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心靈》是我高中時期影響我最深的一部戲劇作品。
或許在那個孤單徬徨的時期,戲中有太多正中紅心的觀點,讓我投射了太多的私人情感在其中。
小時候的自己總是想著:「為什麼大人都這樣呢?做什麼事只想到自已,根本不管我們的心情。總是用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理論判定一個人的好壞,隨意幫別人貼上標籤;完全無法設身處地的思考,卻又肆無忌憚地想要操控我們。」而在心裡暗暗發誓,我以後絕對不要成為我討厭的那種大人。
只是長大,真的容易嗎?
小時候只想著要趕快長大,實現所謂的財富自由、人身自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主宰自己的人生。
年紀大了一點,這些願望都實現了,感到開心了嗎?
「為什麼大家在尋找快樂的過程中這麼不快樂?」這是在《危險心靈》中我記的最深的一句台詞。
當你實現了所有你想要的,你渴望的,但過程中的犧牲遠超乎你的想像。你必須和自己抗爭。有時為了自我和現實抗爭、有時為了利益和社會抗爭,在善良和慾望中取捨和拉扯。
我們成為了大人,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人。小時候嚮往的自由國度,卻充滿了種種的束縛。我們憎恨的一切,往往會成為矛盾的根源。現實就是一盆結了冰的水,能澆熄你滿腔的熱情。
不是年紀大了就叫長大。長大,是一種過程、一種選擇。我們享受著,卻也掙扎著;感受著生命的脆弱,也守著生命的堅韌;一邊想放棄,一邊又想努力。
人就像一個彈簧,壓得越緊可以彈的越高,卻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的道理。不同廠商、不同材質製作的彈簧,能承受的壓力縱然不同,有的拉一下就疲乏了,有的卻能在壓力下高高彈起。沒有人想成為瑕疵品,卻往往身不由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能使誰變得完美。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可以不接受,但不能不尊重。
照照鏡子,看看自己。
「是真的長大了嗎?」
「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了嗎?」
「就算都沒有,現在的你過得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