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到ㄉㄟˋ洗安納?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本文為podcast節目【AKi說】文字版)

「安娜到底是安那?」聽聽AKi怎麼說。


您好,我是AKi,

不知道大家有看過影集「創造安娜」了嗎?

有沒有看過都沒關係,

還是可以聽聽看AKi的想法,

因為無論媒介是什麼,

最後還是會回到我們自身及生活來做思考,

所以別急著關掉節目喔XD


關於這部影集,

有些劇評會從媒體社群啊、網紅文化、追求表象光鮮的價值觀、金融世界的運作、性別不平等......等作分析,

但這樣的片還不夠多嗎?

我們還需要安娜來證明這些遊戲規則的荒謬或是人的盲目嗎?

看完後我們又真的能置身事外嗎?或做什麼檢討嗎?

所以我看到第三集就有點膩了,

對於劇情及慣用手法及角色間的關係,

都是一直在重複的:引起注意、花言巧語天花亂墜、互相利用......這種模式。


一直到第四集,艾倫˙李德出現,

我才真正明白這齣戲的看點,從來就不是安娜。


艾倫˙李德是誰?

他這個厲害的律師就是安娜資金來源的大功臣,

透過他的保證運作安娜才可以跟銀行搭上線。

一開始艾倫並沒有被安娜說的那些美好願景騙到,

他需要的,是真實的成績,是真正的數字跟具體細節的規劃,

不是人脈及創意,

安娜本身沒有太多相關的知識,只有對藝術的了解,

營運公司還沒有太多經驗,甚至沒有太多資金可以支撐,

所以艾倫沒有被說服,

可是,他後來完全相信安娜,

幫她處理跟銀行之間往來的問題,

幫她的財力證明蓋章保證,

一直到薇薇安跟他說他們找到安娜曾經買了一張虛擬SIM卡,

也就是說艾倫所聯絡的那個人根本就是安娜裝出來的人,

利用虛擬電話卡可以綁定各國電話,

再用變聲軟體跟艾倫講話。

艾倫得知這件事時才清醒自己真的被騙。


有些劇評分析說:

「安娜為了要有資金就改變自己的外表,不再是花枝招展,

而是專業流利的形象,果然真的讓艾倫願意聽安娜的計畫」,

試圖讓我們從:「這世紀竟然很可悲還是男人稱霸,所以安娜不服輸。」這個論點來切入,

我不太認同這一點,

因為艾倫˙李德不是這樣的人。


他的生活規律、個性自律、工作嚴謹,

每天固定時間鬧鐘響就起床、沖澡;

從一排看起來都差不多的西裝襯衫領帶中作中庸適當的搭配;

吃健康的早餐一邊看報紙新聞;

固定時間上班,固定時間運動,

固定時間上床睡覺,甚至我揣測,他還會在固定時間上廁所,

他謹慎低調不張揚,

他的所有一切都在一種經過長年調整後最剛好最省力的固定中進行,

這有什麼好處?

「所有的精力都可以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上。」


海明威說:「心靈愈加嚴謹,外表愈加簡單」,

要說如此嚴謹近乎呆版的人會以貌取人,

我是不相信的,

而從他看安娜的眼神及跟安娜對話的內容中,

我也完全看不到對年輕人、對女性的鄙視,

他是真的認真聽了並懂得安娜打造的就是空中閣樓,

艾倫不相信的是這個,

這個不相信是很正常及專業的判斷。

他是為了傭金幫助安娜嗎?

我們絕不可忽略的是:他沒有拿到任何一筆費用喔!

而且他如果這麼視錢如命,

那他應該會更謹慎審視安娜的言行,

將對他的個人批評置之度外,

更重視他的專業評等吧。


那問題來了,到底艾倫是為了什麼才參與這個計劃?

艾倫是為了什麼才如此相信安娜?

