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知何時該彰顯、何時該隱藏,尤其是在長官都還沒說要怎麼做之前,你就猜中長官的想法,然後直接告訴同事長官打算怎麼做,這種事偶一為之就算了,若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幹這種事,那麼這可就不太聰明了,用一個比較不好聽的詞句,這叫「白目」。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這種不長眼睛的人物,他當時擔任曹操的文官,也許是恃才傲物的個性,屢屢「破解」曹操心中的想法,最後種下殺生之禍。
測字高手
話說曹操整建府院花園,完工前先來視察一下,看完後什麼話都沒說,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眾人不知所措,楊修卻告訴負責的人員,宰相的意思是門太大了,把門改窄一點即可,因為「門」內加個「活」就是「闊」,後來證實曹操真的是這個意思,問題是一個「闊」字難道不能解釋為把門再改大一點嗎?可見楊修不但會測字,他對曹操的內心還瞭若指掌呢!曹操得知此事後,對楊修的聰明大大的讚賞。
曹操為了測試楊修到底有多大能耐,某回有人送了一盒酥餅,曹操吃了一口後,便在盒上寫了一個「合」字,然後交給眾人,眾人傳來傳去,均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傳到了楊修手上,楊修一見盒上有一「合」字,立即將酥餅拿起來咬了一口,也請眾人分著吃,楊修解釋道:「『合』字拆開來就是『一人一口』的意思」,這次曹操又笑了,這個楊修實在太厲害。
有些事,還是不說的好
楊修識破曹操生活中小細節也就罷了,問題是他把一些重要的事不但識破,而且還在曹操宣布之前把他講出來,這就有點誇張了。
曹操為了怕在睡覺時遭人暗算,於是告訴眾人:「我在睡夢中有時候會拔劍傷人,所以我在睡覺時,你們最好不要隨意靠近我」,曹操為了立下威信,於是借機在某次睡覺時拔劍殺了一位近身侍衛,然後假裝繼續睡覺,事後問說是誰殺了我的侍衛?等部屬說出是曹操自己殺的之後,曹操還演了一場大哭的戲,並且命人厚葬這位侍衛。
重點來了,楊修當然也猜出曹操是在演戲,但如果楊修是個智者的話,就不必戳破這個梗,偏偏楊修就是個大嘴巴,他告訴其他人這件事的真象是:「丞相不是在夢中,是侍衛在夢中呀!」,曹操得知此事後,便開始厭惡楊修這小子了。
從「雞肋」猜出要退兵
曹操後來被封為魏王,為了爭奪漢中之地,與劉備爭戰了好幾年仍無法拿下,正傷透腦筋,這時屬下問當夜的口令為何,曹操看見桌上正好有一碗雞湯,於是隨口說出「雞肋」。此後,楊修有事沒事便開始收拾一些行囊,人問其故,楊修便把曹操心中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也就是「雞肋」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所以推斷魏王應該是打算要撤兵了,果然不久之後,曹操便下令撤回長安。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若是曹操,你都還沒下令撤兵,但楊修卻都已經事先猜中,而且還到處亂講,這個楊修將來若不為自己所用,那不就是一個禍害嗎?至此,楊修已是注定該殺了,只是在等待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
曹操不忍了
回師長安後,楊修卻捲入了曹操繼承人之爭,曹操屬意曹丕,而楊修卻與曹植交好,多次指導曹植如何勝過曹丕,最終曹植與楊修因醉酒擅闖司馬門(司馬門是皇帝專用的出入門),這下可給曹操逮到小辮子了,於是曹操藉此機會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將楊修處決,簡單講就是「老是泄露長官的心意,又私下結黨營私」啦!
禍從口出,千古不變的道理
看到這裡我們都該提醒自己一件事,真的是「禍從口出」,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最後連命都沒了,其實楊修也知道自己這毛病,但是就是控制不了,所以在臨死前也說了:「我固自以死之晚也」,表達出自己這毛病,早晚會出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