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九期】慢慢來,我們有的是時間!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2022/05/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9/009《前山報》
◎文/ 黃飛霖 ; 圖/ 內灣線鐵道美術館 提供
在台三線沿途的光景中,秋風曬得沉厚香氣的柿子,是最讓人深刻的風物,順著公路、水路、細路吹著暖風,慢慢走進每座小鎮。有別於過往客家印象,橫跨桃竹苗和台中等4縣市舉辦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匯聚來自6個國家的56位藝術家、多達58件藝術作品與地景裝置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邀請藝術家以各地客庄文化和地景為主題創作,當中更有不少作品是與在地居民們共同完成,為小鎮注入新創意。

「浪漫」其實不浪漫

台三線位在台灣西部,是一條公路,也是一條綿綿漫長的台灣開發史,沿線上早期客家移民以人力穿山鑿洞引水灌溉農田,穿龍圳迄今仍然潺潺而流,溝通山與平原的「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隨著茶園的開墾,樟腦的提煉,也將漢人推向與原住民的衝突線,政治與經濟的生死得失交會在此,以「浪漫」作為這條文化路徑的開場詞,步步走來都是台灣土地上的傷痕及血淚。
企劃這條浪漫台三線,主要是政府主導,民間資源整合的過程,從文化目標、族群定義、政策宣導上,相對應從水路、公路與細路〈步道〉的交通動線,從中再探索在地族群尊嚴、北客家人的族群結構、共同面對在地的生態和觀光。時間有限之下,也面對到了重重困難,好比如公路並沒有縱向公車、各小鎮的公共設施狀況不一、水路隱身山林或被隱蓋,不容易被看到,細路路線系統過於龐雜,尚缺乏完整整理。台三線作為過往原漢界線,在時間上的跨越上,沿線族群如何面對合作及生存是一個問句,也是這個命名為「浪漫台三線」以藝術季跨界進入各空間場域的想像。

