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的力量-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圖 佛陀紀念館國際組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partment
國際博物館協會自1977年以來,每年5月18日都會舉辦國際博物館日。參與活動的博物館都會設計一些與博物館日主題相關的創意活動,與公眾互動。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包括:持續發展的力量;數位創新的力量;公眾教育與社區建設的力量。
佛陀紀念館是如何通過它的力量改變世界的?首先,在聯合國的17項可持續性發展目(SDGS)中,其中有9項佛館自2011年開館至今始終在積極推動,展現出佛館「持續發展的力量」。其次,「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以嶄新的媒體科技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水路傳播的歷史文化進程,展現出佛館「數位創新的力量」。最後,2022年春節期間佛館舉辦「十大展出鎮館之寶」活動,透過票選架起博物館和全世界民眾的溝通橋樑,展現出佛館「公眾教育與社區建設的力量」。
呼應今年博物館日主題,佛陀紀念館在5月7日至5月18日期間,將舉辦一系列活動,讓大眾可以從中體會佛館的力量。今年佛館各滴水坊依傳統繼續推出特色佛誕餐。根據最新研究統計,相對於食用肉類,食素更有益於永續發展。因為素食不但可以減少49.6%溫室氣體排放,生產環節節約26.9%的能源,對環境的影響也少了41.5%。到佛館吃素食,健康又低碳,增加永續的力量。大眾也可以到本館蓮花廳浴佛,或在大佛平台抄經,體會佛館公眾教育與社區建設的力量。本館第三展覽廳的「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帶給參觀者沉浸式觀展體驗,用「數位創新的力量」帶觀眾提前邁入「元宇宙」時代。
此外,佛館今年更加推出一項「佛館的力量」桌遊活動。遊戲精選10處景觀作為關卡,讓參與者可以體驗佛館的三大力量。遊戲各關設有隱藏任務。完成指定任務,即可抽獎獲得精美禮物。人人有獎!
Since 1977, ICOM has organized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IMD) every year. Participating museums plan creative events and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IMD theme. The theme for this year is "The Power of Museums", including the power of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the power of innovating on digitalization and accessibility, and the power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rough education.
How does the Buddha Museum transform the world through its power? First of all, since its opening in 2011, the Buddha Museum has made efforts to achieve 9 of the 1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et up by the United Nations. Secondly, the Buddha Museum's innovation on digitalization and accessibility is displayed through the Buddhist Maritime Silk Road exhibition which uses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reproduc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cess of the Buddhist maritime silk road. Lastly, during the New Year Festival in 2022, the Buddha Museum set up a bridge with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Top Ten Treasures” voting activity. 
In celebration of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from May 7th to May 18th, the Buddha Museum launche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demonstrate her power as a museum. This year, all Waterdrop Teahouses in the Buddha Museum continue to serve the special Buddha’s Birthday Meal. According to recent research, compared with diets that include meat, vegetarian and/or vegan diets are found to be more sustainable as they produce 49.6% fewe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quire 26.9% less energy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have a 41.5% smalle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Healthy and low-carb vegetarian food will bring people more “sustainable power”. Activities such as Bathing the Buddha, and Sutra Transcription, display the Museum’s power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rough education. The Buddhist Maritime Silk Road exhibition shows innovation on digitalization and accessibility, and provides an immersive experience that leads the audience into the "metaverse" era ahead of time.