在安娜第二次去找他時,

雖然已經改變了裝扮,

但一開始艾倫很明顯還是不待見她的,

一直到安娜從全家福照片指出了艾倫的女兒,

並將自己與艾倫的女兒做類比:

她們都年輕、正在嘗試未來的路、不被父親信任......等等,

我們這才看到,艾倫的態度軟化改變了,

並願意聽聽安娜的胡說八道哈哈哈哈哈~~

我們也可以看見後來安娜每每在言談中都會講到自己與父親的關係,

都會強調她這樣的年輕女孩是如何在這個社會既定的規則下,

走自己的路;

甚至在她說她父親斷她金援反而刺激她成長之後,

艾倫後來跟女兒吃飯時也提出不會再供給她生活費、學費,

並告誡女兒她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艾倫並不只是相信安娜,

更多的是,他希望他的女兒可以像安娜這樣有自己的目標,

望女成鳳。

他成為安娜的助力,其實是內在渴望的希望成為他女兒的助力,

得到安娜的肯定,猶如得到自己女兒的肯定,

這也是這一集中,艾德女兒需要有幾場戲的原因,

才能讓艾倫的轉變變得合理。


一直到艾倫˙李德出現,

我才真正明白這齣戲的看點從來都不是安娜,

而是我們自己


當我看到克制、謹慎、自律甚嚴、生活規律的艾倫李德因為認識了安娜,

進而改變他的規律、審美、一直以來的思考邏輯......時,

我大大的驚呆了!

因為我蠻喜歡他這個人的,有一部分我們是相像的:

簡單、規律、謹慎、依賴自己的常識及原則做事、相信專業、相信自己,

所以我自然而然的把自己投射到他身上,

去看他跟安娜的劇情發展。

在這裡我有兩條思緒,

一是當他因為對女兒的感情被騙的時候,我覺得很生氣,

因為玩弄別人的感情或是拿別人的感情開玩笑這件事是我認為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那是會很傷人的,

所以這件事挑戰了我的做人基本原則讓我產生情緒;

第二是當他推翻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習慣、喜好、規律,

有一幕是他跟他老婆說:「妳還記得我們以前去哪裡度假的時候嗎?

我們應該再去一次」,

他老婆很詫異地看著他說:「你那時候明明覺得很煩燥迫不及待要離開」,

我覺得好可怕喔!!!!!

對於過度的節制及自律會對一個人在面對最普通人性需求時造成什麼影響?

這裡我想拿兩部電影出來對照,

第一個是可能比較多人看過的「分歧者」,

在一個未來世界裡他們把人分成五種派別,

裡面組成政府組織的族群是「克己派」,

人們相信嚴以律己、力求簡樸的他們是最適合管理政事的族群,

他們能夠公正的為大家做最好的決策,

可是他們的前任領導者卻有家暴的狀況;

另一部是「濃情巧克力」,茱麗葉畢諾許跟強尼戴普演的,

裡面的鎮長從一開始的代表權威、規則、完美.......的神性,

到後來因為齋戒太久而失控,屈服於人性的需求,

卻讓人覺得平易近人以及真實,

我很喜歡這部片,有機會請大家看看。


回到第二個思緒,

我警惕著,

是否讓簡單、規律、謹慎、依賴自己的常識及原則做事、相信專業、相信自己......這些喜歡,

變成凌駕一切的信仰?

變成沒有人性的執著?

是否變成了省力的例行公事?

意思是,

我是真的知道我喜歡,

而在每一次行動時都做了符合我特質的選擇?

還是我無意識的在成為一個我理想中完美的人?


要一直當一個真實的人真不容易。


回到這齣戲,

大多數的介紹或分析都會引導我們去思考安娜是個什麼樣的人?