搭火車-看藝術-遊客庄

山歌列車
幾乎與台三線平行的內灣線鐵道,位在新竹縣橫山鄉,是浪漫台三線中的一條支線,以「內灣線鐵道美術館」策展活動登場,串連多位藝術家,將竹東到內灣沿線六個車站〈竹東、橫山、九讚頭、合興、富貴、內灣〉化為美術館,並另有外觀以仿木頭建造的懷舊感彩繪「山歌列車」,將民眾帶入內山的時光隧道。
「內灣線鐵道美術館」策展人李明道〈Akibo〉在思考策劃這條路線之時,想起有年開車載兒子在加拿大的公路上旅行。經過一個像是Ghost town的地方,兩棟房子,門是打開的。一間是博物館、一間像是餐廳,房子主人是個胖子,拿了一個望遠鏡給他,同時在耳朵旁邊開始講故事,說這裡最輝煌的時候有三萬人住在上面,看那邊有個礦坑,每天有很多人進出去挖礦,挖出來然後賺很多錢,接著就有酒吧、銀行、商店。但是現在只剩下三個人住。接著他把望遠鏡收起來,拿出存錢筒要我們投錢。
從這趟鬼城旅行中聽到的這個故事,體驗到「一個這麼繁榮的地方也會不見,可見就是要有人去住、要有人去經營它,一個鎮才會活下來」。
公路旅行是現代人的冒險。原始人在叢林裡面找食物、找水喝,活下來。現代人需要的就是在旅行裡面,找到很多精神的食物,認識新的人、聽到很多新的故事,豐富自己的生命。
「內灣線」過去是把礦產、木材運送出來,造就竹東、內灣這些大的聚落,但是經過產業遷移、人口漸漸變少。以「內灣線鐵道美術館」藝術活動,把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帶進來,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旅客到這裡來。期盼創意、藝術的種子,會在這裡落地生根,長出新的花來。當地的居民也可以感受到這些藝術作品的活力,當然也因為有更多的客人來,會讓這裡重新熱鬧起來。
山歌列車
「內灣線鐵道美術館」沿線作品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四節彩繪列車,山歌列車。外觀是仿古用木頭建造的懷舊感列車,在車廂內會有林業的地圖、還有年輕書法家寫著黃連煜的歌詞「山歌一條路」,希望藉著懷舊的情緒,把大家帶入時光隧道,有新有舊、又現實又迷幻。
在內灣線沿線六個車站,都將會有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裝置,讓作品和車站、聚落產生對話。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作品是在地創作,讓作品跟車站、村莊有更直接的關係。像是近藤悟的攝影作品就是以竹東站的人物為主。布雷克以惠昌宮做發想。另外還有兩位塗鴉藝術家,將直接在台鐵的篷車車廂創作,應該會帶來驚喜。另外還有蕭如松的水彩畫、在地的花燈師傅,以孩童在草原上奔跑為形,用傳統工藝連結年輕的生命力做呈現。
台鐵車站的站體是開放空間,不是傳統定義的美術館,鮮少有完整的牆面。要克服的問題就是:要如何讓作品適當地呈現在這種原本是為了交通目的、甚至是為了動線需求而設置出來的空間。要不妨礙既有的動線,又能表現作品。因此用人造的牆面或是仿餐廳店門前的燈箱、或是三角帳篷等載體,去連結、聯想當地的美食和露營特色。
以寫意、手繪的方式表現客家庄的自然樣貌,有山有河、有風有雨,還有在夕陽映照下的柿子,跳脫傳統的表現形式,表現出活潑童趣的風格。像是欣賞一幅畫的時間,坐一趟火車、聽一首山歌的時間。
三山國王系列 廟門|藻井
  • 藝術家 / 布雷克
熱愛音樂及街頭文化,喜歡塗鴉插畫及平面藝術設計。為多個樂團與藝術團隊的創作要角,作品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
以竹東惠昌宮所祭祀主神『三山國王』為發想,取材宮內雕刻、壁畫等素材,融合自然山林元素,強化自然信仰意象,為行動廟宇之概念。創作兩幅數位影像拼貼畫作:廟門、藻井。
我們的車站
我們的車站
  • 藝術家 / 近藤悟
竹東站是內灣支線上最重要的停靠站,也是城市與山林的分隔點。站長、站務員們守護著這個地方,有他們的辛勞付出,也才能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日籍攝影創作者近藤悟,擅長拍攝生與死以及生命力的題材,在國內外各項攝影比賽中,贏得高度評價並榮獲許多獎項。
阿鼻劍
阿鼻劍
  • 藝術家 / 鄭問
鄭問,本名鄭進文。被日本媒體譽為『漫畫界二十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的鄭問於2017年因心肌梗塞過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還在持續作畫。大師身後一共留下了《刺客列傳》、《東周英雄傳》、《阿鼻劍》、《萬歲》以及《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等經典作品。此次展出他和作家瑪利合作的《阿鼻劍》其中氣勢滂礡的兩個頁面。
AKiAkis好朋友們
AKiAkis好朋友們
  • 藝術家 / Akibo
Akibo多年前因為思念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兒子,創作一個連載故事的互動網站,描述3個機器人搭船離開小島潛水,有關勇氣、冒險、友情與愛的故事。這組作品為AkiAkis的三位主角Fu、Tano、Bubble。Akibo創作一系列機器人角色,作品在國內外展出。他也是知名的流行音樂設計師,創作許多令人矚目的經典設計,陳昇、伍佰、羅大佑、阿妹、五月天...等包裝都是他的作品。他也是此次「內灣線鐵道美術館」的策展人。
樟之細路
樟之細路
  • 藝術家 / 沈恩民
介於桃竹苗海岸線與雪山山脈之間的淺山區域,沒趕上文明狂奔的腳步,卻保留了許多早期墾民、客家、原住民聚落的道地台灣味。走進那些鄉下小地方,就像把書本上的地理、歷史、人文攤開在眼前。去吧,那些不熟悉的地名,沒去過的地方,正是值得感受台灣的地方。
沈恩民,喜歡用畫畫放慢腳步,藉由戶外活動沉浸大自然,對台灣山林的歷史與原住民文化深深著迷。用紙筆記錄過程點滴,用畫話訴說山林故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