In addition, the Buddha Museum launches a board game activity. There are 10 carefully selected stations, allowing participants to experience the Buddha Museum’s Powers. Each station has a hidden mission. Participants can get to draw a lucky prize upon completion, and everyone will get to win a priz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星雲大師 節錄於《佛法真義2》〈佛陀在哪裡?〉 圖/慧融法師
文/星雲大師 節錄自《星雲大師全集.僧事百講》 圖/梁清秩、佛陀紀念館 佛誕節原本只是台灣民間的節日,後來由佛教徒爭取成為國定假日。 當初,我在《中國時報》發表一篇文章,叫作「我對佛誕節假日的意見」,針對那時各方對佛誕節是否成為國定假日的意見紛歧,提出四點意見:
文/編輯部 圖/梁清秩、蔡清華、佛陀紀念館 慶佛誕長智慧‧全家品味佛誕餐 如何和佛陀接心?想體驗藝文之愜意,教您幾種方式,走一走知性的行程──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文/佛館國際組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partment   圖/佛陀紀念館 Buddha Museum 什麼是博物館?看似簡單的議題,在全球博物館界卻爭議激烈。
文/《星雲禪話》 星雲大師  圖/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在建設過程中,為了增添環境的綠化和美感,栽種許多樹木花草,尤以長老慈惠法師相當投入,經常指導負責園藝工作的學僧如何照顧這些植物。 慈惠長老聽了即刻說:「當然會成佛!」接著又說:「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嗎?」 養心法語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22佛教植物園區3月12日舉行揭碑典禮,此為2021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推動,從法顯大師《佛國記》、玄奘大師口述《大唐西域記》等經典為依據,以保種中心及佛館的佛教植物作。
文/星雲大師 節錄於《佛法真義2》〈佛陀在哪裡?〉 圖/慧融法師
文/星雲大師 節錄自《星雲大師全集.僧事百講》 圖/梁清秩、佛陀紀念館 佛誕節原本只是台灣民間的節日,後來由佛教徒爭取成為國定假日。 當初,我在《中國時報》發表一篇文章,叫作「我對佛誕節假日的意見」,針對那時各方對佛誕節是否成為國定假日的意見紛歧,提出四點意見:
文/編輯部 圖/梁清秩、蔡清華、佛陀紀念館 慶佛誕長智慧‧全家品味佛誕餐 如何和佛陀接心?想體驗藝文之愜意,教您幾種方式,走一走知性的行程──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文/佛館國際組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partment   圖/佛陀紀念館 Buddha Museum 什麼是博物館?看似簡單的議題,在全球博物館界卻爭議激烈。
文/《星雲禪話》 星雲大師  圖/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在建設過程中,為了增添環境的綠化和美感,栽種許多樹木花草,尤以長老慈惠法師相當投入,經常指導負責園藝工作的學僧如何照顧這些植物。 慈惠長老聽了即刻說:「當然會成佛!」接著又說:「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嗎?」 養心法語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22佛教植物園區3月12日舉行揭碑典禮,此為2021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推動,從法顯大師《佛國記》、玄奘大師口述《大唐西域記》等經典為依據,以保種中心及佛館的佛教植物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是年度的法界盛會,冥陽兩利。生者得利益,上供諸佛、下施一切有情,功德浩瀚無垠。《佛說布施經》中講,若以上妙飲食供養三寶,得五種利益:第一、身相端嚴;第二、氣力增盛;第三、壽命延長;第四、快樂安穩;第五、成就辯才。這五種都很重要。「長壽」才有時間好好
【東京國立博物館】《法然與淨土》報道。這裡聚集了許多淨土宗寺廟的著名珍寶,包括國寶「早神」和獨特的羅漢圖。 「法然與極樂淨土」會場景觀為紀念淨土宗創立850週年,位於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了題為「法然與極樂淨土」的特別展覽,匯集了許多與淨土宗創始人有關的珍品,法然,來自全國各地的寺廟。展覽期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國際博物館日】 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自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舉辦國際博物館日,主要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博物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管道。
Thumbnail
浴佛活動是供養行的一部分,旨在開顯智慧與覺性,消業淨障。文章介紹了臺北首場浴佛活動精彩內容和活動詳情。這是一個弘揚佛法正道的聖緣,希望利眾潤生、啟覺明智,並祈願社會富足、世界平安。活動時間為4月28日下午3:00,地點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
Thumbnail
觀音山浴佛感恩季即將正式展開,最盛大場次「觀音山 佛誕浴佛祈福盛典」4月28日(日)將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隆重登場,規模更是超越往年的勝妙,全程免費參加。成為觀音山 2024佛誕浴佛祈福盛典之功德主,締結殊勝佛緣,與萬人結善緣!
