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 帶狀皰疹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新冠疫情持續了兩三年,我觀察到從2020庚子年,不少人因為氣候的異常而得了皮蛇即帶狀皰疹。其實我也不知道皮蛇看起來是怎樣,但也聽說這個毛病很厲害,也知道有專門的斬皮蛇服務存在。

前年某一天,老大人說身上右脅摸到兩顆像疹子的東西還很痛,翻給我看,我初初不識,老大人說該不會是皮蛇吧,我也不知道,只是趕忙輸入關鍵字問谷歌大神,研究幾篇可信任的文章,結論是可以吃黃連解毒湯與龍膽瀉肝湯。老大人表示還是要去看西醫,所以就去看了,醫生確認的確是皮蛇,還說皮蛇疹子的特點是成對出現的,也開了內服藥與外用藥膏。我把了老大人的脈,脈果然就是個大,所以我查了《醫方集解》後就去藥房抓了兩帖黃連解毒湯,煎成藥湯給老大人喝。黃連解毒湯是由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四味藥組成,全都是瀉火藥,印象中就說是三焦大熱用。老大人喝了第一帖之後,說有比較消,痛有稍減,喝了兩帖就不喝了,因為藥湯藥黃黃還很苦。西藥處理了幾天也沒見全好,於是我又抓了三帖藥強迫老大人喝,喝了三天,老大人沒叫痛了,所以也就算好了。後來我找到機會跟老師確認過皮蛇喝黃連解毒是可以的,的確是三焦大熱,喝這藥是對的。

後來又有一位同學來跟我求救,說得了皮蛇很嚴重,先是自己得了外塗藥塗了有減輕,可是後來竟從後背長到前胸了,跑去找老師聊天,得了個方,說看不懂,然後來向我求救。我一看是《醫宗金鑑‧卷五十七》的方-涼膈攻毒飲:

大黃、黃連、石膏、荊芥、地丁、玄參、黑山梔、赤芍、生地、桔梗、木通、甘草、牛蒡、薄荷、枳殼。

這方在〈痘疹心法要訣〉裏,可是怪了竟沒劑量,沒劑量怎麼抓藥啊?於是又轉向谷歌Google大神查詢,查來查去終於查到一個相類似的在《醫宗金鑑‧卷五十九》涼膈消毒飲是有劑量的:

荊介10g 防風10g 連翹15g 薄荷6g 黃芩6g 梔子10g 甘草6g 牛蒡子10g 芒硝6g 大黃6g 燈心6g

藥單給出去,同學到了藥房還LINE我說公克不好算,最後我就3g為一錢,把劑量給轉換了,應該是抓了兩三帖,就完事了,之後也沒追問,近日又連絡上,才跟我說這帖水藥很有效。我誤打誤撞兩個方差一字,還好反正都涼膈一個偏攻裏一個偏消表,至少有效。