但是整齣戲當中我們都沒有看到她的養成歷程,

而是透過不同人的話及詮釋看到已經成形的她,

有的人說她很懂事、有的人說她很任性、有人覺得她天真、有人說她很有想法、有人說她只是花瓶,

那些主觀的臆測評價或想法都有個人的脈絡,

所以我們會覺得怎麼都看不清楚,

我們只是「從別人的口中認識一個人」而已,

怎麼可能真的認識誰

因此我認為討論她是個什麼樣的人並無意義,

還有一點就是,

我自己認為編劇並非用女性主義來為安娜洗白,

安娜並非信徒(從她的適時的表現軟弱跟歇斯底里就看得出來,

她只是在“用”這件事,而不是真的在意這件事),

當一個人的言行跟她的說法矛盾時,

我是不可能喜歡或相信這個人的,

我只是一直看到一個假的形象啊,

這個編劇營造出來的「假」反而讓我有點討厭,

就像安娜本人也說:「如果我真的像影片中的安娜,

那我不會想要跟這樣的人交朋友」,

完全沒有洗白的效果XD


那這齣戲的思考點是什麼?

薇薇安要說服安娜接受採訪的時候,她有說一句:

「他們都在決定妳是誰」

其實何止那些相關人物,

包含觀影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利用娜些蛛絲馬跡各方言論,

依據自己的標準,試圖定義出一個真實的安娜,

所以我們其實要看到的,

是我們自己。


當我以「透過安娜這個中性介質,去看懂那些圍繞在她身邊的人,

看懂自己」這個出發點再重新回想及觀看那些提供訊息的角色時,

我覺得非常有趣。

我想起安娜說過:

「我一直覺得我有一個很厲害的能力,

就是我眼光精準,

能看出一個人的才華,不被他的性格左右」,

安娜看出的不只是那個人的才華,

更是那個人透過才華想要證明的、獲得的東西,

或者說,真正在意的事。


所以,我也忽然重新理解的片名:「創造安娜」,

創造安娜的,並不是安娜,

而是接觸她或旁觀的,我們自己。


這次AKi想要提出的問題是:

1.你在哪一個角色出現時看到自己?你創造了什麼樣的安娜?從中有沒有看到自己渴望的,是什麼?

2.會因為什麼原因願意被騙?會因為什麼原因忽略常識的判斷?