Thumbnail
印光大師曾開示放生十大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難、得生天上、消滅惡業及四季安寧、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依藏傳佛教經典記載:「藏曆正月一日至十五日(2024年2月10日~2月24日),為 釋迦牟尼佛神變日」期間所造任何善惡業增長十億倍,其中又以藏曆十
Thumbnail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一處真實弘法利眾的道場,必會得到許多龍天護法善神護持衛教!現在正值神變月十億倍功德期間,歡迎十方善信大德,把握殊勝吉祥日一起隨喜參與護持弘揚正法聖業之行列。
Thumbnail
在遠眺了佛陀紀念館的大型光雕投影藝術後,便步下了藏經樓,繼續向佛陀紀念館前進。 在去年底,佛光山各地分別院都有舉辦燈籠彩繪比賽,其中有許多參賽作品,都送到佛陀紀念館展示,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繪燈籠組成了燈籠牆,也是喜慶非常。 在藏經樓到佛陀紀念館之間的山路上,布置了上百攤的素食市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是年度的法界盛會,冥陽兩利。生者得利益,上供諸佛、下施一切有情,功德浩瀚無垠。《佛說布施經》中講,若以上妙飲食供養三寶,得五種利益:第一、身相端嚴;第二、氣力增盛;第三、壽命延長;第四、快樂安穩;第五、成就辯才。這五種都很重要。「長壽」才有時間好好
【東京國立博物館】《法然與淨土》報道。這裡聚集了許多淨土宗寺廟的著名珍寶,包括國寶「早神」和獨特的羅漢圖。 「法然與極樂淨土」會場景觀為紀念淨土宗創立850週年,位於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了題為「法然與極樂淨土」的特別展覽,匯集了許多與淨土宗創始人有關的珍品,法然,來自全國各地的寺廟。展覽期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國際博物館日】 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自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舉辦國際博物館日,主要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博物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管道。
Thumbnail
浴佛活動是供養行的一部分,旨在開顯智慧與覺性,消業淨障。文章介紹了臺北首場浴佛活動精彩內容和活動詳情。這是一個弘揚佛法正道的聖緣,希望利眾潤生、啟覺明智,並祈願社會富足、世界平安。活動時間為4月28日下午3:00,地點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
Thumbnail
觀音山浴佛感恩季即將正式展開,最盛大場次「觀音山 佛誕浴佛祈福盛典」4月28日(日)將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隆重登場,規模更是超越往年的勝妙,全程免費參加。成為觀音山 2024佛誕浴佛祈福盛典之功德主,締結殊勝佛緣,與萬人結善緣!
Thumbnail
印光大師曾開示放生十大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難、得生天上、消滅惡業及四季安寧、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依藏傳佛教經典記載:「藏曆正月一日至十五日(2024年2月10日~2月24日),為 釋迦牟尼佛神變日」期間所造任何善惡業增長十億倍,其中又以藏曆十
Thumbnail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一處真實弘法利眾的道場,必會得到許多龍天護法善神護持衛教!現在正值神變月十億倍功德期間,歡迎十方善信大德,把握殊勝吉祥日一起隨喜參與護持弘揚正法聖業之行列。
Thumbnail
在遠眺了佛陀紀念館的大型光雕投影藝術後,便步下了藏經樓,繼續向佛陀紀念館前進。 在去年底,佛光山各地分別院都有舉辦燈籠彩繪比賽,其中有許多參賽作品,都送到佛陀紀念館展示,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繪燈籠組成了燈籠牆,也是喜慶非常。 在藏經樓到佛陀紀念館之間的山路上,布置了上百攤的素食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