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3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住建康①保寧,舒王②齋襯素縑。
因問侍僧:「此何物?」對曰:「紡絲羅。」
真淨曰:「何用?」侍僧曰:「堪做袈裟。」
真淨指所衣布伽黎曰:「我尋常披此,見者亦不甚嫌惡。」
即令送庫司估賣供眾。其不事服飾如此。
《日涉記》
【注釋】
①建康:地名。即今南京金陵。
②舒王:即王安石。宋徽宗時王安石深得皇帝重用,進封為舒王,並於熙寧年間拜為宰相,力主變法。王安石的兒子王雱時為崇進殿大學士,參與變法。王雱死後,王安石罷相。一天閒暇假寐時,見一鬼使領著披枷帶鎖的王雱來到王安石前,王雱哭說因輔佐父親推行新法故遭此惡報。王安石問鬼使要怎樣才能解救兒子於倒懸,鬼使說:「建寺齋僧可免王雱之罪。」 王安石於是便把金陵田地宅舍捐建寺院,賜額保寧,並請真淨克文禪師住持。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禪師住持金陵保甯寺時,丞相王安石設齋供眾,並奉送一匹白絹供養真淨禪師。
真淨禪師問侍者說:「這是什麼東西?」
侍者回答說:「是一種很名貴的細絹,也稱為紡絲羅。」
真淨禪師又問:「這種細絹有什麼用?」
侍者答說:「拿去染了可以給師父做袈裟。」
真淨禪師指著身上披的粗布袈裟說:「我平常都是披這種粗布衣,也並沒有人嫌我難看啊!」於是就令侍者送去庫房,讓庫司估價賣了,作為供眾的資糧。
真淨禪師一向就是這樣的樸實,從不喜好用服飾來裝點體面。
良因贊曰:
禪的教育是極活潑,不落於文字相;
一舉拳、一揚眉、一瞬目,無非禪機。
而此活潑潑禪者之心,卻是建立在種種違背習氣,不離事相之苦行中。
倘若以習氣氾濫,方為禪者自在之風,
古來大禪師行種種難行苦行,豈非不如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