後來詢問週遭的人,才知道原來新冠疫情氣候熱情況下,似乎不少年紀大的人肝腎不足,很容易就得皮蛇。我去翻了《醫宗金鑑‧痘疹心法要訣》,原來治皮蛇會因為長的位置不同方也不大相同。像卷二痘形並證治門下就分好多地方,如鎖眼、鎖口、鎖項、鎖唇、披肩、聚背、攢胸、斷橋、纏腰、燕窩、蟹爪、蛇皮、環珠…等等。上面説的涼膈攻毒飲,就掛在攢胸下。另外我翻了自己的筆記也發現這些方跟老師上課時說的肺主皮毛初起時用的荊防敗毒散還真一路的,前面我提過的耳根癰,也是寫初起用荊防敗毒散,原來都是相通的。別看我找方子好像很容易,各位朋友吃藥還要是特別小心尤其是攻藥,一定要再三確認情況,方向沒錯才下藥,不然人命關天,沒把握就不要亂試藥,同時要評估人體的強弱,這樣才能把壞病程度降低。疫情仍持續,今年木運太過,我自己是覺得要把腎水補足,有足夠的水涵木,這樣火病的機會比較少,供大家參考。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022.06.10 補:可用新鮮的白花蛇舌草搗爛拌鹽外敷。水藥也可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RL-TCMstudy的沙龍
36會員
61內容數
自己學中醫用中醫
MRL-TCMstud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1
我的2公分大小的甲狀腺腫,在近一年後的現在幸運的消下去了。去年真的身體很差,最近跟同年的同學聊天,她也說去年她也很不好,迷信一點可能要說生肖屬性相同的年運可能真的是蠻一致的。 去年2023年八月發現胃食道逆流,然後因為吞嚥的關係又看了內泌科,發現了甲狀腺結節.....
Thumbnail
2024/10/01
我的2公分大小的甲狀腺腫,在近一年後的現在幸運的消下去了。去年真的身體很差,最近跟同年的同學聊天,她也說去年她也很不好,迷信一點可能要說生肖屬性相同的年運可能真的是蠻一致的。 去年2023年八月發現胃食道逆流,然後因為吞嚥的關係又看了內泌科,發現了甲狀腺結節.....
Thumbnail
2024/08/26
日本三井溫熱器緩痛效果很好!
Thumbnail
2024/08/26
日本三井溫熱器緩痛效果很好!
Thumbnail
2024/04/26
很久沒更新,不是因為一切平安沒事,是我農曆年前與年後感冒,身體弱很多,就沒多的力氣促使自己做個記錄,現在久咳終於好了,所以抽個空記錄一下。週日4/21早上,我媽突然叫腰痛,老人家時常腿腳無力喊腰痛,所以我以為就是一般腰痛,不過看著我媽媽臉似乎要縮成團,感覺真的很痛,我先是用吹風機吹她的腰,後來就..
Thumbnail
2024/04/26
很久沒更新,不是因為一切平安沒事,是我農曆年前與年後感冒,身體弱很多,就沒多的力氣促使自己做個記錄,現在久咳終於好了,所以抽個空記錄一下。週日4/21早上,我媽突然叫腰痛,老人家時常腿腳無力喊腰痛,所以我以為就是一般腰痛,不過看著我媽媽臉似乎要縮成團,感覺真的很痛,我先是用吹風機吹她的腰,後來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蕁麻疹在中醫理論中的成因,包括氣血不和和風邪侵襲等內外因素。文章詳細介紹了穴位按摩及中醫草藥的治療方法,如使用常見的草藥配方及特殊食材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強調飲食調整的重要性,最後分享了綜合療法的成功案例,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策略。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蕁麻疹在中醫理論中的成因,包括氣血不和和風邪侵襲等內外因素。文章詳細介紹了穴位按摩及中醫草藥的治療方法,如使用常見的草藥配方及特殊食材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強調飲食調整的重要性,最後分享了綜合療法的成功案例,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策略。
Thumbnail
昨天一篇在個人臉書上的小黃瓜蘋果汁,可治發燒解熱的文章,發出去不到一分鐘,不誇張,一分鐘左右,我的Line響不停,紛紛來詢問比例與做法,連處經理都來留言(亂)的很開心(?)看來這疫情亂象,的確讓人惶惶不安。 前幾日身邊有小孩確診,看著友人傳來拿到多少藥的照片,心裡著實一陣寒涼,那些藥吃進身體,在停藥
Thumbnail
昨天一篇在個人臉書上的小黃瓜蘋果汁,可治發燒解熱的文章,發出去不到一分鐘,不誇張,一分鐘左右,我的Line響不停,紛紛來詢問比例與做法,連處經理都來留言(亂)的很開心(?)看來這疫情亂象,的確讓人惶惶不安。 前幾日身邊有小孩確診,看著友人傳來拿到多少藥的照片,心裡著實一陣寒涼,那些藥吃進身體,在停藥
Thumbnail
確診 COVID-19 7/24(日)→39.6℃,發燒畏寒,服用葛根湯加味 7/25(一)→38.3℃,發燒畏寒,續服葛根湯加味; 中午、晚上改服荊防敗毒散(身體感覺腰痠背痛) 7/28(四)→36.5℃,身體濕氣依舊重,依然腰痠背痛且心火膽火不降、時而覺得熱時而覺得冷,續服胃苓湯、小柴胡湯加味
Thumbnail
確診 COVID-19 7/24(日)→39.6℃,發燒畏寒,服用葛根湯加味 7/25(一)→38.3℃,發燒畏寒,續服葛根湯加味; 中午、晚上改服荊防敗毒散(身體感覺腰痠背痛) 7/28(四)→36.5℃,身體濕氣依舊重,依然腰痠背痛且心火膽火不降、時而覺得熱時而覺得冷,續服胃苓湯、小柴胡湯加味
Thumbnail
大青龍湯方 麻黃6、杏仁2、炙甘草2、石膏4~、桂枝2、生薑三片、大棗12枚 「太陽傷寒,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這裡的症狀與麻黃湯很像,多了一個煩躁的現象,簡單而言就是麻黃湯證失治,病情惡化變成「大青龍湯」了。我們先看一下圖:
Thumbnail
大青龍湯方 麻黃6、杏仁2、炙甘草2、石膏4~、桂枝2、生薑三片、大棗12枚 「太陽傷寒,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這裡的症狀與麻黃湯很像,多了一個煩躁的現象,簡單而言就是麻黃湯證失治,病情惡化變成「大青龍湯」了。我們先看一下圖:
Thumbnail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5~、黃芩3、黃連3、炙甘草2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畫個圖,諸位就會知道病的進程。
Thumbnail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5~、黃芩3、黃連3、炙甘草2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畫個圖,諸位就會知道病的進程。
Thumbnail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Thumbnail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Thumbnail
中醫温病必讀的書清朝吳鞠通老人家的《温病條辨》上焦篇:十六、太陰温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 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
Thumbnail
中醫温病必讀的書清朝吳鞠通老人家的《温病條辨》上焦篇:十六、太陰温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 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
Thumbnail
酒膽 v.s. 酒疸 承接上一篇中醫黃疸病的病因病機,但還少談了因酒疸誤下或是黃疸久病不癒,遷延及腎而形成的黑疸。這篇一次補足。
Thumbnail
酒膽 v.s. 酒疸 承接上一篇中醫黃疸病的病因病機,但還少談了因酒疸誤下或是黃疸久病不癒,遷延及腎而形成的黑疸。這篇一次補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