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74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2014.10.21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真淨曰:

「末法比丘,鮮有節義。每見其高談闊論,自謂人莫能及。

逮乎一飯之惠,則始異而終輔之,先毀而後譽之。

求其是曰是,非曰非,中正而不隱者少矣。」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師說:

「末法時期的比丘,很少有能夠保持節操和道義的。常常聽他們高談闊論,自以為誰都不如他。

及至有人請他吃一頓飯,給他一點小恩惠,即使這個人是他以前很反感很討厭的,現在也要附和附和;剛才還把人家貶毀得一無是處,轉眼之間卻把人家吹捧得上了天。

要想找一個是就說是,非就說非,立場堅定中正而無隱諱的人真不容易啊!」

raw-image

良因贊曰:

眾生都活在習氣、感官中,

除非提起佛法的正念,或憶念出離心、或憶念菩提心,乃至空觀,

方真能做到「是曰是,非曰非,中正而不隱」。

否則皆為個人好惡所牽,而取捨不休,愛恨不息。

在此牽纏中度其一生,何其勞頓也!

又何能與解脫道相應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8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15.7.10 良因法師 隨筆 佛眼遠和尚曰: 「蒞眾之容,必肅於閒暇之日;對賓之語,當嚴於私昵之時。 林下人發言用事,舉措施為,先須籌慮,然後行之,勿倉卒暴用。 或自不能予決,應須諮詢耆舊,博問先賢,以廣見聞。補其未能,燭其未曉。 豈可虛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 《與真牧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7.10 良因法師 隨筆 佛眼遠和尚曰: 「蒞眾之容,必肅於閒暇之日;對賓之語,當嚴於私昵之時。 林下人發言用事,舉措施為,先須籌慮,然後行之,勿倉卒暴用。 或自不能予決,應須諮詢耆舊,博問先賢,以廣見聞。補其未能,燭其未曉。 豈可虛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 《與真牧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5.15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先師聞真淨遷化,設位辦供,哀哭過禮。 歎曰:斯人難得,見道根柢,不帶枝葉,惜其早亡,殊未聞有繼其道者。 江西叢林,自此寂寥耳。 《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說:當年先師法演和尚聽說真淨克文禪師圓寂,便為真淨禪師設立靈位上供,哀哭過禮。
Thumbnail
2015.5.15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先師聞真淨遷化,設位辦供,哀哭過禮。 歎曰:斯人難得,見道根柢,不帶枝葉,惜其早亡,殊未聞有繼其道者。 江西叢林,自此寂寥耳。 《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說:當年先師法演和尚聽說真淨克文禪師圓寂,便為真淨禪師設立靈位上供,哀哭過禮。
Thumbnail
2015.4.11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 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 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 蓋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 《與佛智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4.11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 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 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 蓋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 《與佛智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3/3/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要老實念佛,可是卻怎麼也老實不來。 不能只靠佛號強壓,必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安心。 也就是須修行四念處的智慧,在一切貪染的境界上, 皆觀察其本質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Thumbnail
2013/3/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要老實念佛,可是卻怎麼也老實不來。 不能只靠佛號強壓,必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安心。 也就是須修行四念處的智慧,在一切貪染的境界上, 皆觀察其本質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6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惟人履行,不可以一酬一詰,固能盡知。 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未可窮。 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 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隻伺過隙。 殆不可救矣。 《答魯直書》 【演蓮法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6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惟人履行,不可以一酬一詰,固能盡知。 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未可窮。 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 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隻伺過隙。 殆不可救矣。 《答魯直書》 【演蓮法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9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 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 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 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演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9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 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 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 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演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2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比丘之法,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 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 將有成之,必有壞之。 予見黃龍先師,應世四十年,語默動靜,未嘗以顏色禮貌文才牢籠當世衲子。 唯確有見地,履實踐真者,委曲成褫之。 《日涉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2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比丘之法,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 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 將有成之,必有壞之。 予見黃龍先師,應世四十年,語默動靜,未嘗以顏色禮貌文才牢籠當世衲子。 唯確有見地,履實踐真者,委曲成褫之。 《日涉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