第一題的答案我找到了,第二題我還在想還在觀察自己,

邀請你跟我一起想想看唷~

如果你是沒看過這齣戲但想一起思考的,

我的建議是從你的生活中找到一個你特別喜歡或特別討厭的人,

你也可以從對方身上看見自己喔。


推薦電影:《分歧者》、《濃情巧克力》

podcast【AKi說】節目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88wf2l17qn08583box1tc1/platform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ki說的沙龍
4會員
19內容數
Aki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18
可以很清楚身體裡的痛源沒有消失, 但是不再翻騰亂竄。 不是要說觀呼吸或靜心治百病, 該就醫還是得去; 只是束手無策的時候知道自己還有呼吸, 就可以慢慢恢復心裡的平靜, 痛,而不苦,如此甚好。
Thumbnail
2022/07/18
可以很清楚身體裡的痛源沒有消失, 但是不再翻騰亂竄。 不是要說觀呼吸或靜心治百病, 該就醫還是得去; 只是束手無策的時候知道自己還有呼吸, 就可以慢慢恢復心裡的平靜, 痛,而不苦,如此甚好。
Thumbnail
2022/07/17
雖然知道靜心的好處, 但我是屬於順其自然不勉強練的那一派, 一直到身體開始渴望了才順應需求。
Thumbnail
2022/07/17
雖然知道靜心的好處, 但我是屬於順其自然不勉強練的那一派, 一直到身體開始渴望了才順應需求。
Thumbnail
2022/04/25
AKi說: 當我們羨慕著別人的擁有時, 是不是忘了, 其實自己正是另一種美好的樣子? 而不同的特質各有不同的承擔, 我們實在無須把別人想得太好, 因為那份好,是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的。
Thumbnail
2022/04/25
AKi說: 當我們羨慕著別人的擁有時, 是不是忘了, 其實自己正是另一種美好的樣子? 而不同的特質各有不同的承擔, 我們實在無須把別人想得太好, 因為那份好,是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共9集,講述記者薇薇安看到報紙上刊登假富豪安娜德爾維被捕的消息後,決定對安娜進行深入報導,揭露她怎麼從一個普通人偽裝成信託寶貝、假富豪,進而闖入美國富豪圈進行白吃白喝、詐騙的故事。
Thumbnail
共9集,講述記者薇薇安看到報紙上刊登假富豪安娜德爾維被捕的消息後,決定對安娜進行深入報導,揭露她怎麼從一個普通人偽裝成信託寶貝、假富豪,進而闖入美國富豪圈進行白吃白喝、詐騙的故事。
Thumbnail
人設這件事情,在個人品牌以及人生的發展中來說,是更能夠讓別人、讓自己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事情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人設這件事情,在個人品牌以及人生的發展中來說,是更能夠讓別人、讓自己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事情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人,即使是在只有自己能看的日記上,也會寫下謊言-《安娜》
Thumbnail
人,即使是在只有自己能看的日記上,也會寫下謊言-《安娜》
Thumbnail
《安娜》整個故事由說謊開始,再由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堆叠而成,她所做的一切無疑是錯,但又怪不了她。畢竟「人,即使在自己的日記本裡,也會寫下謊言」,我們誰沒有說過謊?我們每一個都是安娜。
Thumbnail
《安娜》整個故事由說謊開始,再由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堆叠而成,她所做的一切無疑是錯,但又怪不了她。畢竟「人,即使在自己的日記本裡,也會寫下謊言」,我們誰沒有說過謊?我們每一個都是安娜。
Thumbnail
《創造安娜》為何是「創造」安娜?到底安娜是如何騙過紐約上流社會的精英呢?
Thumbnail
《創造安娜》為何是「創造」安娜?到底安娜是如何騙過紐約上流社會的精英呢?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節目【AKi說】文字版) AKi說: 「觀影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利用娜些蛛絲馬跡各方言論, 依據自己的標準,試圖定義出一個真實的安娜, 所以我們其實要看到的, 是我們自己。」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節目【AKi說】文字版) AKi說: 「觀影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利用娜些蛛絲馬跡各方言論, 依據自己的標準,試圖定義出一個真實的安娜, 所以我們其實要看到的, 是我們自己。」
Thumbnail
我想我們都用了些謊言當作基礎,去創造理想中的自己。 比起社會議題、法律對錯、道德良知、金錢迷失等討論,我更想知道安娜到底在想什麼。 她的脆弱、迷茫,尤其是那到最後都不願承認真實自我的眼神,才是真正讓我想一探究竟的原因。 她也是普通人。
Thumbnail
我想我們都用了些謊言當作基礎,去創造理想中的自己。 比起社會議題、法律對錯、道德良知、金錢迷失等討論,我更想知道安娜到底在想什麼。 她的脆弱、迷茫,尤其是那到最後都不願承認真實自我的眼神,才是真正讓我想一探究竟的原因。 她也是普通人。
Thumbnail
這部影集還真的是非常引人入勝。安娜的故事與人格,都讓人好奇地想要趕快一集一集的挖下去,想了解更多地了解這個人。令人驚喜的是,主角本身的故事也相當精彩,角色也非常討喜。除此之外,整部影集的步調十分歡快,也穿插了不少笑點。讓我花了一天把整部影片追完。
Thumbnail
這部影集還真的是非常引人入勝。安娜的故事與人格,都讓人好奇地想要趕快一集一集的挖下去,想了解更多地了解這個人。令人驚喜的是,主角本身的故事也相當精彩,角色也非常討喜。除此之外,整部影集的步調十分歡快,也穿插了不少笑點。讓我花了一天把整部影片追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