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和社交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一個形容詞很流行叫容貌焦慮,因為之前新冠流行大家都載口罩,疫情過後脫下口罩很多人就會對自己的容貌產生焦慮,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戴口罩只能看到眼睛有增美的效果。

至於我則是相反,新冠流行期間,有一次在公共場所我忘了戴口罩,結果大家都驚訝地看著我,所以對於我的容貌我是一點也不焦慮,原來來我長得如此引人注目,後來大家都脫下口罩,我的意外驚喜也就不見了。

其實這種焦慮都跟別人怎麼看自己有關,不管是說話焦慮、表現焦慮或是容貌焦慮這些在人際社交上所產生的緊張,到最後你會發現,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做自己。

我老早就看開了一件事,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喜歡你的,你說得再怎麼爛、表現得再怎麼差、長得再怎麼抱歉,他還是抱持善意理解的態度,至於不喜歡你的,你說得再怎麼好、表現得再怎麼優、長得再怎麼美麗,他還是雞蛋裡挑骨頭,這跟你的表現長相無關,而是在於氣質和關係的相近,這也表示我們的社交環境看待事物的標準並不一定,對一個有名氣的人,大家都會覺得事事表現優秀、樣貌愈來愈來美麗,如果沒有名氣,那或許就什麼也不是了。

小時候我是孩子王,在原本所在的地方是神一般的存在,不管是玩紙牌、彈珠或是橡皮筋我都是一把罩,在同齡的小孩當中是受到尊敬的,後來我轉學到一處偏遠地方,還是一樣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是這邊的小孩就開始不跟我玩了,還把我當外人排擠,我當時不明白,後來就明白了,為什麼同樣的特質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待遇?因為一個是海洋、一個是池塘,而我恰好從海洋到池塘,夏蟲不可語冰的遭遇就發生在我身上了。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環境的問題,當你的環境是善意的,你的所有表現、包括你對自我的看法都會是正向而積極的,反之如果環境是惡意的,你的表現和自我的看法都會被充滿懷疑的論調給淹沒。

與其在那邊社交焦慮,不如找一個能夠接納或欣賞你的環境,當你一直身陷在充滿比較、批評或懷疑的環境中,不自覺的你一定會用恐懼焦慮來防備自己被人家說話,產生不完美的錯覺,其實人那有完美,人所擁有只有獨特而已!而獨特是不需要比較的。

以前我們有一招追校花的招式很賤,但是很能夠說明這種情況,話說校花大家公認、也自以為美麗,所以理所當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要定睛在她身上,如果有一個人沒有定睛在她身上,她會覺得自己是不是那裡不完美?為什麼有人不注意她,於是對這個人就留下了心,在幾番欲拒還迎的操作下,一些渣男或許就得到了校花的芳心了。

校花尋求眾人的肯定,她對於她的容貌有沒有焦慮?有!比眾人更深!為了不再焦慮,他千方百計想得到別人的關注肯定,可是青春無敵、歲月無情,最終她還是要面對不再花容月貌的自己。

很多人會社交焦慮大部分是擔心別人像自己一般的關注自己,就像你在路上看到一個人跌倒出糗,看了一眼轉過身就忘了這個人的樣子或是這件事,可是出糗的那個人可能會一直想別人會怎麼看我?殊不知人家老早就忘記了,只有你自己還在那邊一直想。

以前有一個禪宗故事,意思是師兄、師弟要一起過河,旁邊剛好有一個妙齡女子尋求幫助,於是師兄就揹起了女子過了河,女子道謝以後就和師兄弟分道揚鑣了,一路上師弟一直在問師兄感覺如何?師兄說:「我已經在河邊將女子放下了,你怎麼還揹在身上呢?」

就我的看法,如果不要揹就一切問題都沒有了!其實在旁邊幫忙牽著過河也可以,人的本心純淨,有時就是一些外在的比較或在意攪混了一池秋水變成一池春水,然後春光無限、引人無限遐想,這時要做自己就有些為難了!但是如果理解自我本質,然後也了解表象或幻象的原理,或許就比較不容易焦慮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5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新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1
本文探討創作與人生課題的共通點,強調改變現狀的重要性,並以樂觀態度面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2025/02/01
本文探討創作與人生課題的共通點,強調改變現狀的重要性,並以樂觀態度面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2025/01/26
本文探討如何克服憂慮和恐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年少時的煩惱到透過閱讀戴爾卡內基的書籍,學習改變信念,進而擺脫憂慮恐懼的困擾。文章也探討憂慮恐懼的根源,以及如何用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5/01/26
本文探討如何克服憂慮和恐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年少時的煩惱到透過閱讀戴爾卡內基的書籍,學習改變信念,進而擺脫憂慮恐懼的困擾。文章也探討憂慮恐懼的根源,以及如何用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4/12/31
最近去參加學生的同學會,勾起了許多往事。 這些學生是我教的第一屆學生,過了三十年以後居然還記得我,真是讓人感動,那是我教學生涯的起點,或許也是最快樂的兩年。 那時我們一群新進老師剛進教育界,心態上顯得年青朝氣,有時候甚至和學生差不多,學生頑皮,老師也頑皮,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倫不類-----。
Thumbnail
2024/12/31
最近去參加學生的同學會,勾起了許多往事。 這些學生是我教的第一屆學生,過了三十年以後居然還記得我,真是讓人感動,那是我教學生涯的起點,或許也是最快樂的兩年。 那時我們一群新進老師剛進教育界,心態上顯得年青朝氣,有時候甚至和學生差不多,學生頑皮,老師也頑皮,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倫不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