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78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2014.10.28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真淨聞一方有道之士化去①。惻然嘆息,至於泣涕。

時湛堂②為侍者,乃曰:「物生天地間,一兆形質,枯死殘蠹④,似不可逃,何苦自傷?」

真淨曰:「法門之興,賴有德者振之。今皆亡矣。叢林衰替,用此可卜?」

《日涉記》

【注釋】

② 化去:猶言坐化。指修道者臨終能夠端坐而逝,稱為坐化。

②湛堂:北宋泐潭・文準禪師。字湛堂陜西人,俗姓。出家後,參謁真淨克文禪師,隨侍十年,並嗣其法。其後,應豫章太守李景直之請住法雲岩。複移住隆興府泐潭政和五年(1115)十月二十二日示寂,世壽五十五。著有《湛堂準和尚語要》一卷,收錄于《續古尊宿語要》卷一。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師聽說有某位長老大德圓寂的消息,便痛心嘆息,不禁悲從中來,以至於哭泣。

當時湛堂文準禪師真淨禪師的侍者,就在一旁勸慰說:「凡人生於天地之間,一旦開始受此形質後,枯老死滅、殘缺蠹損是無法避免的,師父何苦如此悲慟呢?」

真淨禪師說:「這些道理,我何嘗不知道。只是法門的振興,全靠有道德的長老扶持。如今有道德的長老都相繼圓寂了,從此叢林逐漸衰落已是可想而知。我怎麼能不悲痛呢?」

raw-image

良因贊曰:

因為心懷眾生,而成就菩薩道。

也因菩薩道,而迅速成就無上菩提。

如《行願品》所說: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一向為己則煩惱多端,其果純苦;

一向為眾生,則身心安樂,究竟菩提。

智者思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17.8.4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溈山和尚①云:「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趨向。」 溈山此語,非徹法源底者不能道。 今稍有省覺,便謂一生參學事畢者,獨何歟? 【注釋】 ①溈山和尚:唐朝溈仰宗初祖・靈祐禪師。
Thumbnail
2017.8.4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溈山和尚①云:「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趨向。」 溈山此語,非徹法源底者不能道。 今稍有省覺,便謂一生參學事畢者,獨何歟? 【注釋】 ①溈山和尚:唐朝溈仰宗初祖・靈祐禪師。
Thumbnail
2015.5.15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先師聞真淨遷化,設位辦供,哀哭過禮。 歎曰:斯人難得,見道根柢,不帶枝葉,惜其早亡,殊未聞有繼其道者。 江西叢林,自此寂寥耳。 《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說:當年先師法演和尚聽說真淨克文禪師圓寂,便為真淨禪師設立靈位上供,哀哭過禮。
Thumbnail
2015.5.15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先師聞真淨遷化,設位辦供,哀哭過禮。 歎曰:斯人難得,見道根柢,不帶枝葉,惜其早亡,殊未聞有繼其道者。 江西叢林,自此寂寥耳。 《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說:當年先師法演和尚聽說真淨克文禪師圓寂,便為真淨禪師設立靈位上供,哀哭過禮。
Thumbnail
2014.12.1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圓悟①曰: 「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 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 《與文主簿》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惟清禪師對圓悟克勤禪師說: 良因贊曰: 現代社事事講求效率,希望能快,又省力多發。 何況修道是為求解脫,不在熱鬧場。
Thumbnail
2014.12.1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圓悟①曰: 「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 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 《與文主簿》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惟清禪師對圓悟克勤禪師說: 良因贊曰: 現代社事事講求效率,希望能快,又省力多發。 何況修道是為求解脫,不在熱鬧場。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9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 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 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 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演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9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 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 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 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演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8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聞一方有道之士化去①。惻然嘆息,至於泣涕。 時湛堂②為侍者,乃曰:「物生天地間,一兆形質,枯死殘蠹④,似不可逃,何苦自傷?」 真淨曰:「法門之興,賴有德者振之。今皆亡矣。叢林衰替,用此可卜?」 《日涉記》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8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聞一方有道之士化去①。惻然嘆息,至於泣涕。 時湛堂②為侍者,乃曰:「物生天地間,一兆形質,枯死殘蠹④,似不可逃,何苦自傷?」 真淨曰:「法門之興,賴有德者振之。今皆亡矣。叢林衰替,用此可卜?」 《日涉記》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2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比丘之法,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 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 將有成之,必有壞之。 予見黃龍先師,應世四十年,語默動靜,未嘗以顏色禮貌文才牢籠當世衲子。 唯確有見地,履實踐真者,委曲成褫之。 《日涉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2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比丘之法,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 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 將有成之,必有壞之。 予見黃龍先師,應世四十年,語默動靜,未嘗以顏色禮貌文才牢籠當世衲子。 唯確有見地,履實踐真者,委曲成褫之。 《日涉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1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末法比丘,鮮有節義。每見其高談闊論,自謂人莫能及。 逮乎一飯之惠,則始異而終輔之,先毀而後譽之。 求其是曰是,非曰非,中正而不隱者少矣。」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師說: 良因贊曰: 眾生都活在習氣、感官中, 又何能與解脫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1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末法比丘,鮮有節義。每見其高談闊論,自謂人莫能及。 逮乎一飯之惠,則始異而終輔之,先毀而後譽之。 求其是曰是,非曰非,中正而不隱者少矣。」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師說: 良因贊曰: 眾生都活在習氣、感官中, 又何能與解脫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0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住歸宗。 每歲化主①納疏,布帛雲委。 真淨視之顰蹙已而嘆曰:「信心膏血,予慚無德,何以克當?」 《李商老日涉記》 【注釋】 ① 主:禪林中負責向施主勸化募緣的職司。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古德修行有成,今人則安住皆是困難。 福者,慧之基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0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住歸宗。 每歲化主①納疏,布帛雲委。 真淨視之顰蹙已而嘆曰:「信心膏血,予慚無德,何以克當?」 《李商老日涉記》 【注釋】 ① 主:禪林中負責向施主勸化募緣的職司。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古德修行有成,今人則安住皆是困難。 福者,慧之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