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無懸疑成分的乏味劇情
一部出眾的懸疑電影,除了要有燒腦的劇情與驚人的反轉,同時也要帶給觀眾電影以外的思想,無論是當代社會案件,亦或是倫理道德觀念,甚至是一些發人省思的深度議題,都能夠讓一部看似平庸的電影更加扣人心弦。舉例來說,丹尼·維勒納夫的作品《私法爭鋒》我就刷了好幾遍,這部電影之所以會如此精彩,不只是因為優秀的劇本與出色的演員,其中對於正義與私刑、對於人性與道德的深入探究,皆使其成為一部膾炙人口的犯罪驚悚片。



詹姆斯.麥艾維撐起了整場災難
第一次認識詹姆斯.麥艾維這位演員是在《納尼亞傳奇》,他飾演一位古靈精怪且樂善好施的羊男吐納思。之後更是多次出演《X戰警》系列,飾演幫助學員們發揮自己特長的查爾斯教授,然而,詹姆斯.麥艾維是在幾年後,從飾演《怪物》裡的怪異科學家維克多,到《索命記憶》裡詭計多端的拍賣商賽門,再到《分裂》裡剎那間變換人格的陰險反派凱文,才真正發揮出的他自己的演技實力。

這部電影打從上映前就主打詹姆斯.麥艾維的「無劇本演出」,而正是因為無劇本的設計,讓詹姆斯.麥艾維在電影裡透過一再的詢問、反覆的探索,帶著觀眾進入愛德蒙的視角,與一無所知的他共同探索整件事情的真相。在電影裡只獲得劇情基本資訊,並在拍攝時即興發揮的詹姆斯.麥艾維確實沒讓我們失望,甚至我可以說他的演技又更進化了。

起初,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既疲憊且焦慮的父親,在忐忑的尋找兒子的下落時,還要關心為此搞得焦頭爛額的前妻。隨著劇情的推展,兩件事情不但沒有任何進展,我們也逐漸看出愛德蒙這位父親的絕望與無助,孤立無援的他只能將內心的情緒化為歇斯底里的嘶吼以及萬念俱灰的哭喊。看見前妻與兒子曾錄下的生活點滴時,看著影片的愛德蒙眼淚潸然泪下,前一秒槁木死灰的他驟然變回了那位包容、體貼的丈夫,變回了那位溫情、和藹的父親。無奈的是,因殘酷的現實所驅使,愛德蒙必須扮演無視法律的私刑者,即便因為一時的怒火而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即便因為自己的衝動行事而痛哭懺悔。愛德蒙早已決心踏上無法回頭的尋子之路。

詹姆斯.麥艾維是個非常有才華,且附有魅力的演員。電影《分裂》中的主角凱文,能夠在轉瞬之間切換不同的人格,從友善到冷血、從幼稚到成熟。而《尋子風暴》中的愛德蒙正好相反,愛德蒙是透過心中的怒火不段堆疊、心裡的怒氣不斷延燒,直到情緒到達了無法控制的臨界點,才做出失序的舉動。整部電影不特別提的話還看不出是即興演出,他的口語對白是多麼自然不瑣碎,他的情緒表現是多麼純熟不生硬。如此精湛的演技,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也算是拯救了這一個半小時的乏味劇情。

何為英雄?又何為罪犯?
總結來說,《尋子風暴》是部實驗性的犯罪驚悚片,過度追求詹姆斯.麥艾維的無劇本演出,劇本反而漏洞百出,還留下了許多未被揭開的伏筆。認真要講這部電影想闡述的問題,應該也是大多數犯罪電影想探討的主題:復仇是否為正義?《蝙蝠俠》、《夜魔俠》、《制裁者》等影視作品也都是在討論這個議題。要怎麼做才是英雄?要怎麼做才不會跨越那條線而成為眾矢之的的私刑者?電影裡少了法律支援的愛德蒙孤身尋求正義,一路上從侵害他人隱私,接著更是殺害了兩位綁匪,雖然最後解救了他的寶貝兒子,並幫助警方找到歹徒,愛德蒙到頭來算是英雄還是罪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