能踩到知識型創作者的陷阱。 知識型創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這個會比研究商業模式以及如何
Thumbnail
因為我都是在寫職場文章,而且主要寫的方向是歸納職場的現象,然後再提出解法。再加上我還有寫土木工程的專業文章,所以覺得自己應該歸類為知識型創作者。所以寫這篇文章來聊聊知識型創作者的誤區,並提醒自己有不能踩到知識型創作者的陷阱。 知識型創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這個會比研究商業模式以及如何
Thumbnail
許多形形色色的潤飾文章,稱為區域性首要的店面、第一開箱做為文字敘述讓觀賞者久而久之,不在探討文章重點,網路上一堆散文式的商品、美食等,後期連短篇的文章都不想看。 文字創作者,為了給讀者一篇好文,翻閱的資訊、讀的書籍、花的時間比一般人還來的多,
Thumbnail
許多形形色色的潤飾文章,稱為區域性首要的店面、第一開箱做為文字敘述讓觀賞者久而久之,不在探討文章重點,網路上一堆散文式的商品、美食等,後期連短篇的文章都不想看。 文字創作者,為了給讀者一篇好文,翻閱的資訊、讀的書籍、花的時間比一般人還來的多,
Thumbnail
也就是我們最常說的「變現」。內容創作的變現模式非常多,常見的主要方法包含:直接變現、協同行銷、知識產品三種,可以簡稱DCK模式。
Thumbnail
也就是我們最常說的「變現」。內容創作的變現模式非常多,常見的主要方法包含:直接變現、協同行銷、知識產品三種,可以簡稱DCK模式。
Thumbnail
創作是一條與心魔對戰的路,但有一樣東西是所有人都可以應用的支點。
Thumbnail
創作是一條與心魔對戰的路,但有一樣東西是所有人都可以應用的支點。
Thumbnail
手機滑開一則廣告,寫著「百萬部落客,教你一個月就能靠接案創造收入」,這樣的課程不知道你們會有興趣嗎? 如果是以新手小白想靠接案創造多少收入,我想第一個月大概會先餓死。
Thumbnail
手機滑開一則廣告,寫著「百萬部落客,教你一個月就能靠接案創造收入」,這樣的課程不知道你們會有興趣嗎? 如果是以新手小白想靠接案創造多少收入,我想第一個月大概會先餓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